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河池市1950~2015年疟疾防治效果分析

2017-05-31 22:58黄江荣黄绍毅蒙智群等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消除疟疾少数民族

黄江荣 黄绍毅 蒙智群等

[摘要]目的 分析广西边远山区河池市疟疾65年防制效果,为今后疟疾防制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整理该市11个市、县、区1950~2015年历年疟疾防制资料,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图表制作。结果 该市20世纪存在4种疟原虫流行和4种传疟媒介,50年代疟疾发病率为1575.21/10万,死亡率为1.39/10万。经过三十年疟疾控制到1979年发病率下降至157.02/10万,1974年以后当地居民无疟疾死亡病例出现。在二十年基本消灭疟疾时期该市有9市、县、区通过考核验收,到1999年当地居民发病率为0.88/10万。2015年全市各市、县、区均达到消除疟疾标准。结论 该市目前属于广西无当地疟疾流行的地区,但仍然受到输入性疟疾威胁,需继续加强监测和控制。

[关键词]疟疾;控制;消除;少数民族;输入性疟疾

[中图分类号]R5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04-16-04

据历史资料记载,河池市是广西疟疾流行最为严重地区之一,20世纪50年代疟疾人群发病率达到1575.21/10万,疟疾人群死亡率为1.39/10万,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该地区的疟疾人群发病率均高于全省的平均水平。该地区经过65年的疟疾防制,从对当地居民的疟疾控制到疟疾基本消灭最后达到在当地居民中消除疟疾,因此,有必要将该市历年的疟疾资料收集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20世纪前50年代至90年代的疟疾病例数据来自全市11个市、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基本消灭疟疾考核资料和数据,由河池市疾控中心统一汇总。21世纪以来该市、县、区的疟疾病例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各地每年人口数据均来自当地统计局。

1.2方法

20世纪70年代以前当地各市、县、区、乡镇普遍存在疟疾流行,医务工作者对疟疾病例的意识较强,由于当时受疟疾诊断设备和技术限制,疟疾病例统计基本以临床诊断疟疾病例和经抗疟药物治疗后好转的疟疾病例为主进行统计。80年代以后各市、县、乡镇基本建立疟疾镜检站,疟疾病例基本以疟原虫镜检诊断为主进行统计,对疟原虫镜检阳性疟疾病例同时按照人体疟原虫分类进行鉴别统计。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软件及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制作图表。

2结果

2.1疟疾流行状况

20世纪50年代该市疟疾发病率为1575.21/10万,疟疾病例数最多的1954年和1955年发病率分别为2841.47/10万和2423.42/10万。80年代当地居民疟疾病例持续下降,到1990年当地居民疟疾发病率下降至7.25/10万,开始达到当时国家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即当地疟疾病例控制在1/万以下。但自80年代开始当地输入性疟疾病例开始增加直到近4年每年均有超过10例输入性疟疾病例被发现,见图1、表1。

2.2当地疟疾病例不同年代诊断方法变化及疟疾死亡病例情况

当地对疟疾病例的诊断20世纪70年代前97.68%~99.64%的疟疾病例通过临床症状及抗疟药治疗好转来诊断疟疾病例。80年代开始当地居民及输人性疟疾病例基本通过镜检发现并确诊疟疾病例。当地的疟疾死亡病例均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50年代的疟疾死亡病例占52.74%(212/402),随后的年代疟疾死亡病例逐渐减少,自80年代以后当地居民未出现疟疾死亡病例。2000年1例疟疾死亡病例为输入性疟疾病例。见表1。

2.3当地居民疟疾血检疟原虫种类变化情况

20世纪70年代以前血检证实当地存在四种人类的疟原虫流行,并以间日疟原虫为主,恶性疟原虫为次的人群疟原虫种类结构。1988年该地区当地居民中报告最后1例恶性疟病例,2011年报告最后1例间日疟疟疾病例。见表2。

2.4输入性疟原虫种类变化情况

21世纪初期以前输入性疟原虫种类以间日疟为主,占99.11%(3338/3368),恶性疟病例仅占0.86%(29/3368)。2010后以恶性疟感染者为主占54.55%(48/88),间日疟占35.23%(31/88),同时有三日疟和卵形疟病例,值得注意的是该市在2014年对从缅甸务工返乡的一对夫妇2份血检发现疟疾阳性,通过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疟原虫镜检参比实验室PCR检测证实为猴诺氏疟原虫(Plasmodium knowlesi)。见表3。

2.5输入性疟疾感染地分类

输入性疟疾病例感染地不同年代呈现出不同的特征,80年代输入性疟疾病例感染全部在国内疟疾流行区感染,间日疟占99.85%(1314/1316)。90年代开始有在东南亚国家感染间日疟病例。近五年在非洲感染的疟疾病例占57.95%(51/88),在东南亚国家感染的疟疾病例占39.77%(35/88)。见表4。

3讨论

河池市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边陲,北邻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该市目前下辖11个市县区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3.67%,原属于广西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20世纪50年代当地居民存在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和卵形疟等四种疟原虫流行,存在有微小按蚊、中华按蚊、嗜人按蚊、日月潭按蚊等四种传疟媒介,因此,疟疾属于当地最主要的传染病,目前已是一个无疟疾流行的地区,为此,当地的疟疾防制经历了疟疾控制、基本消灭、巩固和消除四個发展阶段。

疟疾控制阶段(1950~1979年),该阶段经历了30年的时间,该时期的疟疾防制以控制各自然村屯疟疾爆发流行为主,具体的疟疾防制措施是对疟疾病例采取当地疟疾流行前期、流行期和流行后期进行抗疟药物根治;对疟疾流行严重的自然村屯采取疟疾流行前期和流行期进行居民室内喷洒灭蚊;对疟疾流行严重的自然村屯健康人群采取预防服药;简称为“三根治、两喷洒、一预防”的综合性疟疾防制措施。疟疾死亡病最多的1956年和1961年分别为50例和58例,到1974年当地出现最后1例疟疾死亡病例,随后当地无疟疾死亡病例出现。将当地居民疟疾发病率最高的1954年2841.47/10万,疟疾病例45 959例,控制至1979年的157.02/10万,疟疾病例下降至4633例。

基本消灭疟疾阶段(1980~1999年),该阶段经历了20年的时间,该时期的疟疾防制各县、乡、村逐步建立健全了三级消灭疟疾医疗网,县、乡两级逐步建立起疟疾镜检站,全市各市、县、区建立起灭疟联防区,同时该市与贵州省交界的三个县参与黔桂两省灭疟联防区,当地居民的疟疾病例得到有效的监测和治疗,疟疾病例呈现逐年不断下降趋势,到1990年当地居民的疟疾发病率已下降至7.25/10万,开始接近国家卫生部基本消灭疟疾标准,该时期完成了9市、县、区的基本消灭疟疾考核,1999年在当地居民中仍然发现33例间日疟病例。自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输入性疟疾病例以来,直到1993年输入性疟疾病例数量开始超过当地居民疟疾病例数量并一直维持到2015年。

基本疟疾消灭巩固阶段(2000~2009年)该阶段经历了10年的时间,当地疟疾流行特征是每年当地居民中发现少量间日疟病例,而输入性疟疾病例数量一直保持约高于当地居民疟疾病例,且出现有从非洲务工返乡人员感染疟疾病例,2008年该市环江县最后一个县进行了基本消灭疟疾考核,2009年该市发现疟疾病例共4例,除1例为当地居民疟疾病例外,其他3例为输入性疟疾病例,该年为该市历史上疟疾病例最少的一年。

消除疟疾阶段(2010~2015)此期间国内启动《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2011年天峨县报告该市当地居民最后1例间日疟病例,到2015年该市各市、县、区全部完成考核并达到消除疟疾的标准。

该市将一个有多种传疟媒介和多种疟原虫种类流行十分猖獗的山区市、县、区,达到目前无当地疟疾流行的地区,不论是当地居民中的疟原虫种类还是当地的传疟媒介种类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地的传疟媒介由原来的四种传疟按蚊被控制为单一的中华按蚊种群优势,但输入性疟疾病例在几年间不仅将原来的四种疟原虫带回到当地,而且将新的疟原虫种类同样带回,加强当地流动人口输入性疟疾病例的监测和治疗,仍然是巩固当地消除疟疾十分重要的防制工作之一。

猜你喜欢
消除疟疾少数民族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疟疾,不再是非洲的“地方病”
某些自制汤或可对抗疟疾
少数民族的服装
太空技术预测疟疾暴发
口语是英语学习中的关键
输入性疟疾
例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减轻与消除
广播发射机射频系统中的信号冲突分析及消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