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的力量从何而来?

2017-05-30 10:54:10查迎新
邓小平研究 2017年1期

查迎新

〔摘要〕邓小平有着丰富的新闻宣传工作经历和实践,他对新闻工作和报纸工作提出了许多符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集中体现在他的《在西南地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一文。他提出报纸一定要围绕党的中心和大局工作开展宣传,一定要紧密联系群众、联系实际,一定要用好报纸的舆论监督和引导作用。当前,重温邓小平对报纸的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首先要始终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权,其次要处理好宣传内容和宣传技巧的关系,三是要把“三贴近”作为办报、办刊的原则,不断深化“走转改”活动。只有真正做到邓小平要求的“真的同实际、同群众联系好了”,报纸才能更有力量,才能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事业中迸发出源源不竭的正能量。

〔关键词〕邓小平;舆论工作;报纸的力量

〔中图分类号〕A8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21(2017)01-0152-05

在长达七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邓小平主要从事的是军事、政治和经济工作,但其中也不乏新闻宣传工作的实践。早在革命生涯的初期,20世纪20年代初,他就在法国巴黎“旅欧少共”参与编辑、出版《少年》、《赤光》刊物,并写了不少文章,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在后来的革命经历中,邓小平也表现出善于做宣传工作的卓越才能。在中央苏区的时候他主编过《红星报》七十多期,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正是有了这样丰富的革命经历和实践,所以后来在他的有关新闻工作、报纸工作的论述、指示中,便不仅体现出作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战略家那样一种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实事求是的务实作风,体现出我们党重视新闻宣传工作的优良传统,坚持和传承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而且还对新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很多具体明确的要求。

20世纪50年代初,邓小平主政西南区的工作,在剿匪、土改、发展经济等繁重的领导工作的同时,对新闻宣传工作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1950年5月16日,他在西南区新闻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在这个篇幅不长的报告中,邓小平延续了他一贯的讲实话、讲短话的风格,既用极其朴实的语言,高屋建瓴地论述了报纸工作对我党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又对如何做好报纸工作提出了闪烁着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走群众路线”思想光辉的具体要求。概括起来说,报告中主要阐述了这样几个观点:一是报纸工作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服务中心工作和革命事业大局的有效载体,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充分重视报纸工作;二是做好报纸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密切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革命和建设的大局;三是要重视报纸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指出“报纸最有力量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1〕。

在报告中,邓小平首先开宗明义地指明了报纸工作的重要性。他指出,和其他的文字工作相比,“出报纸、办广播、出刊物和小册子,而又能做到密切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心任务”〔2〕。密切联系实际、服务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精髓,也是马克思主义者所一贯坚持的思想和工作原则。马克思、恩格斯就曾明确说过:“报纸最大的好处,就是它每日都能干预运动,能够成为运动的喉舌,能够反映出当前的整个局势,能够使人民和人民的日刊发生不断的、生动活泼的联系。”〔3〕列宁也明确表示:“报纸的作用并不只限于传播思想、进行政治教育和争取政治上的同盟者。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4〕毛泽东则指出:“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5〕邓小平不仅在其革命新闻宣传工作实践中,严格遵循了这些原则,而且还通过这篇报告,生动、精炼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他在报告中指出报纸工作在宣传党的领导意图(方针政策)上“比其他方法更有效、更广泛,作用大得多”〔6〕,实际上就是从手段、价值、意义等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报刊思想做了通俗解读。同时,针对当时一些领导干部因个人文化修养及实际斗争、建设工作的繁重,而不太重视文字工作特别是报纸等新闻宣传工作的情况,邓小平从报纸的重要性入手,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多写、多练,使报纸真正成为领导工作的一部分。这个报告开篇就语重心长地说:“拿笔杆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领导同志要学会拿笔杆。”“用笔领导是领导的主要方法”,“凡不会写的要学会写,能写而不精的要慢慢地精”。〔7〕其间言词恳切,循循善诱,对报纸工作的高度重视之情溢于言表。

在这篇报告中,邓小平不仅阐明了报纸工作对实际工作的意义,而且还着重强调了报纸工作的方针和原则,那就是“密切联系实际,紧密结合中心任务”,这和我党对新闻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要求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论述道,办好报纸有三个条件:“结合实际、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而又着重指出:“这三条离开了领导也搞不好,报纸就没有力量,容易变成‘有闻必录。”〔8〕他还特别强调报纸要“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而判断报纸宣传得正确与否,要考虑到时间、地点、条件等具体因素,不能在不合时宜的时候说不合时宜的话。关于如何才能使得报纸切合工作需要,对实际工作有所帮助,邓小平指出:“要办好地方报纸。有的小报就比大报办得更结合实际,更切合群众需要,更通俗活泼。”“报纸要结合实际,结合当时当地的中心任务。领导同志和办报同志的主要精力要放在当地新闻上,要大量刊登本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情况。报社要时时和领导取得联系,根据本地当前任务的变化,随时调整自己的报道方针。”“正确与否要考虑到时间、地点、条件等因素来判断。”“报纸必须抓住每个地方的特点,这就是指导性。”〔9〕动员广大农民积极向国家交售公粮,是当时历史条件下,发展国家经济、支援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工作,邓小平指出,“报纸要用评论、社论加上一连串的报道来领导交公粮”〔10〕。实际上是在强调报纸舆论的引导作用,要通过正确的、传递党的方针政策的舆论,来引导(领导)广大人民群众,为革命、建设事业,实际上也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服务。而他要求的报纸要“更结合实际,更结合群众,更通俗活泼”,也正是列宁所要求的:“少来一些政治空谈。少发一些书生的议论。多深入生活。多注意工农群众怎样在日常工作中实际地创造新事物。”〔11〕

关于报纸如何发挥舆论监督作用,邓小平指出:“报纸最有力量的是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可以医治自满和麻痹。”对如何才能使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发挥作用,而不致产生消极影响,他指出:“报纸搞批评,要抓住典型,有头有尾,向积极方面诱导,有时还要有意识地作好坏对比。这样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才有力量,才说明是为了改进工作,而不是消极的。什么叫生动活泼?不在文字长短,而是要写出生动的过程,而且有结果。”在这里,邓小平强调了“典型”的意义和“对比”的作用,也是在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有针对性,而不能随便放空炮,应该说是切中了报纸批评工作的要害。既“要鼓励说话”又不能信口开河,帮倒忙。“从领导来看,办报是大家办报,从新闻工作者自己来看,也是大家办报。报纸真的同实际、同群众联系好了,报纸办好了,对领导是最大的帮助。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党和政府听不到的,报纸能听到,它能摸到社会的脉搏。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把读者来信加以综合研究,常常就能看出来。”〔12〕邓小平反复强调“同实际、同群众”的联系,也是党的群众观点的体现。三

今天,虽然距这篇报告已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重温这篇报告,深入学习、领会邓小平在报告中对报纸工作提出的要求,仍然对我们的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的传播媒介以其更快速、更便捷的优势,大有取代报纸等传统媒体之势,在这一强大的压力之下,报纸也变得越来越难办,报纸工作的重要性也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有所淡化,进而放松了對报纸工作的重视。也有的报纸,忘记了自身所应承担的任务,一味向钱看,唯利是图,扭曲了报纸的作用和价值,带来的教训沉重而深刻。坚持党对报纸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报纸对党的事业的促进作用,是邓小平的一贯思想。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以敏锐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触觉,洞察到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加强舆论宣传。面对国际、国内不断变化的形势,他更加强调党对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强调报刊要起到鼓劲、帮忙的作用。在这篇报告之后三十年,1980年,邓小平再次强调:“党报党刊一定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13〕“我们希望报刊上对安定团结的必要性进行更多的思想理论上的解释,这就是说,要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性,宣传党的领导、党和人民群众团结一致的威力,宣传社会主义中国的巨大成就和无限前途,宣传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而奋斗是当代青年的最崇高的使命和荣誉。总之,要使我们党的报刊成为全国安定团结的思想上的中心。报刊、广播、电视都要把促进安定团结,提高青年的社会主义觉悟,作为自己的一项经常性的、基本的任务。”〔14〕

当前,全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正在全面深化改革,为早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作为舆论宣传重要组成部分的报纸,更应责无旁贷地承担起传递社会正能量、弘扬中国精神的历史使命。

一是要始终坚持党对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领导权。在当今中国社会,报纸特别是由各级党委政府部门主办的报纸,理应成为党和人民群众的喉舌,大力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进程中,全体人民的奋斗事迹。同时,也要鞭挞社会丑陋现象,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加强党对新闻工作的领导,不仅是要从组织上有所保证,让有思想、敢担当、政治上可靠、业务上过硬的同志担负起新闻宣传工作的领导重任,而且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持久的、深入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用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武装新闻人的头脑,指导新闻实践,这样才能确保我们的报纸是“有力量”的,我们的舆论才能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局。党报党刊要无条件地宣传党的主张,其他各类报刊也不允许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原则问题上散布、传播不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言论。

二是要处理好宣传内容和宣传技巧的关系。要做到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创新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经验,真正使报纸成为服务于中国梦早日实现的强大的舆论力量。我们的报纸,既要有积极健康、思想正确的内容,又要有通俗活泼的表现形式。地方性报纸要突出地方特色,既要讲好“普通话”,又要讲好“方言故事”,这样才能切实地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引导作用;行业报要结合行业发展,合理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把握行业发展的脉搏,研究行业发展的新问题、新情况,努力成为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参与者、推动者。同时,要强化舆论监督的作用,要以善意的态度、敏锐的触角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批评,特别要注意邓小平指出的,“抓住典型,有头有尾,向积极方面诱导”,而不能“有闻必录”地以曝光为要挟,搞各种违纪违法活动。

三是要把“三贴近”作为办报、办刊的原则,不断深化“走转改”活动。回望五十多年前,邓小平就指出报纸“能摸到社会的脉搏”〔15〕,而要摸准社会的脉搏,就需要我们长期深入基层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报纸是传播工具,是新闻载体,一份报纸有没有读者、能不能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和欢迎,就要看它是不是能够代表人民说话,能不能真实地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只有真正做到邓小平要求的“真的同实际、同群众联系好了”,报纸才能更有力量,也才会真正成为党和政府的帮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代言人。报纸(新闻)工作者要更多地、更紧密地联系实际,联系群众,做到“三贴近”,努力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真正同党和人民想到一起,干到一起,凝聚力量,才能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篇章!

参考文献:

〔1〕〔2〕〔6〕〔7〕〔8〕〔9〕〔10〕〔12〕〔1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50,145,145,145,146,146,148,150,15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3.

〔4〕列宁.列宁全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8-9.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19.

〔11〕列宁.列宁全集:第3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93.

〔13〕〔14〕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72,255.

(责任编辑王生胡学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