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莹
摘 要:慕课是在互联网教学模式下的一种新型教學方式,慕课与数学课堂相融合,不仅改进了教学方法,也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对于教学改革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针对慕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分析了应用慕课的优势,以及在应用慕课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让慕课在高职数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慕课;高职数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0-0098-03
Abstract: MOOC is a new teaching mode in the internet-based teaching context. Integrated with Math class, MOOC not only improves teaching methods, but also promotes class efficiency. Furthermore, it also helps to advance teaching reform.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MOOC in Mat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Both the advantages and difficulties of applying MOOC are analyzed. Meanwhile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s are put forward so as to make MOOC play a greater role in mat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MOOC; math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pplication
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的时代,教学工作与信息技术相融合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在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全面深入到教学过程中,不仅能够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让知识的传授方式从之前的填鸭式教学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也能为广大学习者提供更加丰富、优质的教学资源。慕课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一個载体已经在全球范围发展开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能够帮助师生进行更加深入的教学交流互动,促进了教学改革的进行,体现了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慕课的出现对于我国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是一种极大的帮助,它给高职教育教学赋予极大的信息化特征。慕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解决了一些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慕课概述
慕课是在互联网形势下最新开发出来的一种课程模式,主要是由一些具有分享精神和协作精神的个人或是组织在网络上发布的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受益于智能手机、电脑等的普及,慕课上线以来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
由于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慕课以空前的开放性和透明性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引起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极大关注。从2013年开始,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首的一流大学陆续加入了慕课平台,接着211、一般院校都在加入或准备加入不同的慕课平台,高职院校也不例外。
二、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慕课的优势
(一)超强的交流互动
慕课与一般的网络公开课程有所不同,其互动性更强,慕课+翻转课堂是慕课教学形式多元化的一个体现,教师将一些教学资源放到慕课平台上,学生利用这个平台进行课前学习,课上进行分享、提问、探讨、解决和重构,课后网上提交作业,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及时了解学生学习信息,改进授课内容,这些极大限度的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优良品质。
(二)优质新颖的教学资源适应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性化需求
在互联网的全方位影响下,各行各业的效率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通过互联网,世界各地的名校课程资源都得到了整合,实现了大数据的分享。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慕课可以将世界范围的最优质教学资源呈现给学生,教学知识点碎片化后,以“游戏通关”的形式吸引学生学习,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学生个体是有差异的,无论是学习基础,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还是注意力集中的程度,这种差异使得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反映不一,教师在传统课堂上无法一一指出学生的问题和不足,也不能就一个知识点反复无限讲解,直到学生都能完全弄懂为止,只能局部求同。应用慕课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让不同的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状况调整学习,弥补不足,这有效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将慕课引入到高职数学教学中来是非常必要的,能够让高职数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更上一层楼。适应个性化需求,慕课对于学校人才的培养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模式。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利于创新人才培养
高职数学一直处于一种传统教学模式中,在这种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会根据教材大纲和考试要求提前进行备课,准备相关的课件和教案,提前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在课堂上教师主要是将课前准备的资料和教学内容原原本本的传授给学生,学生只能被动的听讲,接收到的知识也是教师传授的,并没有进行扩展性思考和创新性应用,学生的思维空间没有被打开,也得不到有效的开发。而慕课的出现能够彻底的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通过慕课能够对教学进行及时反思,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被动听讲的局面,将教与学真正的融合到一起,转变了教师的角色,让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更加有动力去学习,真正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高职数学课堂中引入慕课,可以让数学课程的教学发生根本性改变,从最初的知识传递,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到培养创新人才,这些大大提升高职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慕课的困惑
慕課在我国起步虽然较晚,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现状下,慕课的发展速度也非常惊人,但是慕课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受到不少的批评,主要是因为在很多方面体现出弊端,比如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教师自身习惯、慕课认知和信息技术水平的不足,慕课平台建設不理想以及考核评价方式的不完善等等,这些因素都是慕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障碍,下面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目前在高职数学教学中,进行慕课教学时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组织管理存在一定困难,高职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参与慕课学习的过程中态度消极,只追求课程任务的完成,而忽视学习质量。由于慕课平台的开放性,学生在任意时间和任意有网络的地点都可以学习,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有着极高的自觉性和积极的参与性,这样才能让慕课真正的发挥作用。在当下,学生很少能够独立自主的保质完成慕课的学习,学生打开慕课教学视频的同时做着其他事情的现象是极为常见的,视频中讲解的内容也让学生收获不多。教师通过慕课布置一些作业,学生也是通过网络进行搜索,最后应付一下就草草了事,学习效果不好,学习效率也极低。这是因为我国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让学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习惯在课堂上等待教师传授知识,而非自我积极主动学习。而高职数学通过慕课进行提问效果并不明显,学生的参与性较低,这就使得慕课的学教、研讨交流互动效果并不明显。总而言之,慕课对于学生自我约束能力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但是学生消极的态度大大增加了高职数学应用慕课的难度。
(二)教师自身习惯、慕课认知和信息技术水平不足
高职院校数学慕课的制作者主要由数学教师来完成,但是从目前的情形来看,很多教师都不愿意参与这项制作,有的是因为已经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安于现状,不想进行改变;有的是因为不认同慕课对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促进作用,不看好学生的课前学习,对慕课与高职数学教学融合的适配度半信半疑,甚至怀疑不信;还有的是因为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不足,无法利用互联网和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来制作慕课。上述这些种种原因都严重影响了慕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同时,慕课应用过程中需要占用任课教师大量的课余时间和精力去进行学与教的交流互动,仅靠任课教师一人是很困难的,这影响了数学教师进行慕课建设的积极性,也是很多数学教师抵触慕课建设的重要原因。
(三)慕课平台建设不理想
现阶段,高职院校都或多或少的引入了慕课,使用的或是别的院校或者是别的慕课平台的慕课资源,或是自身院校建设的慕课平台资源。第一种慕课资源由于是引进的,没有根据自身院校的实际教学情况量身定制,在使用时的适配性上就较差,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会存在较大的偏差;第二种自建平台虽然是按照自身院校的实际情况搭建,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与本校学情匹配,但由于自身信息技术水平的局限和资金支持等原因,很多时候所谓的慕课平台建设也是将一些传统课程的教学视频传送到网络上,为学生提供重复观看的便利,没有发挥出慕课的特点,影响了慕课应用的教学效果。
高职数学教学中进行慕课建设,除了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视频设计之外,还需要有强大的网络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完善的平台开发技术作支撑,这样才能让慕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起来更加高质高效。因此高职院校慕课教学平台资源建设的不理想以及支撑技术不足等因素都是影响慕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重要阻碍。
(四)考核评价方式不完善
考核评价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检查课程教学质量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目前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对于慕课的考核方式不完善,通过考核评价方式就能够看出,学生按照要求看完教学视频之后,提交了课后留下的作业,就能通过考核,获得学分。至于学生在观看教学视频时,是否认真在看、在思、在做,是否替看甚至没看,是否替学、替写甚至替考,这些考核却丝毫未见。这种忽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使得某些学生可以毫不困难的通过课程拿到学分,这会助长学生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不良品行,会让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不积极。进而会降低慕课的教学效果,制约慕课教学模式的应用与推广。
四、思考与对策
(一)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慕课的学教互动
归根到底,建设慕课教学平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塑造人才,这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来实现,而要体现慕课平台及时的学教互动优势也依赖于学生的积极参与,因此应该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促进慕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首要任务。现在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自主学习能力差,因此想要提高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学质量,应该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做起。首先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积极的引导,将一些慕课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引起学生自觉学习。传统的教学模式早已让学生感到厌倦,而慕课资源的设计化、情景再现可使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变得妙趣横生,极大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起学生再学习的兴趣,学生愿意学,有兴趣学,自主学习能力自然也就随之而提高。其次是应用慕课进行数学教学的教师也要不断的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会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愿意、乐于与你研讨交流互动。
(二)消除教师惰性心理,提高教师思想认识,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教师是推动慕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的一股重要力量,也是最为主要的力量,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消除教师惰性心理,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让其充分认识到慕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首先应该让高职院校的数学教师勇于面对慕课所带来的挑战,让其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慕课,真正的投入到慕课的开发与建设工作中来,研究在线教学的优势和劣势,把握在线教育的规律,这样才能适应当前在线教育背景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其次让教师走出去,有更多的学习交流机会,学习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掌握慕课的开发方法;第三是建立慕课教学团队,发挥团队力量,集思广益的研究开发慕课资源,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擅用学生资源,采用师生合作值班制度,回答学生提问,督促学生学习,充分展现慕课平台的学教互动优势。
(三)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优选和共建慕课资源,改善慕课平台
在高职院校中,校园网络的作用是非常大的,高职院校想要将慕课应用于数学教学课堂中,首先应该重视校园網络的建设,从根本上提高校园信息化教学水平,现在多媒体教学已经完全实现,但是信息化程度还是非常低的,一些在线教学的经验非常不足,这就严重影响慕课的应用和普及。高校应该积极的开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将慕课作为高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一次机遇,主动迎接挑战,推动慕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程。
优质的慕课资源是吸引学生学习、提高慕课应用质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优选适合自己学院学情的慕课资源,组织校内校外有水平的数学教师和信息技术人员合作共建优质慕课资源是广大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慕课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引进一些学习平台,在学习平台上建设应用慕课,由于数学符号、公式的特殊性,使得在数学慕课建设时平台使用不便捷,将不便捷的原因及时反馈给学习平台,督促其改进、完善平台开发技术,让用户使用起来更方便。
除此之外,加大慕课投资建设开发的资金和力度,举办相关的培训工作等这些都能更好的促进慕课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发展。
(四)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慕课学习过程的考核
完善慕课考核评价体系对于促进慕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借助于慕课优势提高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其考核评价除了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应用能力的考核之外,要体现慕课学习过程的考核,因为考核评价是风向标,学生的学习围绕着考核评价内容来进行。学习过程包括课前的视频学习过程,课上的研讨和课后的参与交流反馈过程,注重慕课学习过程的考核,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因此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注重慕课学习过程的考核,使考核评价贯穿于慕课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就会重视慕课学习,让慕课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真正的发挥作用,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
五、结束语
从当前的教育体制和高职数学教学现状来看,慕课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课堂的教学地位,只能作为一种促进教学的有效模式,可以利用慕课的这种契机,将慕课与数学课堂相融合,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加快数学教学信息化的进程。
慕课的应用不应该流于形式,否则就失去了应用的目的,在高职数学教学中,应用慕课是教育发展的趋势,高职院校应该加快建设的脚步,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师的慕课应用能力,将慕课真正的应用于高职数学教学中。
参考文献:
[1]冯培.挑战与变革:幕课时代的高等教育[J].前线.2013(12).
[2]殷丙山,李玉.慕课发展及其对开放大学的启示[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5).
[3]程池,贺方超,商豪,等.浅议大学数学教育如何应对幕课带来的挑战[J].大众科技.2013(10).
[4]邓宏钟,李孟军,迟妍,等.“慕课”发展中的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9).
[5]杨月梅,陈忠民,庞淑萍.“慕课”平台在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探索.2015(8).
[6]刘妍.基于微课的技工院校高职数学教学改革实践[J].高教学刊,2015(15):122-123.
[7]杨浩.慕课对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高教学刊,2017(12):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