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伟锋 陈志环
〔摘要〕邓小平对社会风气治理进行了长期的、有益的探索。回顾历史,邓小平科学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风气治理的经验:把党的作风建设放在关键位置;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风气治理的依靠力量;社会风气治理必须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他高度评价了当时社会风气治理的历史意义,认为这些经验为改革开放以后社会风气治理提供了借鉴。立足现实,邓小平积极探索改革开放环境下社会风气治理的新思路: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社会风气治理的物质基础;把改善社会风气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形成并确立党风、军风、民风、学风“四位一体”的社会风气治理总体布局;在社会风气治理中把法制和教育这两个手段结合起来;大胆借鉴其他国家社会风气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展望未来,邓小平对社会风气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强调要充分认识到社会风气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在改革和发展中不断推进社会风气治理的进程。邓小平对社会风气治理的探索对于推动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改革开放;社会风气治理;探索历程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21(2017)01-0058-13
社会风气治理是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成败。当今中国社会风气问题仍然十分突出,“道德失范”现象频发,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有效遏制不良社会风气的蔓延。邓小平对社会风气问题十分关注,既有对新中国初期社会风气治理历史经验的总结,又有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风气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学术界有关邓小平社会风气思想的相关成果已有不少,大多数研究者是从横向角度论述邓小平社会风气思想的内涵、特点和启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论文方面,焦存朝从改善社会风气的必要性、途径和措施、指导思想和原则等方面论述了邓小平社会风气思想的内涵;〔1〕史瑞杰从社会风气的含义、结构及其形成机制、社会风气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如何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等方面对邓小平社会风气思想进行了研究;〔2〕顾红亮着重研究了邓小平社会风气观的方法论特征,探讨了用社会风气滋养核心价值观的路径。〔3〕此外,在鄧小平理论、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的相关教材与学术著作中也有对邓小平社会风气思想的简单概述,如《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一书就在第五章的第三节专门探讨了“采取有效措施搞好社会风气”〔4〕,等等。目前看来,现有学术成果还没有从纵向角度来研究邓小平对社会风气治理的探索历程。笔者试图从回顾历史、立足现实和展望未来三个方面作进一步的研究。
一、回顾历史:邓小平科学总结社会风气治理的经验
邓小平善于及时总结历史经验,他在回顾历史时说:“我们很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5〕新中国成立后,在意识形态建设领域,中国共产党面临着社会风气治理这个崭新的课题。社会转型之际,旧社会许多丑陋的社会风气仍然存在,诸如卖淫嫖娼、贩毒吸毒、抹牌赌博之风等。这些落后的社会风气给新中国的建设带来了负面影响,如果不及早治理,不仅会影响经济建设,而且会影响新生政权的巩固和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一员,邓小平积极参与了这项重要的工作。从《邓小平文选》、《邓小平思想年编》、《邓小平年谱》、《邓小平文集》等相关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从1956年到1992年的短短三十多年间,邓小平多次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风气治理状况,并总结了其中宝贵的历史经验。(一)高度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党领导社会风气治理的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风气治理实践是一个值得研究、认真总结经验的标本。邓小平十分重视这个时期的社会风气治理实践,把社会风气治理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在不同场合对党领导社会风气治理的效果赞扬不已,认为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 满足了人民群众对良好社会风气的需求和期望
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真诚拥护,中国共产党很难取得革命成功。旧社会的不良社会风气使广大人民群众怨声载道,人民对于良好的社会风气充满期盼,寄希望于新生的人民政权。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卓有成效的治理举措不负众望,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的需求。即使在当今社会,提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风气,许多人也无不竖起大拇指。1956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八大作报告时指出,“在全国解放以后,不到两三年的时间,我们就改变了旧社会那种极端腐败的社会风气,树立了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新的社会风气”〔6〕。“文革”之后,百废待兴,恢复和塑造新风气势在必行。邓小平在这个时候强调:“建国以后相当一段时间,整个社会的风气、秩序和纪律是好的。”〔7〕全党在这个问题上也达成共识,在邓小平指导制定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中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形成了革命的、健康的、朝气蓬勃的社会道德风尚”〔8〕。毫无疑问,这对于长期深受不良社会风气困扰的人民大众来说,是一件值得欢喜的事情。数亿人民群众更加坚信,共产党能打败国民党,也能够建设好新中国。
2.彰显了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能力
旧中国的社会风气问题一直是国民党的软肋和令其头疼的事情,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治理。中国共产党曾有局部改善社会风气的经验,但在全国范围内领导社会风气治理尚属首次。这次社会风气治理的效果显著,不仅得到了国内人民的认可,还受到外国人广泛赞扬。对于执政之初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无疑是一次展示执政能力的重要机会。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只花了三年时间,这些东西就一扫而光。……事实证明,共产党能够消灭丑恶的东西。”〔9〕早在1961年10月,邓小平曾自豪地说,我们的社会风气,“一九五九年以前是很好的,外国人赞扬,我们也引以自豪”〔10〕,“那十年,我们的风气相当正”〔11〕。1978年4月,邓小平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风气“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而且受到了世界人民的赞誉”〔12〕。1979年11月,邓小平在会见外国客人时说:“你们如果是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初来,可以看到中国的社会风尚是非常好的。”〔13〕在西方对中国采取严密封锁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政党很难办到的事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所具有的优秀本质和杰出的执政能力。
3.为改革开放以后社会风气治理提供了借鉴
虽然时代特点不同,但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风气治理的理论和实践不容忽略。思想具有继承性,历史也在不断发展。邓小平强调治理社会风气要有决心和毅力,要有长期奋斗的打算,短期内很难有好的效果。1986年1月,邓小平指出:“就是这样下决心抓,也要奋斗至少十年,才能恢复到五十年代最好时期的党风和社会风气。”〔14〕另外,他强调要依靠党员和人民群众的自觉性。《决议》中指出,这样的社会风气正是在“广大干部、群众、青年和知识分子自觉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下形成的。邓小平认为:“在艰难的时候,人们都很守纪律,照顾大局,把个人利益放在集体利益当中,放在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当中,自觉地同国家一道来渡过困难。一九五九年开始的三年困难时期就是这样渡过的。”〔15〕1989年9月,邓小平说:“五十年代,广大党员和人民讲理想,讲纪律,讲为人民服务,爱党,爱国家,爱社会主义,这样的社会风气和道德面貌不是很好吗?”〔16〕有了全国范围内社会风气治理成功的实践范例和经验,再结合时代特点和具体实际情况,做到有效治理社会风气就不会沦为空谈。(二)科学总结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风气治理的基本经验1.必须把党的作风建设放在关键的位置
回顾历史,邓小平多次强调,党风是社会风气的核心,改善社会风气必须把党风建设放在关键位置。新中国成立后,党的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党在各项事业中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1950年党中央领导全党进行了一次整风学习,1951年又领导了“三反”运动,邓小平在党的八大提出反对个人崇拜,加强党内监督。党由于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批评与自我批评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获得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支持。基于此,邓小平反问道:“没有这样的党的风气,我们能够战胜比我们强得多的敌人吗?我们能够在建国以后,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吗?”〔17〕正是良好的党风带动了社会风气的改善,这正如毛泽东所反复强调的:“只要我们党的作风完全正派了,全国人民就会跟我们学。党外有这种不良风气的人,只要他们是善良的,就会跟我们学,改正他们的错误,这样就会影响全民族。”〔18〕党风主要体现在党的领袖、党员干部和一般党员身上,而以党的领袖和领导干部最具影响力和示范效应。邓小平指出:“我们的毛泽东同志、周恩来同志以身作则,严于律己,艰苦奋斗,几十年如一日,成为我党我军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化身。他们的感人事迹在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发生了多么巨大和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到我们这一代,而且影响到子孙后代。”〔19〕事实也正是如此。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身作则,给人民群众作出了榜样,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以毛泽东为例,1950年2月17日,访苏归国的毛泽东途经哈尔滨和沈阳两地,受到当地干部的超标准招待。毛泽东严肃批评了这种做法,告诫当地干部:“我是不学李自成的,你们要学刘宗敏,我劝你们不要学。”毛泽东提醒他们要牢记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我们还要继续贯彻二中全会的精神。我们不能这样做”〔20〕。正是因为带头发扬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毛泽东得到了人民的真诚拥护,邓小平说:人民群众“称他‘毛主席,反映了人民对他的尊敬和爱戴”〔21〕。可以说,领袖人物高尚的道德风范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社会风气朝好的方向发展。同时,对于那些涉及贪腐、生活充满了低级趣味、严重脱离人民群众的领导干部,邓小平强调要毫不姑息地进行严肃查处,他曾指出,“一九五二年杀了两个人,一个刘青山,一个张子善,起了很大的作用”〔22〕。
2.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社会风气治理的依靠力量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毛泽东早就指出:“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23〕邓小平也多次强调改善社会风气要依靠人民的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首先,人们群众自身对良好社会风气充满了热切期待和盼望,执政党要敢于调动人民群众的自觉性,接受人民群众的帮助。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宣传《婚姻法》,推动移风易俗,改善社会风气,党和政府积极动员人民群众,号召“以1953年3月为宣传贯彻《婚姻法》的运动月,务期达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从而改变空气,移风易俗”〔24〕。通过借助各种形式,充分利用多种载体,发动了空前的宣传攻势,使旧社会家庭伦理道德丧失了存在的社会基础,新型婚姻家庭关系逐步建立起来。为了有效治理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设庄赌博等旧社会痼疾,党和政府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仅用了短短三年时间,就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明显改善了社会风气,净化了社会环境”〔25〕,令世人瞩目。邓小平指出,如果“没有广大人民群众自觉自愿的行动和群众之间的相互教育、相互劝导和相互帮助”,社会风气治理“能够收到这样的效果吗”〔26〕?其次,除了依靠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和帮助之外,党员干部还需要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因为社会风气如果不好,同群众有很大的关系,“大量的群众不满意,有一部分群众陷到里面去了”〔27〕。对此,邓小平指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不接受群众监督,甚至对批评自己的人实行打击报复,怎么能指望他们改造社会风气呢”〔28〕?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风气治理“确实有群众监督,是广泛的群众运动,是深入细致的工作”〔29〕。
3.社会风气治理必须要从青少年教育抓起
青少年的精神风貌影响着未来整个社会的风气,因此必须要抓好青少年在学校的教育。邓小平感慨地说,新中国成立后,教育工作和共青团、少先队的工作都做得不错,优良传统得以继承下来。在学校里,新中国成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广大青少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30〕。出了校门,“学生自觉地遵守纪律,可以经常看到红领巾拿着喇叭,维持交通秩序”〔31〕。少年儿童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有礼貌,关心集体事业,关心公共秩序,看到不对头的地方就批评”〔32〕,一旦遇到损害国家利益的言论和行为,他们“英勇机智地同敌人、坏分子作斗争,树立了一代新风”〔33〕。可以说,“学校风气的革命化促进了社会风气的革命化”〔34〕。邓小平要求学校和教师要积极发挥作用,培养出好的校风和学风,让学生养成“爱劳动、守纪律、求进步等好风气、好习惯”〔35〕。邓小平这些生动的叙述还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风气的真实状况,同时也证明了青少年教育在社會风气治理中的重要性。
二、立足现实:邓小平探索改革开放环境下社会风气治理的新思路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面临社会风气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邓小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立足于世情、国情和党情,以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积极探索社会风气治理的新思路,提出了改革开放环境下推进社会风气治理的新观点、新论断。(一)把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作为社会风气治理的物质基础马克思指出:“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36〕相对于封闭的社会环境而言,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如果缺少基本的物质生活资料,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不到有效保障,就更容易出现和流行不良的社会风气。特别是贫富差距加大,客观上给不良社会风气的产生提供了温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吸取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教训,果断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定以经济建设为各项工作的中心,为社会风气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邓小平指出,“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大变化”〔37〕。在邓小平看来,社会风气治理离不开其他手段,比如教育、打击犯罪等等,但是只有真正到了小康社会的时候,社会风气才会有大的转变。其次,要切实改善民生,让人民群众在衣食住行方面得到切实改观,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有力的维护。俗话说,“仓廪实而知礼节”。社会风气的主体是人,让改革开放的经济和文化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才有可能得到进一步提高。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谈到在苏州地区考察获得的情况,他指出,苏州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吃穿问题解决了,每个人拥有平均二十多平方米的住房,中小学教育普及了,很多人的家里买了电视机。正是因为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什么违法乱纪、犯罪行为大大减少”〔38〕。再次,要合理分配,缩小贫富差距,防止出现两极分化。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试想,如果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严重,势必会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社会风气也会随之变坏。针对这一点,邓小平指出,“如果搞两极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39〕。因此,邓小平认为要采取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和保障低收入者家庭基本生活等综合措施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避免由此而造成的社会风气恶化。(二)把改善社会风气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邓小平反复强调,“没有好的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即使现代化建设起来了也不好,富起来了也不好”〔40〕。邓小平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改善社会风气列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为社会风气治理开拓了新视野和新路径,充分体现了邓小平进行社会风气治理的决心和信心。1981年1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参议院代表团时说:“‘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精神上的问题很多,所以搞现代化,要增加精神文明的内容。”〔41〕同年3月13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会长时明确指出,“现在我们提倡精神文明,就是要解决社会风气不良的问题”〔42〕。随后,全国开展了“五讲四美”和“全民文明礼貌月”精神文明建设活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社会风气日益好转。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被作为重要任务单独在第三部分中详细论述,着重强调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争取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在这部分中明确提出了社会风气治理的目标主要是做到社会秩序明显改善,人们的劳动态度、工作态度和服务态度普遍改进,社会刑事犯罪事件显著减少,各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好逸恶劳、“一切向钱看”、不择手段地追求享受、孤立和打击先进分子的歪风邪气受到有效的制止和普遍的鄙视,并且坚决消灭那些在新中国早已绝迹而目前又重新出现的丑恶现象。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相关指导方针作了具体阐述。在邓小平看来,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西方的糟粕进入国内,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作風不断渗入,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作风对民众产生很坏的影响。吸毒、嫖娼、经济犯罪等丑恶的现象在国内一些地方也相继出现,这给党和政府带来极大的挑战。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改善社会风气的目标,邓小平认为最根本的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他主张要从理想和道德教育、发挥社会主义文艺的作用等方面提高人的素质,最终实现社会风气的好转。(三)形成并确立“四位一体”的社会风气治理总体布局虽然邓小平没有明确使用“四位一体”这个词语,但是他的思路是与之相同的。关于社会风气的组成部分,邓小平指出:“讲风气,无非是党风、军风、民风、学风,最重要的是党风。”〔43〕改善社会风气,必须坚持党风、军风、民风和学风的“四位一体”综合治理,把握总体布局。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兼顾其他领域,最后促进社会风气的总体改善。
1.党风建设是重点
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风对社会风气的好坏起着决定性作用。在总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强调指出:“只有搞好党风,才能转变社会风气。”〔44〕邓小平认为首先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纪律,坚决维护党规党纪的权威。“对于违反党纪的,不管是什么人,都要执行纪律,做到功过分明,赏罚分明,伸张正气,打击邪气。”〔45〕其次,必须从具体事件抓起。邓小平强调,抓党风、社会风气好转,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他主张从高级干部这个群体入手,尤其是抓住影响力大的高级干部及其子弟、名人的违法事件,作为典型案件,进行严厉查处,绝不姑息。在社会上造成一种党纪党规的威慑力,只有这样做才会有更大的效果和作用。再次,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发挥模范带头作用。邓小平多次强调领导干部的作用,“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46〕。
2.民风建设是基石
民风淳朴,整个社会风气才能保持良性状态。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一些人推崇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缺乏耻辱感和纪律意识,做出有失诚信和不道德的行为,严重影响了民风。邓小平对此提出警告,“现在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没有理想、没有纪律的表现,比如说,一切向钱看”〔47〕,“‘一切向钱看的歪风,在文艺界也传播开来了,从基层到中央一级的表演团体,都有些演员到处乱跑乱演,不少人竟用一些庸俗低级的内容和形式去捞钱”〔48〕。对于这些现象,邓小平认为它们背后是错误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邓小平还提出,加强民风建设一定要讲诚信。他要求“一切企业事业单位,一切经济活动和行政司法工作,都必须实行信誉高于一切,严格禁止坑害勒索群众”〔49〕。他多次重申,各级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党员干部要“敢说真话,反对说假话,不务虚名,多做实事”〔50〕。
3.军风建设是保障
军队是国家的长城,肩负着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军风建设关系到军队的稳定和共和国政权的长治久安。在历史上,我们的军队正是由于形成了良好的作风才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邓小平强调,我们这个军队有好传统。从井冈山起,毛泽东同志就为我军建立了非常好的制度,树立了非常好的作风。但是邓小平又指出,“文革”时期,“好多优良传统丢掉了,军队臃肿不堪。军队的人数增加很多,军费开支占国家预算的比重增大,把很多钱花费在人员的穿衣吃饭上面。更主要的是,军队膨胀起来,不精干,打起仗来就不行”〔51〕。因此,要发扬优良传统,恢复军队的良好作风,继续贯彻“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行为准则,维护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安定,为社会风气改善提供坚强有力的后盾。
4.学风建设是动力
学风是民族精神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进程。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建立求真务实的学风。他认为,首先要密切联系群众,向群众学习。邓小平警告道,“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结果,必然发展主观主义,即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错误”〔52〕。邓小平主动向群众学习,他曾发自肺腑地讲道:“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53〕其次,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向实践学习。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行动的指南,而不是僵化的教条,必须向实践学习,结合不断变化着的实际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再次,要认真学习科学理论,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国共产党领袖人物学习。对此,邓小平强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54〕他特别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不能盲目,“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55〕。(四)在社会风气治理中把法制和教育这两个手段结合起来社会风气治理离不开法制和教育,要把法律和教育结合起来,缺一不可。邓小平从具体国情出发,着重强调了把法制和教育结合起来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国家缺少执法和守法的传统,因而从全局出发,必须要加强法制建设,没有法制是不行的。之所以会出现不良的社会风气,文化素质太低又是一个重要原因,因而“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56〕。首先,要加强立法工作,为社会风气治理提供法律依据。针对于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法律不健全、不完善的现实情况,邓小平提出要摸着石头过河,循序渐进。“有的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 ‘成套设备。总之,有比没有好,快搞比慢搞好。”〔57〕其次,必须严格执法,严厉打击破坏社会风气的违法犯罪行为。邓小平认为,在社会生活中务必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众所周知,贪污腐败是不良社会风气的重要表现之一,人们对此深恶痛绝。对于领导干部的职务犯罪,邓小平强调要按照法律程序处理。他指出,对于一些贪污受贿等腐败案件,要抓上一二十件,“要雷厉风行地抓,要公布于众,要按照法律办事。该受惩罚的,不管是谁,一律受惩罚”〔58〕。再次,通过加强纪律教育、法律法规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增强人们的纪律意识、法律观念和科学理论修养,推动社会风气好转。1980年1月,邓小平在中央召集的干部会议上指出:“要讲法制,真正使人人懂得法律,使越来越多的人不仅不犯法,而且能积极维护法律。”〔59〕他认为要在各个部门、各个领域都要加强法制教育,为普及法律而努力。他强调指出,在党政机关、军队、企业、学校和全体人民中,都必须加强纪律教育和法制教育。“大中小学的学生从入学起,工人从入厂起,战士从入伍起,工作人员从到职起,就要学习和服从各自所必须遵守的纪律。”〔60〕邓小平指出,要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人民群众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他说,“我们要抓紧四项基本原则的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搞几年风气就会变的。”〔61〕(五)大胆借鉴其他国家社会风气治理的好经验、好做法对于社会风气治理,国外也有好的经验和做法。邓小平放眼世界,高度重视外国的经验,他指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62〕。一方面,要主动吸收国外先进的社会风气治理经验。1988年6月3日,邓小平总结国内历史经验时指出:“我们搞建设有三十九年,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但是光凭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还解决不了问题。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开放不仅是发展国际间的交往,而且要吸收国际的经验。”〔63〕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就曾提出新加坡的社会风气治理经验值得学习,“新加坡的社会秩序算是好的,他们管得严,我们应当借鉴他们的经验,而且比他们管得更好”〔64〕。另一方面,绝对不能照搬照抄国外经验。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有过照搬照抄国外经验而带来惨痛教训的先例。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领导人时强调:“中国是这么大的国家,我们做的事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中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我们只能按中国的实际办事,别人的经验可以借鉴,但不能照搬。”〔65〕因为每个国家国情都不一样,即使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具体情况也千差万别,所以不能不顾具体情况而照搬照抄。同年6月12日邓小平在会见南斯拉夫领导人时指出:“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国家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又都是不同的,历史不同,经验不同,现在所处的情况不同,各国的改革不可能一样。”〔66〕对于社会风气治理,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同时借鉴别国的经验,邓小平是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三、展望未来:邓小平对社会风气治理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
社会风气治理是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良好的社会风气也需要继续保持下去。特别是1989年“政治风波”之后,邓小平更加重视社会风气的治理,并寄希望于下届领导集体。展望未来,邓小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对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社会风气治理工作提出要求和期望。(一)要充分认识到社会风气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社会风气有其形成、运行的特殊规律。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社会风气治理殊为不易。邓小平分析了社会风气治理长期性和艰巨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首先,十年“文革”对社会风气摧残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左”倾错误思想代替了正确的思想,给人民的思想带来混乱,贻害深远。这种错误思想长期占据统治地位,不仅时间长,而且破坏性强。由于林彪、“四人帮”的破坏,国家正常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科教文卫事业都陷入危机之中。邓小平认为最大的损失是在科学和教育方面,主要是教育方面。尤其是优良的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也惨遭破坏,大公无私、救死扶伤、尊师爱生、助人为乐、艰苦奋斗的良好風气被毁弃,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派性主义盛行,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无法得到保障。早在1979年3月邓小平就十分痛心地指出,“文革”十年,林彪、“四人帮”把我们的党和政府搞乱了,把我们的社会搞乱了,也把不少青少年毒害了,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虽然在粉碎“四人帮”之后,情况有所好转,但是“他们的流毒在某些范围内还不能低估”〔67〕,“这些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68〕。其次,改革开放之后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作风、生活方式对社会风气的不利影响。邓小平对开放国门后外国资产阶级带来的影响是有预见的,而且视其为最大的风险。“实行开放政策必然会带来一些坏的东西,影响我们的人民。 要说有风险,这是最大的风险。”〔69〕“开放以后,一些腐朽的东西也跟着进来了,中国的一些地方也出现了丑恶的现象,如吸毒、嫖娼、经济犯罪等。”〔70〕有些人就深受资本主义思想的影响,邓小平指出,“也不是没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影响,比如对靡靡之音和社会上一些坏风气,有些人就喜欢”〔71〕。这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应该勇敢面对的。再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和陋习等不良因素的影响。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除了拥有优秀的传统文化之外,还有糟粕和陋习。邓小平曾明确指出:“社会关系中残存的宗法观念、等级观念;上下级关系和干群关系中在身份上的某些不平等现象;公民权利义务观念薄弱”;“经济领域中的某些‘官工、‘官商、‘官农式的体制和作风”;“文化领域中的专制主义作风”;“任人唯亲,任人唯派”;“一人当官,鸡犬升天”等封建思想的余毒都不容忽视。〔72〕正是因为社会风气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不论任何时候,社会风气治理要常抓不懈,不能放松。邓小平语重心长地告诫道,社会风气治理短期内不可能完成,这是长期的任务。他还特别强调,我们“不采取运动的方式来处理。我们不搞运动,这也不是运动所能解决的问题”〔73〕。(二)推进社会风气治理要求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古人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改革开放之后,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生活奢靡,作风败坏,不能严以律己,影响了党的形象,破坏了党的群众基础,削弱了党的领导。邓小平尖锐地指出了党员领导干部身上的几种不良风气,即“不严格要求自己,不遵守党纪国法,违反党的原则,闹派性,搞特殊化,走后门,铺张浪费,损公利私,不与群众同甘苦,不实行吃苦在先、享受在后,不服从组织决定,不接受群众监督”〔74〕。正是因为他们“脱离群众,脱离干部,上行下效,把社会风气也带坏了”〔75〕,中国共产党肩负着社会风气治理的重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邓小平对未来社会风气治理的特别嘱托。首先,邓小平要求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一定要取信于民。邓小平指出人们对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是基本满意的,原因在于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提出了“四个现代化”路线,在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成绩。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能否取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对于开展下一步的社会风气治理工作十分关键。他指出:“第三代的领导要取信于民,要得到人民对这个集体的信任,使人民团结在一个他们所相信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周围。”〔76〕他强调必须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这是个原则性问题。对于第三代中央领导团体,邓小平要求他们“眼界要非常宽阔,胸襟要非常宽阔,这是对我们第三代领导人最根本的要求”〔77〕。由于责任重于泰山,要不断提高领导水平,从个人作风等方面要自觉改变。特别是在党内不能形成小派别和小圈子,要建立新的领导班子的威信,“最关紧要的是有一个团结的领导核心”〔78〕。其次,要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能力。社会风气治理是一件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我们坚持党的领导,问题是党善于不善于领导。党要善于领导,不能干预太多……干预太多,搞不好倒会削弱党的领导。”〔79〕再次,要选德才兼备的人进入领导机构。邓小平多次论述选拔接班人的问题,提醒要注意培养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大胆地选那些真正坚持改革开放的人进入领导机构。老年人要自觉让位,帮助培养更年轻的同志,“领导班子还是要注意年轻化,要选马克思主义者。……否则难以为继”〔80〕。只有这样,才能够改善党的领导,不断推进社会风气治理事业向前发展。(三)在改革和发展中不断推进社会风气治理的进程有人认为社会风气问题是由改革开放而引起,因此治理社会风气就要停止改革开放,回到过去封闭的状态去。邓小平批判了这种观点,他指出:“过去把自己封闭起来,自我孤立,这对社会主义有什么好处呢?历史在前进,我们却停滞不前,就落后了。”〔81〕立足于中国的基本国情,邓小平“赞成边改革、边治理环境整顿秩序。要创造良好的环境,使改革能够顺利进行”〔82〕。首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1989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美籍华裔学者李政道时说,“十三大制定的路线不能改变,谁改变谁垮台”〔83〕。社会风气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人们行为的外在表现,与人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只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才能够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整体素质,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正如1991年1月邓小平视察上海时所强调的,“改革开放还要讲,我们的党还要讲几十年”,“闭关自守不行”〔84〕。这是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革命、建设的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不是空洞的,而是从现实的实践出发形成的科学认知。其次,要把坚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二者结合起来。社会风气是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和状态,不仅要靠党和政府的顶层设计来治理,而且要不断摸着石头过河,去探索新的路径和方法。邓小平初步确立了社会风气治理的总体布局,突出抓党风建设,从党风、民风、军风和学风四个方面综合治理,这是社会风气治理的顶层设计。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社会风气中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充满了未知因素,需要在实践中探索解决规律和思路,这又是摸着石头过河。总而言之,这两个方面必须结合起来。再次,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道路、制度和理论自信。邓小平多次强调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以亚洲“四小龙”为参照指出,“广东二十年赶上亚洲‘四小龙,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两个文明建设都要超过他们,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85〕,对于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要充满自信。苏东剧变后,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产生动摇,邓小平则强调,“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86〕。
参考文献:
〔1〕焦存朝.试论邓小平关于改善社会风气的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1995,(3):37-40.
〔2〕史瑞杰.论邓小平的社会风气思想[J].理论与现代化,1998,(4):15-17.
〔3〕顾红亮.邓小平的社会风气观与核心价值观滋养[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9):29-33.
〔4〕姜汉斌.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1998:187-195.
〔5〕〔21〕〔40〕〔41〕〔42〕〔6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编(一九七五—一九九七)[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483,379,346,346,352,352.
〔6〕〔10〕〔11〕〔26〕〔27〕〔29〕〔32〕〔52〕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220,288,290,220,290,290,290,214.
〔7〕〔12〕〔13〕〔15〕〔17〕〔19〕〔28〕〔30〕〔31〕〔33〕〔34〕〔35〕〔43〕〔44〕〔45〕〔46〕〔51〕〔57〕〔59〕〔67〕〔71〕〔72〕〔74〕〔7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54,105,233,233,45,125,178,105,54,105,105,54,54,178,147,177,1,147,254,177,380,334-335,177-178,218.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751.
〔9〕〔14〕〔16〕〔22〕〔37〕〔38〕〔39〕〔47〕〔48〕〔49〕〔50〕〔53〕〔54〕〔55〕〔56〕〔58〕〔60〕〔61〕〔62〕〔63〕〔64〕〔65〕〔66〕〔69〕〔70〕〔73〕〔76〕〔77〕〔78〕〔79〕〔80〕〔81〕〔82〕〔83〕〔84〕〔85〕〔8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9,153,318,153,89,89,364,111-112,43,145,146,272,369,382,163,297,360,318,2,266,378-379,229,241,156,379,235,299,299,365,164,315,274,277,324,367,378,382.
〔18〕〔2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12,1096.
〔2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205.
〔2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3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612.
〔25〕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1949-1978):上[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111.
〔3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责任编辑肖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