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新波,易嘉骏,梁晓宁,邹吉娥
(1.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819;2.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 沈阳110819)
欧美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启示
孙新波1,易嘉骏2,梁晓宁1,邹吉娥1
(1.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819;2.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 沈阳110819)
将欧美工程硕士教育与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进行对比,并对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提出建议。
工程硕士;教育;培养模式;启示
1997年,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改变工科学位类型比较单一的状况,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位制度,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在我国设置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工程硕士教育是我国涉及学科最广、规模最大的一种专业学位教育,它以开发工程技术人员的创造力、培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工程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为目的。为使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规范管理、稳步发展,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考核验收,已下发(1997)57号文批准全国70多所高校具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东北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就是其中的几所被批准有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
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通过学位标准对招生、培养、期望学习产出、学位论文等各个流程及环节的规范,既可以在培养单位中进一步树立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意识,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规范和约束培养单位的办学行为和办学质量。但在培养过程中,具体应达到什么样的培养质量要求,如何培养才能达到这些质量要求,国内工程硕士培养单位的规定比较模糊,大多沿用工学硕士的培养模式。目前我国各培养单位在工程硕士培养信息发布方面,信息量相对较少,大多只是领域简介、培养目标、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学分及论文等基本信息,即招生简章易寻而培养方案难求。相较于欧洲高等教育区实行的学术资格框架中所规定的学位标准等内容,我国培养单位所发布的培养信息在对学生的期望学习产出、培养标准、学分值范围等方面缺乏广度、深度及创新性。
1964年美国康奈尔大学把4年制本科计划改为5年制工程硕士计划,康奈尔大学在5年制工程硕士计划中规定:前四年着重学习科学与数学,而第五年着重深入到某个专业的工程领域,强调工程实践和设计[1]。学生毕业时可兼得理学士(BS)和工程硕士两个学位。美国的工程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计划自此开始。
从1993年开始,美国大规模地发展工程硕士教育。时值冷战结束,军工企业被迫大批裁员。美国国防部设立专项资金,提供工程硕士培训项目,以帮助大量军事工程技术人员顺利过渡为民用工程技术人员从而达到顺利转岗再就业的目的。联邦政府项目开始初期,各个拥有工程教育的大学都纷纷响应,开始了工程硕士的教育。其中许多私立大学将工程硕士教育作为研究生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并逐渐扩展到工程教育的各个领域。
目前,美国的工程专业学位规格类型众多,既有硕士又有博士,工科研究生学位多种多样,包括:科学硕士、工程硕士、工程师学位,具体学位关系见图1。
图1 美国工程硕士学位关系图FIGURE1 The relationship figure of the American engineering master’s degree
工程硕士和科学硕士在学费、教学计划、教材、课程设置、论文指导等方面基本相同,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科学硕士强调学术性,而工程硕士更注重实践教育。此外工程硕士还有一些区别于科学硕士的地方,如:不能申请奖学金,学费由公司赞助或自费;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教学内容可根据企业要求修改,并且可以到企业中教学等[2]。
美国工程硕士教育有着鲜明的特点:①科学硕士与工程硕士分类明确;②入学资格严格审查;③学制灵活;④课程导向;⑤质量保障体系下的工程硕士和科学硕士的并轨;⑥高校分类指导。
当今美国工程硕士计划的崛起是科学技术进步、工程实践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的产物,也是工程教育范式变革的结果。迄今,美国已有许多专业领域把硕士学位作为从事现代化工作的最起码教育要求。
近年来,伴随着欧盟各国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的进程也越来越迅速。在欧洲高等教育的一体化进程中,欧洲教育史上有几次非常著名的里程碑式的会议。1999年6月,欧盟各国高等教育部长会议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召开,会后发表了“博洛尼亚宣言”,该宣言建设性地提出要在2010年之前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EHEA)的设想[3]。主要内容包括:建立一个具有可读性、可比性的学位体系;建立一个以学士、硕士、博士为主体的三阶段学制体系;建立一个学分制度——即欧洲学分转换系统(ECTS);克服障碍,促进学生学习期间自由流动,增加学生在不同国家、不同学校之间学习、工作(实习)和生活的经历;开展欧洲范围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合作;博士生的跨国别、跨学校、跨学科培养。
2005年5月19日至20日,欧洲高等教育区教育部长会议在挪威卑尔根召开。部长会议正式宣布采用欧洲高等教育区学术资格框架,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学术资格框架中规定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不同层次学位各自的期望学习产出,并规定了学士和硕士层次的学分值范围[4]。
同时,欧洲高等教育区有着严格的学术资格框架,同时对工程硕士教育有着完善的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机构。这些内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和机构的正常运作,保证了工程硕士教育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值得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借鉴的地方。
(一)强化市场导向 无论是在欧美还是在中国,科技进步和经济竞争是工程硕士学位设立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欧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企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各个大学开发出一系列重视实践取向的工程专业性培养计划。可以说欧美是市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工程硕士教育的产生,大学的自主性很强。由于我国是由政府部门直接对教育进行管理,所以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是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社会需求而产生的,导致了有些大学在兴办工程硕士教育的时候比较被动。所以我国各大高校可以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发相应的工程硕士培养计划。
在对比欧美与我国工程硕士教育进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政府的行政行为对工程硕士的发展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1993年美国联邦政府向大学投资大笔资金,促进了美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快速发展;欧洲高等教育区的一体化进程促进了欧洲工程硕士的健康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基本由政府管理,高等院校的研究领域、招生等各方面必须由政府部门批准才能执行。为了保障工程硕士的教育质量,工程硕士指导委员会甚至正着手建立统一的基础课教材,政府部门的大力推行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必将有利于我国工程硕士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注重产业效益 无论是在欧美还是中国,工程硕士的费用全由个人或单位负担,而且费用较为昂贵,故这笔收入比较有吸引力。由于我国管理体制有待完善,院校有可能片面追求产业效益而忽视了对工程硕士教育质量的管理。我国自2009年来实行的全日制工程硕士教育(学费上可享受与工学硕士相同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仍需通过制度的完善来解决这个问题。
虽然我国工程硕士规模比较大,但大学和社会对其培养模式和效果并没有达到一致的认可。在欧美,工程硕士的发展情况优于我国,基本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而我国则不然,在对同学的访谈中我们发现有很大部分同学对工程硕士这一学位不甚了解,很多不是从事高等教育和工程技术的人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一学位。其影响力和MBA等专业学位相比要小的多。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招生宣传、课程设置导向、学校办学态度、企业和行政部门的影响等方面着手,相信在政府部门和各大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工程硕士教育一定能得到社会和企业的广泛认可。
(三)突出工程硕士教育的实践性 我国设立工程硕士教育学位的目的是以工程应用为主,但目前我国的工程硕士教育的研究氛围的浓厚程度不亚于工学硕士,没有凸显其以工程实践应用为主的特色。美国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到位,在培养过程中将工程硕士和科学硕士培养内容分的很清楚。故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应淡化其研究色彩,在注重理论研究的同时应该加强工程实践应用。可以通过加强工程实践应用的手段,在淡化工程硕士教育的研究性中形成鲜明的工程硕士教育特色,明确与工学硕士的区别,提高工程硕士教育质量。
目前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与工学硕士培养模式相同,使用与工学硕士相差无几的教育体系,部分培养单位几乎将二者等同培养。工程硕士教育计划实行十几年来,虽然规模巨大,但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亦未被社会所广泛认可,所取得的成果与国家设立工程硕士学位的初衷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国工程硕士教育应当在加强工程实践应用特色的基础上,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教育体系,完善质量保障制度。培养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工程应用技术人才,成为社会及人民广泛认可的硕士教育学位。
[1]黄春香.美国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启示[J].理工高教研究,2007,(5).
[2]上官剑.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
[3]毕家驹.2010欧洲高等教育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2,(3).
[4]毕家驹.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学位标准和质量保证准则及启示[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4).
G644.4
A
1003-8078(2012)04-0018-03
2012-05-18
10.3969/j.issn.1003-8078.2012.04.06
孙新波,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易嘉骏,东北大学材料与冶金学院在读本科生;梁晓宁,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邹吉娥,东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课题编号:JG09DB075;国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项目,项目编号:2009-ZD-XWBZ-05。
责任编辑 袁小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