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诗性思维:小学诗歌教学的本质追求

2017-05-31 22:34郭剑波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7年5期
关键词:诗性直觉想象

郭剑波

诗性思维是儿童特殊的思维方式。台湾的林雪铃教授认为,诗性思维的特征是“主客不分,运用想象力将主观情感过渡到客观事物上,使客观事物成为主观情感的载体,从而创造出一个心物合融的主体境界”。诗性思维其实是诗人创作诗歌的基本思维。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强调:“思维能力是学生核心素养中关键能力的核心。”小学诗歌教学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性思维能力,构建学生与诗人共鸣的平台,锤炼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一、从训练直觉思维入手,培育诗性思维

亚里士多德说:“直觉就是科学知识的创始性根源。”直觉思维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思维,基本是不经过推理的思维。它能直接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本能性、跳跃性、偶然性和可训练性。直觉思维能力的提升能促进学生的领悟力和顿悟力的产生,让学生对诗歌的感悟进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高质量思维的直感状态。

1.回忆积累,厚实直觉思维源泉

大脑海马功能证明,对过去学过的东西经常性“提及”,能使其逐渐变成永久记忆。教师经常帮助学生历历在目地回忆诗中的情景,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诗歌教学中,可在课前预热阶段,或课堂情景导入阶段,或课中拓展阶段,或巩固提升阶段,复习与诗中题材相关的古诗或诗人的其他作品,调动学生大脑中的诗轮流“闪现”,不让它们“消逝”,夯实学生直觉思维的根基。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宿新市徐公店》,诗中主要呈现的是“趣捉黄蝶”的儿童。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先背诵巩固《村居》中“放纸鸢”的儿童、《夜书所见》中“捉蟋蟀”的儿童、《池上》中“撑小艇”的儿童、《所见》中“骑黄牛”的儿童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回忆儿童诗,回忆童年生活,积累童年趣景,能激发童心,增强学生直觉的敏锐性与正确性。

2.恢复自信,加速直觉思维发生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自信状态下,得出正确结论的成功率比较高。因诗歌创作的时代离学生久远,以及诗人当时的特殊心境等客观原因,有些词句学生难以理解。阅读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猜测,这样,学生的思维会碰撞出出乎意料的火花。只要学生的见解有一定道理,教师都应当肯定和鼓励,以免伤害学生直觉思维的积极性。学生心中的疑惑解除了,便能唤醒他们的直觉潜意识,并对自己的直觉产生信赖感和优越感。在自信、愉悦的环境中,学生的直觉思维能接近问题的核心。课堂上教师还可从外部给学生创设自信的环境,让学生的思维“自由飞扬”,如播放与诗歌内容相对应的音乐,作为思考问题的伴音,调动学生的直觉感官,体会诗的意境。

3. 精确观察,开辟直觉思维路径

直觉的出现看似无规则、偶然,但它常与学生的知识基础、观察力息息相关。观察力越敏锐,直觉思维发生的概率越大;错误越少,就越能直抵事物的本质。诗词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有温度的,都诉说着诗人的喜乐哀愁。品读诗,需要学生练就慧眼,从关键字中觉察到诗人的情感。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诗中展示出一位兀傲不群、清高脱俗的“渔翁”,这是作者自己的写照。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圈找出最能自然流露诗人心情的字。在反复观察、对比、推敲中,学生的眼睛逐渐会盯上“绝、灭、孤、独”四个字。挖掘出这几个字,诗人“孤傲”的形象就能迅即现于学生眼前。教材中的詩歌均有插图对应,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图文结合,精细观察。遇到诗中的词义与今义有差异时,解读与文意相悖时,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寻找一种感觉——与诗人同心。诗人创作需要灵感,理解诗也需要灵感。学生 “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的顿悟思维本领,是观察力长期积淀后的结晶。

二、从训练想象思维入手,培育诗性思维

意大利科学家维柯在《新科学》中指出,诗性“是一种感觉到的想象出的玄学”,“这些原始人没有推理的能力,却浑身是强旺的感觉力和生动的想象”,诗性思维的核心和动力是“想象”。叶圣陶先生认为,培养学生想象力最好的项目就是诗歌。诗歌教学需要以想象为桥梁,架起学生与诗人的心灵通道,使学生在想象中获得诗性智慧。

1.在丰满形象中培植想象力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诗歌是诗人情感的宣泄,景或物是诗人思想和情感的载体,具有生命活力。诗歌教学的主目标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激活诗中的景或物。想象越丰富,景、物的形象越清晰。丰满诗歌中景、物的形象,能使学生的感性经验和形象思维“强壮”起来。

(1)抓修辞,还原想象。诗歌的语言是凝练的、精致的,常用比喻、夸张、拟人、对比等修辞手法描述事物、阐明道理、表达情感。如“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等句中的比喻,“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等句中的拟人,“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句中的夸张,“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等句中的对比等。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说:“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对于诗歌中的修辞语言,可用“慢镜头”再现语言的情景,引领学生体验作者所要表达的对人或事物的情感态度,“诗意地栖息在诗人的世界里”。诗性思维是诗人的思维,更是儿童的思维,想象的思维。

(2)抓留白,补充想象。老子在《道德经》中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古典诗词特别注重追求留白艺术,对于诗中的“象外之象”“味外之味”“韵外之韵”,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凭借想象进行再创造。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寻隐者不遇》中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诗人并没有写怎么问的环节,教学时,可以这样设计:“诗中并没有写诗人在松树下问了什么,你能根据童子的回答展开想象,补充出来吗?”“如果你是童子,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积累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进行表演。阅读诗歌,教师要充分利用“留白”,引导学生根据诗人所提供的语言信息,唤起学生头脑中的相关表象,再造出诗中已经有的但学生自己却未感知到的形象,或诗中没有的需要推断出的形象。

2.在复原场景中培植想象力

台湾诗人洛夫说:“诗歌能为我们提供一些想象与创造的空间,为我们留下一些人性的温暖与激情,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些浪漫与美感、神秘与梦幻。”成功的诗歌教学是唤起学生的内心视像,把文中的景、物、人、事变成自己看到、听到、尝到、感触到的客观世界的种种事物,并组合成一幅属于自己心中的画。无论是人教版教材,还是苏教版教材,诗歌课文后常设计有“说说或写写诗歌描绘的景象”这样的练习,其目的就是在语言与画面虚实的交换中,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教学片段:

师:同学们,这首词中,词人为我们描写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生:大儿、中儿、小儿。

生:还有一对老夫妻。

师:还描写了哪些景物?

生:茅檐、小溪、青草、莲蓬。

生:鸡笼。

师:同学们,一句一句慢慢默读,脑海中依次出现词句中的景物和人物,想想这是一幅什么样的图画。可以取个名。

生:全家福。

生:劳动图。

生:农家生活图。

师:主题突出。

生:翁媪图。

师:有诗意。

生:农家恬静图。

师:这个不错,更有诗意。

师:请大家静静地聆听优美的古乐,心中默默地背一背这首词,想象词中所描绘的景象。

三、从训练悖常性思维入手,培育诗性思维

诗性思维的典型特征是悖常性。悖常性思维不受习惯思维、逻辑思维等思维形式的限制,能生出思维的新角度和新形象,是一种超出常理的思维,是一种最接近儿童生理特点的思维。维科在《新科学》中说:“因为能凭想象来创造,他们就叫诗人。诗人在希腊文里就是创造者。”诗性思维的本质是灵动的创造。这些看似与事实相冲突的句子或手法,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拐点。学习不符常规诗句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过程。

1. 在“超离谱”的夸张中,培养创造力

诗人创作时为了充分表现情感,常把眼前事物放大或缩小,背离常情。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七律·长征》中“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把“五岭”当作“细浪”,把“乌蒙”当作“泥丸”。如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第一节:“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走遍青山碧岭,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按常理,春风不可“踏”,欢笑不好“撒”,双脚“染”不上绿,但超常规的想象,却表达出了学生植树造林后的那份轻松、愉悦。正是因为这离谱至极的夸张,诗人的情感得以淋漓尽致的倾吐。教学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自主探究离谱夸张的妙处,习得诗人超常规的语言表达方式。

2. 在“超感官”的表达中,培养创造力

詩人在描写事物时,常常用形象的语言说甲而言乙,引起读者的联想,或调动视、听、触、嗅等多种感官感受事物,创造奇妙的意境,表达当时的心情、心境。如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鸟鸣涧》中的“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洞中”,作者用“月出鸟惊”说明山谷的静默,用“鸟鸣山更幽”衬托出鸟鸣涧的幽美。“动在静中,静在动中”,给人以空旷、静谧之感。《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以动写静或以静写动的诗句很多,教师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揣摩语言,启发、诱导学生进入奇特的感知境界,从一个新颖的角度体悟语言的言外之意,创生出独特的思维触角。

3. 在“超行文”的形式中,培养创造力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自由流淌。行文时诗人有时会打破常规语法规律,但能形成成熟的语言形式。如“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这句诗中没有动词或形容词作谓语,直接将景物罗列,组合成全名词性的句子。常规上看,这个句子成分是残缺的,但就是这“超行文”的白描手法将六种事物一一呈现,秋景的萧瑟气氛立刻强烈起来。超常规行文的诗句很多,如“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等,这是一种“想他人之未想,写他人之未写”的创新。诗性思维是一种标新立异的思维。《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诗歌阅读,应成为发展学生诗性思维的重要途径。在“超行文”的方式中,要引导学生习得跳出窠臼求异表达的方法,从而强化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

四、从训练审美思维入手,培育诗性思维

诗性思维是“以己度物”的思维。诗人创作时,所选择的事物与文字力求符合自己的审美标准,以此达到情感的满足和愿望的达成。“不美不罢休”,从而实现审美转移。儿童处于一种天真、纯洁的状态,需要用美的资源丰富他们的审美感知,丰实他们的审美意境,丰润他们的审美标准。在诗歌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用美的色彩、形象、声音发展学生思维。

1.品味语言,发现美

诗歌是经诗人的想象而创造出的一个完整的有意蕴的心灵世界。这个心灵世界是用语言来表现的。语言是诗歌美的载体,诗歌是语言美的呈现。诗歌中每一个文字都是诗人深思熟虑的结晶,是一种美的存在。如贾岛诗“僧敲月下门”中的“敲”,王安石诗“春风又绿江南”中的“绿”,王维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王之涣诗“羌笛何须怨杨柳”中的“怨”等。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学生与诗人一起“百炼字,千炼句”推敲文字的环节。《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促进语言的发展。咀嚼、揣摩诗中“美”的语言,不仅能为学生积累语言,还能繁衍出新的语言。

2.诵读节奏,寻找美

郭沫若指出:“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型,也是她的生命,我们可以说没有诗是没有节奏的,没有节奏的便不是诗。”诗歌因为节奏,彰显一种韵律的美。诗歌的节奏主要表现在停顿和特殊的语言形式上。小学课本中常见古诗有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等。如五言诗常有“三顿”,第二个字和第五个字后为“大顿”,第四个字后为“小顿”,如“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春晓》)。无论古诗还是现代诗,诵读时常常把最后一个字适当拖长,使得音步明显,朗朗上口。“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中的节奏美,需要学生反复诵读,将“美”通过声音转换出来,在诵读中听到学生思维拔节的声音。

3.感受画面,再现美

一首诗就是一幅唯美的画。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歌,或描物,或写景,或忆人,或叙事,都呈现了一幅色彩明丽、动静相宜、人景融合的栩栩如生的画面,创设了优美的意境。如杨万里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色彩之美,王之涣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空间之美,苏轼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之美等。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给诗配画,并通过现代技术手段将画面呈现给学生,还可以借助课文插图等,让学生徘徊于诗与画之中。诗画的结合,不仅能使学生沉浸于诗人的境界,思维与诗人碰撞,更能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思维自由驰骋。

诗性思维是一种求异思维、创新思维、情感思维、形象思维,是儿童的思维,是思维的高境界。只有培育学生的诗性思维,让学生与作者进行对话、碰撞、交融,学生才能真切感受到诗的意象,理解诗的意境,领悟诗的意蕴。诗歌阅读教学,应重视在诗性思维的场域中,提升学生的思维素养,使诗歌教学课堂成为拓展学生诗性思维的“主场”。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高新区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诗性直觉想象
卷首语
巧用“直觉”解数学题
快乐的想象
一生
你的直觉靠谱么?
诗性启蒙,最基础的艺术教育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昆虫料理,你敢吃吗?
匠心与诗性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