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环节评价体系构建研究

2017-05-30 08:12马雪菲李静茹高雪梅
高教学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专业实践工程硕士

马雪菲 李静茹 高雪梅

摘 要: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向社会的延伸,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文章通过对研究生及用人单位两个群体以调查问卷的方法确定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凸显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基于现有的专业实践考评机制,构建一个全过程覆盖、全方位延伸、全员参与的全面考评机制,更有力的引导、督促、激励工程硕士研究生提升自身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关键词:工程硕士;专业实践;全面考评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4-0041-02

Abstract: Professional practice is the extension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student education to society. High quality professional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insurance for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 students. Based on the questionnaires of postgraduate students and employing units, this paper makes it clear that the professional practical ability plays an vital role. After analyzing current evaluation system of the ability, this paper then constructs a total evaluation system that covers all parts, extends to all processes and involves all members. With the aid of the constructed evaluation system, the master of engineering students are encouraged to improve their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ability themselves.

Keywords: master of engineering; professional practical ability; total evaluation system

我国于1984年启动了工程类型研究生的培养试点工作,工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专业实践的环节尤为重要。我国《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工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是课程学习、实践环节和学位论文相结合,而且要求“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习实践”,这些都充分的说明了专业实践对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环节能力培养的要求

工程硕士的专业实践能力即为工程实践能力,也就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工程问题已经不仅仅为工程这个单一领域的问题,而是呈现多学科、多层面的发展,需要学生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才能很好的解决现代工程问题[1]。若要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目标的完善的评价体系,首先要明确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研究生”)和用人单位对实践能力目标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应该听取用人需求方——就业单位的观点。

(一)研究生层面问卷调查

由于我校在读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人数较少,为体现普遍性,扩大了调查样本,将样本扩大到所有在读的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学院对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展“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研究生满意度调查问卷”,共发出调查问卷199份,回收有效问卷189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5%。調查问卷共计32道题,从培养方案、指导教师、课程教学方法、研究生管理和专业实践五个方面对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在我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考研目的的问题选择上,62.5%的研究生选择的是“提升实践能力”,有31.3%的研究生选择的考研目的是“提高学识水平”,剩余6.3%的专研究生选择“本科不易找工作”。

在针对于专业硕士研究生自身能力欠缺的问题上,有高达62.5%的研究生认为他们最欠缺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欠缺的排名第二的为专业实践能力和选择创新能力,还有部分研究生认为自身选择分析问题的能力和选择发现问题的能力也有欠缺,有待培养,如图1。

(二)用人单位层面问卷调查

用人需求方的意见不可忽视,作为最终接收研究生的单位,了解用人单位对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需要是获取信息的直接渠道。本次课题组针对于用人单位的“企业对研究生需求情况的问卷调查”,共发出问卷75份,回收有效问卷6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89%。用人单位问卷中,来自国有企业的比例占73.13%,来自民营企业的比例占16.42%,剩余10.45%的企业分别来自于三资企业、事业单位、政府机关。由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对口单位即为各种类型的企业,所以本次调查问卷的调查对象完全符合要求。

从问卷调查的结果来看,就用人单位认为硕士研究生应具备的能力来说,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是选择排名前三位的能力,分别占86.57%、85.07%、77.61%。就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要求的具体能力来说,有76.12%的用人单位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有73.13%的被调查者认为应加强专业硕士研究生实验、实践动手能力。

(三)调查结果分析

基于研究生层面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研究生认为获得专业实践能力是其研究生阶段最渴望获得的能力,而专业实践能力的主要衡量标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从用人单位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就业单位的需求也在于研究生的实践能力,而对于实践能力的要求则体现在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及专业实践动手能力上。因此,无论是从学生层面的个体需求,还是从用人单位的客观需求的角度来分析,专业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都是专业硕士研究生必须具备的职业能力。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环节评价体系的构建

目前,根据我校现有的培养方案及专业实践考评规定,目前工程硕士实行校内课程学习和企业专业实践分段式培养,专业实践考评形式化现象较突出,考评规定非常简单,研究生只需撰写3000字的实践总结,填写实践考评表,最终进行面对面答辩的形式,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工程硕士研究生实际的专业实践情况。而且,由于考评形式较单一,根据课题组进行的专业实践成绩统计,研究生专业实践课程的分数集中在90分以上。因此,专业实践环节现有的考评方式并不能真正展现工程硕士的实践能力,当务之急是构建一个科学而有效的专业实践考评体系。

(一)全过程覆盖

根据现有的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我校现行的学制为2年,专业实践要求时间不少于1年,也就是说在工程硕士培养的2年中,有一半的时间在实践基地参与实践。而根据我校于2011年制定的《大连海洋大学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工作规定(试行)》(以下简称《专业实践工作规定》)文件要求,实行“终点制”考评,即研究生在一年的实践完成后,撰写实践报告参加专家小组的考评。“终点制”考评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专业实践考评应具有“全过程性”。

专业实践的考评应由实践的过程考评和终点考评共同构成,实现全过程的专业实践考评。过程考评主要以工程硕士研究生在专业实践基地完成的工作量、考勤情况、工作表现及态度为考评依据。为确保考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研究生应每周按要求填写实习周志,由校外实践导师或项目负责人填写评价及不足,研究生根据评价持续改进。过程考评贯穿于研究生1年专业实践过程中,过程考评督促持续改进,使终点考评更具有针对性和实际意义。通过对工程硕士实践环节的过程考评和终期考评相结合,全过程的考评体系既可以加强对研究生的监督,强化实践效果,又可以充分保证专业实践考评的全面性、科学性、合理性[2]。

(二)全方位延伸

将学位论文的写作选题及内容纳入考评体系,规定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须与实践内容相关,使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实践考评体系具备“全方位性”。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应从实践内容中选取,真题真做。基于面向实践环节的实际任务的硕士论文写作,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在实践中的能力,检验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真实水平。将专业实践环节与学位论文相关性作为一个重要的考查要素列入到考评体系中去,使学生进行专业实践时目的更明确。同时,真题真做也使学位论文的数据真实可查,形式多种多样,内容饱满充实。

(三)全员参与

除考评时间点和内容外,现行的考评机制涉及的参与人员也具有局限性。根据《专业实践工作规定》中设置的考评表,考评结果是基于学生自行撰写的实践总结,由校外实践指导教师给出评语,再由行业专家考评小组给出成绩评价。专家考评小组面对面考评时,往往会由于不想得罪学生和学校的心态,同时不了解学生实际实践情况,所以使整个的考评过程可能处于走形式的状态。因此,专业实践环节实际的参与人,只有研究生和校外实践指导教师两个群体。

构建一个由学生本人、校内导师、校外实践导师、培养单位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小组所组成的“全员参与”的考评体系,使考评体系具有“互动性”。积极推动专业实践环节采用“双师制”,由校内、校外兩位导师确定研究生实践课题,解决专业实践出现的问题。校内、校外两位导师要常态沟通,信息共享,及时相互反馈交流学生实践情况。在全过程考评中,将校内校外导师的共同考评的内容和结果纳入评价体系。“双师制”有利于全面了解并指导实践过程,有助于导师及时调整实践内容及进度。同时,建立培养单位专业学位教学指导委员会,将指导委员会作为学校内部的第三方,与外部的第三方专家小组一起,从内部、外部两个层面做好监督考评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明忠,杜殿发,姚军.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研究[J].石油教育,2011,04:83-85.

[2]张俊峰,何茂刚.工程硕士实践能力评价体系和指标的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6,19(3):233-237.

猜你喜欢
专业实践工程硕士
安全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四位一体”动态培养模式的构建
孙思扬作品
生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探究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实践利益相关方的角色分析与协调
高职通信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研究
基于校企联合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简析
欧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启示
喜报:我校新增水利工程、化学工程2个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领域
新时期工程硕士培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