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娟娟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79-01
最短路径问题来源于现实生活,初中阶段,主要以"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垂线段最短"为知识基础,有时还要借助轴对称、平移、旋转等变换进行研究。
本节课以实际生活问题为载体开展对"最短路径问题"的课题研究,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利用轴对称再把数学问题转化为线段和最小问题,并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或"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决问题,体现了数学化的过程和转化思想。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利用轴对称将最短路径问题转化为线段和最小问题,也即"两点之間,线段最短"问题。能运用轴对称解决简单的最短路径问题,体会图形的变化在解决最值问题中的作用。
达成目标的标志是:学生能将实际问题中的"地点""燃气管道""河"等抽象为数学中的"点""线",并能理解实际问题的数学含义,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的线段和最小问题;能利用轴对称将直线同侧的点转化到直线直线异侧,运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路径最短问题;在探索最短路径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的"桥梁"作用,感悟转化思想。
解答"当点A、B在直线l的同侧时,如何在直线l上找到点C,使AC与CB的和最小",需要将其转化为"在直线l异侧两点的线段和最小值问题",为什么需要这样转化、怎样通过轴对称实现转化,一些学生在理解和操作上存在困难。
活动1如图,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你的理由是什么?
追问,为什么这样做就能得到最短距离呢?你如何验证CA+CB最短呢?
设计意图:学生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两点在直线异侧的问题,为下面解决两点在直线同侧问题做铺垫。
活动2还是上面的问题,若此时A、B两镇位于输气管道的同侧如图所示,要在燃气管道l上修建一个泵站,分别向A、B两镇供气,泵站修在管道的什么地方,可使所用的输气管线最短?
追问1,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证明此时AC+BC是最小的吗?
追问2,对比下活动一,你能找到两个问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吗?你有什么启示?
设计意图: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的最短路径问题,总结解决两种最短路径问题的方法,体会转化的思想。
这两个例题取材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体现数学运用于生活。此处我们遇到的一个难点是如何证明AC+BC最小,学生小组间讨论得出在l上任取异于C点的点,再根据"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进行证明。
感悟探究1、如图,牧马人从A地出发,到一条笔直的河边l饮马,然后到B地。牧马人到河边的什么地方饮马,可使所走的路径最短?
2、如图所示,M、N是△ABC边AB与AC上两点,在BC边上求作一点P,使△PMN的周长最小。
3、如图,已知牧马营地在P处,每天牧马人要从营地出发赶着马群先到河边饮水,再带到草地吃草,然后回到营地,请你替牧马人设计出最短的放牧路线。
4、如图,已知牧马营地在P处,牧马人从A地出发要赶着马群先到河边饮水,再带到草地吃草,然后回到营地,请你替牧马人设计出最短的放牧路线。
本节课的讲授,我们以输气管道问题为主线贯穿始终,做了两类变形,即"两点在直线异侧"和"两点在直线同侧"的最短路径问题,以前者为基础和铺垫解决了后者问题,并进一步解决了课本例题。在练习设置上,从巩固到变式,从直接的最短路径问题到需要用相同方法解决的问题,从单纯的数学问题到实际生活的情景,从"两点一线"问题进一步到"一点两线"、"两点两线"问题,如此不断的变化巩固,不断的拓展发散,使得学生的思维真正得到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