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武 雷璐荣
摘 要:新建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临应用转型的大趋势、大学生创业的时代潮流、特色化发展的新形势,存在办学环境区域化、办学理念学术化、办学师资理论化三个方面的问题。对此局面,应以实践导向和职业导向来明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以公司化办学模式统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
关键词:新建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3-0077-04
Abstract: The major of Radio and TV Directing in newly-built university encounters the application transformation, university students' starting up business and the new situation of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And there are three kinds of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oadcast and television director: regionalization of school environment, academic concept of running school, and the theorization of school teachers. This paper proposes to recognize the orienta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of the broadcast and television directo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actice orientation and career orientation, and guide the teaching reform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Radio and TV Direc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unning school by means of corporatization.
Keywords: newly-built university; the broadcast and television director; teaching reform
一、概述
1998年,我国高等院校本科专业首次设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1]。经过十几年的专业建设和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广播电视产业的高歌猛进,高等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截止到2016年,全国公办院校(不包括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中已有149所开办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每年的招生人数也节节攀升。据我们考察,上述开办廣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校中,一部分是名牌高校,如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四川大学等;一部分是传媒类专业院校,如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河北传媒学院、山西传媒学院等;还有一部分是地处省会中心城市的高校,如辽宁大学、黑龙江大学、上海大学、湖南大学、河北大学等。然而,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近年来,一些非省会中心城市的地方院校也加入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办学队伍,如信阳师范学院、渭南师范学院、淮阴师范学院、淮南师范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这些院校中更有不少是由中职、师专或教育学院等升格为本科的新建本科院校,如重庆文理学院、池州学院、宜春学院、武夷学院、贺州学院、新乡学院、九江学院等。我们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恰逢大变革的时代背景,其办学环境、办学理念、办学师资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面对此局面,我们提出,可以采用公司化办学思路来解决新建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和改革的难题。
二、新建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
(一)应用转型的大趋势
2014年3月22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将发生重大调整,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重点培养工程师、高级技工、高素质劳动者等。政策很快得以落地,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当前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同时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又十分缺乏,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因此,应当适当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
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型,避免高等院校建设和发展上的同质化,建立新的中国大学分类体系,这是国家面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作出的明智之举,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更加符合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同时,从高校自身来看,新建本科院校是为了服务于区域性经济社会发展而组建的,其初衷决定了朝应用型转型应该是新建本科院校自身的责任和使命。事实上,在国家政策出台之前,一部分新建普通本科院校就已经开始了应用型转型的改革探索。如重庆文理学院在200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之后,就以“建应用型本科、搞应用型科学研究、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确立了全校上下贯彻实施“顶天立地”发展战略、建设特色应用型大学的发展之路[2]。
(二)大学生创业的时代潮流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2015年6月11日,国务院以国发[2015]32号文件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支持大学生创业;要求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整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引导和鼓励高校统筹资源,抓紧落实大学生创业指导服务机构、人员、场地、经费等;引导和鼓励成功创业者、知名企业家、天使和创业投资人、专家学者等担任兼职创业导师,提供包括创业方案、创业渠道等创业辅导;建立健全弹性学制管理办法,支持大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
上述利好政策,对于高等院校和大学生来说,意味着一个浪潮奔涌的创业时代已经到来。尤其是对于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任务的新建本科院校来说,必须紧紧抓住大学生创业的时代潮流。这是因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与大学生创业有着内在的天然关联。晏杰、杨建友、陈静指出,应用型本科院校“各专业紧密结合地方特色,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从教学体系建设体现‘应用二字,其核心环节是实践教学”[3]。实际上,对于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来说,创业恰恰是走向实践的最好途径。只有面向实践,走进创业的大潮流,大学生的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为实践所检验,才能真正地转化为生产力。
(三)特色化发展的新形势
2010年7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纲要指出:“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这是国家在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背景下对高校建设和发展所做的战略规划和布局。
众所周知,1999年以来,大批由中职、师专或教育学院等升格为本科的新建本科院校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这些新建本科院校和老牌本科院校一样,专业设置雷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如出一辙,呈现出同质化的发展态势,然而由于新建本科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科研水平、办学经验等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照搬照抄老牌本科院校办学模式的做法势必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因此,面对高等教育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高校的办学特色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必须依据高等教育大众化生态重新定位,培育自身的办学特色,这是应对新形势的必然选择[4]。
三、新建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專业存在的问题
(一)办学环境区域化
新建本科院校多位于地级城市,远离省会中心,甚至有一些还隶属于地方政府,由地方政府管理。这些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临办学环境的区域化问题。办学环境区域化所带来的后果是多样性的。首先是高水平师资缺乏问题。与省会中心城市相比而言,地级市对高层次人才的吸引力永远没有优势。如重庆文理学院自2003年开办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以来,一直到2011年开办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至今一直都缺少拥有博士学位的专业人才,缺少拥有业界从业经历的广播电视专业人才。其次是实践平台不足问题。地级城市发展规模一般都不大,广播电视媒体先天性不足,因而必然带来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平台不足,业界锻炼机会缺乏,行业与产业支撑匮乏问题。这些问题所造成的后果主要有:学生专业核心竞争力较弱,教师理论储备有余而实践指导较为乏力,专业的拓展和延伸受到限制。
(二)办学理念学术化
赵斌指出:由于本科教育经验缺乏,在本科教育体系中没有现成的教育范式可供借鉴,新建本科院校常常是“依葫芦画瓢”,靠复制学术型高校的教育模式以实现自身规模的扩张[2]。这实际上指出了新建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面临的办学理念学术化问题。办学理念学术化与新建本科的“初心”是相违背的。1999年以来,归因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高校布局结构调整,我国高等教育开始了跨越式发展的历程,即从精英教育阶段迈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一大批新建本科院校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诞生的。很明显,从上述历史背景可以看出,新建本科院校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使命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所以应该在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走出一条迥异于学术型高校教育模式的新路子。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办学理念学术化造成的最大后果就是,这些新建本科院校的广播电视编导人意识不到自身的历史责任与使命,培养的学生既没有研究型大学毕业生的学术理论功底,又没有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无法形成自身的特色、逐渐丧失竞争力。
(三)办学师资理论化
新建本科院校的师资大多来源于其早期办学实体(专科或中专)的教师,再加上升本前后引进的硕博专业人才,但总体而言,这些师资的最大特色就是理论能力有余而实践经验不足。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新建本科院校的办学师资理论化问题。具体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来说,这个问题尤其明显。以重庆文理学院为例,该专业教师中有30%是从原先的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转岗而来,另外30%的教师是从原先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转岗而来,剩下40%的教师是类似于家门-大学门-新建本科院校门的“三门”教师。这些教师求学和就业均在学校的环境中完成,缺乏社会大熔炉的磨炼和在企业相关岗位上实践锻炼的经历[5]。很多新建本科院校采取“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政策来解决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办学师资理论化的问题,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一方面,对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师来说,工作量和工作压力的不断加大,导致教师很少有完整的时间到相关媒体接受“双师型”教师培养,即使是利用寒暑假到相关媒体去接受双师型教师培训,教师也会因为时间短等原因无法得到真正的锻炼。另一方面,对于相关媒体、企业来说,他们对于不能立竿见影、不能合作双赢的培训工作并不热衷,导致当前作为“双师型”教师培养主渠道的校企合作模式基本还停留在彼此合作的浅层,形式化和过场化现象极为突出[5]。
四、公司化办学——新建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教学改革的对策
结合新建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时代背景,总结新建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三个方面的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新建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过程中很难适应应用转型的时代趋势,无法形成自身的人才培育特色。为此,我们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该积极、主动探求发展方向和发展道路,总体来说,应结合应用转型和大学生创业的时代背景,探求以实践导向和职业导向为特征的公司化办学模式,形成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这样才能在未来的办学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以两种导向来明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
据我们考察所知,从就业去向看,一般来说,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主要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影视公司、广告公司或文化传播公司,以及纸质媒体或网络媒体等工作[6]。
从事上述工作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都是利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来从事广播电视行业某一个领域的专门人才。我们认为,可以从实践导向和职业导向两个方面来明确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
实践导向。实践是应用的先导。任何理论都是在实践中一步步检验之后才付诸应用的。可以说,没有实践,就谈不上应用。从就业去向可以看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要求培养的学生要能够拿作品说话,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因而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得少于20周”[7]。由此可见实践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实践性特征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定位。
职业导向。职业是应用的表现。任何应用都最终表现为一定的职业形态,可以说,没有职业,应用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末。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与职业之间的匹配度非常高,如摄影摄像、非编、播音、主持等等,因而其职业性特征非常明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职业性特征也决定了其人才培养的应用型定位。
(二)以公司化办学模式统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改革与建设
所谓“公司化办学”指的是高等院校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潮流,依托专业背景,按照公司运营的模式开展课程教学、实习实训等,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从而创新专业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这种办学模式目前在职业院校比较流行,如旅游管理、文秘、电子商务等专业,都进行过公司化办学的尝试和实践[6]。我们认为,新建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可以借鉴高职院校的公司化办学实践开展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一是積极转变办学观念。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公司化办学改革过程中,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这是因为,新建本科院校上至学校领导,下至一线专业教师,大都是从传统的专科或中专脱胎而来,其本身存在根深蒂固的照搬老牌本科院校模式的办学思维。而公司化办学把课堂变成生产产品的车间,教师的身份也从传统课堂的组织者变成公司运作的领导者和参与者。因而,新建本科院校上上下下必须从应用转型、大学生创业、特色发展等角度转变思想和教育观念,接受认同公司化办学这种石破天惊的教改模式。
二是结合学校实际搭建公司化办学平台。就目前的“公司化办学”实践而言,基于公司运作的性质、公司的组成以及公司化程度的不同,“公司化办学”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类型和模式,如模拟公司与实体公司,独资公司与合资公司;从公司化的程度来看,又存在实训公司化、课程公司化、班级公司化、小组公司化等类型[8]。新建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该结合学校实际搭建公司化办学平台。如重庆文理学院从2012年开始,就结合大学生创业政策积极鼓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成立各种公司,并帮助公司承接订单,积极介入业务指导,有力地推动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三是构建适合公司化办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战场在课堂,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而公司化办学的主要阵地在公司化办学平台,所以构建适合公司化办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显得至关重要。这首先体现在课程体系的革新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课程的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公司化办学则要求课程教学与产品生产融为一体。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在传统的“教-学”之外,还要共同参与产品生产环节的锻炼,或者说,课程的教学必须以产品生产为主要目标。以此为基础,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大量的理论课程都可以进行删减,而涉及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技术课程的比重自然得到增强[9]。其次,构建适合公司化办学的人才培养体系必须做好考核评价。传统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专业课程考核以及毕业考核,一般以考试成绩或毕业论文为主要考核标准[6]。公司化运营的专业办学模式将主要考虑学生工作业绩,也就是说学生作品或产品的优劣将成为学生学习成绩的主要考核标准。这样的做法将更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技能,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结束语
面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环境区域化、办学理念学术化、办学师资理论化的专业发展格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专业实体公司为依托开展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能够优化办学环境,创新办学理念,丰富办学师资。这种改革适应了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的大趋势,同时也积极响应了国家倡导的大学生创业号召,最为重要的是,这种迥异于传统教学方式的改革模式与同类高校相比必将形成差异化发展的特色,因而值得新建本科院校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孟改正.地方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西部广播电视,2013(20):114-115.
[2]赵斌.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困境、动力与策略[J].重庆高教研究,2015(6):66-75.
[3]晏杰,杨建友,陈静.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的思考[J].武夷学院学报,2015(10):67-69.
[4]常飞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的理性思考——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48-
150,154.
[5]宋凡金,赵斌.对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思考[J].重庆高教研究,2013(1):81-83.
[6]雷璐荣,赵珈艺.应用型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公司化办学的教学改革研究[J].新闻知识,2014(2):89-90.
[7]刘茜茜.基于数据调研探讨地方普通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新媒体研究,2016(1):105-107.
[8]王长武,雷璐荣.公司化办学:一种面向应用的专业办学方式[J].职业教育研究,2016(11):33-36.
[9]熊建新,彭保发,陈端吕,等.地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模式及内容优化——基于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视角[J].武陵学刊,2014(4):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