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冬梅
摘 要:文章通过运用对比、论证、总结的方法,阐述了私学兴起的外因与内因,简论了私学在教育、治国方面及精神层面产生的积极作用,论证了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教育理念的先进性,体现了私学教育理念的特色。为后继关于完善西安市高等教育体制与利用中国传统文化增强高校师生“德育”教育的研究做了前期准备与理论指导。
关键词:春秋战国;诸子百家;春秋战国时期思想与私学;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先进性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8-0190-04
Abstract: Employing the methods of comparison, demonstration and summar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external causes and internal causes of the rise of private schools. The positive function of private schools in education, state affairs and spirit is briefly discussed. It demonstrates the advanced idea of private education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and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reflect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vate education idea. This is to make the preliminary preparation and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perfecting the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in Xi'an and making us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o strengthen the study on the "mor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words: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 Warring States Period; all masters and schools; thoughts and private school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The advanced nature of private school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育才造士,為国之本”;教育兴则国兴,教育强则国强。为此,本文追本溯源,再谈中国古代私学教育!
在悠远的中国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是其中一个浪漫、奔放,富有传奇色彩的时代。这个时期,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思想,都具有伟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至今,仍能引人深思、从中获益。在这个动荡、变革的年代中,旧的制度慢慢土崩瓦解,新的制度逐渐破土而生,酝营而出地带来了中国教育制度的一次大变革[1],生产出中国民办教育的雏形——私学教育。正是这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使教育对象从上流社会的贵族开始面向平民,弥补了“王官之学”的单一性与不足,使“教育”开始用两条腿走路,进而支撑着国家人才稳步前行。
一、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盛的外因
(一)私学产生和兴起
春秋战国时期有关教育制度的文献,经秦始皇焚书坑儒,大部散佚。但从现存资料的蛛丝马迹中,仍能隐约看到官学衰败、私学兴起的轨迹。
如《左传·昭公十八年》记载:“秋,葬曹平公。往者见周原伯鲁焉。与之语,不说学。归以语闵子马。闵子马曰:‘周其乱乎!夫必多有是说,而后及其大夫。大夫患失而惑,又曰‘可以无学,无学不害。不害而不学,则苟而可。于是乎下陵上替,能无乱乎?夫学,殖也,不学将落,原氏其亡乎?”从周朝的原伯鲁不爱学习与大夫们所言“可以无学,无学不害”可以观察到:当时的贵族已对官学产生厌倦,并可由此推断官学已日趋衰败的情景。再如《左传·昭公十七年》记载孔子的一句话:“吾闻之,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犹信。”充分体现了“学在官府”的局面被打破,“教育下移”的局面逐渐形成[2]。
基于东周末年各方诸侯割据并起、连年战乱的历史特殊性,国家已无力致力于教育事业,但矛盾日益激化的各方势力对人才的需求却迫在眉睫。从而促使教育趋于平民化,并涌现出一批专门从事脑力劳动,凭借自己财力和智力逐渐拥有独立社会地位的一个阶层——士。士的产生,标志着古代私学教育的兴起。
(二)时代对新气象的召唤
先秦的周天子,行周礼,施仁政,推行井田制,教育制度是政教不分,官师合一。学校的教师都由官吏兼任,官即是师,师即是官。师者必为官或退仕。国之重臣太师、太保、太傅,即是帝王之师[3]。然则随着分封诸侯的崛起,周天子权利逐渐分散,进而导致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重心的转移。即使《周礼》的治国方案再丰富,也不会成为永久不变的治国法典,社会总是在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此时,旧时体制已跟不上诸侯前进的步伐,更无法束缚住时代发展的脚步。故当然,旧时礼乐面临土崩瓦解,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因其无法顺应于时代要求,也将暂时退出教育主导地位的舞台。应时代要求,为弥补官学体制的不足,为使“国家”强大,儒、墨、法、道等各家思想如雨后春笋般相继而生,随之而来的则是诸子百家的私学教育理念。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第二章)创新者生,守旧者亡。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既没有遵循官学的路线,同时,即使同为私学,儒、墨、法、道等诸子侧重也各有千秋、各抒所长,留下了浩瀚如海的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与治国理政智慧。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只能在那个特殊时代才会如此繁荣昌盛。
(三)国家与政府的支持[4]
诸侯国强大,需要人才的支撑,进而促使投身私学就读的士子日趋增多。随着私学所培养出的人才越来越为列国所倚重,反之又刺激了私学的欣欣向荣[5]。如此便形成“列国急需人才——私学培养人才——人才被倚重于各国——列国鼓励并大力支持私学”的良性循环。所以,私学的昌盛离不开政府的支持。
当然,不同时代背景下,私学的产物不尽相同。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战国时期齐国在其都城临淄所设的稷下学宫。据《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记载:“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自如邹衍、淳于髡、田骈、接予、慎到、环渊之徒七十六人,皆赐列第,为上大夫,不治而议论。是以齐稷下学士复盛,且数百千人。”由此可见,稷下学宫聚集了众多私学大师,奉若上宾,让他们不理政事而专门议论学术。又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於是齐王嘉之,自如淳于髡以下,皆命曰列大夫,为开第康庄之衢,高门大屋,尊宠之。览天下诸侯宾客,言齐能致天下贤士也。”看出当时齐王很赏识稷下学宫这些学士,从淳于髡以下的人都任命为列大夫,为他们在人来人往的通衢大道旁建造住宅,高门大屋,以示对他们的尊崇和偏爱。以此招揽各诸侯国的宾客,宣扬齐国最能招纳天下的贤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稷下学宫更像是一所“公助民办”的私立学校,而它的兴盛,仍离不开齐国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二、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我们常说:“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今天世界遇到的很多事情可以在历史上找到影子,历史上发生的很多事情也可以作为今天的镜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6]。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仅春秋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儒、墨、法、道、兵、名、阴阳、农、杂等多家学说,涌现了孔子、孟子、荀子、墨子、韩非子、老子、庄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他们的思想学说,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7],也为后世之学提供了宝贵经验。在此,本文仅就古人求学、治学的先进性做一简论。
(一)思想的原创性
1944年,毛泽东主席就说过:“我们的态度是批判地接受我们自己的历史遗产和外国的思想。我们既反对盲目接受任何思想也反对盲目抵制任何思想。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大师,无不基于历史时代背景与周游列国的经验,成家成派,著书立说。
如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学派之一——儒家。据记载:“是以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于正道。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史记·孔子世家》)做学问,要与做人、做事统一起来,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要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又有:“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追 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编次其事。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足,则吾能征之矣。观殷夏所损益,曰:‘后虽百世可知也,以一文一质。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故书传、礼记自孔氏。”“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史记·孔子世家》)做学问,要有“甘坐冷板凳”的执着坚守,要有“文章不写假话、大话、空话”的道德底线,要有“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但是,更适合于大一统时期的儒家思想,并没有被乱世诸侯所采纳。所以,孔子在春秋时期“惶惶如丧家之犬”,在汉代以后却逐渐成为“大成至圣先师”。
再如“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史记·太史公自序》)的法家。《韩非子·定法》曰:“今申不害言术而公孙鞅为法。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此人主之所执也。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此臣之所师也。”即使立场不同,观点相左,我们也暂且不论仁政、法制孰优孰劣,单就儒家大师作巨著、商君与申子开创法家法制派与术制派的这种原创精神,就值得后世学者终身学习。
(二)教育特色
著书立说仅是诸子百家思想传播的途径之一,而另一种传播方式则当然是开山创派,招收弟子,将其思想学说传授下去,发扬光大。其中,列家的教学过程都具有一定的先进性,简论如下:
1. 树立文化自信
绵延数百年的春秋战国时代的变革与思潮,孕育了不胜枚举的名家大师。不论是政治失意,立志治学的至圣先师孔子,或是提倡“外儒内法”的荀子[8],还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清静无为的老庄,亦或是因為一国立法而献身的商鞅、申不害,无一不是对自己的学说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与制度自信。正是这股自信,促使各位大师在思想自由的稷下学宫展开争鸣大战,即使身处政治漩涡,也有坚定的信念,“赴汤蹈火,死不旋踵”(《淮南子·泰族训》);正是这股自信,鼓励士子、大师们放声说话,敢于实施自己的为政思想;也正是这股自信,推动了中华文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前进的步伐。而这些自信,说到底都是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也为后世知识分子的成长发展提供了深厚基础。
2. 教育目的明确,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
据《吕氏春秋·不二》记载:“老耽贵柔,孔子贵仁,墨翟贵兼,关尹贵清,子列子贵虚,陈骈贵齐,阳生贵己,孙膑贵势,王廖贵先,儿良贵后。”相较于官学而言,私学除了教育对象从官学的贵族转向平民大众,在教育目的上,百家百态,各有所长。这里,仅就几家特色略做阐述。
以“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的精神追求道的孔子,一生主张仁爱。将理想的人格分为君子、成人、仁者和圣人四类[9],其教育目的之一是培养圣人、君子和士[10]。而世人熟知的“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仅为孔子治学目的的一方面。孔子更注重的是人伦道德教育与人文教育[11]。
儒墨两家的政治理想皆为志在救世,而因阶级利益不同使其对人才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儒家推崇“君子”人格,墨家更重视“兼士”品行,即“爱人若爱其身,视父兄与君若其身,视弟子与臣若其身;视人之室若其室,视人身若其身;视人家若其家,视人国若其国。”(《墨子·兼爱上》)。同时,墨家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例如,《墨子·经上》定义:“圆,一中同长也”,“力,刑之所以奋也”。但墨家制度方案的推行,主要依靠精神领袖——巨子的精神感召,一旦巨子逝世,墨家平等、科学的理念便随之绝迹。
儒家以人为本位,而道家超越人类本位。老子人为:“域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强调自然主义、无为而治教育目的观。由于道家更注重人类精神境界的培养,使人能达到一种“静态快乐”的状态,所以,直到今天道家文化仍是中国思想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脉。
法家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而称之为法家。同时,法家认为“智者作法,愚者制焉[12];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史记·商君列传》),韩非主张培养“智术之士,必远见而明察,不明察,不能烛私;能法之士,必强毅而劲直,不劲直,不能矫奸”(《韩非子·孤愤》)。法家以富国强兵为根本目的,提出了一整套法治理论和实施办法。
3. 富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与教材
不同的教育目的,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有针对性的配套教材。如儒家在以培养子弟成为仁人、君子的前提下,主要修习由孔子编纂的《诗》、《书》、《礼》、《易》、《乐》、《春秋》。墨家主要教授学子道德行为、论辩思维和知识技能[13]。法家则反对向学生灌输“礼、乐、诗、书”和“仁、义、孝、悌”等道德准则,主张“圣人之为国也,壹赏,壹刑,壹教”(《商君书·赏刑》),“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五蠹》)。不过现在看来这种做法违反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法家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缺陷。
虽然列家在治学过程中大都注重士子道德品质的培养,但由于其教育目的各有千秋,故在教材选择上也有所取舍。因此,要培养出好的有用之才,就要建设好的教材,就要使用有针对性的教材。
(三)从求学到践行
先秦诸子多有洒脱不羁的名士作风与轰轰烈烈的周游典故。他们求学,则带给世人《春秋》、《左传》、《国语》等史学巨著;他们治学、传播思想,则留下了《鬼谷子》、《道德经》、《论语》、《孟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不朽篇章;他们从政,则有变法图强,使一“国”发展壮大的经典治国方略;他们游说诸侯,则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则天下息”(《孟子·滕文公下》)的惊人壮举,与“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刺客列传》)的悲壮故事。
墨子大师对这段历经春秋战国数百年的践行之路总结的好:“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墨子·修身》),“言足以复行者,常之;不足以举行者,勿常。不足以举行而常之,是荡口也”(《墨子·耕柱》),“事无终始,无务多业”“君子以身戴行者也”(《墨子·修身》)。先贤大师不仅告诉天下士子“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而且教授后人做事要说到做到,“善始善终”(《庄子·大宗师》),言行合一。天下才俊只有在其各自岗位上用心钻研,勤学苦练,才足以使各行各业既有专家,又出现大师,才能够让后世之学一睹大师风采,名士情怀。
三、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成果
(一)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春秋战国时期,基于时代发展、周王室分封制度与私学兴盛等因素,出现了一场论战大观。此时,不论是官学与私学之间,诸子百家之间,还是诸侯与诸侯之间,诸侯与周王室之间,谁也没能取代谁。而是既百家争鸣,又相互学习、借鉴,进入一种良性竞争与不断完善的状态,争相为各“国”强大建言献策。而最典型也最能给诸子提供自由争鸣场所的,仍当属稷下学宫。在这里,各家学术思想在探讨治国之道的同时,既分化融合,又发展创新,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与历史启示[13]。这场大论战,论出了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思想文化,凝练出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形成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至今仍可为国家发展指导方向。
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道家、墨家、农家、兵家等各个思想流派相互切磋、相互激荡,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文化大观,丰富了当时中国人的精神世界。虽然后来儒家思想在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取得了长期的主导地位,但中国思想文化依然是多向多元发展的[14]。“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那也是單调的[15]。中国有56个民族,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只有一种语言,只有一种音乐,只有一种服饰,那是不可想象的。因此,只有合理促进多方位的精神交流与思想碰撞,才能丰富中华文明的色彩,才能孕育更富内涵的精神文明,才能开创更有选择性的未来。
(二)求同存异,殊途同归
中国人早就懂得了“和而不同”(《论语·子路》)的道理。生活在2500年前的中国史学家左丘明在《左传·昭公二十年》中记录了齐国上大夫晏子关于“和”的一段话:“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以更加形象的方式使人们明白“和”“同”二者的区别,这样更易于“和”“同”观念的进一步普及[16]。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理念,既体现了个人与自身、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7],又彰显了“群而不党”、不随波逐流的君子之道,在促进古代谏官制度发展和学术思想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学术思想大碰撞与践行之路逐渐融合的黄金时代。虽然,各诸侯国治国方略各有侧重,但都以富国强兵、一统天下为最终目标。与官学一样,虽然百家私学教育各有所长,但最终目标也都是为了探寻更具有代表性与先进性的思想文化,治国之道,使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升平。所以,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教育的光芒是永恒的,启迪也是永恒的[18]。
参考文献:
[1]智敏.春秋战国时期教育制度述略[J].教育评论,1986(4).
[2]朱汉民.简论春秋战国时期智育的发展[J].湖南大学学报,1996,10(4).
[3]孙培青.西周的教育制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万安中.古代私立教育发展及启示研究[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
[5]金钟明,林炊利.先秦私学兴起的要素及影响分析[J].民办教育研究,2005(6).
[6]习近平.致第二十二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Z].2015-8-23.
[7]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Z].2016-5-17.
[8]郭洪水.“百家争鸣”的主流思潮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发端[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1).
[9]陈卫.孔子的人格[D].吉林大学,2011.
[10]李传永.论孔子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J].凉山大学学报,2004,6(3).
[11]陶晓丽,苏艳红.先秦儒墨教育内容的差异比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2006,26(4).
[12]曾文.略论中国私学的历史贡献与当今民办高校的发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5).
[13]白奚.稷下百家争鸣的学术成就[N].光明日报,2003-6-17.
[14]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Z].2014-9-24.
[15]习近平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Z].2014-9-24.
[16]邓国军,蓝海.古代“和而不同”思想的内涵演变及其社会价值[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2).
[17]郭红军.和而不同的当代意蕴与哲学特质[J].2016.
[18]鲍鹏山.论先秦私学[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會科学版),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