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琳
摘 要: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受重视程度正在日益提高,但高校在施行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形式简单划一、教育途徑一成不变、大学生意识不到位等问题。地域文化以其所具有的引领、教育和融合等方面的作用,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相结合具有很好的可行性。同时,地域文化可通过构建开放灵活的文化课程、融合生态价值观和地域文化元素、拓宽地域文化的受众面,以及参与地方经济建设等途径,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意识,提高生态道德水平。
关键词:生态文明;地域文化;生态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2-0006-03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is attracting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owever, during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for example, single teaching form, unchanged teaching means, and students' lack of consciousness. Combined with regional cultur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will be much more practicable under the impact of guidance, education and integration. Meanwhile, regional culture could cultivate the ecological ethics conscious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more flexible cultural courses, integration of ecological values and regional culture elements, broadening the range of regional culture and participation into loc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Keyword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regional culture; ecological moral education 一、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切入点
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推进,“生态文明”跃入人们的视线并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性。生态文明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升人类的精神文明层次,以生存发展为出发点,目的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当前和长远、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同时,培养人们的道德良心、道德责任感。生态文明反映了一个社会全新的文明进步状态[1]。十八届五中全会更是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首度写入五年规划。在国家越来越重视建设生态文明的大环境下,高校更应该将此建设融入自己的小环境中,让每个大学生能在这个环境里自觉感知和践行。
(二)生态道德教育——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新环节
高校素质教育始终围绕国家的大政方针,为培养国家需要的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而不断努力,将生态道德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相结合,就是要求人们能高度自觉地运用生态保护的理念,保护好生态环境、维护好生态平衡,并对不可再生资源能够循环利用。相对应地,生态道德教育,从机制上要求人们不断培养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实践能力以及对错误行为的自觉抵制能力,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充分尊重人和自然的平等性、兼容性、和谐性[2]。
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其意义在于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当前,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变化,自身发展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必须打破原有的价值局限,摆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3]。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新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出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生态道德教育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引导大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在物欲横流和社会变革尖锐的背景下,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养成淡然处世、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内心的宁静反馈在行动和思想上,从长远来看,正是实现祖国伟大复兴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大学生思想引领过程中,生态道德教育不可或缺。
(三)开展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传统的工业文明虽然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却由于其惊人的资源消耗方式破坏了生态系统正常的自然循环和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恶化,重大环境公害事件频发。作为传承知识、培养人才的高校,必须要将环境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引入学校培养体系中,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以期达到更好的效果。
高校是聚焦时代潮流、人文荟萃的地方,需要不断创新各种教育引导学生的方式。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项新型教育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教育与现实生活中结合起来,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角度将生态文明与科学技术发展辩证统一起来,以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培养人们立志为实现和谐社会而奋斗的热情,从而拓宽了德育工作的视野[4]。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既丰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艰苦奋斗等传统的教育内容,又强化了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技创新意识;既能使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个人利益与国家、集体利益的关系,又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是非观,并深入到大学生思想引领工作的各方面,从而极大地丰富了大学德育工作的新内涵。
二、当代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现状
青年运动始终是走在时代的最前沿,大学生接受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是衡量大学建设先进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对推动整个时代的生态文明发展进程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推动了社会的全面发展。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神圣历史使命,是开拓创新的新一代,必须站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历史高度来推动和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但在目前的大学生生态文明道德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5],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教学形式简单划一,内容零散细碎
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被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机较晚,所占比例较轻。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涉及的内容比较零散,有的在哲学角度下提及,有的在机制体系中涉猎,有的在素质教育里体现,都不能构成系统,不利于教师提炼重点。
为了弥补不足,很多高校专门从环境教育角度进行补充性地专题教育,却又出现了“重环境、轻道德”的现象。事实上,环境教育侧重的是行为上的教育,目的是让学生具备正确的环境行为能力;而生态道德教育则更倾向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出发,引导大学生认真思考,不断探索此项教育的必要性和前瞻性,从而从内而外自觉正确地选择和调节自己的道德行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需要高校在价值观上投入更多的努力,运用道德的约束力,培养大学生的生态道德信念,促进人与社会、自然的协调发展。仅仅将行动挂靠在“扫一片地区、清一点垃圾、种一些绿色”这种简单的环保行动,是无法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建立“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二)教育途径一成不变,结果收效甚微
内容的简单往往导致方式的单一。目前,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授课方式单一,不利于发挥大学生主动性。
很多大学思想政治课程经常采用“教师负责讲、学生负责听”的“单向灌输式”教育模式,通过照本宣科式的讲授形式传递艰涩的生态道德概念,这种方式让大学生难以消化和理解,更妄谈在思想上接收和内化。此外,课时分配比例偏小,也使得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内容僵化,成了一种走过场的状态。如果不能调动起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生态道德教育就失去了生命力;如果不能调动起大学生对生态社会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判断,就很难建立起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和生态道德准则。
近年来,高校也在寻求新的教育途径,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在“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的活动中体验生态道德教育的意义和乐趣。但出于成本、安全等方面的因素考虑,这些活动还处于小范围发展的阶段,发挥的作用有限。
(三)大学生意识不到位,生态文明知行难合一
当前生活中不断出现的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学生的重视,对于空气、水土的污染问题,大家都感同身受,大学生的环保知识也很丰富。但在环保意识方面,更多的注重生活环保,也很少留意生态环保。表现在行动上:虽然能较好地约束自己,却很少能带动他人一起加入实际环保行动。有“减少污染环境、避免浪费资源”的意识,却缺少主动纠正错误行为的行动。知道要节约用电,但实际生活中空调温度还是过高或过低;知道要绿色出行,但仍然过多地依赖代步工具,哪怕是很短的路程;知道垃圾分类是基本的社会文明,但还是跟随大众地随意摆放垃圾。这些都是意识和行为上的不一致,从根本上说还是生态文明意识水平不够,没有形成正确的生态道德,没有真正规范行为。
三、地域文化和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相结合的可行性探析
高校在开展各自已有的传统教育时,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可以有针对性地将各个地区自身特点融入到生态道德教育中,即针对性地研究发挥地域文化的作用。目前许多专家和学者都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角度虽各有不同,但都注重提升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实效性。现笔者从理论层面进行研究,分析其可行性。
(一)地域文化简要概况
地域文化,是该地区的人们经过长期的改造自然、适应自然以及实践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传承至今、独具特色并仍然发挥作用的一切文化成果。它具有稳定性、地缘性、延续性、开放性、渗透性等特征。[6]
作为历史与地理长期形成的产物,地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孕育的人文精神,在引領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其具有的开拓精神和社会责任要素,可以培养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主体意识;其长期养成的生存意识、生活方式,同样是高校思想教育不可忽视的资源,甚至具有直接的影响。
(二)地域文化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结合的契合点
与传统文化相似,地域文化也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功能,地域文化同样具备,且可以很好地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相结合。具体表现在:
1. 引导作用
地域文化提供了区域内人们长期形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以习俗、习惯、价值取向等方式规范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长期历史沉淀下来的区域文化认同感将区域人们联系在一起,形成团结的精神纽带;长期的生活方式也规范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方法和目标。这些都是区域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处所创造的理念和精神财富,可以引领大学生建立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和因地制宜的生态价值取向。
2. 教育作用
地域文化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部现实版百科全书,具有充足的知识和丰富的思想,可作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素材,也可作为区域人们精神生活的文化资源。同时,随着地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往来,地域文化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将思想、观念、意识以及形态等资源向外传播,形成地域文化新的发展和融合。而大学正是地域文化发展的媒介和传播点,地域文化只有依托高校平台,并和其融合提升,才能焕发出更加绚丽的色彩。
3. 融合作用
地域文化造就的区域特色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特色产业产品、特色文艺活动等都是区域社会发展的强劲基础,区域人们的经济思路和生活模式都被区域文化影响着,形成特色社会体系结构,大学生只有深入了解地域特色才能真正融入地方。同时,地域文化经过长期发展所蕴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可以拓展大学生的胸怀。地域文化在面对历史难关时表现出的开拓性,可以提升大学生的奋斗意识。地域文化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也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他们的人文素质内涵。
(三)地域文化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结合的理论基础
在当今纷繁复杂的新形势下,引领、培养、教育青年思想显得尤为迫切,为了使地域文化深入联系大学生思想特点,准确认识大学生思想意识特征和探索大学生思想引导方法,可以三个坚持作为理论基础背景:
1. 坚持以地域文化渗透校园文化,从而引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三者高度统一为方针。
2. 坚持以地域文化的内涵为背景,深度调研大学生思想过程为要义。
3. 坚持以地域文化核心作蓝本,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内涵为目标。
因此,将地域文化与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相结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既可丰富教育内容,又能与现实紧密结合,自然贯通。
四、地域文化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发挥功能的途径
鉴于地域文化的自然带入性和可操作性,在实践层面能够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校园文化大环境以及个人生活小环境中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德育教育中可从以下五点更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
(一)构建开放灵活的地域文化课程,以地域文化的魅力感染学生
将地域文化引入课堂,通过对地域文化历史演变的考察,让大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其生成、发展、演变的历史进程与发展形态,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地域文化的各项价值和优势所在,树立大学生对地域文化的自信心和归属感,形成精神上的对接。邀请地方专家和名人以讲座、交流等多样的互动方式与大学生沟通,围绕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意识开展活动。并将地域文化课作为基础必修公共课程面向所有学生开放,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并喜欢。要发挥好地域文化的教导作用,在构建德育教育课程体系时,以生动的地方性实例为基础,向大学生灌输正确的生态生活方式,以区域文化的智慧向大学生展示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构建过程。
(二)融合生态价值观和地域文化元素,以丰富的校园文化引领学生
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底蕴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校园文化营造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将生态文明和地域文化元素融入进来,创造出一个自然格调品味高雅、地域人文气息浓郁的校园环境,让学生能真正地将身心融入进来,逐步形成崇尚自然、热爱生态的快乐氛围。举办诸如以家乡环境变化为主题的摄影书画展,引入地方戏曲、民歌鉴赏的校园活动,和一些有趣的地方知识竞赛等,增强学生对良好生态环境的热爱,也增加学生主动融入地方的人文素质。
(三)拓宽地域文化的受众面,以知行合一的方式培养学生
直观的认识往往最具教育效果,因此,需要加强各项产学研合作活动,使课堂教育及时转化为社会实践活动。应适当安排社会调研、考察、实习的环节,尤其是在寒暑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走入社会,走进地方,了解地方政府和百姓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努力和实施的具体措施。以江南吴文化为例,在水土整治方面,不仅要了解地方为保护太湖水环境建立地方性水环境保护的法规细则,更要走进社区和运河各自然段了解实际保护情况;既要带学生参观各类型的生态公园和博览园,又要了解这些城市进程中取得的成绩和相应的经济代价,了解到生态文明不仅仅是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味地对排污企业的“关、停、并、转”,更是集聚文化、生态、科技、旅游、产业等要素,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
(四)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以地域文化的精髓哺育学生
生态文明建设既是一种责任,也是一次机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产业,以及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和美丽乡村建设,这些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顶层设计和总体部署,引领经济发展的新方向[7]。高校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知识,关注这些领域的发展新方向。结合高校的自身优势和地域经济发展的现实,为大学生寻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或创业落脚点。通过积极的探索,为大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为生态道德素质培养开辟新的有益探索。
(五)协同配合育人环境,以主动建设的态度联动学生
在信息全球化的当今社会,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环境呈现出复杂性、易变性、多维性的发展趋势,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网络环境等都对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更高要求。特别是虚拟的网络环境因为其隐匿性和复杂性,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以及三观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校园网络传播具有凝聚性和可控性,学校可以有效发挥主导作用,通过新媒体阵地,将地域文化中的名人事迹、励志故事、英雄楷模等广泛地宣传,发挥网络管理员、版主及网络红客、骨干网民的自我管理和教育作用,加大伦理道德和网络规范教育,以积极主动的建设态度联动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提升。
参考文献
[1]周生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在中國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12年年会上的讲话[J].理论参考,2013(2):8-9.
[2]陈运应.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任重道远——访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三生环境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叶文虎教授[J].节能与环保,2011(2):16-19.
[3]刘成波.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态道德教育[D].西南大学,2011:14-16.
[4]曹敏娟.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14(4):50-52.
[5]王荣.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4,27:156-158.
[6]敖敏.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地域文化作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12-14.
[7]孙洪坤,俞翰沁.论生态文明建设与美丽中国梦的实现[J]. 学习论坛,2015(6):5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