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学院的运行模式探究

2017-05-30 18:51:27杨丽敏
大东方 2017年9期
关键词:创业指导高职院校

摘要:随着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上岗位竞争日趋紧张,尤其是大学生毕业后的择业也日益成为整个社会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高校中优秀的就业、创业工作能够帮助学生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展示自己的优势,故此建立创新创新创业学院的运行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我国在专业学院建设中,在组织机构、工作表现等方面都存有问题,所以本文提出强化创新创新创业学院运行模式的有效措施,通过构建良好的指导体系,使创业指导工作发挥最最好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指导;创新创业学院

我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曾经明确的提出,做好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当前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高职院校一定要培养出适合社会的合格人才。所谓百年教育,学生为本,教师能通过知识传授,让学生将所学内容应用到社会上,造福社会。故此,本文主要探寻如何在高职院校中进行创新创业学院建设,通过专业问题的强化和系统性体系搭建,使高职生的就业创业更佳。

一、创新创业学院的现状

我国高职院校启动设立创业学院的工作最初主要是在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教指委的指导下开展与实施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等一批高职院校也已在建制性与非建制性创业学院的建设过程中探索出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但从全国范围来看,高职院校在创业学院的模式构建过程中仍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无实质性组织机构,通过设立领导小组或联席会议召集有关部门制定与落实阶段性教育教学计划,此类模式很可能会导致创业教育陷入运动式怪圈;二是新建或依附二级学院建设创业学院,此举容易造成其他部门的参与性降低,从而影响创业教育的“全覆盖”;三是新设职能处室、依附学生管理或就业部门开展相关工作,这种做法虽在短时间内有可能在一些数据性成果方面取得突破,但因其不具有可持续性,所以容易偏离创业教育的本质。解决问题的思路是,高职院校创业学院的设立必须放眼于学校整体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打造。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特定空间内创业群落、创业教育与创业环境的统一体,其中创业群落是对象,创业教育是核心,创业环境是条件。就此推导得出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影响因子,至少包括:科学的战略与指导方针;积极的校园氛围;完备的制度体系;融通的课程体系;系统的平台与载体;丰富的实践活动等。

二、创新创业学院运行模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部要求高等院校要切实落实创业指导工作。国家对学生们的创业一直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和出台非常多具体措施来帮助学生们创业和就业,并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学生创业的指导方针。因此高职院校也应该在学生的创业指导工作中做出最大的努力,帮助学生能够有效创业,促使学生们选对创业方向和资金都能够得到妥善解决,正确选择自身从业方向。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来,高职院校对于创新创业学院的运行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如创业运行中的理论与实践相及和部分,部分教师将其单方面的看成是实践教学的环节中,但忽略创新创业学院运行是要借助于实践工作,让学生能在此环节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择业方向。

(2)创业指导工作的师资队伍不足

从事就业、创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对于面临创业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其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岗位和工作特点,能够帮助即将面临创业又毫无社会经验的学生找到适合的方向。对于学生来说,创业的压力很大,在其即将毕业时会处于一种迷茫期,很多学生都不清楚到底什么样的岗位适合自己,什么样的城市更加适合自身实际情况,这些都需要创业指导工作相关的教师对其进行引导。而教师的数量在这个时候就明显的出现了不足,很多院校没有增派足够数量的教师参与到创业指导工作中来,实际进行这项工作的都是各级院系的几位固定教师,他们的人数相对于需要帮助的学生来说实在无法全部服务到位。

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学院的运行模式探究的有效对策

(1)高职院校特色创业课程建设

创业指导应该被看成是一门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学科,并将其设定为高职院校中实用性较好的学科,原因是创业指导能指导学生今后的工作,且有其内在规律。故此,创业指导教师需要根据创业指导的发展规律、内容等要点开展专项讲座,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書本上的知识,同时也要结合最近几年的创业形势,提出实用性较强的创业建议,让学生能在今后的创业中有所受益。创业指导一方面要建立专家队伍,另一方面是要进行学科建设。但所有建设中专业化的专业队伍是十分重要的,若没有较为稳定的专家队伍对其进行系统化指导,所有的理论就会显得苍白和单一;同理,在无专家队伍作为支撑的情况下,学科建设的推行较难开展下去,由于部分兼职的创业指导人员在理论方法上依据不足。使用专业化的指导,能鼓励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在结合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发展,开设创业指导专业课程,通过系统性和理论性知识的强化,让培育出的人员能担当起创业指导学科的搭建工作;另外,鼓励现有的创业指导教师撰写相关的学术论文,通过发表和学术讨论,在阅读中借鉴其他国家的教学经验,进而探讨一套能适应我国国情的创业指导理论。

(2)提高创业指导队伍能力

当今高职院校之中负责创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大多都没有足够的社会经验,对各行各业、各个城市的了解都不足,甚至很多负责创业指导工作的教师并不是从事相关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他们對于学生所学的专业到底适合什么样的创业方向也没有良好的认识,这就造成了相关教师的服务质量明显偏低。教师本身无法对学生提供足够的有效帮助,这就造成了学生在创业选择上无法做出明确的符合自身情况的最佳选择。选择到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进行创业,选择什么样的岗位进行创业,或者放弃创业而选择自己创业,这些都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并给出足够的信息帮助学生进行道路上的选择。

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就应该加强创业指导教师自身的工作能力。高职院校在进行创业指导工作安排时,应该首先选派专业课教师,尤其是有丰富经验的教师以及社会经验丰富的教师。合理利用这些教师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帮助学生在创业时做出最好的选择。其次,高职院校应该在创业工作开展前专门开办教师培训班,让负责相关工作的教师参加培训。通过培训班使相关教师获得足够的相关专业信息,同时也尽最大可能掌握社会上相关专业的创业方向和渠道,使创业指导工作走向标准化、高效化。

(3)建立创业指导成长保障制度

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是国家颁布的权威性较好的证书。通过内容丰富,系统性强的创业指导培训和考核制度,能建设一批创业创业指导队伍,并使用学科带头人的模式,以让创新创业学院的运行更好。学校方面,可以开设专项的创业体系建设,通过培养创业队伍的整体素养,可以合理的跟进人员的专业化素养培养状况。与此同时,管理创业指导人员的人力资源开发管理现状,并使用人才评测和求职心理研究的方式,对人员的能力进行考察,以此为基础进行培训。另外参与就业和创业的指导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输相关理论知识,也要在学生就业和创业以后开展后期跟进,了解日常的创业要求,拓展和维护市场的基本途径,让学生能参观、学生和调研整个社會经济的发展现状。并能了解现今人才岗位需求,人才流动状况等,这样能让课程讲授的实用性加大,也能给学生今后就业和创业提供理论和实践经验。创新创业学院可以开展就业创业答疑活动,积极的了解新兴产业的创业发展现状,可以适当的聘请成功的创业者或者企业家来校开展演讲,将相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对就业和创业环境有全面的认识,从而在理论与实际联系的过程中,能让创业指导运营模式经受磨砺,不断改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

[2] 符周利.高校创业教育学院化现象分析与治理对策[J].创业就业教育,2017(2).

[3]湖南省教育厅《关于组建湖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学院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就业教育的通知》(湘教通〔2016〕192号)

[4]巩庆美,郑璐,贾敏.探究创业学院的成立条件[J].商界论坛,2013(1).

[5]桑大伟,朱健.以创业学院为载体推进高校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J].思想理论教育,2011(11).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16年度湖南省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作品為载体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以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为例》(课题编号ZJGB2016064)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丽敏(1984-),女,汉族,湖南省衡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创业指导高职院校
构建现行体制下社会体育训练指导体系的要素研究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14:42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素质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钢琴教学探讨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3:02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42:56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57:56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8:21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2:5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