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引领,标准对接”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7-05-30 17:22陈婷
高教学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工学结合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摘 要: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高职教育领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研究课题,文章作者通过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质量保证体系、评估体系六个方面探索“项目引领,标准对接”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建设;工学结合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8-0150-03

Abstract: The explor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s is an endless research topic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rough exploration of the education thoughts, training objectives, training standards and curriculum system, teaching modes,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project cos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training mode of project leading and standard linking, whi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roject cost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project cost; talent training mode; specialty construction; work-learning integration

引言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高等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确立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法,先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1],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以下简称19号文)以及《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教育文件的下发,将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为此,在高职工程造价专业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如何能够形成更加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永无止境的研究课题。

本文将从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及培养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质量保证体系、评估体系六个方面探索“项目引领,标准对接”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指导高职人才培养的“五个对接”教育思想

国家19号文强调:高职教育需要“服务需求,就业导向”,推动实现“五个对接”。这一要求凸显了高职院校的功能是服务社会技术人才岗位需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实现这个核心目的的途径是:“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这“五个对接”成为指导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教育思想。

二、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通过七类参与工程项目实施单位的岗位需求调研与分析,确定工程造价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定位在“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良好职业道德、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够胜任以造价员(预算员)岗位为主,以资料员、材料员相关工作岗位为辅”的人才培养目标上。

三、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职业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的形成

对造价员(预算员)、资料员、材料员岗位进行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对应知识分析、主要支撑课程分析以及专业核心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课程体系可进一步获得。

人才培养规格可归纳为:具备识图、测量、材料管理、项目管理、施工组织、招投标、计算机、CAD、资料管理、经济分析、成本管理、建筑统计等专业能力;自学提升、信息处理、数学运用等方法能力;合作、交往、表达、创新、解决问题等社会能力。

职业能力模块化课程体系可概括为:职业领域公共课程模块、职业基础课程模块、职业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拓展课程模块和素质教育模块。具体构成如图1所示。

四、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的“项目引领”教学模式的建立

在“工学结合、理实统合、校企联合、教练融合”的高职教育理念指导下,工程造价专业实行“项目引领,标准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如图2所示)。即以项目引领为专业教学模式,贯彻标准对接的教学过程。即:将项目化教学作为基本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的专业资源库开发方面对接国家、地区的职业标准和规范[2]。在人才培养的师资保障、实训保障方面对接国家教学标准《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基本要求》。

项目化教学模式通过选取由易到难的4个工程项目作为教学背景,根据课程特点,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选择其中有代表性的2-3个工程项目,将包括管理学、法律学、工程技术、经济学等多方面学科全面整合到一起,为学生提供他们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教会学生自我指导、自我激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3]。教学过程中,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吸纳国家、行业等发布的最新职业标准、规范要求,开发教学及企业培训资源,融入课程教学及企业培训中。通过“造价事务所”校内实训模式[4],实现项目引领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标准化的职业素养。

在工程造价专业建设中参考国家教学标准《高职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作为建设专业实训保障条件及师资保障条件的重要依据,通过标准化的教学实施保障,实现高标准培养造价专业人才的教育目的。

五、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

(一)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我院施行“学分制”管理,这是对学生学习效果评价的主要途径。目前,工程造价专业已基本形成了“学分制评价为主导,过程性考核为侧重,技能竞赛为补充,校企联评为手段”的教学效果评价体系。

1. 学分制评价为主导

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及素质表现均通过学分予以衡量。学生可根据自己所获得的学分多少决定其学制长短,实行弹性学制。课程成绩合格者及素质表现突出者可获得相应学分,不合格者需通过补考或重修方能获得相应学分。

2. 过程性考核为侧重

教师对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的认定为过程性评价及效果性评价相结合,以过程性考核为重点参考的综合评价机制。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可占综合评价成绩的50%-70%,期末考核打破传统的卷面考核形式,灵活采用实践技能考核、面试等多种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3. 技能竞赛为补充

作为高职院校,工程造价专业将学生职业技能竞赛的成绩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学分认定。如参与的竞赛项目与课程关联度较大的,则可用技能竞赛成绩替代课程成绩,体现“以证代考,以赛促学”的特点。

4. 校企联评为手段

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对各项专项技能和综合技能的考核由学校专任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联合评价。各项专项技能由企业兼职教师参与评价学生的实践学习成果;在学生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阶段,企业指导教师需按照学校提供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打分评价。校企联评使学生学习成果的认定更全面、更准确。

对于该专业学生整体学习情况的分析通过每学期和每学年的教学质量分析报告进行时间纵向比较及课程横向比较。以此来综合反映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反馈教学过程。

(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专业教学质量监控方面建立审批制度、考勤制度、听课制度、督导制度、例会制度、报告制度循环执行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1. 审批制度——预先监控教学质量

在学期初,由教研室、教学办及主管院长审批学期授课及实训计划。在日常教学及实训教学期间,要求任课教师提前一周由教研室主任或教學办主任审批教案。通过教学计划和教案的审批,掌握教师的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设计及备课质量。

2. 考勤制度——双向监控教学质量

在日常教学管理方面,要求任课教师除了课前在教学办签到、领取教学工作夹以外,还要求教师对每次到课的学生进行出勤情况统计,填写教学日志。尤其是实践教学期间,坚决做到一日三查学生出勤情况,对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来说,确保学生上课的出勤率是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先决条件。

3. 听课制度——互相监控教学质量

对教学及教学管理人员制定听课制度,并在每学期起初制订听课课表,设立听课签到制度。通过听课评课实现教师互助,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4. 督导制度——领导监控教学质量

成立校级、院级教学督导小组,形成由学院教学督导室,分院院长及书记,教学副院长、综合办、教学办主任及教学干事、教研室主任的“三级伞形”教学质量督导组织,实行常态化监管与抽查式教学督导相结合的质量监控管理制度。

5. 例会制度——适时监控教学质量

每周教研室及教学管理人员均分别召开教学研究及教学管理例会,会议围绕“如何实施高质量教学”和“如何进行有效教学管理”主题,解决教学及教学管理中存在的影响教学质量的问题。

6. 报告制度——反馈监控教学质量

学期期初、期中、期末进行全面教学检查。每学期对学生考核结果做成绩分析报告,每学年编制年度人才培养质量评估报告。报告结果反馈至下一年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中。

六大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针对教学工作流程设计,形成全过程监控,通过反馈,形成监控体系的闭合循环,建立起教学质量监控的长效机制。不断推进专业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三)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建立了督导评教、教师互评、学生评教相结合的评价机制。

1. 督导评教

由学校教务处督导科牵头,每月针对全院教学质量的督导情况发布“教学督导简报”,有针对性地指出教学质量不好的学院及教师,甚至进行通报批评,表扬教学质量好的典型教师。

2. 教师互评

由教学办组织,教研室牵头持续开展教师听课互评活动。并在每学期的教研活动中固定安排新、老教师的公开课,对教学质量进行同行间评价。

3. 学生评教

在期中及期末,学生通过评教会议及网络打分的形式对每位科任教师进行打分评教,评教结果网络公布。

六、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评估体系的建立

我院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评估实行自我诊断评估、省教育厅诊断评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将院级重点专业、省级重点专业、国家重点专业三个梯次的竞争作为衡量专业建设的成果。

七、结束语

“项目引领,标准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工学结合、理实统合、校企联合、教练融合”的高职教育理念,贯彻了国家高职教育的“五个对接”的教育思想,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技能,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岗位竞争力,改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董娟.从反向学习分析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走向[D].山东:曲阜师范大学,2010.

[2]张显国.与岗位对接的高职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12.

[3]高燕,周利超.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造价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价值工程,2016,10.

[4]陈婷.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双基两化三段式螺旋上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价值工程,2016,6.

猜你喜欢
工学结合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市场营销专业中“工学结合”模式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