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
摘 要:在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实训教学具有重要的地位及作用,其与教学和生产、实践和理论相互结合,能够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内部教学质量。创建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的工作流程,实现实训教学运行制度的规范化,对实训教学的过程进行管理,实现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全面监控的学习方案能够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及教学过程中的有序开展。基于此,文章就以某高职院校为例,研究基于PDCA过程控制视域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创建。
关键词:PDCA过程控制;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20-0043-03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 has important position and function. Combined with te
在我国高职院校工作不断深入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高职院校实训教学工作质量水平及效率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顶岗实习、教学一体化、校内生产实训及开放式实训等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被不断的研发。在此背景下,就要创建有效且完全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此实现实训教学的全过程控制管理,从而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及效率,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内部教学质量。过程控制管理是全面质量管理遵守的科學程序,也就是质量计划创建及组织实现的全过程,此过程就是根据PDCA过程控制实现不停的运转实现,其在循环之后能够有效解决一部分问题,但是还有可能其他问题没有解决,从而出现全新的问题,之后进入到下一个循环控制。此过程控制模式能够保证教学质量的完全,提高实训教学的时效性,使教师能够实现教学任务的合理安排,以此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1]。
一、高职院校实训教学现状
(一)实训课程内容与实际相背离
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重点为就业岗位技能,那么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要将实际操作技能的传授作为主要内容,对实际工作进行模拟。但是部分院校在制定实训项目内容方面和实际工作岗位需求的知识严重背离,没有与时俱进,大部分学生对于实训在自身职业生涯规划中的作用都不了解,并且部分实训环节没有作用,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部分学校资金短缺,导致实训设备满足不了教学需求,整个班级无法同时实训,以此提高了实训教师的工作量。还有部分学校虽然教学仪器完善,但是因为缺乏科学的管理理念,导致设备无法发挥自身的作用[2]。
(二)师资队伍问题
部分高职院校的师资紧张,导致教师任务较重,教学压力大,对实训教学的开展无法进行准备工作不熟悉,实训教学的环节流程,甚至部分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较低,不能够熟练操作设备,导致实训教学无法开展,降低实训教学质量。部分管理人员维护操作技能不规范,导致设备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对实训教学的进行造成影响[3]。
(三)实训考核目标不明确
考核指的就是对学生开展实训前后的掌握内容及知识进行对比,通过学习及考核,学生对每个专业技能都有清楚的认知和了解,并且能够及时纠正实训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但是实际实训之后,学生并不清楚自己学习内容的重点知识,完成实训只是为了成绩。那么教师制定科学严格的实训标准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提高实训课程的教学质量[4]。
(四)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问题
目前,部分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监控过于重视实训教学组织的实施过程评价与检查,对于其他环节较为忽视,比如实训教学保障等。对于实训教学计划、秩序监控较为重视,但是对于教学内容、研究及大纲等方面较为忽视。对于教师教学活动监控较为严格,对于学生学习活动监控忽视。对于学生学习知识质量监控较为严格,对于学生能力及素质培养监控较为放松。对于学生知识考核较为重视,對于学生能力及素质考核方法研究不足。部分高职院校质量监控是对教学过程中的某一部分进行监控,没有统一的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二、基于PDCA过程控制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理念
(一)全员性的教学管理对象
全员性的教学管理对象指的是高职院校全部的师生都参与到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过程中,不仅学校各行政领导参加,还要求普通教师也要参加;不仅专家教授参加,还要求后勤服务人员也要参加;不仅教师参加,学生也要参加。通过此种理念,能够充分调动全校师生在教学质量管理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从而实现质量管理,人人有责的目的。创建教职工岗位的管理职责制度,能够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通过科学有效的质量标准及评价体系,实现质量监督及反馈体系的规范化,以此创建成为专家及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及师生评管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全校教职工及师生都参与的目的。
(二)全程性的教学管理范围
全程性的教学管理范围指的是高职院校通过组织教学、创建教学及教学过程实现教学质量的全过程控制。首先是组织的监控,主要包括教师传授、实际操作、演练及实习等教学模式;教学过程的监控指的是教师备课、讲课、学生听课及教师对学生的课后辅导等;创建教学指的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重点特色专业和创建精品开放课程,选择教材及使用教材,创建师资队伍及培养。
(三)全面性的教学管理内容
全面性的教学管理内容指的是高职院校使用全面性的方式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管理,主要包括数理统计方式、科学管理方式等多种全面性方式。高职院校中的全面质量管理要以学校整体为基础,创办用户第一及顾客至上的办学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另外,要将学校中的各个环节及部门的工作和教学质量监控工作相互连接,创建全面性且多方位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四)组织结构的创新
高职学生实训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学生技能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学生投入到实际工作中。那么在学生实训教学过程中,学校可以创建以学生为中心,以企业与学校为基础的全面性管理组织机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技术安全及职业纪律,并且对其进行监控,解决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问题。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学校实施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加强实习指导及过程控制。学生在此阶段的实习成绩评定主要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双方考核制度。
三、基于PDCA过程控制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对于以上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根据PACA过程控制中的计划、执行、检查及处理四个阶段循序渐进的方法,确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实现制度创建的完善性,提高实训教学的质量及实训教学监控的时效性,对实训教学任务进行合理的安排,以此有效提高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从而使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更加系统性及科学性,以此对教学内部因素及外部因素进行有效改善,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教师、学生、管理及条件,教学内部因素主要包括方针、体制、政策及育人环境。
(一)P-计划阶段
此阶段的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分析及研究,实现实训教学质量管理目标及标准的确定,以此创建保证质量的方案及计划,此阶段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其一,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现状的调查及分析;其二,寻找实训教学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其三,对影响实训教学过程质量因素进行分析;其四,对影响实训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确定,针对确定的影响因素制定相应的计划及措施。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看出来,影响高职院校实训质量提高的因素就是实训教学管理文件与校企合作及工学结合的培养人才目标需求不贴切,其次就是在目标计划实施过程中具有监控及管理问题,另外就是实训室创建和资源问题,最后就是没有创建实训教学信息化管理体系。所以,在首先的计划阶段,要创新实训教学管理文件,比如创新实验教学及管理工作规范、实训教学的质量评估标准、实训教学的工作流程及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等;另外,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建过程中,要将实训教学作为主要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融入,并且创建针对性的实训教学课程标准。在实训教学管理中融入企业生产管理看板,以此实现实训教学管理的可视化;之后,将创建专业实训室的项目及资源共享实训室项目进行实施;最后,创建实训教学信息化及管理信息化。
(二)D-执行阶段
此阶段是将制定的实训教学质量管理措施及目标作为基础,将制度的创建落实,实现实训教学目标的确定,实现实训教学可视化管理的实施,提高实训教学资源使用效率,并且实现实训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实训教学实施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为课前准备及具体操作。课前准备包括对学生的实训中心守则及安全教育,仪器设备的申请领取及调试,还包括实训教师在实训教学之前对学生的预习情况、安全及分组情况进行检查;具体操作包括实训教学的具体实训,实训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演示讲解,之后指导并且监督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协助学生在实训流程中进行质量检查,根据相关的实训教学管理需求,首先要对实训过程中人才的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创建实训室项目的登记表并且实施,编制专业或者课程的实训教学指导计划手册;以实训教学可视化需求为基础,创建根据现代企业现场管理的可视化实训板,将职业化作为基础,以此实现实训室中的设备、流程、安全、使用及实训内容的全面可视化;另外,将因为专业实训室创建没有规划性或者实训室建设重复及缺乏共享性導致的部分实训项目创建率下降的问题,实现全学院能够共同使用的教学需求实训室项目进行统一的管理,实现全学院教学设备及资源的共享,主要内容包括电路实训、精工实习、计算机基础教学、听力实训,这些内容在应用外语、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及信息工程学院进行创建;ERP及办公自动化等一系列的共享性课程基础教学在学院实训中心创建,并且通过实训中心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统一的管理,其他学院及教学单位不再重复创建。以此能够降低实训室创建的成本,还能够提高实训室及资源的统一管理及共享,从而能够提高实训资源及设备的效率。为了能够实现实训教学数据信息收集、处理及反馈的问题,从而对实训信息进行实时的掌握,就要实现实训过程高校、实施及精准的控制,提高科研工作的进度,从而提高创建实训教学及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创建,通过学员科研的课题创建满足我院需求的项目。将顶岗实习管理教材引进到实训教学过程中,以此能够实现毕业顶岗实习教师、学生及企业的全面管理。
(三)C-检查阶段
根据创建计划之后的执行情况,以学院相关的实验实训教学管理文件、实训课程体系、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实训教学安排及指导,对不同的实训中心运行过程中的教学及管理实现检查及评价,并且找出其中的问题,以此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首先,实现实训教师及学生的问卷调查;其次,实现实训室实训记录的查询及现场检查;之后,通过创建的高职院校实训管理系统实现实训教学的专项检查,将实训数据进行统计及分析,从而成为专项的检查报告;最后,利用创建的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平台实现用人单位及企业评价意见的收集及统计分析,以此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收集及分析。
我校数控专业通过使用功能PDCA过程控制在实训生产过程中,学生能够实现实训操作及产品的加工,能够在真实环境中实现生产及实训任务,从而有效掌握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技能。
(四)A-处理阶段
此阶段是循环控制的最后一个阶段,其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实训过程中问题的检查及处理,将实训过程中出现及遇到的问题解决对策进行总结,实现管理制度及相关规定的完善,对学生的成绩进行巩固,并且将检查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问题等到下一次检查的時候进行解决。比如在学生毕业顶岗实习管理过程中,因为毕业学生要在全国不同的企业及事业单位中进行顶岗实习,并且顶岗实习的过程及结果和学生今后的实际就业具有密切的关系,在管理过程中多会出现校内教师指导管理不到位及管理无作用的问题。所以在对这些问题进行检查过程中,我院对于毕业顶岗实习学生进行实习管理过程控制及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两者相互结合的模式,也就是将学生的毕业论文指导教师作为学生的定岗实习指导教师,以此使顶岗实习的学生管理中的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能够具体落实到某个人及某件事中。过程控制及结合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校内外顶岗实习及毕业设计指导教师两者的相互有效沟通,并且实现学生指导的全过程交流及考核评价。
本文将创建的基于PDCA过程控制的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2014级数控专业1班30名学生中实施,使全部学生使用此种监控体系进行实训教学,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教师进行了全面的跟踪问卷调查,并且和没有使用本文所设计的质量监控体系班级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在以PDCA过程控制为基础的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管理中,教师及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态度都较为端正,并且纪律严明,具有明确的目标,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速度较快。
四、结束语
在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之后,我国高职教育通过十余年的发展,在规模不断扩展的基础上,毕业生的就业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以此表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我国教育中具有较大的贡献,为社会培养了生产、创建及服务管理一线需求的高技能全面发展人才。在质量管理理论在工业生产方面不断发展及完善的过程中,教育领域也开始逐渐使用质量管理思想,部分高职院校开始将目标投向于PDCA过程控制中,将其引入到学校教育中,但是在此过程中还面临着较多的现实问题,要使用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进。但是不可否认,通过PDCA过程控制的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能够实现实训运行制度的规范,创建实训工作流程能够提高实训教学质量,从而有效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養的效率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永,孙蔚闻.高职院校实训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以PDCA过程控制方法为视角[J].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3):5-7.
[2]娄在凤.基于实践平台的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教学质量过程控制研究——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当代职业教育,2014(11):103-105.
[3]钟慧敏.基于PDCA理论的高职二级学院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机制[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2015,29(4):68-70.
[4]张雯莉.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高职高专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改进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4.
[5]薛冰.高职软件实训课教学资源整合的实践与研究[J].高教学刊,2016(05):244-245.
[6]柴林.高職院校实训室“软环境”行业博物馆化的研究[J].高教学刊,2016(13):27-28+30.
[7]陈靓,陈国钧,沈建忠.校企合作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17(01):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