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霞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中的内容在小学教材里都有涉及,有的以节选的形式出现,如《红楼梦》中王熙凤出场的“笑”;有的是节选加改编,如《三打白骨精》、《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还有的是以词串的形式出现在单元练习中。我认为教材编者的意图比较明显,就是在减少阅读难度的情况下,让学生亲近古典名著,并由课文出发,由教师引导,通向课外阅读。不过,小学生是否适合阅读“四大名著”这一话题却一直存在争议。有些家长担心小学生是否能读懂,有些家长担心读懂了是否会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其实,我觉得任何事物都具有双面性。我们该讨论的不是“读不读”,而是“怎样读”。
儿童视野区别于成人视野,儿童有特定的思维取向、情感世界、道德判断。因此,我们只要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寻找适合儿童的方式,就能让以“四大名著”为代表的中国古典文学活跃在儿童的视野中,从而为儿童提供一个促进语文素养形成和精神成长的平台。
一、化繁為简,读出趣味
“四大名著”的回目均在百回以上,规模恢宏,结构完整,人物众多,意蕴深长。不要说儿童,就是一般的成年人读一遍都不一定能充分理解和把握。如果把整本名著都抛给儿童,不但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反而会让儿童望而生畏,裹足不前。况且,这些作品从成人的视角解读历史和社会,其中不免包含着一些儿童尚无法正确理解的元素。因此,去芜存菁,化繁为简,有选择地指导学生阅读,是引导学生跨进古典名著大门的重要策略。
1. 立足全本,从片段读起。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围绕四大名著,节选和改编而成的课文有:《三顾茅庐》(四年级下册)、《林冲棒打洪教头》(五年级上册)、《三打白骨精》(六年级下册)、《红楼梦》中描写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场面(六年级下册)。
教材以节选的形式,呈现出原著中一个精彩的片段。这些入选的片段结构上相对独立完整,人物形象鲜明,情节引人入胜,儿童读得轻松、读得有味,自然兴趣盎然。我们教师不妨以此为契机,把课文定为基点,将关联的或是儿童似曾相识的经典片段纳入阅读指导的体系,化整为零,有方向地阅读,进行内容的迁移,这样会更适合儿童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能力,从而很好地激发和保护儿童阅读的兴趣。
2. 立足原著,从简本读起。
“四大名著”的原文使用的均是古代白话文,较文言文可能浅白了许多,但是对于儿童来说,阅读起来仍有很大的难度。因此,市场上出现了各种版本的青少年版,采用的是现代白话文,通俗易懂,适合儿童阅读。我们的教材也是基于原著的现代白话文改编。从简本读起,不失为引导儿童阅读名著的有效途径。
但是,我们同时也不能忽视这样的一种情况,青少年版简化的不仅是语言,还有大量的精彩的场面描写,情节与原著相比有些乏味了。打个比方,简本如同方便面,使用起来很方便,但是营养也流失很多。其实,我们总是习惯性地以成年人的眼光去担忧儿童的学习阅读能力,原著使用的古代白话文,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孩子来说,阅读的障碍不是太大的。因此,在儿童学习课文《三打白骨精》时,我们可以安排用原著中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进行对比阅读。有了简本的助读,原本不再高深莫测;而有了原本的补充,故事更加耐人寻味。更重要的是,通过适量的原著片段阅读,儿童的阅读品味、阅读能力在悄然提升。
3. 立足整体,分目标解读。
在教学一篇名著节选改写而成的课文过程中,想要穷尽原著的思想内涵、艺术特色是不可能的,也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背负了太大的文化压力,试图在有限的教学时空中,倾囊相授,其结果可能是课堂容量拥挤不堪,学生无所适从。
换个方式,以苏教版教材为例,我们不妨把“四大名著”的课外阅读看成是一门跨时三年的综合性课程,在四、五、六三个学年段和不同文本的阅读过程中分解教学目标,把解读人物形象、了解故事情节、感知丰富多彩的艺术手法,分散到不同阶段的阅读中,以“一课一得”,为儿童积聚阅读之法。
二、抽丝剥茧,品出韵味
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借助教材和课堂的平台,让儿童对“四大名著”有较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呢?我们可以合理使用教材,以整合为手段,根据各文本的特质,建构一个前后承接和贯通的阅读体系,有层次地帮助学生读出名著的韵味。
1. 赏读曲折的故事情节,走近名著。
引导儿童阅读,从情节入手。苏教版教材中出现的第一篇选文为《三国演义》中的《三顾茅庐》,教师这样执教:
师: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三次拜访,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可是过程顺利吗?
生:不顺利。
师:从哪里看出不顺利?请默读课文的第2、3自然段,用笔画出表现刘备拜访诸葛亮所遇不顺的语句,看看一共有几处。
生:一共有三处。第一处是刘备决定第三次拜访诸葛亮,他的结拜兄弟关羽和张飞都不同意。第二处是到了诸葛亮的家,童子告诉刘备,诸葛先生正在草堂午睡。第三处是刘备等了半晌,诸葛亮翻了个身,以为他醒了,结果又睡了,刘备又等了一个时辰。
师: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这么多的波折,不让刘备顺顺利利地见到诸葛亮?
生:这样写可以衬托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师:文似看山不喜平,情节有波澜,故事才精彩。
走进情节,品味情节,读出情节之精妙,儿童才会走近名著。
2. 感受鲜活人物形象,亲近名著。
儿童对名著的阅读不是零起点,在他们成长的过程里,通过家长的讲述,图文并茂的绘本,以及影视等媒体,孩子们对名著作品中的很多人物形象已经耳熟能详,甚至如数家珍。但是,肤浅的涉及可能会给儿童带来面具化的人物感受,反而不利于走进名著。因此,如何让儿童真实地触及作品人物的内心,从而感受名著的精彩,是阅读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例如《林冲棒打洪教头》一课的阅读指导:
师:板书( 的林冲)黑板上有一个填空,你读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觉得林冲是怎样一个人?前面可以加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你的理由是什么?你从课文哪些句子当中找出这些理由的?
生:我认为林冲是一个谦虚的林冲。
师:谦虚的林冲,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我从第三段中看出来的。
师:你从第三段的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
生:林冲连说:“不敢,不敢。”
生:我觉得林冲是一个机智的林冲。
师:(板书:机智)机智的林冲。谈谈你的见解。
生:我的见解是第七段中“洪教头恼恨林冲……还了个拨草寻蛇的招式。”还有第七段中“洪教头一棒落空……直扫到他的小腿骨上。”
师:你从哪儿看出他的机智?洪教头“把火烧天”,林沖“拨草寻蛇”,你就看出他的机智了吗?我不那么认为。你没有说动我。为什么这里能说明他的机智呢?理由不充分。找到了句子,说不出理由来。没关系,同桌的你来帮帮她。
生:因为洪教头用的是“把火烧天”的招式,是从上往下打,肯定要把脚提起来,而林冲用的是“拨草寻蛇”的招式,正好打在他提起来的脚上。
师:“把火烧天”是把棒高高举起,棒朝着天。他这种招式一摆,必然露出了破绽——脚露出来了。林冲“拨草寻蛇”打他的脚,这就是林冲的聪明机智。
生:林冲是一个心胸广阔的人。
师:你从哪儿看出林冲是心胸广阔的人呢?
生:我从第三段中的两句话,“林冲寻思……洪教头也不相让。”这两句话可以看出:虽然洪教头心胸狭窄,对林冲不理不睬的,但林冲丝毫没有和他斤斤计较。
师:洪教头这样无理,这样傲慢,但林冲根本没有和他计较,看出林冲是一个心胸广阔的人,有好汉的风采。
《林冲棒打洪教头》中的林冲、洪教头、柴进三个人物交织在一起,演绎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精彩故事。其中,林冲步步让,洪教头步步逼,文字处处皆对比,人物形象极为鲜明;而柴进的语言表面看起来云淡风轻,却暗藏机锋,最终让一再忍让的林冲无路可退,只能迎战。在作者的笔下,英雄不是神,而是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这正是《水浒传》成功之处,柴进和林冲都属于绿林好汉,但是性格、行事方式却不同。学生不由顿悟:原来英雄不是千人一面,也是有自己独特个性的。如此精彩的情节,如此个性迥异的人物,怎能不让学生在品读之余,而心生喜爱、亲近之感?
3. 探究多彩的艺术表现手法,悦近名著。
在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之后,学生就会发现,“四大名著”宛如艺术宝库,细细赏读,处处珠玉,其多样化的艺术表现手法令人叹为观止。这些艺术手法,也是值得品读的,例如《三打白骨精》一课的品读:
师:一共变了三次,妙不可言。你们真了不起,把这不可言的东西都说了出来。再看顺序,为什么这样变?
生:一变是美人计,二变变成了找女儿的老婆婆,是苦肉计。三变变成了信佛的老公公,刺激唐僧,让他赶走孙悟空,这是——离间计。
师:而且一计接着一计,这叫——
生:连环计。
(板书:有意作恶。)
小结:所以不叫白骨妖,叫——白骨精。所以,变一次,就得打一次,变两次,打两次,变三次,就打三次。要把这里的恶——打死。
师:聊一聊“打”。
(生读三次打的相关文字)
出示提炼出的三次打:
悟空说:“它是个妖精,是来骗你的。”说着,就朝妖精劈脸一棒。(一打)
师:为什么这三次打得不一样?
生:第一次妖精是迎面走来,没想那么多,所以就劈脸一棒;
第二次老妇人矮,所以就当头一棒;
第三次要置妖精于死地,所以抡起一棒。
师:你们知道金箍棒多重?
(读读原文中关于金箍棒的描述)
师:打得怎么样?
生:打得好、狠、妙,妙不可言。
师:唐僧是怎么样看的呢?
(生读相关文字)
师:看,这个故事里有三变,有三打,有三责。你读着觉得重复吗?为什么?
生:因为三变,变的内容不一样。
师:三变的内容不一样,三打、三责的内容一样吗?这三次中间有联系吗?(一次比一次深)
我想到了歌曲有三段,是为了反复抒情。所以,课文这样写是为了——
生:反复叙事。
师:变中有不变,不变中有变。写作时反复叙事,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此外,像在《红楼梦》中众人大笑场面的描写中,人物的性格,笑的情态与人物身份地位的联系……无一不值得细细体味。
让每个孩子喜欢我国文学名著是每个语文老师的职责和使命。在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原著的兴趣时,给学生一个阅读的关注点,学生在阅读时就有方向,有思考,更有收获。这也是对名著的一种尊重。
(作者单位:江苏省东台市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