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会
摘要:语文教学是文化传播的载体,肩负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如何在日常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挥,是当下语文教学的重点研究关心的问题。教师可以从经典、古诗词、历史背景事件中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与美德,使学生在营造的教育教学氛围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掌握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下面我们主要针对语文教学的方法展开研究,从而在实践教学中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与感悟。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弘扬;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82-01
1.经典学习中感悟民族文化精神
我国的优秀经典作品非常多,教师要有计划,从浅到深的展开教学,使学生一点一点的积累经典文化的知识内涵,培养学生对我国经典文化的探索学习热情,让学生在不断的积累学习中被经典文化的魅力所吸引,更积极的投入到经典知识探索中。小学生要在教师的带领下,有计划、有层次、有目标的展开诵读与深入学习,使学生从经典中获得思想意识的提高,使学生人格不断完善,塑造学生健康的思想和人生态度。学生在学习中了解到更多样的文化美感,在诵读时让学生带着感情来表达,从而增进学生的理解,使学生了解的更加深刻。
2.传统文化结合实际来体会教学
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思想传播,在一言一行中,落实文化思想内涵,使学生的思想与行动保持一致,不仅了解中国传统的文化思想理念,更在行动中积极的去做。
传统的文化推崇"以孝为先",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在与学生共同学习"孝"的典故时,可以给学生布置课后的作业,让学生在做孝顺父母的事件中体会到亲情,懂得感恩。教师教学"孝"的实践时,不仅要让学生在孝顺父母、兄长方面积极的去做,更应该推广"孝"于天下,爱天下之人。让学生不仅具备崇高的道德思想,在生活中更能把良好的道德品德付诸于行动,使每个小学生的思想都积极向上,在人格培养的关键时期,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培养当代学生正确的社会责任感和思想观、价值观。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认识到父母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反思自己对父母的态度,从而端正自己的思想行动,与父母良好的沟通,从而帮助父母、理解父母的艰辛,更加爱自己的父母,感恩全天下的父母。
传统的节日中蕴含着我国丰富的民族文化精神财富,在小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我国传统的节日来让学生了解节日背后的典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比如,在学习元宵佳节的诗句时,教师可以提前让学生查阅一些资料,让学生了解元宵放灯的习俗,学生在自我学习中了解到唐代空前的盛世,让学生更了深入的了解唐代的繁荣,之后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就被流传了下来,在元宵节还要吃元宵,寓意着团团圆圆,还有五岭舞龙舞狮的表演,使节日的气氛更加的浓厚,人们生活的更加富足、安康。学生在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学习中,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并通过努力的学习来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3.教学中采取同异对照的方法学习传统文化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小,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的理解上还是有一定的困难,教师需要积极的探索良好的教学方法,以符合学生心理和智力的方式来展开教学,让学生从情感、年代背景、知识结构等多方面来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多维的思想,让学生逐渐了解掌握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使学生通过积累掌握更全面的传统文化知识。教师还可以结合同异对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自我分析理解文化的物质,对教学知识产生质疑与同感。教师在教学《示儿》时,可以用欢快的语调来诵读本诗,学生在听的时候会投来批判的眼神,一些学生会向教师提出质疑,认为教师在诵读诗句时要深沉,要把作者没有实现报复的忧伤的心情表达出来,教师用这樣的方法使学生深刻的记忆诗句和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情感,学生在进一步的思考中,体会到作者的爱国情怀。在教学《枫桥夜泊》时,教师通过通过诗中景物与乌鸦的啼叫渲染一种秋夜的美景,并引导学生作者孤身在外,面对此情此景,对自己的家乡的思念之情,教师要表达自己与学生同相的感受,从而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到作者的惆怅与失意。教师用正反对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正确的判断,培养学生独立的思考能力,使学生被传统文化的丰富多样所吸引,从而端正学习的积极,更自主去探索学习。
总之,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的内容更是丰富多样,所呈现的形式也是千姿百态,教师要从小学时期就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探索学习,从而培养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使小学生从小就立大志,培养品德优良、人格健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和勋.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现状[J].课程教育研究,2014,第16期
[2]高云芳.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传统文化[J].教育科学导报2013,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