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升级背景下的中德职业教育的比较研究

2017-05-30 16:55李晓东
中国商论 2017年29期
关键词:产业升级中国职业教育

摘 要:随着新一轮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在全球展开,对人才的培养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它需要的不仅是研究人员和工程师,也需要大批量的符合新技术新环境要求的技师和工人,而这些人才的培养离不开职业教育。德国是世界公认的在职业教育方面做得最为优秀的国家,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本文从用工制度、核心竞争力等六个方面进行比较。通过对比提出在完善法律、企业责任、技工地位等六个方面可供改进的意见,希望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职业教育 产业升级 中国 德国

中图分类号:F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0(b)-179-03

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

20世纪20年代,德国首创“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二战后不断发展完善,至今已形成完备的组织和机制,对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德国制造”的全球竞争力的形成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并获得了世界的赞誉。“双元制”的“双”是指办学主体为企业和职业学校双方,学生要在这两处完成职业教育,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德国职业教育的学制为3~3.5年,70%的时间在企业中进行实践教学,学习具体设备的操作和技能,30%的时间在职业学校进行理论学习。学生每年的费用三分之二由企业承担,计入企业成本,三分之一由政府承担。在“双元制”中企业是积极的参与者,特别是拥有500人以上的大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比例超过90%。

“双元制”教育模式强调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企业以传授职业技能为主,目的是使受训者更好地掌握在实际工作中怎么做;职业学校以传授职业知识为主,目的是使受训者充分掌握理论知识。企业通常设有培训车间或实际生产车间,且车间教学设备的配置能够完全符合实际技术水平;职业学校通常设有教室和实验室,围绕企业活动开展教学。学生与企业签订职业教育合同,毕业时获得企业和学校颁发的双证。如果企业和毕业生双方愿意就可在企业直接就业,实现了培训与就业的零对接。

丛明才总结德国的职业教育特点是:(1)课堂教育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2)参与的企业覆盖面广;(3)各类教育形式交互进行,职业培训结束后的学生也可以进入高校学习,被大学录取的学生也可以先接受职业培训;(4)培训与考核相分离,使学生获得的毕业证书更具有可靠性和权威性[1]。

2 产业升级与职业教育

21世纪,世纪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和普及,标志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德国为了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在2013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的概念。指出这次工业革命的标志为:数字化、产业网络化和机器自组织。德国“工业4.0”是把工业化和信息化相结合起来,与美国的“互联网+工业”模式相比,德国的模式更加强调工业化,也就是更加注重“硬件”的打造。德国“工业4.0”核心是通过“信息物理网络”实现人、设备与产品的实时连通、相互识别和有效交流。通过智能工厂来智能生产实现人与机器互动,构建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和数字化的智能制造模式[2]。“工业4.0”是一个多方协作的平台,可以跨行业、跨部门、跨国家协作;它也是一个灵活性强的制造模式,根据需求的变化来灵活的调整生产程序;它还是一个具有领先性的战略,德国率先制定行业标准、技术标准、供应商策略和主导的市场战略,可以使它长期在世界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李克强总理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中国制造2025”不仅可以推动新常态下的产业升级换代和结构调整,还可以提高我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综合竞争力。“中国制造2025”的主要目的就是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提高制造业的自动化程度,减少生产资料和能源的消耗,推进绿色发展。其主要目标是为促使互聯网与工业应用的融合,应用在采购、设计、生产、销售以及客服等众多领域,借助于生产的智能化,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推动产业升级。

工业化和互联网的融合是未来制造业的走向,这需要很多高端的人才来推动。未来生产过程中人机互动将更加紧密,标准的日常工作可以留给机器来做,人则更多的是用智力解决复杂的决策工作。德国“工业4.0”对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他们需要集合更多高端技能的新员工,懂工业化、信息化、网络化。德国当前教育领域呈现的一种观点是:“没有教育4.0就没有工业4.0”。所以德国未来的职业教育将迎来“职业教育4.0”的新革命。“工业4.0”依托于智能化和网络化,“职业教育4.0”的核心就是培养出具有“数字化”能力和素养的学生。这便是德国职业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样也对中国的职业教育提供了方向性的指导。“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人的问题,是数量庞大的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的培养与使用的问题。我国在高等教育方面正在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将来还会有更大的发展。但在职业教育方面由于种种原因,差距甚大,技术工人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工业发展的短板,再好的设计也是要工人的双手做出来的,职业教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培养合格的人才,才能实现产业升级的目标。

3 中德职业教育对比

3.1 企业用工的制度成本

企业的用工成本指的是企业雇佣和解雇员工、支付员工工资、福利等费用。而企业用工的制度成本则主要体现于解雇员工时需要固定支付给员工的补偿费用。德国企业用工的制度成本是很高的。德国法律明文规定,解雇一名员工要至少支付一年的工资作为补偿,这样一来,德国企业愿意利用“双元制”职业教育平台,来选择合适的员工并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首先在2、3年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和企业都在进行磨合和双向选择,只有双方都认可了,在毕业时才可能签订雇佣合同,成为正式员工。这时企业认为该生是一名符合企业要求的员工,未来不大可能解雇;而该生也认同该企业的企业文化和管理风格,会自觉接受企业的管理,不大可能跳槽,有利于工作的稳定性。另外,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企业只需支付津贴,没有工资。津贴要远少于工资,这样也为企业节约了用工成本。

在我国,用工的制度成本比较低,企业解雇员工比较容易,这样一来,企业就不重视员工的筛选和培养,缺人就招聘,人多就裁员。从而导致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也不高,大家同床异梦,没有认同感。

3.2 对核心竞争力的认识

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尔最早提出“核心竞争力”这个概念,笔者认为,核心竞争力是指:在组织内部所形成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结合体,是企业在运用这些结合体时所具备的整合能力[3]。企业竞争的根本是核心竞争力的比拼,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应是企业的长期关注所在。其实质是企业员工的培养,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要求企业要有较强的凝聚力,企业对员工有责任感,员工对企业有忠诚度。“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为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和平台。企业和学生在学习期间,都可以对对方有充分地了解,以评估是否是自己的未来之选。而一旦选定,则可以长期维持劳动关系,这样企业愿意不断培训人才,而不用担心员工跳槽;员工也能以厂为家,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为企业创造更大利益。如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在这种稳定的雇佣关系中得以培养壮大,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所以这种职业教育模式如果仅仅只从用工成本节约的角度来理解,就太狭隘了,而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看,更能体会它的优越性所在。中国的企业家们有多少能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审视自己的企业经营?又有多少能把工作重心放在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之上呢?这可能才是我国企业家最需要弥补的短板。

3.3 政府和企业的财力支持

德国在职业教育上的财力投入十分巨大且持续稳定。德国职业教育经费包括两个方面:来自政府拨款和来自企业资助。德国政府设立了一个中央基金,会统一分配给培训企业。不过企业的资助仍然是职业教育经费的大头,在财务上承担大部分的经费。德国的学生上学不交学费,所以德国的培训企业支付学生的学费。此外,他们也需要自行负责购买培训设备、建设培训场所、支付培训教师工资,以及要为来参加培训的学生提供津贴等。

3.4 师资力量的培养

德国在培养教师的时候,先学习自己未来要教的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相关实践技能,然后学习教育的知识,掌握怎样去教学生的技能。职业教育师范生要选择两门专业课,一个是主专业,一个是副专业。毕业后在学校也要从事这两门专业的教学工作。这样老师有更全面的知识,学生也有更多的选择。

3.5 完备的法律保障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具有相当完备的法律保障,德国颁布了《联邦职业教育法》《青少年劳动保护法》《职业教师培训条例》以及其他法律法规来保障职业教育的顺利发展。有了法律的保障,职业教育发展的道路更加的明确和畅通。相比较之下,我国的职业教育只有《职业教育法》,但是其他相关的配套法律还是不够完善,特别是没有以立法的形式真正落实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3.6 社会文化

中德两国在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巨大。德国是一个经受了宗教改革洗礼的国家,马丁?路德“因信称义”的观念在德国深入人心。受宗教因素的影响,德国民众对职业的虔诚具有灵魂救赎的意义。德国人具有很高的职业平等观,不管是多么平凡的职业,他们都会认真的去完成。他们不会特别在意职业的经济社会地位,而是觉得适合的就是最好的。德国工人普遍具有“工匠精神”,他们尊崇技术,喜欢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德国制造”闻名于世界的正是因为德国有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德国工人。在我国“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书中自有黄金屋”是大多数人的奋斗目标,普遍看不起工人阶层,对具体操作技术也不重视。没有形成尊重劳动、崇尚技能、恪尽职守的工业社会价值观,对这些观念的转变还是非常任重道远的。

4 德国职业教育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4.1 完善相关法律

中国职业教育法律建设还比较薄弱,相关配套法律和规定不完善。因此要想保障“中国制造2025”顺利实施,加强职业教育,应丰富法律条文及政策性文件,规定好政府、企业、学校、行业在职业教育中的职责与定位。

4.2 鼓励企业担当主导责任

我国的职业教育的责任在学校,企业更多的是旁观者,这导致学生的培训不足、效果不佳。企业没有参与职业教育的動力。虽然我国没有德国那么高的用工成本,企业无积极性,但可考虑运用综合手段促使企业往这方面转变,例如给企业提供培训经费,培养合格毕业生给予减免税费等,调动企业积极性。

4.3 改善考评方式,增加文凭含金量

德国实行严格统一的国家标准和考试要求,考评分离。只要通过了国家的考试取得了相应专业的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才表明该生完成学业能够进入企业从事相关的工作。我国的职业教育只有统一的标准,然而考评方式却不一致。不同的职业院校有不同的考评方式,评价主体只限于学校,企业几乎不参与考评,学生教育质量良莠不齐,无法保证教学水平和实践技能掌握的真实性。可以考虑像德国一样的双证书方式,分别由学校和企业颁发,尤其是行业龙头或优秀企业,给予国家承认,提高文凭的含金量,增加市场的认可度。

4.4 实行“双师制”

德国职业教师必须具备与所教专业相应的工作经验才具备任教资格。在德国,兼职职业老师必须有在企业工作过,才能来学校教学,专职教师也要有相应的实践经验。我国的职业教师对企业经历没有要求。由于我国以学校教育为主导,所以在此方面没有动力。学生毕业后到企业可能面临与实际工作有较大脱节,需要企业再培训,这对企业和毕业生来说都是很大的浪费。采用“双师制”让企业的员工参与进来,是一种负责任的选择。

4.5 宣扬“工匠精神”提高技工地位

德国的精品制造得益于优秀的工匠,这些工匠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很高的专业技能,社会经济地位也不低,所以德国工人具有很强的“工匠精神”,并以此为骄傲。而在我国技工的社会经济地位不高,人们的“工匠”意识淡薄,总觉得低人一等,也就不会有精益求精的努力。如今要想转变“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我们必须大力宣传“工匠精神”,让人们意识到当工人不丢人,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的人去主动提高自身的劳动技能,乐于参加职业教育。

4.6 打造职业教育的“清华”“北大”

在国人心中,从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竞争力强,就业前景好,还是一种无上的光荣。因此,为了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实力,我们应该打造几家如同清华、北大一样知名的、有实力的、拥有优秀教学质量的职业教育院校,让学生以这样的职业学校为荣,不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这就需要政府主导选择优秀的职业学校和有实力的企业强强联合,给予资金和政策上的大力扶持培养,重点打造几个样板学校,作出知名度和口碑,形成社会示范效益,引领职业教育的发展。蓝翔技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希望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能予以重视,从而推进产业升级和工业制造能力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丛明才,王婀娜.德国职业教育研究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5).

[2] 李陶.工业4.0背景下德国应对3D打印技术的法政策学分析——兼论我国对3D打印技术的法政策路径选择[J].科技与法律,2015(02).

[3] 李晓东.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误区分析[J].中国商贸, 2010(26).

猜你喜欢
产业升级中国职业教育
我国生产性物流业促进装备制造业升级的策略分析
濉溪县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关于福建自由贸易区发展理念和辐射带动海西产业升级模式的探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商贸流通业集聚对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