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瑢 孔凡成
【经典重现】
《颗粒归公》教学实录
袁 瑢
第一课时
一、出示塑像,引出课题
师:我这里有一个少数民族打鼓的塑像。这个塑像是用泥捏的,上面还涂上颜色,很好看。(出示:捏niē)用手指头把软的东西弄成一定的形状叫“捏”,你们捏过什么吗?
生:我捏过橡皮泥。
生:在科技课上,我们用橡皮泥捏过压缩机。
师:在天津有一家捏泥人的艺术家,姓张。(出示:张)他们的作品很受人们的欢迎,大家亲切地叫他们“泥人张”。(在“张”字前加上“泥人”两字)泥人张会用泥捏成各式各样的人像、动物,再涂上鲜艳的色彩,远远看去就像真的一样。(出示挂图)看!这张图上画的就是“泥人张”捏的一个塑像。你们看,这是什么人的塑像?
生:这是一个小弟弟跟鹅打架的塑像。
生:是小弟弟跟鹅打架,
小弟弟把一篮子稻穗举得高高的。
师:第29课《颗粒归公》,(出示:颗粒归公)这篇课文就是介绍这个塑像的。
师:课文是怎样介绍这个塑像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自学课文,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遍课文,自学生字,看看有什么不懂的。
(生读后提出五个问题:什么叫“颗粒归公”?“颗粒归公”后面这个句号怎么放在引号里边?“还上了彩色呢”为什么不说“还涂上了彩色呢” ? “泥人张”是人们给他们一家的名称,那么这个“泥人张”到底指谁?什么叫“高额头”? )
三、检查生字,指导理解
(师指导学习生字“额”“穗”“像”“嘎”“呵”,要求认读,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字义。)
师:现在来看看,这些字你们都认识了没有。(出示生字小黑板,指名认读。)这是什么字?
生:“额”,高额头的“额”。
师:人脸部的哪一部分是
额头?谁能指出来?
生:(指喉头)这儿是高额头。
师:这个地方是额头吗?
生:(指额头)这儿是额头。
师:对了,(指着额头)人的额头是在这儿,在眉毛上边,发根下边,这一部分叫额头。鹅的额头在哪里?谁来指指看?(一生上讲台指出图上的鹅的额头)对了,鹅的额头跟鸡鸭的额头比高得多,这是鹅的一个特点。谁来讲讲鹅有怎样的额头?
生:鹅有高高的额头。
师:对了,鹅有高额头。
四、学习第1节,理解句间关系
(师先指名学生分别读五节课文,再齐读课文。)
师:现在看书上,(读第1节课文)“泥人张真会捏泥人”,这句话里的“真”是什么意思?
生:很、挺、非常、可。
师:就是说泥人张捏泥人
的本领很大。从哪件事看出“泥人张”真会捏泥人呢?
生:连我弟弟跟鹅打架,也给捏了出来,还上了彩色呢。
师:对,这件事说明了“泥人张”真会捏泥人。“上了彩色”,这个“上”是什么意思?刚才有同学问,为什么不用“涂上”而只用一个“上”呢?
生:假如用“涂上”就重
复了。
师:噢,用“涂上”也是可以的。不过我觉得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有个特点,它用词造句非常简洁。什么叫“简洁”呢?就是简单明了,用简单的话把意思说明白,没有多余的字。这个“上”就是“涂上”的意思,所以他单单用个“上”字。再比方说,“我弟弟跟鵝打架”,“我”后面可加上什么字?
生:可加个“的”字。
师:对了,可加个“的”,“我的弟弟”,但作者把“的”省略了,就说“我弟弟”,讲得很简洁。
生:我还有个问题,“还上了彩色呢”后面为什么不用感叹号,而用句号?
师:你觉得这地方用感叹号也可以,是吗?
生:我有个问题,“还上了彩色呢”为什么不写成“还上了颜色呢” ?
师:“颜色”范围比较大,可以是上一种颜色,也可以是上几种颜色;“彩色”呢,说明不单是只上一种颜色,而是有红的、白的、绿的等等。(指挂图)这个塑像上了红色、白色、黄色等,所以说“上了彩色呢”。刚那位同学说为什么不用感叹号呢,我想是这样的,因为这句话的语气是介绍给大家听,叙述的成分比较多,感叹的成分比较少,所以用句号。一起读这一节。
(生齐读第1节)
师:这一节就一句话,介绍这个塑像是“泥人张”用泥捏出来的弟弟和鹅打架的像。
五、学习第2节,把握代词和过渡句
师:那么,“泥人张”为什么会捏这个像的呢?这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呢。接着,作者就写了三节,书上的第2、3、4节介绍了这个有趣的故事。谁来读这三节课文?
(指名读)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三节。看黑板上这几句话是书上第2节里的。(出示有练习题的黑板)
我奶奶养了五只鹅。( )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我弟弟特别喜欢( ),常常给
( )喂食。( )一看见他,就伸长了脖子围着他转。
师:读一遍这段话,给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
(生说,师逐一填写。)
生:第一个括号里填上“这些鹅”。
师:第二个括号里呢?
生:填“它们”。
师:第三个括号呢?
生:“它们”。
生:最后一个括号里填“鹅”。
师:填得对。(指第一个括号)“这些鹅”是指哪些鹅?
生:“这些鹅”指的是奶奶养的五只鹅。
师:对了,是指奶奶养的五只鹅。“我弟弟特别喜欢它们”,这里的“它们”是指谁?
生:是指那五只鹅。
师:“常常给它们喂食”中的“它们”也是指这五只鹅。第二个括号里还可以填什么?
生:我弟弟特别喜欢“这五只鹅”。
师:可以的。
生:我弟弟特别喜欢“这些鹅”。
师:可以的。这句话如果改填“这些鹅”,我们一起读读看。
生:(齐)“我弟弟特别喜欢这些鹅,常常给这些鹅喂食。”
师:从“这些鹅红嘴巴”开始,读到“给这些鹅喂食”,一起读。
生:(齐)“这些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我弟弟特别喜欢这些鹅,常常给这些鹅喂食。”
师:想想看,你们觉得用“它们”好,还是用“这些鹅”好,为什么呢?
生:用“它们”好,因为用“它们”是很简洁的。
师:哦,简洁了。
生:因为“这些鹅”用得太多了。
师:对呀,用得太多了,听起来就显得啰嗦了。用“它们”很明确,就是指的这些鹅。用“它们”来代替“这些鹅”,就不啰嗦了,所以这句话要用“它们”。讲话要有变化。看下面一句:“鹅一看见他,就伸长了脖子围着他转。”如果这儿不用“鹅”,用“它们”来代替,好不好?
生:这里用“它们”的话,小弟弟也用“他”,别人搞不清楚了,tā是指谁?
生:“它们”又用得太多了。
师:对呀,要是这个地方再用“它们”,“它们”又用得太多了。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上面一句主要是讲谁的事情?
生:是讲弟弟喜欢鹅的事情。
师:对,这一句是讲谁的
事情?
生:这句话是讲鹅的事情。
师:对,是讲鹅对弟弟的态度,主要是讲鹅的事情,所以一开始说清楚“鹅”怎么样;刚才同学们说的也是对的。所以这地方用“鹅”好。
生:这里用“它们”不会混起来的,“它们”的“它”是指动物的“它”,后面的“他”是指人的“他”。
师:你讲的也有道理,要是看着字,“它”是指动物,后面的“他”是指人,可以分辨出来,但我们读的时候,就没办法分辨了。(出示小黑板,读上面的句子。)“这些鹅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要是我说,“这些鹅红嘴巴,浑身雪白,高额头”,这样好不好?
生:这样讲不好,讲乱了。
生:这样讲颠三倒四,一般是从头到尾地讲。若先讲头,然后讲身体,再讲头,就乱了。
师:我这样讲是乱了。(指黑板上的句子)这样写很好,先讲头部的特点,红嘴巴,高额头,然后讲到全身,浑身雪白,很有次序。所以我们讲话也要有次序。当然这是一种讲法,也可以先讲全身,再到部分。
师:(指小黑板)小朋友,看黑板上,一共四句话(第2节后四句),这四句话是怎样一句一句说下去的呢?第一句说了“我奶奶养了五只鹅”,接着说了什么?
生:接着说了鹅的外形。
师:对啊,这句是讲了五只鹅可爱的样子,再接下去一句讲的什么?
生:再接下去说我弟弟特别喜欢它们。
师:对,说的是弟弟对鹅的态度。再接下去一句讲的什么?
生:讲的是鹅对弟弟的态度。
师:是讲鹅对弟弟的态度。这四句就是这样的顺序。读一遍。(生读)在这四句话的前面还有一句话:“说起来真有意思。”请小朋友读第1节,再读这句话,想想:这句话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用上这句话有什么好处?
生:这句话在这里的作用,是说下面的故事是很有意思的。
师:第1节有句话:“连我弟弟跟鹅打架,也给捏了出来。”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说起来真有意思”,下面就要讲这件事了。这句话就把第1节跟后面的文章很自然地连接起来了,这句就起了这个作用。下课。
第二课时
(师先总结第2节句间关系,要求学生根据句子顺序,边想边轻声读三遍,指名背诵,然后齐背课文。)
一、学习第3节,领会写具体
师:弟弟这么喜欢这五只
鹅,怎么会跟它们打架呢?看课文第3节。(指名读课文第3节,纠正“嘎”的读音,引导学生把握该段主要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是讲弟弟正要把稻穗送到队里去,第二层讲鹅追上来了。)
师:现在把书合拢,我们来做个练习。书上说那五只鹅追了上来,要小朋友接下去写三句话。怎么写呢?仔细看这幅图,看看弟弟的样子和神态、鹅的样子,想想书上讲的内容,然后写三句话,先写弟弟怎么样,再写鹅怎么样,最后写弟弟又怎么样。
(生写句子)
师:好,很多同学已经写好了。现在请一个同学读,大家认真听。
生:(读自己写的句子)“我弟弟把篮子举得高高的,大声说:‘这是队里的,不给你们吃!鹅一点也不听话,叫着往上扑,弟弟左躲右闪,急得满头是汗。”
师:先说他是不是讲了三句话:弟弟怎样?鹅怎样?弟弟又怎样?
生:是的。
师:我们再来一句一句研究。第一句,他说“弟弟大声说”,书上是怎样写的?
生:书上用的是“喊”。
师:你们觉得这里应该用“说”,还是用“喊”?
生:应该用“喊”,表示弟弟很着急。
师:应该用“喊”,我们这样讲话是“说”。这一句还有其他写法吗?
生:(读自己写的句子)“弟弟把篮子举得高高的,瞪着大眼睛大声喊:‘这是队里的,不给你们吃!”
师:“瞪着大眼睛”,写得
真好!
生:(读自己写的句子)“弟弟把篮子举得高高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这些鹅,皱着眉头大声喊:‘这是队里的,不給你们吃!”
师:“皱着眉”“眼睛瞪得大大的,盯着这些鹅”,看图看得很仔细。(巡视)第二句××是这样写的:“鹅一点也不听话,叫着往上扑。”
生:我是这样写的:“可是鹅一点也不听话,嘎嘎嘎地叫着往上扑。”
师:你用上“可是”,用得好。看看书上,“嘎嘎嘎地叫着往上扑”前面,还写着什么?
生:前面还有“它们拍着翅膀,盯着篮子”。
师:为什么不说“张”着翅膀而说“拍”着翅膀呢?
生:因为鹅不是张着翅膀,是拍着翅膀的。(做动作)
师:“盯着篮子”,“盯”是什么意思?
生:眼睛死死地看着篮子。
生:篮子动到哪里,它眼睛就看到哪里。
师:“它们拍着翅膀,盯着篮子,嘎嘎嘎地叫着往上扑。”书上这样写好不好?好在哪里?
生:把鹅抢着要吃稻穗的神态写出来了。
师:把鹅抢着要吃稻穗的神态形象地写出来了。还有比××写得丰富的吗?
生:前面几句我不一样。(读自己写的句子)“弟弟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把篮子举得高高的,大声喊:‘这些稻子不给你们吃!这是队里的。可是这五只鹅还是要吃稻穗。”
师:我们跟书上写的比较一下,看哪一个写得好。
生:书上的好。
师:虽然××讲的也是鹅想吃稻穗,书上写的也是鹅想吃稻穗,但书上把鹅想吃稻穗的样子写出来了。最后一句又写弟弟了,弟弟怎么样?
生:(读自己写的句子)“弟弟左躲右闪,急得满头是汗。”
生:我不是这样写的,我写的是:“弟弟左躲右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师:好,也可以的。怎样叫“左躲右闪”?
生:就是很快很快地躲起来,一闪一闪,好像星星那样一闪一闪。
师:一闪一闪说明动作很快。
生:“左躲右闪”表示一边躲一边闪,而且动作是很敏捷的。
师:动作很快,一会儿左,一会儿右。你们有左躲右闪的情况吗?在什么时候?
生:用球打目标时。
师:做“打目标”游戏的时候,你们就要左躲右闪。好,同学们都写得很认真。现在要同学们看看这张图,读读第3节课文,准备一下,然后看着这幅图,讲这一节的内容。
(生准备)
师:谁来试试看?
(一生讲)
师:他把主要的内容都讲了,我觉得他讲到鹅的时候应该把“它们拍着翅膀,盯着篮子”这些话加进去,那就更好了。这一节写了弟弟和鹅打架的情形,写得非常生动。
二、学习第4节,理解“好样的”
师:(读课文)“正在这时候,‘泥人张来了。他笑呵呵地说:‘小弟弟,你是好样的,我来给你捏个像。”他说“小弟弟,你是好样的”,“好样的”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说,你这件事做得对,就是好样的。
师:一般是别人有好思想做了好事,就称赞他是“好样的”。那么“泥人张”为什么说小弟弟是“好样的”呢?
生:因为他把篮子举得高高的,不给鹅吃稻穗;假如给鹅吃了,就会损失队里的财产。
师:这一篮子稻穗是谁的?
生:是公家的。
师:对呀,是公家的。小弟弟爱护公共财产,这稻子一颗一粒都不能给鹅吃,所以“泥人张”说他是“好样的”。那么为什么还要给他捏个像呢?
生:因为“泥人张”心里想,弟弟做了一件好事,我要把这个形象捏出来。
师:为什么要把这个形象捏出来?
生:“泥人张”觉得弟弟做好事是“好样的”,叫大家向小弟弟学习,爱护公共财产。
师:“泥人张”看到这个弟弟是“好样的”,他要宣传这种好思想、好行为,让大家来学习弟弟爱护公共财产的好思想、好行为,所以给他捏个像。
生:我有一个问题,“泥人张”这是人家给他们全家起的名字,课本上怎么说“泥人张”来了呢?
师:“泥人张”家里的人都叫“泥人张”,所以说家里的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叫“泥人张”。课文第2、3、4这三节介绍了“泥人张”为什么会塑这样一个像。
三、学习第5节,理解“颗粒归公”
师:接着作者又指着这个塑像说了:“你看,就是这么个跟鹅打架的像,还给起了个名字,叫‘颗粒归公。”这个“你”是指谁?
生:这个“你”是指我们。
师:就是指看塑像的人,作者向我们介绍这个塑像叫“颗粒归公”。(板书:颗粒归公)谁讲讲,什么叫“颗”?什么叫“粒”?
生:“颗”“粒”就是一颗粮食、一粒米都不能给鹅吃掉,要交公。
师:你讲的是整个“颗粒归公”的意思。小的圆粒,或小的块状,叫“颗”,也可以叫“粒”,比如,一颗米、一粒米;我们衣服上的一粒纽扣、一颗紐扣。“公”是指什么?
生:这个“公”就是指公家。
师:那么“颗粒归公”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一颗一粒都不能损失,要按照公家的规则。
师:这个“归”,不是规则,是“归还”,就是一颗一粒的粮食都要归还给公家。那么“颗粒归公”为什么要加上引号呢?
生:因为它是名称。
师:对,是这个塑像的名字,是特殊名称,所以加上引号。刚才第一节课上同学提出书上“颗粒归公”后面怎么有句号。这位同学学得很认真,这是书上印错的;这个句号,应该在引号的外边,给它改正。(生改正)现在要同学开动脑筋,“泥人张”给起的名字叫“颗粒归公”,谁能给这个塑像另起个名字?
生:我起个名字叫“好样的小弟弟”。
师:很好。
生:“爱护稻穗的小弟弟”。
生:“想到大家的小弟弟”。
师:“想到大家”不是很确切。
生:“弟弟和鹅”。
生:“一颗一粒也要归还给公家”。
生:“爱护公物的小弟弟”。
师:你们讲的这些名字也都可以的,从不同的角度来题名。不过注意,题目的字数不要太多。刚才同学提出的那么多题目,你们跟“颗粒归公”比比看,哪一个好?
生:我觉得“颗粒归公”好。因为“颗粒归公”简洁,意思也表达得清楚。
师:对,“颗粒归公”又简洁,又把弟弟的好思想表达出来了。小朋友,这篇文章一开头介绍这个塑像——“泥人张”用泥捏成的弟弟跟鹅打架的像;接着作者就讲“泥人张”为什么会捏这样一个塑像,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最后又回到这个塑像上来,“你看,就是这么个跟鹅打架的像,还给起了个名字,叫‘颗粒归公”。
师:现在我请一个同学读第1节和最后一节,大家一起读中间三节。
(生合作读)
师:小朋友,今天回家做两件事。一件事就是写生字,每个字写四遍;再一件事是把这篇课文读熟,背诵全文。
[原载崔峦、陈先云《斯霞、霍懋征、袁瑢语文教育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有删节。]
【温故知新】
语境教学精神的精彩体现
孔凡成
优秀的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之所以会获得成功,其原因之一是具有优秀的教学语境适应能力。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位教学水平优秀的教师都是语境教学的实践者。
著名语文教育家袁瑢就是这样的名师之一。她的《颗粒归公》教学就充分体现了语境教学精神。
一、目标确立:着眼生成,显隐得当
语境教学强调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要以语文能力为核心,根据相关原则来确保课堂教学目标确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颗粒归公》教学中,教学目标确立充分体现了预设与生成相统一、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相结合的特点。
首先是着眼生成,做到预设与生成相结合。教学目标的确立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课标(教学大纲)精神、教材意图和学生需要。在教学中,袁老师一方面能根据当时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将识字、代词学习和弄清句间关系预设为本课教学目标。与此同时,教师又注重课堂生成,及时将学生提出的问题作为教学目标。
在导入课文后,袁老师请学生认真地读一遍课文,自学生字,看看有什么不懂的。学生自学课文后,共提出了五个问题,分别是:
生:什么叫“颗粒归公”?老师说过名称要用前引号和后引号,这课书里的“颗粒归公”也是个名称,这句号为什么放在后引号的里面?
生:我也有个问题,“还上了彩色呢”为什么不说“还涂上了彩色呢”?
生:我看了《拼音识字》,上面说“泥人张”是人们给他们一家的名称,那么这个“泥人张”到底指谁?
生:还有一个问题,什么叫“高额头”?
对此,一方面袁老师肯定了学生自学认真,对“泥人张”再次作了解释;另一方面将余下的四个问题,作为学生的学习任务在后面教生字和讲读课文时帮助解决。
显然,袁老师着眼于学生需要,一方面高度重视学生提出的问题,另一方面又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和心理特点,将学生没有提到的在低年级应该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作为教学目标,做到预设与生成相统一。
其次,显隐得当,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相结合。在教学中,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上成思想品德教育课,几成痼疾。这固然与特定阶段社会意识的影响有关,也与教师不懂思想教育在语文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有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语文教学目标是多元的,且以思想教育为主。现代语文教育理论认为,语文教学目标应该是一元的。关于多元目标,张志公曾分析道:“语文课,它的特定任务无疑是培养和提高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不过这个基础工具身上背负的东西比较多:有思想意识,有文学艺术修养,有逻辑思维能力,有做人的标准,有零七碎八的各种常识,等等。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在完成其特定任务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还会有多种副产的效果……。这里就存在一个处理好特定任务与连带功效的问题。”张志公的解说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特定任务是语文能力的培养,而其他方面只不过是在实现语文教学目标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副产的效果”,即“连带功效”。这既让我们认识到多元教学目标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不高的原因所在,也明白了语文能力和其他要求的关系。可见思想教育不过是实现语文能力目标附带的效果。但是在我国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思想教育实在是语文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形成了能力培养目标和思想教育目标这对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引入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两个概念。
显性目标指明确的言语知识及言语技能方面的训练目标,它是由语文学科本身性质所规定的根本目标。在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情感,学会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寫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是语文的显性目标。隐性目标指依附于显性目标的、需要融于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体现在师生交际双方的关系里的,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文熏陶的教育目标。隐性目标在语文教学中没有独立地位,一旦独立,则语文不成为语文,而成了其他科目了。所以,隐性目标在课堂上一般不直接指出,教师也不必有意识地点明学生应该或必须如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等,属于隐性目标。换句话说,在语文教学目标中,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方面的要求可以看作显性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可看作是隐性目标。
袁老师在《颗粒归公》教学中,将隐性目标融于显性目标,达到了妙合无垠的境地。在该课中,指导学生识字、理解词语、认识代词、掌握句间关系、认识课文简洁风格,是显性目标;宣传爱护公共财产的好思想、好行为,让大家来学习弟弟爱护公共财产的好思想、好行为是课文的隐性目标。袁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将隐性目标显性化,而是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时候,明白这个道理。
袁老师在指导学生达成隐性目标时非常节制,她没有节外生枝进行附加的思想教育,没有像我们现在的一些老师动不动询问学生“通过本课学习,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受到什么教育?你打算将来怎么做?”等问题,而是在指导学生理解“‘好样的是什么意思?”“‘泥人张为什么说小弟弟是‘好样的呢?”“为什么还要给他捏个像呢?”“‘颗粒归公什么意思?”“谁能给这个塑像另起个名字?”等问题中,通过联系上下文开展语文训练来揭示课文主旨的过程中,使学生受到自然而然的启发。这样,将思想教育自然地渗透到词语理解、语句把握和主旨领会之中,做到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相统一。
总之,袁老师的教学目标设计符合语境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要求,显得科学、合理。
二、字词教学:集中分散,和谐统一
字词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重头戏,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之一。袁老师在字词教学中颇有自己的思考,她既不盲从于集中识字,也不盲从于分散识字,而是吸纳集中识字和分散识字的优点,将两者有機结合,使识字教学效果最优化。袁老师《颗粒归公》一课中的识字教学,就明显地体现了这一点。
在本课中,讲解的字词有16个,其中辨析词义4个。袁老师注意选择提问时机,注意分散提出,在导入课题时,提出“塑像”“捏”“泥人张”;在教第1节时,提出“真”“上”“彩色”;教第3节时,提出“淘气”“盯”“左躲右闪”“拍”“喊”;教第4节时,提出“好样的”;教第5节时,提出“颗”“粒”等。在教这些字词时,或联系上下文,或创设情境,出示实物挂图,或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化难为易,深入浅出,帮助学生具体理解。通过分散教学,将难点分散,紧密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减轻理解难度。
当然,本课亦有集中学习生字词的。不过,这种集中学习是建立在学生自读课文、自主学习基础上,是在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阶段集中进行的。这一阶段主要教了“额”“穗”“像”“嘎”“呵”等字,要求认读,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字义。在集中学习这些字词阶段,教师并没有机械地让学生死记硬背这些字,而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借助演示、组词、说话、看图等方式,让学生在具体的使用环境中熟悉、理解字词。
三、知识教学:随文学习,重点突出
新课程改革中,基于前一阶段语文知识教学效果不佳的现状,有人提出语文教学不必进行知识教学,只需要进行语感教学即可。这一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语文知识教育,以致在课程标准制定以及语文教材编制中都有所轻视。这种反理性的做法使语文知识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境地。事实上,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知识,掏空了知识的课程没有存在的价值。这样看来,语文课程需要语文知识。因此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语文教学强调知识教学是正确的,问题在于所教的知识本身是否正确、合理,所用的方法是否合理。我们知道,当时的知识教学内容存在着老化现象,存在着去语境化现象,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语文知识与语文技能相距甚远,因而效果不佳。这就意味着,一方面,要除旧纳新,更新语文课程知识内容;另一方面,要运用语境教学方法,恢复特定的语文知识学习和运用所需的语言环境。
为此,语文知识教学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要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而不是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
袁老师在《颗粒归公》一课的教学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文中关于代词的学习,一是做到“心中有知识,口中无术语”。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弱、形象思维能力强的特点,袁老师在教学中没有出现“代词”这一抽象的术语概念,充分体现出袁老师对儿童学习心理特点的准确把握和高度尊重,体现出根据儿童需要尊重儿童心理的精神色彩。二是做到随文学习。所谓随文学习,就是根据课文的具体情况,紧密结合课文的上下文,随机教学相关内容。这里代词的学习就是这样的。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袁老师用小黑板出示下列内容:
说起来真有意思。我奶奶家养了五只鹅。( )红嘴巴,高额头,浑身雪白。我弟弟特别喜欢( ),常常给( )喂食。( )一看见他,就伸长脖子围着他转。
指导学生开展相关学习活动。首先问四个括号里应该各填什么。接着问相关代词分别指什么,中间两个括号里不填“它们”,可以填什么词。如果中间两个括号里也填上“这些鹅”,大家读一读觉得怎么样。第四个括号里,把“鹅”改成“它们”好不好。如此紧扣课文,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代词的衔接功能和行文简洁功能,认识到代词使用要根据具体需要决定如何运用。
同样,句子关系教学、过渡句学习、句子连贯的学习、行文简洁特点的学习和描写事物顺序的学习等,都能够做到随文教学,在具体的上下文语境中紧贴课文开展,做到因段而异。第1节引导学生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第2节着重帮助学生掌握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了解本节中句子的因果关系,第3节在了解句子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把句子写具体,第4节重点理解“好样的”一词,揭示课文的主旨,第5节启发学生领会“颗粒归公”题目的好处。
四、师生关系:三主一体,妙合无垠
语境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自己的教学对象——学生,与学生形成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袁老师做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在训练主线中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统一起来,实现训练主线、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三“主”一体。我们看第3节关于句子顺序的学习。首先要学生分析本段第一句话的两层意思,一层讲弟弟,一层讲鹅。接着让学生看图,想课文内容,按照 “先写弟弟怎样,后写鹅怎样,再写弟弟又怎样”的次序,写三句话。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挂图,将自己写的句子和课文对照,体会课文中词句的具体生动。最后让学生看图讲述本节内容。在这里,教师采用读写结合、进行比较的训练方式,让学生领会这一节句子写作的顺序和具体生动的写法,一方面我们看到教师的引导作用,比如有意识地让学生比较自己所写的和课文中所写的哪个更好,体会课文中的语言艺术,另一方面尊重学生的写,对学生所写的内容给予高度肯定,让学生在宽容、平等、民主、互动的氛围中尽情对话,使主导、主体和主线三位一体,和谐统一。
(作者单位:江苏淮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