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地质专业职业技能培养模式探讨

2017-05-30 02:04刘鸿燕李东林粟俊江裴灵
高教学刊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勘查我院

刘鸿燕 李东林 粟俊江 裴灵

摘 要:通过毕业生跟踪调查,高职地质类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水平稳步不前,且高职院校缺乏明确的技能培养模式。文章通过行业现状及企业调研,详细分析高职毕业生技能培养的不足,进而从职业定位、技能教学目标、课程体系、考核制度等方面探讨了地质专业技能的培养模式。此模式也在实践中逐步地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地质专业;课程体系;职业技能;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3-0042-04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follow-up survey of vocational graduates, students who major in geology are lack of professional skills in work, while colleges still don't have complete training mode. This thesis analyzes the shortage of vocational graduates' skills training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the industry and corporate, then the training mode of geological professionals is propo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professional orientation, skill teaching objectives, curriculum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This mode has been gradually put into practice and reach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Keywords: higher vocational institute; geology; curriculum system; professional skills; training model

一、概述

高等职业教育已经占有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半壁江山,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创新型社会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职教育的目标,技能是高职学生的标签和进入社会的出口,技能是高职教育成败的重要试金石。尽管经过多年不断的改革探索,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在稳步提高,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高职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离用人单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现实的反差需要高职教育者对高职技能培养进行反思和改革探索。

二、深入地勘单位,分析地勘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地质勘查总投入下降

近10多年,由于受到国内外的地质市场需求及煤炭行业等的影响,我国地质勘查进入了波峰事情,现逐渐呈下降趋势,2012年达到顶峰,2013年,需求发生转变,以年均10%左右速度连续3年下降,如图1所示。中国对地质勘查的投入,从2012年开始虽然有所下降,但是仍占社会资金的主导地位。

(二)地质勘查投资结构不断调整

围绕国家需求、生态文明建设、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与完善,地质勘查也在不断进行结构性调整。以财政资金为主的投入主要集中在水文、工程、环境及基础地质调查,所占比例有所上升,但是由于受到矿产品需求的影响,以社会资金为主的矿产勘查所占比例不断缩小。

(三)地质勘查工作新领域新机遇

随着“一带一路”的落实,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发展战略,必将带动地质勘查拓展服务民生领域。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地质勘查工作在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要求水文、工程和环境地质提供更加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因此,为了适应地勘行业的发展,增强地勘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我们需要培养出具有职业道德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也是地勘行业高职院校地质类专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如何开展高职地质类专业的教学改革,探索合理、可行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三、我国高职学生技能培养的不足

(一)专业技能目标不够完善,学生动手能力欠缺,较难直接胜任岗位专业工作

高职教学在专业技能目标要求、训练体制、考核办法及评价机制等方面缺乏顶层设计,没有把专业技能目标的实现作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指标,导致教师教学重理论而忽视技能,学生重视理论课程考试通过率而忽视自身技能的提高,结果是高职学生技能水平总体不容乐观;地质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地质单位对高职地质专业毕业生的要求更多是强调技能的使用,如依据行业技术标准、规范,完成生产任务。但用人单位普遍反映学生动手能力不强,工作上手慢,效率较低。原因在于:

1. 学生层面

(1)技能的訓练相对枯燥单调,学生缺乏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2)由于市场竞争增大,地质行业就业形势不够乐观,导致学生对专业缺乏信心,不重视动手能力的锻炼,以为理论试卷高分才是学习的目的。

2. 教学层面

(1)人才培养方案中,没能把技能目标作为重要指标来体现,并且技能考核办法及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2)传统教学专业技能的训练依赖于具体的课程,课程结束后,对相关技能的训练就结束了,缺乏训练时间的保证,学生技能无法真正提高。

(3)对技能考核的重视程度不够。课程考核以理论考核为主,训练技能的实训成绩占的比例较少,没有向学生传达技能重要的准确信息。

(二)技能训练离散、不连续、不系统,同时理论知识理解程度不高,不能灵活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技能训练总体上处于离散、碎片、不连续、不系统的状态,未能摆脱本科学科式教育传统,某种技能的训练依赖于某门具体的专业课程,课程结束后,该技能的训练失去了依存的空间也自然停止了,技能的训练缺乏连续性,而熟练的技能正来自于经常的、连续的训练。

地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需要在了解、认识工程区域地质背景特点的基础上,对各种地质现象加以解释,并综合分析其对工程实践的影响及作用,然而许多学生只会机械地记忆地质示意图、矿物鉴别的文字等,一旦面对现场的野外环境,却盲目不知从何下手,部分同学仅能够识别地质现象,却不能将各种现象联系起来分析,以至难以胜任工程实践工作。这些现象均需要教育工作者加强对学生综合技能的培训及考核,以提高其解决实际工程项目的能力。

(三)技能的培养缺乏量化的考核方法及机制

尽管高职教学对技能的要求早已实行“了解、掌握及熟练”等评价等级,但是一者这种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并未普遍施行,二者这种模糊的、非量化的定性考核评价,也难以真正用于指导技能训练和大规模推广应用。

(四)高职理论教学未能为学生技能训练及职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高职教育不同于学术型本科教育,理论要求是“够用适用”,这无疑是定位准确的。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普遍把“够用适用”简单地理解为教材用简单、内容少讲、具体讲解不要太深奥、要浅显一点,这样的结果导致高职理论教学知识冗余太多、重点不突出,理解技能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安排课时少,讲得不够深入,使得学生表面上会点技能,但其实不会变化、不会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无法真正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技能,也使得学生职业发展严重缺乏后劲。

四、高职地质类专业提高人才技能培养的途径

我院1951年由煤炭工业部创办,50年代末就有了地质专业,具有近60多年的办学经验。为培养地质专业的高技能人才,我院不断深入地勘单位,跟踪调查毕业生,以访问及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分析、整理地质行业生产项目类型及人才技能的需求。经过不断地探讨与实践,得出技能培养的途径。

(一)通过调研、找准高职定位

近年来我院教师再次走访了重庆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及下属单位、重庆市地勘局及下属单位、重庆平正房地产测绘事务所、中铁八局一公司等。调研结果显示:我院毕业生初始就业岗位为地质技术员,主要从事编录、填图、水调等野外一线地质工作或勘察工作,收集原始地质资料。2-5年部分优秀学生可升职为地质小组长或项目技术负责人,因此我院地质类专业毕业生就业定位为一线地质技术人员。

(二)职业岗位分析,确立专业技能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的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理论、掌握哪些工作技能及职业技能,不是学校说了算,而是取决于地质行业市场的需求。通过对重庆具有代表性的地勘单位的岗位设置、职业能力和工作任务的专项调查与分析,一线地质技术员所要掌握的技能包与技能点即工作任务与职业技能见表1。根据岗位职业能力分析,我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专业、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面向西部各地勘单位,全面服务地质勘查与地灾行业,培养适应地质技术员岗位需求,具备基本区域地质调查能力、工程勘察能力、地灾勘查与设计、地灾监测与预警能力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校企合作,确定课程体系

通过行业调研,确定在重庆及西部地区的地质工程项目主要有水文地质调查、工程地质勘察、地质环境调查与评价、地质灾害勘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6大基本类型,我院教师与重庆市能源投资集团科技公司、重庆市地勘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等企业共同研讨了6大工程项目的能力要求,并制定了相應的能力标准。根据项目中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培养了职业能力的学习领域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与能力相适应的技能包及技能点的实训课程,从而构建了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四)技能等级考核制

地质类专业技能考核可实施等级考核制,每一等级的考核制定均有量化指标,保证了技能训练和考核的连续化。根据技能培养的特点,量化指标分为数量型、速度型和能力型三种考核类型,三类量化指标的制定主要根据:1.校企合作,企业岗位对相关技能的具体要求;2.借鉴国家及行业地质技能大赛对相关技能的考核要求;3.专家打分,行业专家及专业教学团队共同确定。现就矿物岩石鉴定技能、CAD制图技能和编写地质报告能力为例列举其考核量化指标类型,如表2所示。

参考文献:

[1]熊晓云,陈浪,熊安香,等.高职院校地质找矿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2(4):61-64.

[2]程先锋,何平.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地质灾害与防治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学科探索,2015:32.

[3]杨绍平,赵正宝.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水文与工程地质专业课程体系开发研究[J].中国地质教育,2014,23(3).

[4]中国地勘网.重磅发布:中国地质勘查的现状与走势[OL].http://www.chinaexplore.com.cn/html/news/dknews/2016/0225/2794.html.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勘查我院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浅谈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的有机衔接
不断提高摄影记者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我院顺利迎来2016级新生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模具专业技能水平综合测试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