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燕萍
摘要:文章针对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分析其教学现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研究,阐述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些实践尝试。
关键词:有效教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教学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手段的干变万化,计算机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普及计算机教育、提升全民计算机文化素养成为实现信息化的保汪。“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当前中职学校各专业必开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中职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及信息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不仅符合计算机技术发展规律的要求,也符合中职学校素质教育的要求。
1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己趋于定型,其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Microsoft office系列办公软件应用和Internet应用等。内容实用,反映了当前中职计算机课程的主流和社会的需求。
但在现实的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学习相脱节,学生对课程的学习目标并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不高,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导致教学难以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提高,更不利于学生以后的职业生涯的发展。如何紧跟计算机技术发展,并结合中职学生的个性特点及专业学习来改进教学过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成为中职计算機教师亟须解决的问题。
2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有效教学的核心就是教学的效益,主要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它的特征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效果怎么样”。依据有效教学的理念,立足中职学生的基本学情,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效教学的实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调整教学顺序,改善教学效果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材顺序通常都是从计算机的发展及硬件知识、数制转换等开篇,然后再讲Windows操作系统及Office办公软件。但是这样的开篇部分专业术语较多且晦涩难懂,理论性也较强,学生在几堂理论课的学习后,还不知道计算机到底能做什么,更谈不上有学习兴趣,所以,可以适当调整教学计划,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先导入实例进行教学,再讲解理论,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入门”。
2.2侧重教学内容,服务专业发展
作为基础课程,学生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主要目标是能够真正将所学到的计算机知识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从而解决实际问题。因此,依据专业的不同,在实际教学中也应当有所侧重。比如,财会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于Excel的学习,学习在Excel中如何实现账务处理;而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侧重于PowerPoint的学习,学习布置商务会议、产品广告等。
2.3实施分层教学,关注学生差异
中职学生由于基础不同、参差不齐,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在教学中笔者采取了分层教学,力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使全体学生的潜能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一是根据学生的基础分组,每组都兼顾各个层次的学生,基础好的学生当组长,负责小组的学习。二是学习任务的分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学习,如果完成较简单的任务后,则鼓励学生向难度高一点的任务学习。从教学实践来看,分层教学可以使大部分学生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也能使学习较好的学生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4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应当根据教学需要以及学生实际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不管哪种方法,只要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习内容、切实增强教学实效性,都值得一试。以下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教学方法。
2.4.1情境教学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观点认为:“学习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情境,对于学生主动探索和知识建构有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Excel的“公式与函数”时,笔者创设了“零用钱支出统计”的教学情景,通过问卷调查,让学生利用Excel统计自己一个月的零用钱总和,并用图表分析零用钱使用情况。这个真实的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们不但认真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还自觉地对这些统计数据进行探究,例如发现手机、零食开销所占比例极高,从而反思自己的消费意识和消费习惯。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进行了重复而不枯燥的操作,也在不知不觉间提高了操作能力。
2.4.2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教师把要完成的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项目,再根据项目的总体要求,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一个任务之中,驱动学生开展学习,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完成一系列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例如,在讲解Word图文混排的知识时,笔者设计了“制作电子小报”这一项目任务,在该任务的驱动下,学生采用小组协作方式,制订计划、合作实施计划,完成小报后在班内进行展示交流。通过完成电子小报,学生不仅掌握了Word图文混排的具体知识技能,还增强了对自主学习活动和合作探究活动的认同感。教学实践证明,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唤醒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对增强教学效果大有裨益。
2.4.3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设计具体实例,将所学的知识融入案例中,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比如在学习Word表格这一章节时,笔者设计了“班级课程表”这一案例,将表格的基本操作都融入其中,在操作过程中对部分知识进行点拨和指导,让学生做出作品效果,然后再上升到理论知识的讲解。实践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由于教学直观性、目的性更强,普遍被广大学生所接受。
2.4.4竞赛式教学法
通过课堂竞赛来促进技能,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方面,学完每一个模块后,举行阶段性的操作技能竞赛,来促进学生更扎实地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完本课程后要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因此,学生需要对相关考试的模拟题目进行课堂练习。每套模拟题都大同小异,如果只是单纯地练习,学生的积极性并不高。而通过个人竞赛或者小组竞赛来组织模拟题的练习,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还能提高课堂练习的趣味性。
2.5多元评价方式,促进全面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注重对学生学习成果的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此,我们可以采用多元化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的过程和态度、获取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和途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间协作学习能力等方面。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阶段要在评价表上如实填写自己独立完成任务的情况,小组长在小组学习阶段要根据组员是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是否给其他组员提供帮助等情况来填写评价表。对学生作品的评价,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除了关注那些优秀作品外,还要关注那些不太成功的作品,从中找出闪光点。
3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有效教学实践的思考
笔者通过教学实践,从多方面尝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l)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了改善,对教学内容感兴趣了;(2)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提高,在学习中有了争先意识;(3)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提高,能把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但在实践中还有以下几个方面是值得思考的。
3.1要重视教材的选用和开发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是教材的更新却显得相对滞后。一方面,任课教师要多关注多反馈教材使用情况,在教学中选择一套适合中职学生的教材,不要让教材成为“摆设”;另一方面,需要运用专业组教师的集体智慧,按照“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職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学思想,根据实际教学需求积极开发实用的校本教材。
3.2要提升教师的素养和能力
在提高全体学生信息素养、取得教学有效性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教师更加主动地去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掌握新的技术知识、尝试先进的教学方法,全面提升自己。只有全面掌握教材,筛选出教学的重点、难点,才能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只有熟悉相关的教学理念和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灵活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改善课堂效果;只有有了较高的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进行教材的二次开发;只有具备了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形式多样的课堂教学。
4 结语
有效教学给当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力求实现有效教学,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鸿伟.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析[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 (10):168-169.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刘钟翔.创新性教学提高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实效[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 (7):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