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
摘 要: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是我国志愿者活动实施最有效的团体,其中“公益性”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核心要点,“义务性”是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必然趋势,二者均在社会服务与公益教育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现如今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却日益呈现出公益性与义务性相背离的局面,甚至有相互对立的趋势。文章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系统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面临的现实困境和影响因素,并从国家、社会、高校等多个角度探索协调路径,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性与义务性协调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性;义务性;协调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8-0139-03
Abstract: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ing workers are the most practical volunteering activity participators in our country. College student volunteering work features commonweal as its key part and obligation as its development trend, which plays a vital role in community service and public education. However, it appears nowadays that commonweal and oblig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 volunteering work are running apart, and even in opposite directions. Based on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paper focuses on the realistic dilemma of high school student volunteering work and relevant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probes the coordination methods of commonweal and obligation from the respects of the state, the society and the high school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of commonweal and obligation of high school student volunteering work.
Keywords: high school students; volunteering work; commonweal; obligation; coordination methods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将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由此可见,大学生志愿服务在社会志愿服务体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对大学生服务社会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据调查统计,当代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总体呈现出比较稳定的良好态势,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个人社会身份的不断更新,大学生志愿服务向义务性“一边倒”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研究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性和义务性的本质特征,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对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參与性和实效性、建设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所面临的现实困境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规模迅速发展并日渐壮大,大学生志愿者利用高校资源和自身技能为社会提供执行性强、受益度广的志愿服务。但由于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庞大、参与面窄以及服务机制、对象和方法的不确定性,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公益性意识弱、义务性意识强、组织机构繁杂、激励培训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层出不穷。
(一)志愿活动公益性不足,义务性服务意识增强
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性是指高校大学生自主利用自己的时间、精力、知识技能和爱心去帮助处于困境中和需要获得帮助的人。据调查,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实践过程中,采取“从上到下命令,层层递进执行”的运行模式,实施志愿服务“学分制”、“积分制”等管理机制,推行“快速聚集式”的义务性志愿活动,在“三月雷锋日”、“五四青年节”、“植树环保日”、“寒暑假社会实践”等不同规模的活动中均有体现,致使志愿活动日趋义务化。
随着这种“只走形式不走心”志愿活动的持续开展,导致多数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仅为了追求“学分”等利益需求,将志愿服务公益性的核心特征抛之脑后,从最初的“公益性志愿服务”演变为“义务性志愿服务”。这种“被动参与式”志愿活动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公益性本质逐渐被忽视,更甚者会将志愿服务的公益性与义务性推向两个对立面,为志愿服务机制化、多样化、长期化发展埋下了无法预测的隐患。
(二)志愿服务组织不精简,高校培训系统不健全
近年来,各地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在吸收志愿者过程中却未明确具体的录取制度,忽略了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性中以学生个人意愿为前提的吸收标准,单一地追求“数字效益”——为确保大学生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一定量的规模,硬性要求各年级各班注册人数达到一定比例和数量。过浓的管理行政色彩,造成志愿服务组织“松散”而“不精”的现状。表象上,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庞大且成员众多;实质上,遵循公益性原则参与并达到要求的学生少之又少。
志愿服务组织前期选拔人员的强制之举,再加上后期缺乏系统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培训,这种“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志愿服务队伍建设方式无法强化志愿者的公益性服务意识。长此以往,部分前期被强行要求参加志愿服务的大学生会将志愿服务默认为学校要求的义务性劳动,认为自己扮演“免费义工”的角色,甚至出现排斥心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踊跃度。
(三)志愿服务资金匮乏,活动热情持久性不足
就高校层面而言,绝大多数高校志愿者队伍建设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活动资金来源匮乏,导致学校无力承担志愿服务过程中志愿者所有的合理开支,志愿服务难以展开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志愿服务活动,更是无力举办一些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却花费颇多的大型志愿活动。只能举办“敬老院之行”、“福利院之行”等常规活动,如此单一的活动形式不仅无法提升大学生志愿者的组织服务能力,更会将大学生的志愿参与激情冲散,无法将一时的志愿激情演变为持久的志愿热情。于是乎,“志愿服务形式单一”、“义务性劳动收效甚微”都成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缺乏热情”的借口。
二、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性与义务性相悖成因分析
公益性与义务性协调统一,是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本质特征。但在实际志愿服务过程中,存在激励培训机制不健全,活动热情持久性不足等诸多问题,久而久之,导致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性与义务性严重背离。本文采用WSR系统方法论,从“人理”、“事理”、“物理”三个维度,进一步探求分析公益性与义务性相悖的成因。
(一)从“人理”角度看,调整志愿服务组织是主体性因素
志愿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是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性与义务化相统一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志愿服务组织一般由高校团委统筹管理,并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负责志愿服务队伍建立、志愿服务项目设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志愿者招募、培训与保障激励等具体工作。但志愿服务的组织化不仅意味着有效协作,即根据志愿者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来给志愿者安排合适的志愿服务岗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更加意味着对志愿者的适度回馈和保障,即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岗前培训、志愿服务保险、适度的物质和精神激励等。只有真正实现志愿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才能在保证志愿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提高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为落实志愿服务的义务化提供保障和平台。
(二)从“事理”角度看,志愿服务性质区分是客体性因素
学会区分志愿服务性质,需要先了解志愿服务精神,这两者是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的重要内容。目前存在部分大学生对志愿服务有着一定的排斥心理,认为志愿服务“纯粹浪费个人时间”、“为了完成学校摊派的任务”、“把志愿者当成免费的义务苦力”等。而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理应是一种充分意义上的自由选择,真正的志愿者应是充分体现了自由性本质的人,同时也是有社会责任、积极推动社会发展的人,即始终秉承以公益性为基础的理念,展开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亦可理解为通过志愿服务来追求“为他”与“为己”的和谐之道。而目前志愿服务还很难将服务社会与自我完善相融合。
(三)从“物理”角度出发,资金匮乏是物质性因素
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群体秉承以公益性为核心,贡献自身资源,包括时间、精力、专业知识技能等为基点的献爱心活动,但由于高校投入志愿服务的经费有限,大学生志愿者自身也不得不承担一些必要的活动经费,如交通费、餐饮费、宣传费、通信费等,作为庞大的消费群体,大学生志愿者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长期的自费型志愿服务活动会减弱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亦或是家人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支持度。此外,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过程中知识和技能的提升是一个没有终点的课题,需要定时的更新,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而这同样需要资金的保障。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性与义务性协调统一的对策分析
志愿服务的公益性要求我们在提高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认知能力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志愿者的本意,激發志愿者的服务热情。志愿服务的义务化则要求我们加强对志愿者的管理,以制度化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公益性、义务性相协调,提高志愿服务的实效性。这两者看似矛盾,实则并行不悖。故本文认为大学生志愿服务可以从国家、社会、高校三条路径去协调公益性与义务性的关系。
(一)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1. 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宣传力度
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认为,“志愿服务精神的核心是一种公益的、共同的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的信念,是激励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重要动力,也是促进志愿服务发展的首要途径。”因此,要着力于解决现阶段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矛盾之处,帮助大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前,真正做到将志愿者精神内化于心中,外化于实践。
首先,高校应定时举办与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的讲座,普及志愿服务“公益性”、“义务性”等内涵教育,介绍志愿服务发展史、国内外志愿服务概况,典型志愿人物事例、著名的志愿组织等,认识和感悟志愿服务公益性与义务性的交融促进作用。其次,政府相关部门应联合社会各阶层组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大对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资金支持,在确保安全性和可实施性的前提下,采取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跻身参与社会志愿者队伍的服务模式。一方面,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鼓舞大学生志愿者身体力行地投入到志愿服务宣传中去;另一方面,在扩大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接触范围的同时也扩大了志愿服务的受益对象,使大学生志愿者不再因为资金缺乏亦或是形式单一导致“缺乏热情”,而偏执于志愿服务的义务性,看不到公益性的核心要素。
2. 建立志愿服务的网络支持系统
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性与义务性协调发展,必须发挥政府中流砥柱的作用。首先,政府相关部门应建立志愿者电子档案库,修建大学生志愿服务人力资源电子网络平台,设定明确的择优录取制度,方便后期安排在籍志愿者培训、工作分配、组建团队,如此才能更有针对性。另外,企业亦可借助该志愿服务电子网络平台,在企业应聘者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倾向于招录有志愿服务经历的大学生,政府则可为实施该制度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支持政策。这一举措不仅能够解决由“在校大学生”到“毕业求职者”这一社会身份变更对志愿服务带来的影响,鼓励更多的在校大学生积极持久地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也可为企业挑选出有善心、有责任、有担当、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节省企业培养新进员工的人力和财力,更大程度地保障大学生志愿服务在公益性基础上与义务性结合发展。
(二)完善社会协作机制
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
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志愿服务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表现,大学生志愿者团队应做到在志愿服务中践行和落实“互助、友爱、无私、奉献”的志愿精神。始终坚持以公益性为本,在社会共建和高校志愿组织合作的基础上,发挥人文关怀效能,走大学生志愿服务精神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交融的新途径;同时关注志愿服务的义务性特征,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志愿服务责任意识,创新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和途径,规划组织愿景,树立典型模范,将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性与义务性的协调统一的理念融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去。
2.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
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基地,由高校共青团委和社会志愿者协会统筹管理,并配备专门的指导老师,负责队伍建立、项目设计、活动开展等具体工作,以志愿服务公益性和义务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帮助大学生志愿服务走向规范化、多样化。社会志愿者团体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在活动策划和实施过程中与政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联系密切,充分利用高校和社会自身的优势资源,制定行之有效的志愿服务计划,进一步确定大学生志愿服务建设行动指南。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多功能、立体化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基地。一方面,要从大处着眼,深入开展寒暑期实践、大学生“三下乡”和大学生服务西部等志愿服务计划;另一方面,还应从小处着手,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确保活动多元化,推动志愿服务公益性与义务性整体发展。
(三)健全高校扶持政策体系
1. 创新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建设
志愿服务组织的健康发展,是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性与义务性相统一的基础和关键环节。目前全国各地的高校都成立了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化不仅标示着人力、财力、信息等资源的整合优化,同时也标示着志愿者回馈制度的深度健全。为确保志愿服务义务化的横向落实,高校可在以公益性为核心的基本诉求上兼顾志愿服务的义务性特征,采取开展大学生志愿队伍岗前、岗中培训,给予适度的物质和精神嘉许等措施,从而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公益化的基础上增加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可度,符合高校教育功能的要求。
2. 建立健全的志愿服务体系
当前社会正处于教育改革深入推进时期,作为国之少年,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肩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大“使命”。因此,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要用长远的眼光看待建立志愿服务体系的重要性,不仅要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系统、规范、高质量的培训体系,还要围绕公益性这一核心要点,融合义务性特征,努力完善评价和激励体系、创新途径、规范管理,尊重大学生团体在志愿服务中的个性发展,力求大学生这个特殊志愿群体能够定性地、持久地投身于志愿服务工作之中。
参考文献:
[1]张网成,林伟伟.大学生志愿者的挫折反应及其对策调查[J].中国青年社会科學,2016(03).
[2]林彩燕.志愿服务的问题与对策初探——以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供需调查为视角[J].浙江学刊,2016(03).
[3]罗婧,虞鑫.志愿行为中的资源动员机制:政策、媒体与社会——以大学生支教志愿活动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16(07).
[4]陈佳薇,傅小林.志愿服务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04).
[5]沈姣.以志愿服务为载体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08).
[6]龙永红.志愿服务参与与大学生发展的关联模型——基于7所高校30名志愿者的访谈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5(04).
[7]于伟东.青年志愿者活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探析[J].高教学刊,2016(24):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