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阅读

2017-05-31 15:35张莉莉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2017年5期
关键词:苏教版学段书香

张莉莉

随着“书香中国”“全民阅读”等概念不断被人提起,国家和社会越来越重视阅读,很多学校也都致力于打造“书香校园”,力求使学生养成喜爱阅读的好习惯。但目前小学生阅读现状,还是令人堪忧的:一是大多数学生缺乏引领,感受不到读书的快乐;二是喜爱阅读的学生因各种文化课、兴趣班占用了大多数的时间,逐渐减少了阅读的时间、次数。长此以往,直接导致学生除了课本外,就没有其他的课外阅读了。

阅读,只读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小学语文教材的阅读量仅为30万字,小学生平均每天的阅读量仅是103字左右。《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提出了课外阅读的要求:第一学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小学六年的课外阅读总量要不少于145万字。我们以第三学段为例算一笔账,要完成100万字的任务,大约每天要平均读1500字左右,这是课内阅读的十几倍。因此,每一个学生都要通过课外阅读来巩固和扩大课内阅读的成果,以此来丰厚自己的语文素养。

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了利用班班通,从四十分钟内挤出时间,给学生进行大阅读,希望可以促使学生爱上阅读。经过两年的探索,初步收到了以下的成效:

一、 探索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

语文课堂长期以来都是以教学课本为主体,四十分钟的时间学生难免有时会走神,或是感到乏味。我在课本教学之外,大量引进课外阅读的内容,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进行阅读,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又不占用学生时间,学生兴致勃勃,乐于完成。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四下《“番茄太阳”》一文时,先让学生阅读作者卫宣利的简介,并推荐他们快速浏览她的作品《流泪的月饼》《两双球鞋》,然后再进行课文的学习。学生再读课文时,就能轻松地理解作者在课文中的心情变化是出于什么原因,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后来,这样的拓展阅读在课堂上呈现得越来越多,我就推荐给学校的其他同事,让他们也在班级尝试一番。现在,为了更好地推广和资源共享,我校初步拟定了“5-20-15”的课堂教学模式,即课前5分钟,用于检查课前预习、复习旧知或积累运用,20分钟用于新课的教学,剩余的15分钟补充与新课内容有关的大阅读。这仅是一个尝试,具体的操作还要依据课堂的教学情况而定。同时,这样的尝试对授课的老师和听课的学生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将近一年的实践中,学校课堂的前5分钟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各班结合自己的特色,形成了独特的课堂体系。低年级学生讲童话故事,中高年级学生背诵经典国学名句、讲名人故事等。一天一点积累,学生的阅读量在不知不觉中增加了。

二、 挖掘教师的集体备课能力

依据上述的教学模式,教师再进行课堂教学时,既要就本篇课文的内容进行备课,又要就大阅读的内容进行搜集,这无疑给老师增加了工作量。因此,我校倡导同年级组的教师进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并将本年级搜集的资料或目录整理成册,留给下一年执教该年级的教师参考。这样,资源共享,循环使用,有效地减轻了教师部分的工作量,还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意见,完善课外阅读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为减轻老师的工作量,我们充分挖掘学校的班班通资源,利用现行小学阶段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充实学生的大阅读,力求方便、直观。

以苏教版五上教材为例,第四单元安排了《在大海中永生》《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艾滋病小斗士》三篇课文,根据本单元课文的主题“无私奉献”,我们推荐了人教版五上《十里长街送总理》、沪教版五上《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五下《找到“神奇子弹”的人》;第七单元“走进名著”,我们推荐的是人教版五下第五单元四篇课文:《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旨在通过这样的拓展阅读丰富学生的積累,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这样一学期下来,每个年级推荐阅读的篇目累计达到20篇以上,这还仅限于课堂的四十分钟,加上学生回家后延伸阅读的文章,教师已经在每天的备课过程中,汇编了一套配套阅读的教材,而且这些内容都是教师精心选择的,对于学生理解教材,积累语言,提高语文素养有直接的帮助。

三、 培养学生的主动阅读习惯

课堂上加入大阅读的时间,不管学生原本爱不爱读、想不想读,都会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带领下,有意无意地完成规定内容的阅读。在这样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学生会产生一定的阅读期待,甚至是主动阅读的愿望。在学习苏教版五上第3课《古诗两首》中的《寻隐者不遇》时,我还没提出介绍作者贾岛时,我班学生就主动举手:“老师,贾岛写的另一首诗我也会背了。”“哦,什么诗?”“《题李凝幽居》。”“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读了后面的第9课,知道贾岛还写过这首诗,就回家查了资料,记在了书上,并把它背了下来。”看,这就是我们所要达到的效果。在教学苏教版四下《三顾茅庐》一文时,我在上学期的寒假就布置了学生阅读名著《三国演义》,并安排了一节阅读分享课。学生在这节课上,既完成了课本上的任务——将课文《三顾茅庐》改编成课本剧加以表演,又加入了“讲三国故事”“三国知识竞猜”“三国人物分析”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堂精彩纷呈,学生也收获良多。以后再阅读类似的古典名著时,也不再有畏难情绪,他们或讲,或演,或猜,兴趣盎然,也使阅读落到实处。也许目前,主动参与大阅读的学生还是少数,阅读的内容也没有什么目的性,但相信在老师的引领下,一定会一个带动一片,一片影响整个班级,一个班级辐射一个学校,这样坚持下来,不愁学生不喜爱阅读。教师课后再有意识地推荐一些优秀的作品给学生,习惯一旦养成,自然会受益终身。

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吕叔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不说得益于课外。”老师一定要有这样的高度,从培养学生终身读书能力出发,从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出发,不吝惜课堂上十几分钟时间,把大阅读带给学生吧,促进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真正实现“书香校园”“书香中国”的梦想,让学生爱上阅读。

(作者单位:安徽省滁州市湖心路小学)

猜你喜欢
苏教版学段书香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几何背景在不等式学习中的作用——以湘教版、苏教版高中数学教科书为例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