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红群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流动人口的数量近年来逐渐增多,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就成了一个比较关键的问题。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以及文化背景各不相同,因此,低年级的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新教学方式。文章对流动人口子女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流动人口子女;低年级数学;学习习惯培养
前言
近年来,流动人口数量的增加,伴随而来的是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民工子女的生长生活环境与城市子女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特别是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一定要采取合理的方式,保证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质量。
一、目前我国的流动人口子女数学学习现状
1.学习目标不明确
数学学科,被称为“科学的皇后”,是学生们将来应用知识和学习知识的必经之路,十分重要。没有很有的学好数学,对于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具有一定的影响。目前的流动人口子女,因为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和不同的成长环境,因此,来到城市之后。对于数学的学习状态以及接受程度也大不相同,部分同学根本没有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习方法太过于形式化,不知道数学学科与日常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重视程度不高,有效的学好数学,不仅仅是为了社会的发展和国家的建设,更重要的是为了自己将来能够更好生活和学习。
2.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不高
知识的获取需要靠学生们主动的去学习,而并非是学生被动的接受。更重要的是学生应该要参与其中。在学生们主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性、进取性、自觉性是学习的根本目标[1]。我国的流动人口子女,由于受到不同的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他们在实际的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以及课后作业的完成通常都是迫于教師的压力和要求,学生们缺乏学习数学的自主性。他们所获取的数学知识,一般都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借助外部力量来获取知识。学习数学的态度比较消极,学到的数学知识也基本上是表面的知识,学习能力较差,在日常的生活中,也不能充分发挥数学的作用去解决问题,缺乏数学的探知乐趣、体验过程等。
3.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没有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新时代素质教育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对一个人的发展和进步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流动人口子女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当前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重视起来的问题。一般流动人口子女在学习过程中均有以下不良习惯:课堂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主动的去思考问题。目前的流动人口子女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不能把全部的注意力放在学习当中,学生过于依赖教师的讲解,不能独立的去思考。课堂参与度不高。很多的流动人口子女在学习的过程中,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通常不善于跟班上的其他同学去交流,遇到问题更是不敢向教师请教,动手操作能力比较弱。作业习惯不好。流动人口的子女都是来自于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地区。长期下来,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活习惯,来到了新的地方,教师要求学生们按照统一的标准完成高质量的家庭作业,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需要长期坚持的事情。
二、流动人口子女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1.教会学生自主动脑,学会听课
对于每个班级中的新来的流动人口子女,教师一定要培养起学生们的积极动脑以及认真听课的良好习惯。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边听边记的能力,培养学生抓住教学重点的能力。在听课的过程中,督促学生积极发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料,教师的教学演示一定要生动鲜明,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掌握学习数学的方式。除了教师在课上积极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学生也要提高自己的动脑能力,教师在进行问题的发问时,每个同学都要进行积极的发言与思考。并且,教师也要加强学生的口语能力。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大声的朗读,对于不同的问题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特别是民工子女。对于课本中的不同观念,教师要引导学生会运用数学语言去解答问题[2]。对于流动人口的子女,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后进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声音过小、回答错误等引起同学哄笑,下次也就不会在举手回答问题了,这对于他们的自信心是一种很沉重的打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点要重视这个问题。锻炼后进生的胆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2.认真审题的习惯要培养
认真审题,在数学的学习中十分重要,是正确解题的必要环节。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养成一种严谨的学习习惯。灵活的运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首先,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一定要读懂题目,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训练当中,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明确学生需要做什么,最后正确的解答习题;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观察题型,这样才能找到最合理的解题方法和公式,使学生的运算过程更加简便。最后,学生在审题的过程中,要注意题目中出现的不同情况、不同数字等,改掉学生以往的审题不良习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督促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审题习惯,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提高很有帮助[3]。
3.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一度程度上也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质量。从学生进入校园的那一刻起,教师就要培养起学生良好的习惯。很多学生对于家庭作业的一贯风格都是抄袭、应付等。这样的习惯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完全的改掉。因此,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能力,杜绝以往不良习惯。特别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习惯,一定要重视起来,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成绩。
随着社會的发展,我国的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流动子女的学习问题也就成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教师一定高度重视,教师的教学手段也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提高流动人口子女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史誉.流动人口子女小学英语学习困难状况的调查研究[D].宁波大学,2015.
[2]张娟.小学阶段流动儿童学业情绪、学业延迟满足与学习适应性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4.
[3]丁春健.课内外联动解决城镇地区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问题[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5,09:75-77.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开发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