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视角下的个人社会网络研究综述与展望

2017-05-26 21:21李传佳李垣
软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社会网络

李传佳+李垣

摘要:从动态视角出发,对社会网络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系统地阐述了社会网络动态性的内涵、作用机理及主要影响因素三大热点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包含关系、节点和整体结构层面在内的社会网络动态演进框架。最后,对动态视角下社会网络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社会网络;网络动态性;网络演进

DOI:10.13956/j.ss.1001-8409.2017.04.15

中图分类号:C912.3;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4-0066-04

Abstract:From the dynamic perspective of social network, and based on the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related literature, this paper explicates three hot issues, namely the essence of social network dynamics, the mechanism of social network dynamics, and the factors that may influence the change of social network. And then, it constructs an integrated framework of dynamic social network evolution including dyadic level, nodal level, and structural level. In the end, it gives some specific suggestions about future research.

Key words:social network; network dynamics; network evolution

在过去20年中,社会网络研究呈指数型增长,成为管理领域的热门话题之一[1,2]。不少学者以静态视角为基础,撰写了社会网络研究的综述文章[3~5]。然而,社会网络并非生来就有,也并非一成不变,了解社会网络的动态过程对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社会网络如何出现、转化和消失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网络效应。正如Ahuja等所述,“如果没有对网络结构的起源和演进的准确理解,那么对网络结果的理解将会是不全面的,甚至可能是错误的。”[1]基于网络动态视角,探讨社会网络的建立和变化,成为了学者们关注的话题。尽管关于社会网络动态性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这些文献比较分散,需要学者进行系统梳理,使之形成一个整体框架。

本文对近年来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上关于社会网络动态性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社会网络动态性的本质、内涵以及网络演进的机理,归纳了网络演进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一个基于动态视角的整合框架,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1 网络动态性的本质与内涵

1.1 网络的静态研究视角

过去的研究中,网络被当作静态的自变量,学者们关注于网络结构对个人带来的影响。他们把个人社会网络定义为:个人由特定的关系(如朋友关系、工作关系等)以某一特定结构联系起来形成的社会结构[3,4]。

静态视角的网络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构成网络的点,连接这些点的关系,以及这些联系构成的整体网络框架,总结起来,即“点”“线”“面”[1,3,4]。“点”是指网络中的参与者(actors),他们是网络活动中独立的个体,学者们关注网络参与者在网络中的位置和嵌入程度对参与者的影响。“线”是指网络中的关系(ties),即每两个参与者之间的联系,学者们关注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对双方的合作和发展的影响及合作产生的结果。“面”是指网络中的结构(structures),即由不同的点和不同的关系构成的整体网络的框架,学者们关注网络整体结构对于网络作为一个整体所能获得的收益的影响。

网络的结构构念也可以划分为这三个层面。“点”层面的构念主要集中在个人在网络中的位置,如中心度和结构洞;“线”层面的构念主要集中在关系强度、关系多元性、齐美尔联系和桥联系;“面”层面的构念则关注于网络整体的密度、聚合性等。

1.2 网络的动态视角

近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要采取动态的视角看待网络。学者们应该把网络作为因变量,研究网络形成和演进

的前因[1]。网络的本质不仅是静态的网络结构,还包括人们在进行社交活动时采取的网络行为和网络活动以及网络不断变化的过程和社会现象[6]。把社会网络当作一个动态过程来研究,而不是单纯研究社会网络的静态结构,是网络研究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由于学者们的关注点和落脚点的不同,网络动态视角也从三个层面研究了网络的改变,即“点”,节点位置和嵌入的变化;“线”,关系的建立、维持和瓦解;“面”,整体网络结构的改变。网络三个层面的改变是密不可分的。他们互为因果,互相影响。

2 网络动态性的作用机制与理论基础

相似相吸、逐利行为和网络惯性三种驱动力推动了网络的发展和演进,并分别对应了社会网络研究中的三个常用理论,即趋同原则、资源依赖理论和路径依赖理论。这解释了人们为什么要建立网络,人们在选择网络伙伴的过程中考虑了什么因素,人们在网络建立过程中受到什么力量的推动和阻碍等问题。

2.1 相似相吸——趋同原则

趋同原则是指在某些方面相似的人更有可能建立关系[7]。虽然和与自己互补的人共事更有助于完成目标,人们依然更倾向于和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似的人做朋友或共同工作[8]。当相似性较高时,人们更能够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信任,减少误解和冲突,进行有效和开放的沟通[7,9,10]。因此,无论是朋友关系还是工作关系,人们都更倾向于尋找与自己相似的人。同时,在相处过程中,人们希望与自己的同伴保持一致,也会相应地改变自己的态度、观点和行为[11],导致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趋于一致。因此,相似性和网络关系互相促进。

2.2 逐利行为——资源依赖理论

获取资源是个人建立网络的目的之一[2,8]。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目标,人们更倾向于向能够为自己提供资源的人寻求帮助和合作[2]。这种对资源的需求在建立工作关系时发挥的作用更为明显[12]。网络的结构将取决于外部的资源分布及资源的相互依赖性和互补性。总之,网络中的资源分布是人们在进行网络活动中的主要考虑因素,也是影响网络结构的重要因素。

2.3 网络惯性——路径依赖理论

社会关系具有路径依赖性,即过去的网络对现有的网络有显著影响[13]。一方面,由于对新的合作者缺少了解,建立新联系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并具有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个人更倾向于保持旧联系,不愿发展新联系[9]。另一方面,受到个人内在和外在环境的双重限制,个人即使有解除旧关系建立新关系的诉求,也无法快速做出反应[14],只能维持原有网络。

路径依赖还体现在过去的关系会影响个人现在关系的建立[15]。人们在建立关系时,往往会利用过去的社会网络资本,更好地获得建立新关系的机会。一方面,个人原有的伙伴可以帮助他们介绍新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个人原有的社会资本也可以作为一种信号,证明其价值,帮助其吸引更多的人与之建立关系,这使得贫者愈贫,富者愈富[9]。

3 网络演进的主要影响因素

3.1 关系层面

研究网络关系的变化是研究网络动态性的基础[14]。网络关系的改变是构成网络改变的基础要素,最容易被观察和察觉。网络关系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网络关系的建立、持续和瓦解。网络关系的建立能给个人带来新的资源和价值,对个人的影响最为重要,它是个人追求社会资本时首要采取的行为[9]。因此,如何有效地建立网络关系,是个人首要关心的问题,也是学者最关注的问题。但是,虽然建立新的联系是获取新资源的必要条件,很多时候,维持和加强已有的关系能够带来更多利益[9]。持续的合作能够降低成本,节约资源,促进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加强双方之间的信任和互惠,具有高确定性和低风险性。因此,人们往往对如何维持关系更感兴趣。网络的改变还有一部分是由于关系的瓦解造成的。网络关系的瓦解意味着某些关系无法给个人继续带来所需要的资源和利益,这样的关系很难持续而最终瓦解[5]。

影响关系建立、维持或瓦解的原因主要有趋同性、逐利性和路径依赖性。

首先,学者们从趋同性入手,研究了关系的演进。共同的社会特征和人种学特征(如性别、种族、年龄、任职年限、地位等)越显著,双方的关系强度越强[16]。但是,价值的同质性过高会使双方成为竞争者,而不利于双方建立和维持关系,因此,价值的相似性对关系的形成和持续有倒U型影响[8]。

其次,人们建立关系是为了获取资源。对方的资源对自己越有价值,从对方获得资源的成功率越高、成本越低,人们越有可能与对方建立关系[12]。同时,积极的情感关系使得个人更愿意与对方建立工作关系[8]。Porter和Eun认为人们的网络行为同时取决于资源效价与获得资源的预期[2]。Jonczyk等研究了人们在职位晋升过程中关系的瓦解[17]。如果该关系是与比自己更高阶的人建立的关系,或具有多元性,则该关系能够继续提供支持,不易瓦解。

最后,网络关系的建立还具有路径依赖性。过去的关系嵌入和结构嵌入会影响现在人们改变网络的能力[9,14]。Sterling认为,网络的路径依赖性主要是因为个人的网络资本与个人品质都可以作为一种资质,能够证明自己的价值,降低其他人在与其建立关系时对不确定性的担忧[15]。

此外,部分学者还从其他角度研究了关系的形成和瓦解。Vissa提出企业家在建立网络时有两种行为导向:网络扩宽导向(即专注于寻找新关系)和网络加深导向(即专注于巩固现有关系)[18]。从结构嵌入的角度看,当两者之间具有间接联系时,双方更可能建立和维持关系[9,17]。关系的信任和冗余性在职位晋升过程中对关系瓦解也有影响[17]。双方之间的情感信任和认知信任会抑制关系的瓦解;如果该关系为冗余的,即拥有很多类似的关系,那么该关系易于瓦解。地理位置的相近性或共同参加的活动能为双方提供认识和共处的机会,是关系形成和关系强度的前因[9,16]。

3.2 节点层面

对个人网络变化的研究主要是从结构嵌入的角度出发,更关注个体如何提高自己在网络中的位置,如中心度和结构洞,其前因主要为个人特性,包括人种学特性、人格特征和个人表现等。

人种学特性。个人的教育背景和任职年限等人种学特性会影响个人的网络位置。教育程度高和任职年限长的人更能占据建言网的中心位置,而不会占据敌对网的中心[10,19]。此外,Kleinbaum发现了职业生涯的多样性对结构洞有显著影响[20]。人们通过职业转变,会与更多不同领域的同事建立直接关系,帮助他们建立结构洞。

人格特征。受到学者们最多关注的是自我监控人格。自我监控人格,关注的是个人如何根据情景的不同调整自己的行为,以满足不同情境下的不同需求。自我监控人格对中心度和结构洞[21]都有积极影响。受到学者们关注的还有大五人格(Big Five)对个人的网络位置的影响。Fang等对大五人格对网络的影响进行了源分析[21]。他们对开放性与点入中心度的关系提出了竞争性假设;而对严谨性和宜人性与点入中心度的关系提出了正假设;神经质与点入中心度的关系提出了负假设。同时,他们认为开放性和严谨性、结构洞之间是正相关。Klein等也对大五人格和建议网和朋友网中心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10]。他们认为,严谨性、外倾性、宜人性高的人能占据建议网的中心位置,而神经质负向影响建议网中心度。在朋友网中,具有享乐主义、外倾性、宜人性的人能够成为中心,神经质的人不易占据中心位置。

个人表现。学者们发现网络位置对个人表现有影响的同时,还发现个人表现也会影响个人在网络中的位置。当个人在工作中表现优异时,他们在与别人建立联系时拥有更多自主性,人们也更愿意与之建立联系。Perry-Smith和Shalley提出,在中心度影響个人创造力的同时,创造力也会影响个人中心度[22]。Lee也指出,工作绩效越好的人更能建立联系,形成结构洞,而结构洞也将积极影响下一期的工作绩效[23]。

3.3 結构层面

整体网络结构的演进是网络演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首先,整体网络结构的改变将会直接影响网络作为一个整体的未来发展。其次,整体网络的改变会影响网络中个人的行为,从而影响关系层面和节点层面网络的未来演进。但是,关注于整体网络结构演进的研究却是少之又少。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整体网络结构的纵向数据更加难以掌握。目前,学者们针对团队网络动态性进行了研究。

团队网络变化的前因有领导力、多样性等。Varella等认为,社会魅力领导力能增进团队的合作,减少团队约束和惩罚,促进团队成员的沟通协作,有助于建立紧密的团队网络[24]。Balkundi等认为,种族多样性与性别多样性对团队整体结构洞有积极影响,而年龄多样性则显著减少了团队整体结构洞的数量[25]。

4 总结和展望

本文对社会网络动态性的研究脉络进行了梳理,主要探讨了以下内容:网络动态性的本质与内涵、网络动态性的作用机制与理论基础和网络演进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对各个层面的网络演进进行了总结,构建了动态网络研究整合框架(如图1)。

尽管学者们在网络动态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目前的研究仍集中于个体特征等对网络关系、个体网络结构的影响,还有不少问题有待解决。针对现有研究文献的贡献和不足,本文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展望。

4.1 网络的不同阶段对结果的影响

由于网络是一个不断改变的过程,网络的价值可能随着时间增长或削弱、显现或消失,过去和现在的网络结构可能对当前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在研究网络的作用时,有必要考虑时间这一情景变量。不同时间段的网络结构对个人的影响如何,这方面的研究尚属空白,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于不同时间段的网络对个体层面结果变量的影响的差异。

4.2 网络战略的选择

研究网络动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网络参与者会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改变自己的网络行为。网络参与者会采取不同的网络战略,并对未来的网络结构产生影响。Bensaou等指出,现在的网络研究忽略了人们在进行网络活动时采取的主动性[6]。有关网络战略的研究还很欠缺。网络战略如何分类?人们是否会根据情景选择自己的网络战略?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人们选择不同的网络战略?不同的网络战略对网络的发展和演化有什么影响?网络战略的有效性由什么来决定?这些都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

4.3 认知网络的变迁

社会网络是客观存在的,但是,社会网络如何发挥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人们主观认知中的形态[7]。认知网络更能影响人们的行为和选择以及最终结果。网络演进不仅包括了网络中真实关系的改变,更包括了人们对网络认知和期望的改变[26]。首先,认知网络的改变往往先于客观网络的改变,认知行为会增强、加固网络结构,甚至产生新的网络结构。其次,认知网络的变化更为频繁,也更能影响人们在不同情境下的网络行为和网络活动[27]。认知网络与真实网络之间的差异如何影响个人行为和个人的真实网络?认知网络的变迁如何影响个人和组织的相应结果?认知网络随着情景的变化是否对个人有利?希望未来的研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4.4 网络和行为的协同演进

协同演进,即网络中个人行为和网络结构互相影响的过程,是未来网络研究的重要方向[7,11]。究竟是个人创造了网络,还是网络创造了个人,学者们一直存在争议[3,4]。了解网络和行为的协同演进,是深入了解社会网络在个人行为和组织行为中的作用的必要前提[7]。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个人的特质和认知形成了他们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和利用网络的方式。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人与人之间差异的根源在于人们在社会网络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嵌入程度不同。还有学者认为两者之间是共同演进的关系,个人和网络相互影响,协同发展。希望未来的研究可以通过纵向的网络数据和个人行为数据,研究网络和个体行为的协同演进。

4.5 个人网络和组织网络的协同演进

个人网络和组织网络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方面,组织网络是由个人网络组成和推进的,即“自下而上”;另一方面,个人网络受组织网络的限制和影响,即“自上而下”。Berends等根据纵向案例分析总结出五种组织关系和个人关系相互影响的类型[13]。Kleinbaum和Stuart通过两个案例分析了组织正式结构变化引起的组织非正式网络结构改变过程[28]。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进一步探讨个人网络和组织网络的协同发展问题。

参考文献:

[1]Ahuja G, Soda G, Zaheer A. The Genesis and Dynamics of Organizational Network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2, 23(2): 434-448.

[2]Porter C M, Eun W S. Untangling the Networking Phenomenon: A Dynamic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on How and Why People Network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5, 41(5): 1477-1500.

[3]Carpenter M A, Li M, Jiang H. Social Network 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Methodological Issues and Choice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 38(4): 1328-1361.

[4]Phelps C C, Heidl R, Wadhwa A. Knowledge, Networks, and Knowledge Networks.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2, 38(4): 1115-1166.

[5]Borgatti S P, Halgin D S. On Network Theory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1, 22(5): 1168-1181.

[6]Bensaou B M, Galunic C, Jonczyk-Sédès C. Players and Purists: Networking Strategies and Agency of Service Professional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4, 25(1): 29-56.

[7]Tasselli S, Kilduff M, Menges J I. The Microfoundations of Organizational Social Networks: A Review and an Agenda for Future Research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5, 41(5): 1361-1387.

[8]Casciaro T, Lobo M S. When Competence is Irrelevant: The Role of Interpersonal Affect in Task-related Tie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08, 53(4): 655-684.

[9]Dahlander L, Mcfarland D A. Ties that Last: Tie Formation and Persistence in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Over Time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13, 58(1): 69-110.

[10]Klein K J, Lim B-C, Saltz J L, et al. How do They Get There? An Examination of the Antecedents of Centrality in Team Network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04, 47(6): 952-963.

[11]Schulte M, Cohen N A, Klein K J. The Coevolution of Network Ties and Perceptions of Team Psychological Safety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2, 23(2): 564-581.

[12]Borgatti S P, Cross R. A Relational View of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Learning in Social Networks [J]. Management Science, 2003, 49(4): 432-445.

[13]Berends H, Van Burg E, Van Raaij E M. Contacts and Contracts: Cross-level Network Dynamics in the Development of an Aircraft Material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1, 22(4): 940-960.

[14]Cannella A A, Jr., Mcfadyen M A. Changing the Exchange: The Dynamics of Knowledge Worker Ego Networks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2013, 10.1177/0149206313511114.

[15]Sterling A D. Preentry Contacts and the Generation of Nascent Networks in Organization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5, 26(3): 650-667.

[16]Reagans R. Close encounters: Analyzing how Social Similarity and Propinquity Contribute to Strong Network Connection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1, 22(4): 835-849.

[17]Jonczyk C, Lee Y, Galunic C, et al. Relational Changes during Role Transitions: The Interplay of Efficiency and Cohesion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2016, 59(3): 956-982.

[18]Vissa B. Agency in Action: Entrepreneurs Networking Style and Initiation of Economic Exchange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2, 23(2): 492-510.

[19]Liu Y, Ipe M. How do They Become Nodes? Revisiting Team Member Network Centrality [J].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0, 144(3): 243-258.

[20]Kleinbaum A M. Organizational Misfits and the Origins of Brokerage in Intrafirm Networks [J].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2012, 57(3): 407-452.

[21]Fang R, Landis B, Zhang Z, et al. Integrating Personality and Social Networks: A Meta-analysis of Personality, Network Position, and Work Outcomes in Organization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5, 26(4): 1243-1260.

[22]Perry-Smith J E, Shalley C E. The Social Side of Creativity: A Static and Dynamic Social Network Perspective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3, 28(1): 89-106.

[23]Lee J J. Heterogeneity, Brokerage, and Innovative Performance: Endogenous Formation of Collaborative Inventor Network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0, 21(4): 804-822.

[24]Varella P, Javidan M, Waldman D A. A Model of Instrumental Networks: The Roles of Socialized Charismatic Leadership and Group Behavior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2, 23(2): 582-595.

[25]Balkundi P, Kilduff M, Barsness Z I, et al. Demographic Antecedents and Performance Consequences of Structural Holes in Work Teams [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007, 28(2): 241-260.

[26]Kilduff M, Tsai W, Hanke R. A Paradigm too Far? A Dynamic Stability Reconsideration of the Social Network Research Program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 31(4): 1031-1048.

[27]Smith E B, Menon T, Thompson L. Status Differences in the Cognitive Activation of Social Networks [J]. Organization Science, 2012, 23(1): 67-82.

[28]Kleinbaum A M, Stuart T E. Network Responsiveness: The Social Structural Microgoundations of Dynamic Capabilities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s, 2014, 28(4): 353-367.

(責任编辑:何 彬)

猜你喜欢
社会网络
论微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基层民主满意度影响路径研究
中国“面子”文化情境下领导政治技能对团队领导社会网络的作用机制研究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协同模拟框架研究
旅游目的地合作中网络治理模式研究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深度剖析微信营销的性质及原理
中小企业金融支持路径的研究
社会网络中的行为传染研究述评
社会网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