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珊
〔摘要〕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在城镇建设中的基本指向体现为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发展,维护人的权益三个方面,在实践中呈现出发展性、求是性、开放性三大基本特征。邓小平人本思想应用在城镇建设中的经验对当下城市发展有重要启示作用:城镇规划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前提,城镇建设要有前瞻性、开放性,要培育特色小镇。
〔关键词〕邓小平;以人为本;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21(2017)01-0078-10
人本思想是城镇化进程中最核心的理念,是解决城市问题的总闸门,关乎城镇发展的根本、全局和未来。邓小平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高度重视城镇建设,作出了诸多重要指示和精要论述,并积极推动以人为本思想在城镇建设中的应用,总结这些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在城镇建设中的基本指向
(一)城镇建设要满足人的需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直接体现,也是城镇建设的基本要求。馬克思说过,“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供应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1〕。邓小平在延安工作时期就对民众生计问题给予高度重视。1948年,他在分析今后的政策策略时指出:“像鲁山街上这个小市场,如果倒闭了,起码有一万人失掉生计,马上向你伸手要饭吃。我们这个区有三万人靠种植烟草生活,如果纸烟厂垮了,不能出口,这三万人马上没有饭吃,没有衣穿。究竟是打倒了资本家,还是打倒了老百姓?我看这不是打倒了资本家,而是打掉了人民的生计。”“人民的生活要受影响,那时国民党不叫我们走,我们也得走,革命就要失败。”〔2〕可见,邓小平认为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是决定革命成败的根本因素,是能否获得人民群众支持的基本前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事业百废待兴,邓小平在城镇建设中处处着眼于民众的需求,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很好的呈现。首先,邓小平依旧重视解决人民的生计问题。他认为城市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工人阶级,要用高度的热忱去关怀工人阶级的各方面,从政治上、文化上、生活和物质福利上去关心他们,不要忽略有利于工人的“小事”。在物质紧缺的情况下,邓小平指出,关心群众生活“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解决的,要做许多踏踏实实的工作。比如钢铁工人劳动那样重,而蔬菜少、肉类缺,基本条件都保证不了,这样的问题就必须具体地去研究解决。这一点在工业多的城市要特别注意”。“还有在山区的三线工厂,那里的商业工作也要改进。”“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比如重庆附近,可以专门划出一部分地种菜,生产的蔬菜首先供应工厂,还可以供应市民。”〔3〕
其次,邓小平在城市规划布局中注重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重视民众生活的便利性。关于“骨头”和“肉”的阐释最能反映出邓小平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思想。20世纪50年代末期,邓小平总结城镇建设经验时强调城市建设布局要适当,城市建设要注意“骨头”和“肉”的关系。在人多的地方多建一些简易的商店、理发店等服务性行业。有群众的地方就要修学校,少建一些大型的校舍,多建一些简易的学校。〔4〕 邓小平指出今后我们要花更少的钱解决更多的问题。他还提到过去我们在城市规划中对“肉”重视不够,对于花很少的钱就可以解决群众需要的问题,甚至有些不花钱也能解决的问题,都注意得不够。〔5〕
在实地调查过程中,他以是否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作为衡量城镇建设优劣的标尺。例如,他曾对以人本思想作为建设指导思想的兰州市大加赞赏,赞赏其城市简朴实用。对有的领导干部缺乏群众观点,出现城镇建设中忽视解决人民生存需要问题时,邓小平给予了批评,如他提到“西安的电影院戏院并不少,但是在工业区一个也没有,要看戏的人找不到戏院,有戏院的地方没有多少人去看戏,这个布局显然是不适当的。西安的城隍庙,有很多简易的商店,工业区为什么不多搞几个城隍庙呢”〔6〕?邓小平认为城市规划布局得当,可以解决一系列城市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
再次,城镇建设要随人民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跟进。20世纪80年代,人民温饱问题基本得以解决,邓小平提出要搞基本建设,要实现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补偿多年来的欠账。“我们的城市需要建设,搞下水道、房屋、交通,办学校。”〔7〕邓小平的这一指导思想解放了生产力,提升了城市建设速度。至20世纪80年代末期,民众居住问题则成为了新的关注焦点。1986年,邓小平视察天津时指出:“建设居民小区,人民群众有了好的环境,看到了变化,就有信心,就高兴,事情也就好办了。”〔8〕邓小平深入浅出地讲出了城市建设的关键:一切以人民的利益为重,满足民众的需要,让老百姓满意,这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准绳。
从邓小平关于城市规划、城市生活注意事项的谈话中可见,邓小平在城镇建设中将满足人民物质生活需要放在首位,充分体现了其以人为本的思想。(二)城镇建设要促进人的发展城镇建设的目的不仅要让民众物质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也要逐步推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全面发展的人,其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越多,越能够推动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反之,城镇发展创造了越来越多的物质财富,又为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邓小平倡导的城市改革是一场全方位的改革,不仅包括经济体制改革,还包括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多个领域改革。邓小平城镇建设以人为本思想的第二个基本指向就是城镇建设和人的发展相辅相成。具体表现上,一是邓小平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城镇建设工作中重视发挥人才作用,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重视促进人才自身发展;二是在城市建设中,给予人民更多的参与权与决定权。
邓小平在全面负责城市经济工作期间,非常重视技术人才的培养与重用,认为他们是城镇建设的重要支柱。首先,邓小平非常注重提拔年轻技术人才。在1961年,他呼吁要大批提拔年青的技术干部。他说:“好多大学毕业生,工作了几年还当见习技术员,为什么不能大胆提拔当工程师?留学生回来后,使用得又怎样?我们再没有钱,也要把这批人提上来。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嘛。把年轻人提起来,放到重要岗位,管的业务宽了,见识就广了,就能更好地发挥作用。”〔9〕邓小平坚信大胆提拔和放手使用比较年轻的有专业知识又有实际经验的人才,让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可以较大程度上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国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这一时期,邓小平把破格提拔人才放在了改革的高度上来认识。例如,他曾评价天津“中山门蝶式立交桥的设计者干得好,破格批准他为工程师,应该,这是谁也不应反对的,这也叫改革”〔10〕。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给予科技人才足够的发展空间正是邓小平城市经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其次,邓小平注重调动技术人才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1975年,邓小平开始全面整顿后随即开始拨乱反正工作。他提到,“搞了那么多人,不给他们落实政策,能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吗?我们讲落实政策,不仅要解决戴上帽子的那些人的问题,而且要解决他们周围受到牵连的人的问题”。“有些人虽然没有戴帽子,但是批评或者斗争过他们,伤了感情”,这些问题都要妥善解决。“在落实政策时,还要特别注意那些老工人、技术骨干、老劳模,要把这一部分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有些该回领导岗位的要调回来,摆到适当位置上。”〔11〕正是有了这些正确的政策指导,大批冤假错案得以平反,城市社会趋于稳定,这批人才成为了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建设的中坚力量。
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该《决定》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在城市。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建设重点体现为办好经济特区,增加对外开放城市。在对外开放城市建设中,邓小平促进人的发展思想得到充分体现。邓小平指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在于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人的潜力,从而促进和实现人的发展。当时深圳的建设速度相当快,盖房子几天就是一层,一栋大楼没有多少天就盖起来了。邓小平多次讲述深圳经验,指出深圳城市建设“效率高的一个原因是搞了承包制,赏罚分明”,深圳的蛇口工业区建设速度更快,“原因是给了他们一点权力,五百万美元以下的开支可以自己作主”〔12〕。在邓小平的支持下,“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口号迅速传遍全国。邓小平人的发展观念不仅表现在城市物质文明建设方面,而且还表现在城市精神文明建设方面。随着对外开放城市的建设规模的扩大,城市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人的精神品质亦得到提升。深圳在这一时期形成了诸如“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来了,就是深圳人”〔13〕等特有的城市文化。
邓小平促进人的发展思想在内陆地区城镇建设中亦能得到体现。他曾提出“农村、城市都要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勤劳致富是正当的”〔14〕。在这种经济社会发展思想的指导下,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不仅解决了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百分之五十的人的出路问题,而且带动建设了大批新型乡镇。1983年,邓小平在江浙地区视察,一路上就看到情况很好,人们喜气洋洋,新房子盖得很多,市场物资丰富,干部信心很足。〔15〕乡村新型城镇的建设与发展,不仅改变了中国农村落后的社会风貌,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进步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改善了农村人口的生活条件,而且通过农民素质的提高,使整体国民素质得到提高,通过加速农村人口的现代化,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整个现代化进程。(三)城鎮建设要维护人的权益以人为本的城镇建设,必须维护人的权益,充分考虑和预见人们对更高生活质量的追求,提高城镇生活的舒适度和幸福感,让各阶层的民众充分融入城镇,共同发展,共享城市现代化的文明成果。维护人的权益一方面体现为城镇建设中加强对城市居民的生活保障,另一方面体现为坚持按劳分配的原则,尊重人与人之间发展的差异性。
加强对居民的生活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住房。中国人自古重视安居乐业,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如何进行城镇住宅制度改革提出了若干原则。他指出:“关于住宅问题,要考虑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的一系列政策。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也可以自己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10年、15年付清。住宅出售以后,房租恐怕要调整。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们考虑到买房合算。因此要研究逐步提高房租。”〔16〕邓小平还特别重视科技工作者的权益保障。他提出“要给有培养前途的科技人员创造条件,关心他们,支持他们,包括一些有怪脾气的人。首先要解决这些人的房子问题”〔17〕。
二是物价。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多种原因,全国物价上涨,出现全民抢购风潮。为了更好地保障市民的生活权益,邓小平一方面指出物价上涨是改革必然,以往物价国家定,购销难于合理化,国家补贴包袱重,经济建设难筹划。在这个时期要坚持理顺物价,继续放开肉、蛋、菜、糖四种副食品价格,不要怕冒风险,加速改革步伐,胆子还要再大些;另一方面通过改革不合理价格,深入开展物价大检查,控制物价上涨等措施,保障人们正常生活需求的满足。
三是安全。对城市民众安全的维护体现为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加强法制建设。20世纪70年代末期,大量下乡青年返城,成为待业青年,城市各类社会问题突出。刑事案件、恶性案件大幅度增加,严重影响人民群众正常的社会生活。对此,邓小平提出每个大、中城市,都要在三年内组织几次战役。“我们说过不搞运动,但集中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还必须发动群众。动员全市人民参加,这本身对人民是教育,同时能挽救很多人,挽救很多青年。”〔18〕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先从北京开始,然后上海、天津,以至其他城市,最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城市社会秩序逐渐好转。邓小平还认为,打击形式犯罪活动是一项手段,加强法制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在他的支持下,1979年出台了新中国第一部《刑法》,中国逐渐建立起一个门类齐全、结构严谨的法律体系,民众安全保护落到了实处。
四是生态。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营造宜居环境也是对市民权益保障的重要举措。邓小平在四十年前就萌发了绿色发展理念。他曾谈到:“北京要搞好环境,种草种树,绿化街道,管好园林,经过若干年,做到不露一块黄土。”〔19〕这反映了其建设生态城市的想法。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专门书写“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20〕的题词,动员人民植树造林,提高环境质量,加强居住环境的保护。在当下环境质量下降的情况下来看,邓小平提倡环境保护、重视生态建设无疑是有远见的。
五是民主管理。邓小平认为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管理民主化可以更好地保障民众权益。民主管理,主要体现在依靠工人团结职员,具体体现到工会、工厂管理委员会、职工代表会这三种组织形式。1950年底,城市失业问题严重。邓小平提出,要“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这是联系群众最好、最主要的办法”〔21〕。改革开放后,邓小平进一步指出城市工矿企业扩大企业自主权的同时保障职工的利益是非常重要的措施。1980年,他指出“我们在发展经济方面,正在寻求一条合乎中国实际的,能够快一点、省一点的道路,其中包括扩大企业自主权和民主管理”〔22〕。同年,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单位达到六千多个。此外,工矿企业还进行制度改革,其中一项是各企业事业单位普遍成立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代表会议。职工代表有权对本单位重大问题进行讨论,做出决定,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权益。至1980年底,城市“大多数工厂企业的生产秩序有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生活由于工资调整、就业增加、住房增加,也开始逐步有所改善”〔23〕。
维护人的权益还体现为坚持按劳分配,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邓小平指出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保护民众权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贡献不同,在待遇上也应当有差别。如果不管贡献大小、技术高低、能力强弱、劳动轻重,工资相同,表面上看来似乎大家是平等的,但实际上是不符合按劳分配原则的。“合格的管理人员、合格的工人,应该享受比较高的待遇,真正做到按劳分配。这个并不是资产阶级的,平均一百元二百元的工资,变不成资本家。这会不会打击其他人的积极性?讲怪话的会有,但可以刺激大家努力向上。发展经济工人要增加收入,这样反过来才能促进经济发展。”〔24〕尊重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规则制度,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提出要善于选用人员,量才授予职责,严格考核,赏罚分明。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人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的政策制度推进了社会经济的进步。
二、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在城镇建设中的基本特征
(一)邓小平城镇建设人本思想的发展性特征邓小平的人本思想在城镇建设实践中是随着形势变化不断发展的,其变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邓小平城镇建设人本思想侧重于解决人民生存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百废待兴,物质匮乏,邓小平在这一阶段人本思想具体体现为其提出城市建设必须满足人民生存的需要,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存需要就是城市建设的当务之急。邓小平指出:“我们的建设工作应该面对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修建学校如此,修建文化娱乐场所如此,解决‘骨头和‘肉的关系问题也是如此”〔25〕。在有关城市规划、城市生活注意事项等多次谈话中,邓小平都提到如何最大限度地解决人民衣食问题,这是邓小平城镇建设人本思想在这一阶段的重要特征。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城镇建设人本思想从解决群众温饱问题转向促进人的发展。具体举措有重视城市经济发展的先头兵科技人才的培養与重用,城市基础建设鼓励承包制,鼓励创办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等。他曾高屋建瓴地指出发展乡镇企业的作用:“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到新兴的城镇和新兴的中小企业。这恐怕是必由之路。”〔26〕乡镇企业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力地促进了农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发展变化,成为推动农村社会变革的强大动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城镇建设人本思想更侧重保障人民的权益。具体体现为加强对城市居民吃穿住用行的生活保障和坚持按劳分配,尊重个体和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如20世纪80年代末期加强物价管理,加强环境保护,打击城市刑事犯罪,实施按劳分配,扩大民众民主管理权等。(二)邓小平城镇建设人本思想的求是性特征邓小平人本思想在城镇建设实践中尤其重视从国情出发,遵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一原则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首先,邓小平立足中国国情,正确界定城市与农村发展关系,指出城市的发展是建立在农村发展基础之上的。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中国是农业人口大国,在进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坚定不移地“确立以农业为基础、为农业服务的思想”。各“工业区、工业城市要带动附近农村,帮助农村发展小型工业,搞好农业生产”〔27〕。并进而指出城市建设的目的是促进城市和农村人口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发展是为大多数人民服务的,不能将城市和乡村发展割裂开来。“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百分之八十稳定不稳定。城市搞得再漂亮,没有农村这一稳定的基础是不行的。”〔28〕邓小平甚至在20世纪60年代初大饥荒时期,提出缩小城市发展规模,鼓励民众返回农村。
其次,他遵从中国区域发展不均衡的客观现实,认识到在当下中国区域均衡发展不可能一蹴而就,根据区域城市发展实际情况,提出了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20世纪70年代末期,邓小平看到了沿海地区城市交通便利,经济基础雄厚,发展潜力巨大,因此,他在现代化总体战略构想中,对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进行调整,将沿海地区城市优先发展,并视作中国城镇化战略的突破口。这一时期,区域均衡发展格局被打破,国家非均衡发展格局得以形成,沿海城市获得了快速发展,这正是邓小平尊重实际,人本思想在区域格局战略制定中的体现。之后,东部地区城镇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机遇,珠三角、长三角地区城镇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中心,并有力地辐射和带动了国家的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大发展,这充分验证了邓小平遵从实际实施城镇化布局的高瞻远瞩。
再次,邓小平认为城镇建设应立足于现实发展需要,节约资源,降低成本。邓小平曾批判中央大企业浪费现象严重。指出有些企业规模很大,占地很多,每一个工厂,都有一个很大的厂前区,一个办公大楼。很多钱是花得不适当的。邓小平进而指出城市规划更不能一味地贪大求新,城市规划得不好,也会造成大的浪费。他在一次谈话中提到,“据说西安市城市规划的图纸上已摆的满满的,实际上里边空的地方很多,不知道哪一年才能填起来。每一座厂房相隔很远,厂内占地很大,建设要花很多钱。”〔29〕对如何节约务实地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此外,求是性还体现在邓小平强调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创新。他指出城镇化的过程不仅仅是一个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更是一个相关政策制度不断创新和完善的过程。邓小平在城市管理中提出下放企业自主权,加大民主管理权,从制度上给予民众更多的权益保障。(三)邓小平城镇建设人本思想的开放性特征 邓小平以人为本思想在城镇建设中的第三个特点就是开放性。他讲到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社会主义就是要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城市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不能搞平均主义,也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要正确对待发展的差异性。
他认为城镇建设和人的发展一样,要敢于尝试,不怕走弯路。他曾经说过:“由于城市改革的复杂性,可能会出些差错。但这影响不了大局,我们是走一步看一步,有不妥当的地方,改过来就是了。”〔30〕指出城镇建设要大胆改革,鼓励搞承包,分段、分级承包,实行责任制。邓小平在城镇建设实践中也多次提及政府不要管得太死,要下放企业自主权,加大民主管理权,干部政策要“红专结合,管工业的一定要专”〔31〕。“我们这些人能做的工作,只是为大家创造条件。有了干扰,就排除它一下。发现有什么东西束缚了大家,帮助大家想点办法,解放出来。”〔32〕正是有这样的开放性心态,中国城镇建设和民众生活水平才有了飞速的发展。
三、邓小平城镇建设人本思想的实践启示
新中国成立之初至20世纪末期,中国的城镇化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尚未确立,邓小平对城镇化的思考也只是停留在解决具体问题的层面上,尚未形成系统而成熟的理论体系,但仍然可见其以人为本思想贯穿城镇建设发展始终。其中诸多重要观点和论断,对我国城镇化战略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仍具极高的借鉴价值。(一)城镇规划必须以满足人的需要为前提邓小平城镇建设人本思想的最直接导向就是要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关心群众的疾苦,多为群众办实事。这一城镇建设指导思想一直延续至今。2003年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强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2015年,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系统论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突出人民至上,致力于解决我国发展中共享性不够、受益不平衡问题,并提出实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这一指导思想对现在某些只谈规划,脱离群众实际的面子工程规模城镇化的地方政府和地区来讲,更加具有指导意义。许多城市目前已开始了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新的尝试探索。例如,不少大城市受“摊大饼”式的传统规划思维影响,“大城市病”的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大宗用地开发较为普遍,造成街区宜居性不高,缺乏活力。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需要,政府设计了小街区规制,这是指由城市主干道围合、中小街道分割、路网密度较高、土地功能复合、公共交通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就近配套的开放街区模式。“小街区规制”实现增加城市路网密度、强化城市公共配套服務、增强城市复合功能、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最终建成现代宜人街区,实现旧城的有机更新。这即是当今城市规划中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二)城镇建设要有前瞻性邓小平城镇建设人本思想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关注重点亦是不断变化的。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初期,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是城镇建设的重点。之后,城镇建设中谋求人的全面发展,保障民众权益逐渐成为关注的重点。21世纪的中国,大多数地区已步入小康社会,城市居民大都达到了小康生活水平,关注点应由重点解决广大市民物质需求转变为解决其精神文化需要,着力增加适应居民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既是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媒介与来源,又是城市文化与精神的依托与载体。现今,广大市民对精神文化的需求逐渐递增。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宫、美术馆成为市民新的最喜爱的去处。在新时期,完善城市文化活动设施,加强基层社区文化活动是一个发展趋势。目前,许多城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亦开设了针对社区各个年龄层次居民的文化课程,成立了小型社区图书馆,也会定期举办社区活动。但总体而言,群众性文化活动还不活跃,宣传力度不够。以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多元供给机制尚未建立。因此,这将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点。(三)加强城镇发展模式探索,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镇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为了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支持发展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的城镇化道路。实践证明,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建设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进厂不进城,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之路,这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正确的。这一时期,小城镇数量猛增,到1992年达到1.2万个左右,是1979年的4倍多,成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举足轻重的力量。形成了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剩余劳动力增加——乡镇企业涌现——小城镇建设”为轨迹的城镇化模式。这是邓小平以极其敏锐的战略眼光,创造性地走出的一条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它契合了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的国情,是当时条件下的最优选择。
时至今日,邓小平的小城镇战略仍然具有重大意义。当前大城市中普遍面临人口过度集中、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资源紧张等多种城市问题,而小城镇作为沟通城乡的纽带和桥梁,在承接大城市的产业转移,缓解大城市的承载压力,安置劳动力就业方面潜力巨大,可以说,两者在城镇化中各具优势,完全可以实现功能整合,优势互补。农村社会转型本质上与城市化有关,但城市化不可能是中国农村转型的最终出路。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更不应该只有一种模式,以小城镇来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是符合我国国情的现实而有效的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亦提出,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在未来城镇化的过程中,在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基础上,加快中西部城市、中小城市和重点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若干具有较强辐射作用的城市群,促进各类城市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可见,邓小平的小城镇建设思路,对于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模式,建立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有着深远意义。(四)城镇管理应有开放的心态、灵活的政策,重视制度创新邓小平在城镇管理中注重从制度上给予民众更多的权益保障。现今,新型城镇化中农民如何市民化是城镇管理的难题。不少地方将城镇化等同于城市建设,甚至以牺牲“三农”为代价,换取城市一时发展,城镇化的提速不仅没有辐射、带动乡村的发展,反而拉大了城乡差距。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五大发展理念”中论述共享进一步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这实际上就是对邓小平城镇建设城乡共富的人本思想的深入诠释。
目前,多个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将重点试点农民工市民化。一些试点城市提出了很灵活的方案,如建立健全政府、企业、个人共同参与的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等。现今居住证等方案已经在很多试点地区着手实施,取得了良好效果。可见,只有继续坚持改革创新,不断更新发展理念,破解体制困境,才能真正贯彻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释放城镇化“红利”。
由上可知,在提倡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今天,我国城镇建设发展面临重大战略发展机遇与挑战,重温邓小平城镇建设中的人本思想指向,总结其城镇建设中人本思想的特征和实践经验,重新审视当下城镇建设人本思想实施现状是有着重要意义的。这不仅是我们对邓小平这位伟人丰功伟绩的缅怀,而且也有利于我国城镇建设协调、可持续发展,早日实现新型城镇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68.
〔2〕〔4〕〔5〕〔6〕〔9〕〔21〕〔25〕〔29〕〔3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2—103,266—267,268,267,291,149,268,266,336.
〔3〕〔7〕〔11〕〔17〕〔22〕〔23〕〔24〕〔27〕〔2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261,10—11,33,246,246,130,28,65.
〔8〕〔10〕〔12〕〔14〕〔15〕〔18〕〔20〕〔26〕〔30〕〔3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66,166,51,22,24,34,21,213,78,109.
〔13〕陈金海.邓小平南方谈话与深圳十大观念[J].特区实践与理论,2012,(2):24-25.
〔16〕杨慎.邓小平关于建筑业和住宅问题的谈话发表纪实[J].中国发展观察,2010,(5):36-37.
〔19〕邓小平论林业与生态建设[J].内蒙古林业,2004,(08):卷首.
(责任编辑付国英王丽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