刘花
在《广玉兰》一课教学中,有时我发现一些学生并没有进入到课文所描述的文字意境中,也没能充分感受作者对广玉兰满怀的喜爱之情,对于作者独特句式运用的精当更缺少认同感。恰逢学校即将组织六年级课堂开放日,我便决定执教此课,经过多日的精心备课,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步骤:
1. 请同学们轻声读读课文第2自然段,说说广玉兰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 广玉兰花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3. (出示广玉兰花朵的图片及文字)这就是广玉兰洁净、高雅的花朵。作者是怎样具体描绘广玉兰花的呢?(出示:“我无法用文字准确形容那花瓣的色彩……它又显得那样柔韧而有弹性。”)和学生交流对话中着重引导:① 色彩,这是一种怎样的色彩?你见过“渗透”的色彩吗?② 质感,什么是“质感”呢?来,把你们的双手伸出来。摸一摸课桌面,摸一摸你的衣服,再摸摸自己的脸蛋。谁来说一说,分别是什么感觉?广玉兰的质感怎样?
4. 我们平时描述一种植物的色彩和质感,也就寥寥几个字,但是作者却用了整整一段话来描述,从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呢?
5. 谁能体会着作者的喜爱之情来读一读?
6.这么好的一段文字,我们应当熟读成诵,积累于心,你有好办法吗?(作者运用了独特的排比句式。抓住句式特点进行背诵,同时也是一种内化。)
7. 仿写练习:在生活中,我们观察到的一些动植物,品尝到的一些食物味道,面对家人朋友等,也常常和作者一样,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感觉或者感情。现在,请你仿照作者,用“……我无法……说它……又……说它……又……总之……”这样的句式来试着写一段话。
从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到一线老师们课堂实践的探索,均实证了语文课程最核心的内容——语言文字的运用。然而,如何让“语用”真正发挥其效益呢?笔者认为,落脚点应当“实一点”“远一点”“巧一点”。
一、 品读内化,让“语用”走得实一点
面对一篇课文,学生首先接触到的是它的文字,但那只是一篇课文中物质的层面,是固定的。学生要真正理解课文,需要生气的灌入,这股生气是学生阅读时在文字中注入自己的经验和情感,实现物我两忘,也就是说,对文字的理解和涵泳才能使文字显得生机勃勃。现在,我们都意识到“人文性”要与“工具性”统一,一时间,有些人就摒弃了“阅读、感悟、理解”,而当我们想要和以往的“人文课”划清界限时,应当要牢记“精神的高度决定文字的高度,情感的温度决定文字的深度,思想的深度决定文字的深度。”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语用教学三个层次的厘定与整合》中写道:“陶冶情操、涵养精神、塑造灵魂的阅读乃是语用的核心所在。”以上课例,就是我试图引导学生围绕作者的语言展开对话,呼唤情感的认同,强化学生的体验。我认为,只有在引导学生充分感知文本,体验文字中蕴含的情感,领会作者的言语表达妙处,才能把握住“语用”的核心,也才能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作者的遣词构段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言语实践能够紧扣文本的内容和情感基调,并深入浅出地学习。
二、 吟诵积累,让“语用”走得远一点
通过朗读背诵,能够训练学生的语感,这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的感受力,包括形象感、意蕴感和情趣感。在平时的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一些学生,胸中有千言万语想要表达吐露,但诉至笔端却词不达意,或者不知从何处下笔,这是因为学生积累的语言素材太贫乏。我们提倡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并不代表不要学生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背诵是语言和文化的储存、积累,学生不仅得益于当前,而且受益于一生。所以,在上述课例中,安排的背诵环节是非常必要的,引导学生在充分感受语言意蕴的基础上朗读背诵,而学生在找寻背诵巧法时,能更明晰排比句式和词语反复之处,又为接下来的练笔打下了基礎。
练笔之前的背诵犹如垒土筑房,土垒得结实了,房屋就可享用多年。相反,如果长期忽视了语言的背诵积累,即使进行多次练笔,那还来不及完全消化的一点写作技巧,也必将如浮云飘忽不定,最后消散于空中不见踪影。
三、 联系生活,让“语用”走得巧一点
在一篇课文中,作者语言表达有特点可借鉴时,我们往往会指导学生进行随文练笔。日常教学中,有不少练笔是经过学生想象来进行的,如教学了《轮椅上的霍金》《詹天佑》《钱学森》,要求学生对课文人物写几句想说的话;教学了《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爱之链》,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合理想象,续写后面的故事;教学了《我们爱你啊,中国》《孔子游春》,要求学生联想大自然的美好进行仿写。不可否认,这些想象类的写话练习也能对学生的思维及写作有所提升。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思维的发展远远弱于形象思维。所以,在设计小练笔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写实性的题材,特别是能够在学生的生活经历中找到投射点的选题,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写作的时候,一边联系生活体验,一边学习表达。上述课例的设计中,“请你仿照作者,用‘……我无法……说它……又……说它……又……总之……这样的句式来试着写一段话。”作为练习要求,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可以写写菊花、桂花等植物;也可以写写品尝巧克力、薄荷糖等食物;还可以写写宽爱相济的家长、调皮可爱的弟妹等等。
把练笔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力。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也流个不歇。”通过练笔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的眼界开阔了,写作素材丰富了,练笔的兴趣浓了,就能做到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写出的文字有真情实感。
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用”时,“品读感悟”“吟诵积累”“联系生活”往往是相辅相成、相融相合的。如果常能从这几个方面关注“语用”,彰显“语用”,那么“语用”的价值将更加凸显,语文课堂也会更加浓郁而芬芳。
(作者单位:南京市溧水区和凤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