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墙”在小学数学中的巧妙运用

2017-05-26 12:20付树华
开心素质教育 2017年3期
关键词:个数分母数形

付树华

一、制作“分数墙”,建立数学模型

让学生利用长短相同的纸条自己尝试制作“分数墙”,在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例如,在折纸条的操作中学生可以很好地理解[12]=[24]=[36]=[48]的原理。引导学生交流反馈:相同的长方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分数单位越小),数的次数(分数单位的个数)就越多。通过分数墙,学生可能会发现许多不同的规律,通过制作还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体验和收获。

二、借助“分数墙”,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在教“分数的再认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分数墙”,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帮助学生认识分数单位,形象直观地认识如“1个[12]=2个[14]=4个[18]=5个[110]=6个[112]”等知识。首先分层认识[12]、[13]、[14]……再结合课件的动态演示,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分的份数越多,每份越少。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问:如果把[12]看成一块砖,从图中很直观地看出2个[14]合起来正好等于一个[12]。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还有几个几分之一合起来也等于[12]?和[13]相等的有哪些?这些抽象的问题由于有了“分数墙”这个“脚手架”,学生拾级而上,并且找到了规律:[13]=2个[16]=3个[19]=4个[112]等等。由于巧妙地利用了“分数墙”这一载体,通过找和[12]相等的分数、和[13]相等的分数,为以后的通分做铺垫。把分数单位看成一块砖,数形结合形象直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三、借助“分数墙”,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得出“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一性质时,教师追问:为什么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出示“分数墙”来验证,引导学生观察,由[12]到[14],由[12]到[16],由[12]到[18],分数单位及分数单位的个数是怎样变化的?教师板书:1个[12]=2个[14]= 3个[16]=4个[18],引导学生发现:[12]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中的1份,[24]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中的2份,[36]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中的3份,[48]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8份中的4份。使学生直观地看到,由[12]到[24],分子、分母同时乘上2,就是每一份再平均分成2小份,所以全部是4小份,分子也就从1份变成2份。

四、借助“分数墙”,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教师出示“分数墙”,来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如比较[34]○[14],引导学生观察分数墙,同一行横着看,通过比较涂色部分长短的方法来得出“分母相同,分子大的分数就大。”。如比较[56]○[57],引导学生观察分数墙,哪个分数在“墙”的左边,这个分数就小,得出“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

五、借助“分数墙”,学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教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如[49]+[29]=(),教师出示一行分数墙: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很快会说出4个[19]加2个[19]等于6个[19],就是[69]。又如[710]-[310]=( ),出示一行分数墙: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很快会说出7个[110]减去3个[110]等于4个[110],就是[410]。有了分数墙,学生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算理理解得很透彻,学生也能很快地说出它的计算法则。

六、借助“分数墙”,学习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教师利用“分数墙”,可以通过数分数单位的个数,引导学生数形结合,用图形语言刻画运算过程,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四则运算的算理,使抽象的算理具体化。如帮助学生理解“4÷[12]=4×2”,教师分两步引导学生思考:第一步,“一个一个”数,结合课件演示,数出4里面一共有8个[12],第二步,“一组一组”数,1里面有2个[12],2里面有4个[12],3里面有6个[12],4里面有8个[12],一共是“4个2”,列式是4×2,于是得出4÷[12]=4×2。教师再出示“4÷[23]=?”等题加以巩固应用。

利用“分数墙”可以进一步理解小数、分数、百分数的意义,进一步沟通各種数之间的内在联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许多时候,“分数墙”的作用和魅力还是触发猜想和验证猜想的“脚手架”,它能将复杂的数学思考变得简单,让数学变得更好学。(作者单位:江西省樟树市第四小学)

猜你喜欢
个数分母数形
数形结合 相得益彰
“去括号与去分母”检测题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数形结合思想及其应用
找回“丢弃”的分母
最强大脑
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的实践探索
想一想
快速求最小公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