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曦
摘 要:作为我国城乡差距的重要表现之一,高校入学机会的不平等情况多年来一直存在,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为缓解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现状,教育部自2012年起,陆续着手实施了“国家专项”、“地方专项”、“高校专项”三大专项招生计划,旨在通过政策角度的补偿机制来提升贫困地区及农村学生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机会。
关键词:高等教育入学;教育资源分配;公平;专项计划;补偿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4-0134-03
Abstract: The opportunity of 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 is not equitabl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This situation is increasing over time.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unfair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implemented National Special Program, Local Special Program and University Special Program since 2012. These policies have established mechanisms, which will improve the enrollment of rural students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equity; special project; compensation mechanism
自我國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通过高考进入高等学府深造一直被出身贫寒家庭的学子视为摆脱贫困,进入社会更高阶层的重要途径,“知识改变命运”的口号曾作为许多人读书的信念与动力响彻一个时代。高考奉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基本原则,不论考生家庭环境、成长背景如何,彼此是在统一的“起点”公平、透明地竞争。中国科协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原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先生曾公开表示:进入大学读书是出身寒门的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他以后所有的成功都源于此。
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突飞猛进地发展,城乡经济、地区经济增长水平差异不断拉大,教育资源分配愈发不均衡。来自贫困偏远地区,尤其是农村考生,由于基础教育的差距,进入知名高校接受优质教育对于他们来说已经变得遥不可及,“寒门贵子”励志故事越来越难以复制。国家的转型正在有序开展,但社会底层个体命运的转型却倍感艰难。
一、高校入学机会不均等现象呈多发趋势
有调查显示,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重点大学农村学生的比例持续下降。北京大学刘云杉副教授以1978-2005年北京大学录取新生的家庭出身作为统计对象发现,1978-1998年,来自农村的学生比例为20-40%,尤其80年代,稳定在30%以上。这一比例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下滑,2000年至2005年,农村籍新生仅占10%-15%[1]。2010年,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王斯敏抽样调查显示,当年清华大学录取的新生来自全国近1200所中学,其中县级中学不到四分之一;来自县级以下中学的新生400余人,在全部新生中占比14.3%,而当年报考的考生中农村考生占比62%[2]。
不仅仅是北大清华两所国内顶尖学府,其他“985工程”、“211工程”类高校中也有类似情况发生。2004-2008年,南开大学农村生源占比由30%下降至24%;2008-2011年,南京大学农村生源占比由26.1%下降至22.7%。北京理工大学杨东平研究员承担的国家十五规划课题“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公平理论研究”调研得出,近年来我国各大重点高校中农村学生比例在不断下降,农村学生主要集中在普通地方院校与高职、专科院校。以湖北省为例,2002-2007年5年间,该省高职、专科院校的农村生源比例从39%上升到62%;而在重点高校,中产家庭、知识分子、公务员子女则是城乡无业、失业人员子女的17倍[3]。
2011年8月,在某知名论坛上,一位自称做了15年老师的网友发帖指出:“近两年,成绩好的孩子越来越偏向富裕家庭,除了家庭教养外,父母都舍得花钱,送各种培训班,甚至请私人家教,成绩都是钱堆出来的。反观我们小时候读书,成绩好和家庭条件基本成反比”[4]。这篇名叫《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的帖子在网上掀起热议,从某种程度上,由于受到基础教育的差别越来越大,寒门学子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二、高校入学机会不均等的成因分析
(一)地区经济水平发展不均衡引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水平远高于欠发达地区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九年义务教育虽已普及,但整体教学质量并不理想。首先,这些地区师资匮乏,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健全,优秀师资流失严重。低廉的工资待遇水平、落后的硬件设施条件无法吸引师范类高校的毕业生前来任教,留守师资往往没有接受过正规师范类教育,自身业务水平有限,加之不能得到长期有效的培训、进修来提高,能指导学生完成义务教育已属勉强。其次,这些地区多数家庭经济状况不理想,父母本身文化水平不高,加上平时基本把时间放在工作及养家糊口上,很少能够辅导孩子的功课,更遑论带孩子去参加各类课后辅导班提升眼界以及知识水平,所以来自这些地区的学生整体素质,创新及接受能力和创造性较经济发达地区明显有很大差距。
与之相反的是,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教育的高度产业化催生了一批“超级中学”,这些所谓的“超级中学”是各省级、市级重点中学的升级版,他们往往拥有丰厚的教育经费、优秀的师资力量和优质的生源,在每年重点高校的录取名单上,他们将绝大多数普通高中远远甩在了后面。以河北省衡水一中为例,2016年,有97人被北大、清华大学录取——几乎垄断了这两所顶尖高校在河北省的生源,1084人录取到“985工程”高校,2204人录取到“211工程”高校。
由于高校在录取时,其录取原则要求只能按分数从高往低录取,不可能区分考生是农村生源,还是城市生源,是来自条件优越的高收入家庭,还是来自贫困家庭。所以,虽然我国政府已经对高等教育入学公平问题给予足够重视,但是各大重点高校的农村和贫困地区生源比例,还是不可逆转地下滑。
(二)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导致入学机会不均等
从总体分布的角度看,我国高等教育资源区域间分布差异较大,东南部地区的高等教育资源不管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完全压倒其他地区。以代表我国优秀高等學府中最具代表性的“985工程”高校为例,全国共有“985”高校39所,分布在18个省份,其中京津地区10所,华东地区11所,两湖地区5所,川渝地区3所,东北地区4所,其余为陕西1所,广东2所,甘肃1所。以2016年高考报名人数为例,北京市报考人数6.1万,在全国31个省区排名第26,拥有“985”高校8所。上海报考人数5.1万,在全国31个省区排名第30,拥有“985”高校4所。而报考人数57.13万,排名第4位,占据全国832个重点扶贫县中66个的四川省,仅有两所“985”高校。而作为人口大省更是教育大省的河南省,2016年报考人数为82万,全国31个省区排名第1,重点扶贫县38个;河北省报考人数42.31万,排名第6位,重点扶贫县45个;贵州省报考人数37.38万,排名第8为,贫困县66个,则一所“985”高校都没有。这就意味着,这些贫困人口众多的省份,完全没有重点高校的“属地计划”优势,必然会影响当地考生享有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机会。
(三)各项“特殊类招生”客观上加大入学机会差距
“特殊类型招生”主要包括“自主招生”、“保送生”、“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水平运动队”四个项目,高等学校开展“特殊类型招生”的目的是适应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然而,它的开展却客观上加剧了农村及贫困地区学生入学率的下滑。
自主招生的考题涉及面广,要求知识面丰富,往往是视野相对开阔的城市孩子才可能接触到的事物。譬如,2011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笔试题中的“《达·芬奇密码》是什么类型的小说”,2012年清华联盟自主招生笔试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论述“碳排放市场的交易对象和普通对象的区别”。而“高水平艺术团”考试要求考生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才艺,这些才艺的培养要求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则更是与寒门子弟绝缘。
有资料显示,2007-2011年间,北大招收的“高水平运动队”考生绝大部分来自东南部经济发达地区,七成来自大中城市,来自农村的只有6%;而“高水平艺术团”考生则没有一位来自农村[5]。2010年北大、清华两所高校在陕西省招收自主招生和保送生的名额,被西安的五所“超级中学”占到了惊人的 97.3%和98.9%。2012年在河南省共招收60名保送生——其中北大有26人,清华有34人,几乎都出自郑州外国语学校、郑州一中和河南省实验中学[6]。
三、落实高等教育补偿机制的举措和成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2010-2020)》中明确指出: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城乡二元结构深入骨髓,经济发展上的差异是无可避免的。近年来,中央政府已经加大了广大欠发达以及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以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进行统筹规划,对这些地区基础教育的硬件设置、师资配备等方面,做出了大力改善,同时积极推进以提高农村教师素质为目的的免费师范生教育,2007年起,北京师范大学等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施免费师范生计划,每年面向中西部农村地区招生大约1万人,培养中小学教师,从根本上扭转当地教师专业化素质不高的局面。如果说,促进城乡教育资源统筹规划、提升教师素质是一项立在当下,功在千秋的举措,其政策成效需较长时期才能显现,那么在高考录取政策上向偏远地区及农村学生大力倾斜,就是缩小地区间入学机会差距的“短平快”措施。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面向农村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三大“专项招生计划”的实施。
(一)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的实施
2012年3月,教育部联合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社部和国务院扶贫办五个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明确提出,从2012年起,教育部每年安排中央及地方高校编制约1万名左右以本科教育为主的招生计划,面向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定向招生(简称“国家专项计划”)。生源范围为国务院确定的21个省(区、市)的680个贫困县。专项计划实行单报志愿、单设批次、单独划线,本科计划在本科提前批结束后、本科一批开始前进行投档录取,录取分数原则上不低于招生学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
2013年5月,教育部通过扩大招生人数、覆盖区域等方法将国家专项计划的招生规模提高至3万名,并将覆盖范围扩展到832个贫困县[7]。2014年的《做好2014年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工作的通知》又将招生规模扩大至5万名,同时规定自2014年起录取的新生可自行决定是否迁移户口或转专业。2016年,又将这一计划数增加至6万名,其中仅教育部直属高校招生计划就达到21600。
(二)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计划的实施
2014年3月,《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要提高农村学生升入重点大学的比例。要求教育部直属高校和各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高校要因地制宜,原则上安排不低于年度本科招生规模2%的招生计划,用于专门选拔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县及县以下中学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简称“高校专项计划”)。就报考条件来说,高中阶段具有在县级以下中学连续三年学籍并实际就读,具有农村户籍且家在农村的学生均可报考。通知中明确了两点内容,一是参与招生的是教育部直属高校,二是专门面向农村考生。2016年,部属高校共有7030个招生计划用于农村学生单独招生,这一举措切实拓宽了农村学生就读重点高校的升学渠道。
(三)地方农村专项计划的实施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的招生对象是各省(区、市)实施区域的农村学生,由各省(区、市)所属重点高校承担,计划数原则上不少于本校当年本科一批招生规模的3%。具体实施區域、报考条件和录取办法由各省(区、市)教育主管部门根据本省贫困地区农村学生的报考实际情况确定。
教育部的三大“专项计划”自2012年实施以来,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多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中来自贫困及农村地区生源人数均有所回升。在“国家专项计划”开始实施的当年,清华大学在甘肃、广西、河南、云南、贵州等中西部省份贫困地区的招生人数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峰。来自云南省腾冲县明光镇王家寨村的考生王成韬就是受益者之一,在他本人看来,如果不是这项政策的落实,他的清华梦或许只能是个梦[8]。
2014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3-2014年,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连续两年增长10%以上。”从政策角度整体性补偿贫困及农村地区考生,让更多的“寒门学子”享受到高考改革的“红利”,共同享有优秀的高等教育资源,既是国家对公民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力的保护,也是社会主义公平正义本质的直观体现。
参考文献
[1]刘云杉.精英的选拔:身份、地域与资本的视角——跨入北京大学的农家子弟(1978-2005)[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5):42-58.
[2]赵永平.农村孩子为何不愿跃“龙门”[N].人民日报(5).2013-5-26.
[3]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1):19-25.
[4]linyang222.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EB/OL].http://bbs.tianya.cn/post-funinfo-2750266-1.shtml.
[5]潘晓凌.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N].南方周末,2011-8-5(3).
[6]秦雯.超级中学现象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5:24.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2013年扩大实施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Z].2013-5-30.
[8]胡洪江.腾冲农家娃,这样跃清华[N].人民日报.2013-7-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