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可馨
疟疾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疾病,在中国,人们称之为 “打摆子”。我国2000多年前的 《黄帝内经·素问》中就有关于疟疾病因、症状和疗法等相关知识的专篇论述。其实这种疾病最早来自非洲。早在公元前这种疾病就开始在古希腊流传,直到十九世纪末才有学者发现了蚊虫和疟疾传播之间的关系。
疟疾是一种由雌性蚊传播的疟原虫引起的疾病,主要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域,由疟原虫属寄生虫所致。这些寄生虫通过蚊虫叮咬的方式进行人际传播,一天内的主要传播时间段为黄昏至拂晓期间。人们感染上疟疾之后表现出发冷、发烧、冒汗和头痛等比较常见的类似于感冒发热的症状,还存在肌肉痛和疲倦感。患上疟疾之后,有些患者会表现出精神方面的问题,神志不清、抽筋等,直接影响到患者的中央神经系统,还有可能存在肾脏和血液问题。病情严重的情况下患者会在24小时内死亡。
虽然当今社会的医疗设备和医学水准相较于一百年前有了显著的进步,但是在诸多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中,疟疾仍然首屈一指。尤其是对于较为落后且卫生条件相对较差的非洲,疟疾更是当地人民的致命疾病。每年统计的全球疟疾死亡人数中,有90%均源于非洲。从患病频率来看,非洲儿童每年都会受到疟疾的侵害,最严重的时期每30秒就有一名儿童死于疟疾。
随着世界各地人口流通速度加快,经济和贸易发展的同时也加快了疾病的传播。疟疾已不仅仅局限于非洲地区,开始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即使在医疗技术较为发达的今天,仍有92个国家和地区的疟疾流行局势属于中度流行,甚至重点地区存在高度流行。从人数上统计,每年疟疾发病的人数高达1.5亿,死于疟疾的患者人数逾200万。全球范围内的半数以上人口都受到了来自疟疾疾病的威胁。近期的统计数据也让人们对于疟疾这种疾病引起了高度重视,仅2009年全年,全球范围内就有80万人死于疟疾,其中儿童和孕妇是此种疾病的高危人群。
若是在疟疾发病当地没有较好的医疗卫生条件,则很容易导致大面积爆发。若是在疟疾较长潜伏期内将其消除,则能够有效控制该疾病扩散。除了当地暴发疾病之外,疟疾还有可能从外输入,称之为输入性疟疾。疟疾的潜伏期最长可以达到两年,并且在潜伏期内很难被检测出,所以若是某些人因工作安排而去往非洲地区,回国之后出现了比较类似的症状,一定要充分与医生沟通,详细告知医生自身行程,否则很容易被当地医生当作普通的感冒发烧治疗,从而错过最佳疟疾治疗时期。
还没有对疟疾形成自身免疫力的幼童是比较容易被传播的;无任何免疫力的孕妇也很容易被传播,轻则出现流产,重则直接导致孕产妇死亡;具有半免疫力的孕妇被疟疾感染之后几乎不会出现自身死亡的案例,但仍有可能会导致流产或产出低体重幼儿;艾滋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由于自身免疫力比较低下,也很容易受到疟疾的侵害;从无疟疾流行地區到达疟疾流行地区的身体免疫力比较低下的外来者,也极大程度面临着感染的风险。
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就是注意个人卫生,以防止自身被蚊虫叮咬。进入傍晚之后,关闭好门窗防止蚊虫进入室内,穿着长衣长裤尽量减少身体裸露在外的部位,夜间注意使用驱蚊物品例如蚊香液和蚊帐。日常勤打扫住处,保持洁净,防止蚊虫在住处聚集。为了以防万一,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疟疾相关的预防药品。
若是有人从疟疾流行地区返回国内之后表现出例如发热等疟疾典型症状,应该要立刻到疾控中心或正规医院就医,并详细汇报自己的行程和在国外的居住地等相关信息,以便医生可以在充分掌握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