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城市竞争力的评价与分析

2017-05-30 14:29张潇潇
中国商论 2017年34期
关键词:城市竞争力主成分分析法

张潇潇

摘 要:“一带一路”是中国于新时期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积极探索开创区域新型合作的战略构想,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经济竞争力、社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三个维度来衡量城市竞争力,并从中选取16个指标,构建一个简单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2014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沿线城市中的19个地级市的城市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3的城市竞争力较为低下,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且不同城市竞争力差异较大。

关键词:新丝绸之路 主成分分析法 城市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12(a)-130-03

“丝绸之路”是指中国古代经中亚通往南亚、西亚以及欧洲、北非的陆上贸易通道,因大量中国丝绸和纺织品多经此路西运而得名。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个经济合作区域,自汉代以来便是连接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但是后来由于航海时代的到来,其逐渐失去贸易优势而被海运所取代[1]。

进入20世纪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我国也开始进行改革开放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重构一条“新丝绸之路”的设想变得愈发必要[2]。于是,当20世纪末新亚欧大陆桥得以全线贯通后,表明经由中亚通向欧洲的“新丝绸之路”的诞生[3]。尤其在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和振兴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

中国段“新丝绸之路”共经过苏、皖、豫、陕、甘、新等省(自治区)的共计27个城市,这27个城市由于地理区位和自然禀赋的不同,其城市发展水平自然也并不相同。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对“丝绸之路”沿线城市进行竞争力评价有助于对比研究各城市的差异情况,更便于抓住国家建设“一带一路”的契机使不同城市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选取适合自己的方向发展。本文正是从此处着眼,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途径的27个城市中的19个地级市(其余为县级市)作为研究样本,首先构建了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所选取的19个地级市城市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1 文献综述

城市竞争力是指一个城市在国内外市场上与其他城市相比所具有的自身创造财富和推动地区、国家或世界创造更多社会财富的现实的和潛在的能力[4]。国外城市竞争力研究兴盛于20世纪80到90年代。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研究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波特(MichaelE. Porte)教授提出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并且波特教授指明其理论适用于城市或区域等级的次级的经济体[5]。在早期的研究中,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定义更强调经济维度[6]。随后,其他要素的地位和作用开始更多地为人所关注,例如知识和创新、信息与通讯、自然环境、生活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等[7~9]。

我国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以后[10],并且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逐步向纵深推进。在理论方面,倪鹏飞博士建立了城市竞争力弓弦箭模型[11]。宁越敏教授就参考国家竞争力模型,进而建立了城市竞争力的测度指标体系[12]。王桂新等提出了城市发展的三维竞争力理论[13]。倪鹏飞等[14]采用定量方法计量了全球500个城市的竞争力指数,并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程玉鸿、程灵云[16]从城市竟合的视角,以城市网络中各城市的竞争与合作为基础,以大珠三角地区为例分析了城市竞争力的来源。

尽管目前我国在城市竞争力方面的研究已相对成熟,但从其区域分布来看,目前研究多集中在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城市群,较少涉及到西部不发达地区。尤其是在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下,研究其途径的城市,尤其是途径的西部不发达城市的城市竞争力并相应提出发展建议更具有现实和时代意义。

2 指标构建与数据来源

2.1 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竞争力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和多维的。本文参考前人[17,18]的做法,构建了3类共计16项指标体系来评价“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的城市竞争力状况。

该指标体系一共包括四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即城市综合竞争力;第二层为系统层,以经济竞争力、社会竞争力和环境竞争力作为主要衡量维度;第三层为要素层,由7个因素构成;第四层为基础指标层,由16个指标构成。

2.2 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仅选取“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沿线地级城市为研究目标,因此除去新疆的哈密市、吐鲁番市、昌吉市、石河子市、奎屯市、乌苏市和博乐市等县级市,本文的研究样本共计19个地级市。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5》《江苏统计年鉴2015》《河南统计年鉴2015》《陕西统计年鉴2015》《甘肃发展年鉴2015》及各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如表1所示。

2.3 定量分析方法

现有的城市竞争力评价方法主要为主成分分析法,它的基本思想是将观测变量进行分类,将相关性较高,即联系比较紧密的分在同一类中,每一类变量实际上就代表了一个基本结构,即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是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本文为了消除数据量纲的影响,首先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标准化处理,然后借助SPSS软件对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以便提取主成分和计算因子变量的负载值,进而给予因子解释,最后进行得分计算。主成分得分计算方法如下: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3.1 主成分的提取和解释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Bartlett球形检验,我们观察到2014年的数据显示出大部分的变量具有高度相关性,KMO检验值=0.567>0.05,P值=0.000<0.05,由此推断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

接下来是主成分分析的进行步骤。首先利用SPSS19.0软件对原始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选取特征值大于1的前3个公因子作为反映城市竞争水平的新指标,其累计贡献率达到了78.024%(>60%),据此推断出所选取的指标能反映基础数据的大部分信息,可以采用。进而运用正交旋转法,得到旋转后的载荷矩阵。由于因子载荷反映的是主成分与原指标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因此载荷值越大代表着相关程度越大。根据各因子对信息的概括和反映程度,将3个公因子分别定为:综合经济因子、经济效益因子和环境质量水平因子,如表2所示。

3.2 城市竞争力的评价结果及分析

由公式(1)和(2)计算2014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沿线城市竞争力各主成分得分、综合得分以及排名(如表3所示),从表3可知:F总>0,说明其综合竞争力在“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沿线城市平均水平之上,如西安,其得分最高,为4.66706。相反,F总<0,说明该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在平均水平之下。目前,“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国段沿线地级市中的13个城市的综合得分都在0以下,表明大概有2/3的城市综合竞争力水平都偏低,从表3可以看到定西市得分最低,为-2.4017。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其中西部地区不发达城市占比较多。从表3可以看到,东部地区两个城市竞争力排名比较靠前,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城市发展水平极为不平均,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除西安、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外的多数城市竞争力排名较为靠后。并且多数城市在F1~F3这3个主成分上的得分都是负值,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低水平集聚”的状态。结合城市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城市依旧是把传统农业作为本市的主导产业,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并未形成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缺乏支柱产业和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成为导致城市竞争力偏低的主要原因。

城市竞争力水平较高,得分在0以上的城市有西安、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徐州、兰州、嘉峪关和洛阳。对这些城市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这些城市一部分是省会城市,如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在资金、技术、人才配置等要素集聚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使得其能够广泛调动资源,提高城市开发力度,从而城市的发展速度和效率就比较容易赶超省内其他城市。而另一部分是工矿业等自然资源较为丰富的城市,如克拉玛依和嘉峪关。克拉玛依是西北乃至全国石油资源基地,石油能源地位的不断提升和建立在石油基础之上 的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克拉玛依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的发展。嘉峪关则依托其丰富的铁矿资源,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以冶金工业为代表的工业体系,第二产业占比达到了80%以上。

4 结论与讨论

“一带一路”是国家在新形势下提出的新的战略构想,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竞争力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较为客观地分析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19个地级市的竞争力水平。从结果来看,约有2/3城市的竞争力得分在0以下,城市竞争力普遍较低且差距较大,分析其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点。

(1)地理区位效应较为显著。“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城市位于中东部经济较发达区域的较少,大部分位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西部地区交通不便,产业发展条件不够成熟,投资条件和环境均不够优越,较难承接中部和东部地区的产业和技术的输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发展。

(2)西部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恶劣,资源承载力低下,造成许多中小城市产业落后,经济发展还是依赖较为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极为不合理,但由于其高端要素聚集程度较低,又缺乏改善产业结构的动力,以至于造成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城市竞争力较弱。

因此,为了振兴“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必须从薄弱环节入手,加强区域间的交流和合作,积极联合中西部较发达地区,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条件和产业基础选取中东部合适的产业进行转移,以此来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此来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西部途径城市的竞争力,进而推动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何茂春,张冀兵.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国家战略分析——中国的历史机遇、潜在挑战与应对策略[J].人民论坛,2013(12).

[2] 王保忠,何炼成,李忠民.“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体化战略路径与实施对策[J].经济纵横,2013(11).

[3] 易显河.复兴“丝绸之路”计划[J].西部大开发,2008(1).

[4] 郝寿义,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以若干城市为案例[J].经济科学,1998(3).

[5] MichaelE.Porte.CompetivenessofNations[M]. TheFreePress,1980.

[6] KreslPK,SinghB.CompetitivenessandTheUrbanEconomy:Twe nt-fourLargeUSMetropolitanAreas[J].UrbanStudies,1999(36).

[7] KreslPK,NiPengfei.GlobalGrbanCompetitivenessReport(20 05-2006)[M].Beijing:SocialSciencesAcademicPress,2006.

[8] MaleckiE.KnowledgeandRegionalCompetitiveness[J]. Erdkunde,2000,54(4).

[9] CookeP,SimmieJ.Knowledge,lnnovationandtheCompetitiv enessofCities[C].BuckN,CordonI,HardingA,TurokI.Chan gingCities:RethinkingUrbanCompetitiveness,Cohesionand Governance.Basingstoke:PalgraveMacmillan,2005.

[10] 江洪,劉志刚,叶茂,等.城市竞争力的理论基础及其特点初探[J].城市问题探索,2012(6).

[11] 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12] 宁越敏,唐礼智.城市竞争力的概念和指标体系[J].现代城市研究,2001(3).

[13] 王桂新,沈建法.中国地级以上城市竞争力综合竞争力研究[J].复旦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14] 倪鹏飞,赵璧,魏劭琨.城市竞争力的指数构建与因素分析——基于全球500典型城市样本[J].城市经济,2013(6).

[15] 程玉鸿,程灵云.基于城市竞合视角的城市竞争力来源分析——以大珠三角地区为例[J].城市问题,2014(12).

[16] 周宏山,吴诣民,路维春.城市竞争力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J].经济问题,200(12).

[17] 郭海湘,陈丽,刘龙辉,等.基于TOPSIS法的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3,27(1).

[18] 张超,李丁,张洁,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西北地区城市竞争力评价与演变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5,29(6).

猜你喜欢
城市竞争力主成分分析法
基于基础设施建设的城市竞争力分析和比较
山东省旅游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中国装备制造业阶段竞争力研究
陕西省各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综合评价与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煤层气赋存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基于AHP的城市竞争力研究
宁波与长三角洲主要城市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
中原城市群城市竞争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