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颖
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181-01
由于安全教育的不到位,学生安全意识的薄弱与自救常识的缺失,大大小小的学生伤害事故时有发生。防范胜于救治,安全重于泰山。为了减少与避免学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在生物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我们生物学老师不容推卸的重要职责。而且现阶段的生物学教材内容的编排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与良好的学习平台。下面就利用生物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内容与方式谈谈个人的观点。
在学习人体的营养一章的内容时,我就学生平时乱买乱吃学校周边小滩小点中的"三无产品"现象,结合当下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组织学生讨论这些行为会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如何预防?从而教会学生在生活中正确挑选食品,做到食品安全与合理营养。
在学习人体的呼吸一章内容时,当我们了解到"咽"这个结构是食物与气体的共同通道时,引导学生讨论在吃饭时大声说笑可能带给我们怎样的严重后果?让学生认识到,在进食时大声说笑有可能使食物误入气管而使人呛着甚至使人窒息死亡。因此进食时不能大声说笑,万一食物误入气管,我们要学会简单而有效的急救措施:发生噎食后,如果喝水也不能缓解,就需要家人帮助紧急处理:(1)意识尚清醒的病人,可采用立位或坐位,抢救者站住病人的背后,双臂环抱病人,一手握拳,使拇指掌关节突出点顶住病人腹部正中线脐上部位。另一只手的手掌压在拳头上,连续快速向内、向上推压冲击6-10次。(不可伤其肋骨)(2)昏迷倒地的病人,应采用仰卧位,抢救者骑跨在病人的髋部,按上法推压、脐上部,使堵塞气管的食物上移并被驱出。如果无效,隔几秒钟后,可重复操作一次,造成人为的咳嗽,将堵塞的食物冲出气道。
在讲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时,我们知道从呼吸系统进入体内的氧气要通过血液中的红细胞进行运输,构成红细胞的血红蛋白有一个特性: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气结合;在氧气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气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它能为我们的组织细胞输送氧气。但是如果外界环境中的一氧化碳(即煤气)含量过高的话,它通过呼吸系统进入我们的血液后,血液中血红蛋白与一氧化碳的结合能力比与氧的结合能力要强200多倍,而且,血红蛋白与氧的分离速度却很慢。所以,人一旦吸入一氧化碳,氧便失去了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机会,使组织细胞无法从血液中获得足够的氧气,致使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在生活中因一氧化碳中毒发生的悲剧不胜枚举。那在生活中该如何预防煤气中毒,煤气中毒后又该怎样进行急救呢?
煤气中毒的预防:(1)防止煤气管道和煤气灶具漏气。(2)防止煤气点燃后被浇灭,而导致大量漏气。在煮饭、烧水、煨汤、熬药等时候,应有人看管,切不可在点燃煤气后离开厨房,去做其他事情。(3)正确使用煤气热水器。要求热水器必须安装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最好不要安装在浴室内。(4)正确使用煤气灶。用煤气灶烧饭、做菜时,一定要开抽油烟机。(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发生煤气中毒后的正确做法:(1)应尽快让患者离开中毒环境,并立即打开门窗,流通空气。(2)患者应安静休息,避免活动后加重心、肺负担及增加氧的消耗量。(3)对有自主呼吸的患者,应充分给予氧气吸入。(4)对昏迷不醒、皮肤和黏膜呈樱桃红或苍白、青紫色的严重中毒者,应在通知急救中心后就地进行抢救,及时进行人工心肺复苏,即体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其中在進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若患者嘴里有异物,应先去除,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学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时,我们了解到人的脑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控制中心,一旦脑受到损伤,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就会受到影响,严重的会导致人的死亡。所以在生活中特别要注意头部的保护:比如避免头部受到外力的严重撞击;中小学生不能酗酒,以防酒精损害神经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总之,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与对学生传授必要的安全知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们每个生物学教师应尽的职责与义务,只要我们每位教师都尽一份力,学生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的能力定会有所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