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城市发展周期史研究

2017-05-30 12:32李敏昌李燕妮
三峡论坛 2017年3期
关键词:社会变迁

李敏昌 李燕妮

摘要:任何城市都要经历兴起、发展、繁荣、衰退或再度繁荣的过程。宜昌经历了扑朔迷离、如梦如诗的史前时期,楚源沮漳、巴人地望的古代,口岸开放、战火纷飞的近代,走向光明、蹒跚前行的现代和跨越发展、筑就辉煌的当代,这使得宜昌城市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周期性。其周期性特点表现为:先民生息地望-军事重镇-郡县治所-过载码头-通商口岸-水电都市-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中心城市。城市发展周期理论的引入为研究宜昌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城市发展周期;社会变迁;发展转型

中图分类号:F29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332(2017)03-0067-08

概观全球城市发展史,可以发现,任何城市都有其生命周期,即经历兴起、发展、繁荣、衰退或再度繁荣的过程。[1]自觉把握人类文明、城市文明发展规律,研究城市生命周期的生成与变迁规律,是保持城市永久兴旺动力的必修课。

宜昌从目前所知最远古的长阳人到如今现代化大都市,具有城市发展的样本意义。她发端于远古文明,具有先民生息地望、军事重镇、郡县治所、交通要塞、过载码头、通商口岸和现代工程发展转型的诸多特点。研究宜昌从自然的进程到人类对其改造发展的社会进程,将有助于宜昌未来的发展。

一、古代宜昌城市发展周期

宜昌的发展首先是个自然的进程。从20万年前的长阳人到1876年宜昌开埠,催生宜昌渐成古城的因素主要是先民经历筚路蓝缕渐成地望、军事重镇、郡县治所、交通要塞、过载码头等。

1.宜昌缘起于先民生息地望

长江流域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其中,长江中上游三峡与江汉流域是先民繁衍生息的重要地带,出现有至今约200万年的“巫山人”、约20万年的“长阳人”等原始社会文化遗址,至于“城背溪”、“大溪”、“屈家岭”、“石家河”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更是星罗棋布。今宜昌市区及所辖县(市)正处于这一地带。无论是今宜昌市区,还是所辖县(市),古代先民繁衍生息的地望遍布其中,文化遗址十分丰富。这些遗址反映了宜昌先民的丰富生活样态。

宜昌古城无疑是先民繁衍生息地望演变的结果。从考古情况来看,起于新石器时代,延续至清代。先民生息地望的变化,与宜昌古河道的变迁和宜昌古城的形成相适应。新石器时代以降,宜昌古城先民繁衍生息地望的演变经历了万余年,逐步聚集形成明清时期的夷陵古城即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后的东湖县城。

2.宜昌渐成军事要塞

由于宜昌区位特征,使其上控巴蜀,下引荆襄的战略地位显著,自古就成为“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从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湖县志》载:“东湖旧彝陵地,据长江上游,西通巴蜀,为楚北咽喉。周秦以来,无朝不被兵革”。[2]7在三游洞对岸的牛扎坪一带周代遗物发现表明,早在周代时古城先民就同时出现在西陵峡口长江两岸以应付战事。

据司马迁《史记》载,周赧王三十七年,即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是宜昌成为军事要塞最早有史可考的记载。楚襄王被迫迁都陈(河南淮阳)。秦将鄢郢设置为南郡。为巩固南郡,白起派副将率兵五千,向西攻击夷陵西塞,将楚军打败,使之逃至西陵山中。秦军为防楚军偷袭,用火将西塞军营和民宅350余间化为灰烬。西陵峡至今尚存白起洞遺址。

在历史上今宜昌市区曾发生过诸多战事,仅史籍中有记载的就多达十多次。[2]207-217其中三国时期就发生10次。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建安十三年(208)的东吴甘宁攻夷陵之战与魏曹仁围夷陵之战;建安二十四年(219)东吴吕蒙、陆逊克公安南郡后攻宜都郡之战;蜀章武元年(221)蜀吴夷陵之战。[3]500-502系列战事是宜昌古代城邑形成及其变迁的主要因素。宜昌春秋时期最早城邑出现在荆门、虎牙江关,宜昌楚之西塞由荆门虎牙延伸至西陵峡口而隔江出现西陵、夷陵两座城邑。宜昌作为一个地处边陲而又贫瘠的山野小邑,因为拥有这一显著的地缘特征,竟不止一次地成为影响国家统一进程的角色。在古代,军事与政治往往是融为一体的,因军事要塞而成为郡县治所,进而成为过载码头,是宜昌的显著特征。

3.过载码头成为宜昌城市的重要特征

宜昌古城地处川鄂咽喉,是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物资集散地,水上运输、码头装卸是伴随古代成为军事要塞(郡县治所)而逐步出现的,其兴旺则是在近代成为通商口岸城市以来。

为适应物资运输的需要,宜昌很早就在古城四周设关,并在城门八处建有码头。在“四关八码头”中,临沿长江的六处都是水运码头。随着水运规模的扩大,码头数量不断增加,至近代开埠前为18家。从北门外三江沿岸的紫云宫下数,伍永盛店铺、赵家巷、社坛口、鄢家巷、张家巷等处,都是土坡沙岸的季节性码头,每年洪水季节可靠木船,枯水季节河床干涸时便停用。西坝临大江处有西霞寺码头。张家巷以下的板桥、小北门、镇川门、镇江阁、西卡、中水门、拐角头、小南门、大南门以及奎星楼、驿站等处,都是石阶码头。板桥、西卡处是渡船码头,无搬运业务;拐角头是挑水码头,搬运业务也很少;小北门大码头以起卸土产、山货为大宗;镇川门正码头以起卸瓷器、草纸为大宗;镇江阁是粮食专运码头;中水门码头以搬运煤炭为主要业务;小南门码头以起卸竹木料为大宗;大南门码头主要起卸杂货;奎星楼和驿站则都是综合性码头。[4]208-209

4.郡县治所及其变迁

宜昌古城先民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中期,也就是大溪文化时期,便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这一带曾是远古时期西陵部落分布的中心地域。[5]4-43夏、商时期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为楚地,史称“楚之西塞”,[6]96那时宜昌就建有城邑。宜昌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至2016年达2294年。如果将楚之西塞确立时间加上,就要在此基础上再增加400多年。

秦占领夷陵后,便“以此地属南郡”,[7]2860置县,派南郡都尉进驻夷陵负责管治。秦在夷陵设县,在宜昌历史上尚属首次,对城市发展影响深远。

至两汉时期仍承袭秦制。三国时曹操北定中原后,于建安十三年(208)七月南征,占据荆州后,当即“分枝江以西立临江郡”。宜昌古城首次设郡的历史由此诞生。从此,宜昌便脱离南郡管辖而行使郡的管理职能。这是宜昌城市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赤壁之战后,刘备占据荆州,改临江郡为宜都郡,领四县,使向朗督秭归、夷道(今宜都)、巫山、夷陵的军民事务。实行郡领县的体制,这在宜昌历史上也属首次。它表明宜昌设郡后不仅管理权限提高,而且管理范围扩大。

三国归晋后,宜都郡治西陵复改为夷陵,宜都郡领夷陵、夷道、佷山三县。东晋时分夷陵西境置宜昌县,宜昌成为宜都郡所领之县。[8]241-283至南朝宋、齐两代,仍承袭晋制,“并为宜都郡理”。到梁代后,宜昌所辖地域,政权交错,更替频繁,郡、县复置,致使称谓屡改,领属多变。

梁武帝天监年间,改宜都郡置宜州,“以旧宜都为州之名”。西魏又改宜州为拓州,“盖取开拓之意”。北周“武帝以州扼三峡之口复改为峡州。”尽管此间宜昌所辖地域处于纷乱之秋,但是宜昌由郡制升为州制,毕竟是城市建制发展中的又一重要节点,对其后影响尤为深远。

隋朝统一全国之初,宜昌改置硖州,领夷陵(在江北)、夷道、秭归(改长宁县入)、乐乡(巴东,开皇十八年改名)、新浦(建始分置)、远安(开皇三年来属)六县。[8]618大业五年(609),罢州置郡,硖州被改置为夷陵郡,领夷陵、夷道、远安三县。

唐代武德四年(624)平萧铣,夷陵郡被改置为硖州。所领之县与隋代相同。贞观八年(634)废东松州,以宜都、长阳、巴山三县来属,其年省夷道入宜都,九年自下牢镇移治步阐垒。天宝元年(742)又改硖州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复改夷陵郡为硖州。[7]861

到五代十国时,宜昌地域处于十国纷争地带。起初属十国中最早称帝者王建所建前蜀管辖,后唐灭前蜀后为高季兴所建荆南所辖。[9]186此间仍置硖州,所领之县除夷陵、宜都、远安外,[10]2012还包括秭归[11]46和今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带。[12]33宋代置峡州,称谓由从石的“硖”,改为从山的“峡”。

元代是宜昌建制沿革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元至元十七年(1280)宜昌由州跨越府而升为路,称“峡州路”,隶属荆湖北道,领夷陵、宜都、长阳、远安四县。[13]1418

明太祖朱元璋在统一战争扫平群雄中,首灭陈友谅、占领鄂诸境的甲辰年即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便设立了湖广行中书省。[14]89-190宜昌便改峡州路置峡州府,同年九月又降为州,直隶湖广行省。洪武九年(1376)四月,改峡州为夷陵州,以州治夷陵县省入,来属,领长阳、宜都、远安三县。[15]1082

到清代,宜昌仍沿袭明代建制,置夷陵州,领长阳、宜都、远安三县。顺治六年(1649)因避忌讳改“夷”为“彝”,称“彝陵州”。雍正十三年(1735)升彝陵州为府,称“宜昌府”,领二州五县,隶于荆宜施道。“二州”为归州、鹤峰;“五县”为东湖、长阳、兴山、巴东、长乐(今五峰)。其中,“归州”在明代洪武九年时就被废州置秭归县,属夷陵州,后复为归州,以秭归县省入领兴山、巴东。清雍正七年改直隶归州,领长阳、兴山、巴东、恩施、容美等十九土司,隶属荆州府,雍正十三年(1735)九月归州裁去直隶,属于宜昌府;“鹤峰州”本容美土司田氏地,明初隶荆州府,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以其地为鹤峰州,属于宜昌府;“东湖县”为明代的附郭之邑,也就是被省入夷陵州的州治夷陵县,清雍正十三年(1735)升州为府时又将之改置成县,为府治;“长乐县”本五峰土司地,明代隶荆州府,清雍正十三年(1735)以其地为长乐县,属于宜昌府。[3]122-123从此宜昌城市建制进入了又一个新的节点。

二、宜昌开埠与宜昌近代化的开启

19世纪中叶的宜昌社会也与古老的中国同步经历着一场巨大的转型,这就是被迫在世界大潮的冲击下不停而又艰难地对自身各种因素不断的进行变化和调整,不自觉地进入到了这个社会转型的艰难过程中。尤其是从19世纪70年代开埠以来,它发生了持续、深刻、甚至影响到今天的社会发展和嬗变。

西方列强的侵入,封建统治的没落,旧有的上层建筑与社会意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悄然发生转折,新的生产方式与经济基础不可避免的在旧的社会腹中孕育,古老的农耕文明渐行衰落,新的工商时代不期而至,宜昌核心功能由“郡县治所”向兼具“通商口岸”转移,由传统军事重镇向兼具商埠城市转型。

1.清代宜昌城邑作为过载码头和军事重镇的巩固

清顺治十三年(1656)清政府拨专款,委任彝陵(宜昌古称)左营游击张琦修葺,就开始有了可以关闭的城门,从不设防变成了真正意义的城池。“城门由原八门,减为七门,名称也有改变,正东东湖门,改称大东门;正南南藩门,改为大南门;西南文昌门,改称小南门;正西西上门,改称中水门;西北之西西塞门,改称镇川门;西北之北北左门,改称小北门;正北北望门,改称大北门。原东北小东门,因阴阳风水先生称不吉利,遂闭其门,且为台以镇之,称威风台。”[16]清代曾经多次重修古城,《宜昌府志》中有记载的就达9次,最后一次大修古城是同治元年(1862)在前署知府唐协和的倡导下进行的。[2]114

1876年开埠之前,宜昌城的对外交通,便号称“四关八码头”:“四关”——东、西、南、北四关;“八码头”——就是“八個城门”,门外就是码头;八门:大东门、小东门、大南门、小南门、中水门、镇川门、小北门和大北门总共八门,各门都设有或水或旱的大小码头。其中大东门、小东门是陆运码头,其余六处码头滨临长江,是水运码头。当时的宜昌江边是这么个景象:帆樯如林,首尾相接,蔚为壮观。从洪武十二年开始,在长达数百年之中,宜昌城被困在小小围城当中。城里与城外的联系,全靠所谓“四关八码头”。

2.川盐入鄂与宜昌城市的繁荣

明末清初几十年的战乱,使社会经济受到极大破坏,人口流散、土地荒芜、城市萧条。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颁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措施,社会经济由恢复而发展起来。

康熙年间,宜昌府为了封堵走私川盐从香溪河进入宜昌境地,在西陵峡香溪河下游的黑岩子首设盐关,又名为川卡,派兵驻守,禁止川盐进入鄂境。盐在鄂西相当于硬通货币在民间流通,盐能换取所需物资。巫溪大宁盐用木材熬煮,品质极佳。涪陵榨菜、忠州腐乳、长江两岸人家的泡菜,必选巫溪大宁盐。[17]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攻克武昌,淮盐进入湖北的通道被堵,川盐便开始大规模经宜昌下运荆楚地区。精细洁白的川盐口味纯正,在我国东南、华中各省十分畅销,常年来宜过载川盐的木船有9000多艘。东南各省的棉花、布匹、绸缎和百货随船汇集宜昌。四川盐商在宜采购大量的棉花、布匹、绸缎和百货返回四川。相继川米、滇铜、黔铅、生丝、药材和麻布也从西南运达宜昌转销东南各地及外商。宜昌城成为我国东南各地和西南各省的商贸、物流、交易中心。川江盐运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宜昌城镇商业贸易的发展。据记载,当时镇川门上下各起运点(码头)樯桅林立,船只数以千计,船民多达万人,叫做“日有千人拱手(摇橹),夜有万盏明灯(桅灯)”,宜昌航运空前兴盛。“大东门”一带已有相当繁盛的商业街市,被称为宜昌商业的历史图谱。

川盐解禁给宜昌带来经济繁荣人丁兴旺的景象吸引中外商贸人士纷纷来宜,从1871年开始,英、德、俄、法、日、挪威、丹麦、西班牙、瑞士九国商人租雇47艘商船,每年运洋货抵宜。由千吨有余开始,逐年增加直至4000多吨。1874年,英、美、法三国商人在宜昌城租雇69艘帆船首次运洋货进川,打探行情收集情报。

川盐济楚的盐政使宜昌城封闭自守受到极大的冲击。宜昌人突破围城,在西坝小岛上建成新型的经贸物流中心,甲街成为西坝最繁荣的街道,湖南的伏波宫和四川的川主宫先后在西坝落成,古城城外河街向东延伸,城区首次向外扩展,宜昌从此兴起。[18]21-23宜昌兴起,吸引英国人的投入,英国人十分注重自身的经济利益,无利可图绝不投入。历史证明,1876年,英国人在《烟台条约》增设商埠的城市中首选宜昌是因宜昌的兴起促成英国人在宜昌开埠,而不是列强在宜昌开埠促成宜昌的兴起。

3.宜昌开埠与宜昌融入近代化进程

1876年9月13日《烟台条约》签订后,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宜昌被列为四埠之首。西方帝国主义势力相继侵入宜昌,教堂、领事馆、洋行、公司、码头、货栈沿江而建,市区范围逐步顺江向下扩展,居民人口也相应增多。英帝国主义的太古公司和怡和公司首先来宜开辟太古.怡和轮船码头。接着日本、美国、德国、法国也相继来宜。把宜昌变成了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商业市场。

宜昌海关于光绪三年(1877)3月建制。宜昌海关成立后,英、德、日等国先后在宜昌设立领事馆。从1877-1904年的27年间,重庆海关仅设置代理官员,其业务受宜昌海关指导。荆沙关涉外事务从1877-1925年10月止,其间48年由宜昌关监督兼管。帝国主义列强委派的宜昌海关税务司人员也可称得上是“精英”。1877年,首任宜昌海关税务司迪克·托马斯,调来之前,是天津海关税务司,他在调离宜昌海关后,又被任命为上海海关税务司。宜昌海关税务司之职一直由帝国主义列强控制,海关总税务司直接委派,其爵位也一般比较高。可见当时宜昌海关的重要。

宜昌开埠客观上促使宜昌融入近代化的洪流,带来了城市发展的巨大变革。光绪三年(1877),随着商业的发展,人口迅速增长,至民国十一年(1922),城区人口由光绪十六年(1890)的39000人增长到111309人。[19]132

三、宜昌建市完善宜昌区域中心城市功能

1.区域中心城市的定位

1949年4月,中共湖北省委决定宜昌建市;5月,中共宜昌地、市委,专署、市政府成立。7月16日,宜昌城解放;宜昌市成为宜昌地、市、县治所。宜昌建市对宜昌城市发展的定型、定位产生了重大作用。

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9个县:宜昌、远安、当阳、宜都、兴山、秭归、长阳、五峰8县,旧第四行政督察区枝江县划入宜昌管辖。宜昌市辖原宜昌县的忠孝、仁爱、信义、和平4镇,东至土城、北至长江溪(即黄柏河入长江处)、西至长江、南至万寿桥,总面积为3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仅2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1951年3月,将宜昌县所属第八区的云集村(杨岔路)和江南第九區的安安村、五龙村划归宜昌市管辖,宜昌市面积达37.12平方公里,共辖人口17581户78565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8万人。1954年11月,宜昌市由省辖市改由地辖市 。1956年3月,宜昌县白洋乡联合社(宝塔河)划入宜昌市。1958年10月,宜昌县点军、艾家2个乡和伍家乡的共前、共勤、共强3个农业生产合作社,白洋乡的火光、联丰、旭光、万年、合益5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小溪塔乡的第七、第八、第十、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第十四等7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划入宜昌市 。至此,全市总面积扩大到156.4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5平方公里。此后,宜昌市行政区划变动频繁,城市规模逐步扩大,逐步成为川东鄂西中心城市。

2.宜昌由转口贸易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长期以来,宜昌因其地理位置和历史原因,通商口岸、过载码头城市特征十分明显,工业并不发达。1949年7月建设市时,全市工业包括手工业在内,共36个行业314户。仅有“永耀电灯公司”、“泰丰织布厂”等16家小厂以及机器翻砂业、棉织业、针织业等10个行业的300家私营企业尚在维持生产。1949年的工业总产值380万元。

新中国成立以来,宜昌市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两次工商业的调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一批相当规模的工业企业,逐步实现了城市发展的转型,由单纯的商业消费城市逐步发展成为以机械、纺织等工业生产为支撑的多功能城市。

四、三线建设与宜昌城市发展的新契机

所谓“三线”,一般是指当时经济相对发达且处于国防前线的沿边沿海地区向内地收缩划分的三道线。一线地区指位于沿边沿海的前线地区;二线地区指一线地区与京广铁路之间的安徽、江西及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四省的东半部;三线地区指长城以南 、广东韶关以北、京广铁路以西、甘肃乌鞘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四川(含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以及山西、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西、广东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实际上,三线建设的重点是八省一市,即:云南、四川、重庆、贵州、陕西、甘肃全境以及河南、湖北、湖南的西部地区。

地处长江中上游,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的宜昌,其得天独厚的战略地位优势成为湖北“小三线”建设的首选之地。

1.一批重点工程落户宜昌做大城市骨架

1964年下半年,中央各部门陆续到宜昌地区进行选厂、勘察工作,先后到宜昌选厂地的部门有:国防工办、海军、空军、一机部、二机部、三机部、四机部、五机部、六机部、八机部、化工部、冶金部、纺织部、卫生部、地质部、文化部、水利电力部、石油部、国家物资储备局、中商部、建工部、建材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交通部、中国科学院、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地质学院、华师、华农等30个部门和单位,72个工作组,704人次;工作组人员中有国防工办主任,正、副部长和司、局长,设计勘探人员。选择厂址主要是以长江两岸为主,其次是汉宜公路两旁;也有不少部门先后到宜昌县、宜都、远安、当阳、枝江、长阳、秭归选过厂址;宜昌县靠近宜昌市的区、社,是一些部门首选的区域。

1965年3月,六机部第六研究所,投资2600万元,代号为7007的“三线”建设工程开始修路。同年8月,投资3000万元,代号为8661(当阳机场)工程破土动工兴建。从此,拉开了宜昌地区大小“三线”建设的序幕。随后,枝城大桥、388、288、502、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652棉花储备库、中商部物资储备库、6661石油储备库、地质试验站、华农宜昌分院、冶金勘探公司鄂西指挥部机修厂、清江整治工程处,以及省“三线”宜昌炸药厂等项目相继动工兴建。

1966年9月,纺织部在宜昌筹建宜昌纺织机械厂、宜昌棉纺厂。10月,长航红光港机厂、湖北开关厂、中南橡胶厂(137)在宜昌筹建。1967年3月,湖北钢珠厂在宜昌兴建,同相继在宜昌市区石板溪一带的轮胎厂、电线厂、电子管厂、制药厂、硬质合金厂等构成铁路坝工业区。4月,长江机床厂(515)在宜昌兴建。8月,红旗电缆厂在宜昌兴建。此后,一大批内迁和新建的大、小三线企业落户宜昌,使宜昌的工业企业由原来的144个增加到266个,这些企业和科研院所给宜昌带来精良的技术和设备,对宜昌市原来一些作坊式的企业是一次设备的更新和技术的革命,为宜昌后期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67年,已经动工和决定落户宜昌的三线建设单位,有以7007、8661、701、710、715、388、502、515、137、809、6661、238、403、404、612、827、066等为代号的一批涉及电子、机械、化工、光学、航海、航天等行业的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以及核工业部22公司等单位,使宜昌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

到1970年,宜昌的城市框架极大扩张,宜昌城市面积由建国初期34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仅2平方公里,扩展为165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19.5平方公里。正是大、小三线建设带动了宜昌经济的腾飞,使宜昌由小城市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工业门类齐全的中等城市。

2.“小三线”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1)铁路建设圆了世纪梦。1970年,焦(焦作)柳(柳州)铁路动工兴建;焦枝(枝城)铁路段与鸦官支线同时动工。鸦官铁路线东起宜昌县鸦鹊岭与焦柳铁路相接,西至官庄,全长58.3公里。鸦鹊岭至宜昌火车站长36.6公里,称鸦宜段。1971年12月,鸦宜段建成通车,至此,宜昌有了铁路运输。宜(昌市)官(庄)段于1972年完成主体工程,12月铺轨到终点,1973年6月3日办理验收交接手续,同年7月1日全线正式交付武汉铁路局襄樊分局营运。鸦官铁路正线长58.3公里,其中鸦宜段长36.6公里,宜官段长21.7公里;鸦宜线担负着三线建设、宜昌及川鄂部分地区的物资运输和旅客输送任务,是沟通中南、西南、鄂西、川东物资及旅客运输的通道,又是宜昌外贸物资进出口及国际友人、港、澳、台胞旅游、探亲的主要交通线。

(2)架构起公路水路并驾齐驱新格局

“文革”前,宜昌地区就十分注重公路建设,深知公路建设对山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性。但因辖区地势险要、生产力水平低下,使陆路交通运输发展十分缓慢。随着国家对国民经济的总体布局和大批“三线”企业、国防建设在宜昌兴建的需要,宜昌的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发展。历史上的宜昌以长江水路运输为主的格局被打破,逐步发展成为以陆路运输为主,水、陆、空并举的立体交通运输新格局。[20]464

五、三峡工程梦想与宜昌城市崛起

“梦想百余载,调查70多年,论证40个春秋,争论30个冬夏。”三峡工程这座超级电站在人们心头魂牵梦绕多少年,古人的梦,今人的梦,中国人的梦,外国人的梦。如今,三峡工程已梦想成真,她雄伟的耸立在宜昌这块人杰地灵的大地上。宜昌,成就了三峡工程,三峡工程铸就了宜昌崛起。

宜昌,是一座水电城。宜昌市域内水能可開发量达2500万千瓦以上,除长江、清江干流外,境内水能蕴藏量在10000千瓦以上河流有29条。宜昌聚集了世界著名的水电工程长江三峡工程和葛洲坝水利枢纽及清江水利枢纽等大大小小330座水电站。宜昌,是全中国最大的水电建设基地,全世界闻名的水电之都。

1.葛洲坝工程助推宜昌新跨越

葛洲坝工程的兴建,有力地促进了宜昌市的各项建设和经济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葛洲坝工程动工兴建到90年代初葛洲坝工程全面建成,宜昌人抓住葛洲坝工程兴建的机遇,实现了宜昌的第一次大振兴、大跨越。

1970年,葛洲坝工程开始兴建,为宜昌市赢得了经济发展的机遇,给宜昌带来了第一次振兴。是年,宜昌市国民生产总值为0.57亿元,到1988年,宜昌市社会总产值达到35.38亿元,国民生产总值17.10亿元,按现价计算,年均增长20.8%。

葛洲坝水电工程为宜昌的城市建设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拓展了宜昌的城市骨架,促进了宜昌旅游、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给宜昌发展带来了第一次振兴,宜昌由小城市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工业门类齐全的中等城市。1990年,宜昌市被列为全国首批跨入小康的36个城市之一。

2.三峡工程助推宜昌跨入大城市行列

三峡工程于1994年12月14日正式动工兴建,至2009年全面建成。长江三峡工程是我国开发、治理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是一个兼具防洪、发电、航运、补水等综合效益的巨大工程。

三峡工程使宜昌城镇化进程加快推进。完成了宜昌长江公路大桥、夷陵长江大桥、云集隧道等50多项重点工程,启动了沿江大道延伸段、城区防洪护岸工程、商业步行街等一批重大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发展大道、东山大道等城市主干道12条28公里,城市路网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环境综合整治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力度,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供水、燃气、排水等公用设施进一步配套,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得到改善。加强社区建设,城市社区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加快城镇建设步伐,逐步实现了道路硬化、街道美化、环境净化、设施配套的目标,涌现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明星城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400多个村不通公路的難题,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任务,堤防建设和病、险水库整治成效显著,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全市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48.5%,比1999年提高4.5个百分点。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07万公里,比1999年增长40%。宜万铁路、荆宜高速、沪蓉高速宜万段、川气东输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推进了城乡面貌的加速变化。

中共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在中国共产党宜昌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过去五年,宜昌市省域副中心城市地位不断巩固。发展速度持续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经济总量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55位、中部地区同等城市第2位。谋划推进“十大千亿产业”发展,4个产业突破千亿。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六大特色产业质效持续提升。现代服务业加速崛起,旅游业加快转型升级,宜昌荣获“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称号,进入全国重点旅游城市行列。

当前,宜昌已经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国家创建新能源示范城、新型产业集聚区,区域中心城市、世界水电旅游名城。

纵观宜昌历史发展,总体发展轮廓表现为旧石器时代以降,宜昌周边先民繁衍生息使宜昌渐成地望;新石器时代以降渐成军事重镇——郡县治所——过载码头;近代以来宜昌城市遭受外力冲击,经受军阀混战、外敌入侵的凤凰涅槃;现代以来经历新中国建市、“小三线”建设和水电工程建设,宜昌渐次实现中等城市到大城市的历史性跨越。城市发展多彩多姿,轮廓清晰明朗。这一发展周期性研究,必将有助于宜昌城市史研究的深入。

注 释:

[1] 陈忠:《城市生命周期与城市可持续繁荣》,《光明日报》,2009年09月07日第11版。

[2] 宜昌市史志办、夷陵区史志办、西陵区地志办校勘整理:《东湖县志》(清同治三年续修本),宜昌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2012年。

[3] 宜昌市档案局档案馆,宜昌市地方志办公室整编:《清朝同治三年编纂·宜昌府志》,宜昌市档案局,2002年。

[4] 宜昌市政协文史委编:《宜昌市文史资料》(第13辑),宜昌市政协文史委,1992年。

[5] 曾继全:《黄帝正妃西陵之女嫘祖考析》,载《中华民族之母嫘祖》(鲁谆等),中国三峡出版社,1995年。

[6] 宜昌市地方志办公室、宜昌市夷陵区委史志办公室整理校勘:《明弘治九年刻本·夷陵州志》,《夷陵州志》整理校勘委员会,2008年。

[7] (宋)樂史:《太平寰宇记》,中华书局,2007年。

[8] 潘新藻:《湖北省建制沿革》,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年。

[9] 白寿彝:《中国通史·中古时代-五代辽宋夏金时期[上](第七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0] 《二十四史·旧五代史(十三)》,中华书局,1997年。

[11] 湖北省秭归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秭归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

[12] 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五峰县志》,中国城市出版社,1994年。

[13] 《二十四史·元史(十八)》,中华书局,1997年。

[14] 白寿彝:《中国通史·中古时代-明时期[上](第九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15] 《二十四史·明史(十九)》,中华书局,1997年。

[16] 刘开美:《宜昌开埠后的城市建设》,三峡新闻网,http://www.sxxw.net/,2008年10月24日。

[17] 魏祖培:《峡江縴路图说》,源自网址:http://blog.sina.com.cn/u/2744968802,2012年5月8日。

[18] 杨家荣:《甲街商贾甲天下》,载《西陵文史·地名篇》(宜昌市西陵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宜昌市西陵区政协,2006年第10期。

[19] 湖北省宜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宜昌市志,黄山书社,1999年。

[20] 中共宜昌市党史办公室编:《中共宜昌历史·第二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年。

责任编辑:王作新

文字校对:夏 雪

猜你喜欢
社会变迁
近代东北地区关内移民对东北社会变迁的影响
海昏侯墓“孔子屏风”姓氏问题释析
论明清时期贵州的建省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公益广告语言研究
社会变迁语境下的近代报纸业态发展分析华
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
论农村家族的现代转型
论社会变迁对刑罚执行制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