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丹 洪松林 田维亮
摘 要: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学生真心喜欢的关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具有内在统一性。促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这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让大学生真心喜欢的应然举措。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成长成才;互融共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19-0118-03
Abstract: To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to grow up is the ke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for students. The need of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nd college students' growth need have internal unity. Encourage students to establish correct political position, guide students to establish a firm ideal and faith, to help students grasp marxist world view methodology, which is both the inherent requir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lass nature,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nd let college students really like ought to be.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grow into talent; mutual improvement
努力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重要目标。真心喜欢是客体满足主体需要时所产生的积极肯定情绪。对于成长成才的强烈需要是当前大学生人生发展阶段的共同诉求。找到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点,实现两者间的互融共促,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的课程,对推动大学生成长成才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满足成长成才需要是大学生真心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能够满足学生的主导需求
“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当人们遇到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时,便会产生满意、愉快、喜欢等积极肯定情绪。”[1]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做到影响人、打动人,让大学生真心喜欢,关键在于对大学生主体需要的满足。
大学生的需要多种多样,按照不同种类划分既有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也有主导性需要、辅助性需要、还有显性需要与隐性需要,不同种类的需要是大学生个人多方欲望的反映。其中占据支配地位的,最为迫切强烈的就是主导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善于发现大学生带有共性的主导性需求,抓住问题的核心,满足其需要让大学生真心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
(二)对成长成才需要的满足是当前大学生的主体诉求
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日趋稳定的阶段,他们对争议事物拥有好奇心,对知识、人生成长拥有求知欲,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探寻获得成长进步,并在奋斗过程中充满热情和创造力。对成长、成才的强烈需要是大学生处于这一人生发展特殊阶段的共同特点。同时,“处在人才聚集、知识讯息爆炸的时代,大学生是时代的弄潮儿,对新生事物敏锐的感知力,使他们更鲜明体现着开放创新、独立而又竞争的时代特征。”[2]正是这些时代特征,激发了大学生不断奋勇前进,不断成长自我、发展自我也成了大学生的主导性需求。
(三)大学生成长成才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人才的基本任务
作为社会需要的一部分,大学生的个体需要必须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只有符合社会现行道德规范并与社会发展要求相一致,有利于个体本身特性与创造力发展的需要才能最终得以实现。大学生必须使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与国家发展需要相一致的,具备国家发展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才能实现自身价值,有效满足自己的现实需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灌输现有国家和社会意志的任务,其最终目的在于培养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出发,挖掘资源,满足其发展需求,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人才,既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属性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教学实效性、让大学生真心喜欢的应然举措。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内在统一
(一)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政治方向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存在物,人的现实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独立存在,都必须经过社会化成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人,从而获得成长自我、发展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条件。一个人要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就必须学习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观念,掌握社会的运行规则和通行的价值观念,引导自身的思想和行为符合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个体的社会化要求,使大学生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仅要形成与自然物质世界和技术世界相对应的能力结构,更要形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一致的政治立场与方向,否则学问再多,方向不对,等于无用,甚而有害。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现着党的政治共识、政治纲领、战略和策略要求,能够把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正确方向上来。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政治导向作用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通过课堂教育这一主阵地传播党的政治观念、治国方略,引导学生树立正向价值观,明确道德要求、法律规范,二是通过政策宣传、理论解读得方式疏通大学生思想,以提高其政治认识,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三是树立典型进行价值观引导,通过正向的价值选择和判断,引导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自觉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要求。通过这几方面的工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能较好地引导人们的思想朝着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
(二)淬炼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思想武器
人们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自己的主观世界,形成了自我独特的思维方式与观念,而思维方式又反过来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冲突、价值观念的渗透,大学生在完善、成长自我过程中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个认识世界、鉴别各种虚假信息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科学的思维方式,即用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与改造世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启迪、引导学生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运用相关学科理论和方法,紧密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实际,启迪学生思考和探讨有关人生、理想、道德、心理、法律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带有共性的思想疑虑和困惑,引导学生对现实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回答。”[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所包含的诸多课程,其核心的教育指向是对大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
(三)锻造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道德品质
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之中,多元价值观念、道德选择的冲突,使人们在价值抉择中无所适从。道德价值取向的非一致性、负面榜样的示范,使得人们困惑、迷茫以致道德行为失范,社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混乱与失控,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存在某种程度的冲突。在冲突的时代,大学生尤其需要良好的道德品质来检查、规范、调节自身的行为,实现与自身、与他人、与社会的平和、安宁、有序,让自身成长成才得以顺利进行。
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一定社会和阶级的道德意识转化为个人的道德品质是其重大任务,培养大学生理想情操、塑造大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成为了其应有之义。思想政治理论课整合各种教育教学素材,利用课堂教育、实践锻炼、亲身感知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道德规范教育和正向引导,提高大学生道德自律能力,使其明确道德要求,遵守社会准则,形成一定的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这种蕴含于个体自身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能够使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与他人、群体、社会的各种关系得到协调发展,为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状态提供良好润滑作用,为个体能够更好地完善自我提供必要条件。
三、满足需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助力
(一)引导、对比中促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
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政治导向作用的实现,离不开对大学生政治知识、观点、原则的理论教导。再注重政治理论灌输的同时,注意引导大学生关注社会的热点、难点、痛点,用所培养的政治立场、观点、态度去正确看待我们发展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真正做到灌输内容的科学性,使大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政治理论,提高政治觉悟与意识,把握自身成长成才的政治方向。
此外,帮助大学生端正政治立场离不开对不同政治观念与态度的比较鉴别。“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还是这样。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4]客观事物,包括人们的思想观念、政治立场,总是存在矛盾或差别的。两个事物之间的差别对比越明显,矛盾揭露得越深刻,人们对事物的本质认识就越清楚,就越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可采用对比教育的方法,让大学生通过对不同价值取向、政治态度、立场观点的比较,鉴别是非,区分优劣,确立好自己的政治立场与方向。比较辨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同性质,引导大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非但不能削弱集体主义,而且要积极、正确地发挥集体主义的作用,防止个人主义的肆意发挥到处泛滥。让大学生在对照中树立集体主义价值观,并在实际生活中协调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分析對照社会主义不同发展阶段的状况,引导大学生看到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的趋势,辩证看待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出现的分配不公、腐败现象、住房难等问题,坚持社会主义信念,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使成长成才沿着正确的方向行进。
(二)浸润、体验下助力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
理想和信念是国家和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是人的进行活动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大学生在成长成才过程中,面对内在的艰难和外界的困扰,需要动力支持,需要的就是理想信念的支撑。大学生只有把理想信念问题解决好,才可能获得人生的正确方向和强劲动力,才能以十足的干劲投入改造自身服务社会的活动中去,实现成长成才的目标。
理想信念不是先天的观念和朴素的感情,需要科学理论的灌输和浸润。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最根本的是要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教育大学生、武装大学生,让大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与科学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理想信念的思想基础。只有理论上的清醒,才会有思想上的成熟;只有信仰上的坚定,才会有行动上的笃定。理想信念教育既需要理论上的清醒,又需实践的感知体验。通过参观革命历史遗址和展览会、考察社会主义建设重大成就等社会实践形式,让大学生学习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崇高理想,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献身精神,学习新时期英雄模范人物为社会主义事业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参加社会服务活动,正确处理好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长远理想与近期目标的关系,找到人生的正确方向和不断发展的强劲动力。
(三)深入实际中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最主要、最重要的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密切关注和积极回应社会实际问题。针对学生长期关注的就业难、看病贵、房价高等社会现实问题,教师应诚恳、耐心的引导学生参照他国经验,运用历史的观点和辨证的眼光来分析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问题及其产生发展的普遍性与必然性。认识问题固然重要,落脚点还在于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应引导和帮助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穿透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表象,直找问题根源,对症下药,找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设定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选题,采用研究法、理论论坛、团队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在过程中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其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将普遍原理还原于生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经过一系列环节,不仅仅需要课堂教学中的理性分析与方法指导,更应该深入实际,让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吸取新的养料,去认知活生生的千变万化的客观事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结合改革实际、我国城乡发展变化,有目的有系统的组织大学生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社会调查、宣讲队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现实与实践的锻造中认识国情、增长才干,不断提高自身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促使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帮助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使大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人才,从而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明显改善的目标,让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这不仅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积极关注学生的内在需要,还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作用,使学生真心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最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阴国恩,等.普通心理学[M].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284.
[2]郑永廷,曾萍.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要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12).
[3]杨慧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法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6.
[4]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人民出版社,1986:785.
[5]郑千千,詹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评价探析[J].高教学刊,2016(08):86-87.
[6]田艳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探索[J].高教学刊,2016(21):145-146.
[7]庞震.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分析[J].高教学刊,2016(06):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