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微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017-01-20 19:08陆晓阳
新闻世界 2017年1期
关键词:社会网络人际交往微信

陆晓阳

【摘 要】兼具网络与移动终端特性的微信可以视为人的综合延伸,为人际交往创造了新的空间,产生了不同于真实人际关系的虚拟人际关系。在微信上,人际关系产生了两方面的变化,其一,原先具有匿名性,与真实人际关系有较大分割的虚拟人际关系逐渐同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相重合;其二,社会网络理论中的强关系与弱关系在微信中有机结合。这一变化为现代人际交往带来了许多机遇与挑战,在朋友圈寻找“共鸣区”和打通线上线下的人际交往渠道,是微信避免“僵尸粉”,将弱关系向强关系转变的助推力。

【关键词】微信;人际交往;社会网络

一、研究背景

麦克卢汉经典论断“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人的延伸”,超出了以往单纯的将媒介“割裂”于内容和人之外的技术视角,强调了媒介本身所带有的信息,以及自身的“人性化”趋势。媒介的每一次变革都改变了人们对外界的感知和理解方式,从而影响到了更为宏观的社会政治经济。

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0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6.56亿。微信自2011年由腾讯公司推出,现已覆盖了中国69.1%的互联网用户。2016年腾讯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微信月活跃用户已达8.46亿。

微信的广泛使用,从积极方面来看,它让我们跨越时空距离,得以更迅速便捷的与亲友取得联系。其次,它也有利于人们社交网络的扩展,通过微信(尤其是朋友圈),原本不太熟识的工作伙伴或同学可以增进双方的交往频度,从而加深亲密程度。被誉为“互联网革命最伟大思考者”的美国学者克莱·舍基在其专著《未来是湿的》中提出了“湿世界”的概念:由于社会性的软件,人与人之间充满了人情味,变成粘性、湿乎乎的存在。微信正是这样的“社会性工具”,它给人类社会生活增添了新的元素,并降低了人们交往的成本,使人们更容易的找到“圈子”。[1]

但它存在的问题也受到了学者们的重视,首先,微信中存在的“僵尸关系”,造成了人们的社交负担和不安全感;其次,微信建立于真实人际关系之上,丧失了如BBS、微博等互联网交流的匿名性特征,从而无法让人们得以从日常生活的“角色扮演”中释放出来。

如果说微信一开始更侧重于真实人际关系的连接,随着自身功能的不断完善,以及商业化的需要,微信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化让微信对社交网络及人际交往更具有影响力。最初微信是沟通线下强关系的纽带,这种关系网络本身稳定性很高,即便没有微信的参与,也会通过其他方式维系,微信起到的是更便捷和迅速的连接作用。随着微信的不断普及,它超出了原本的强关系,成为了职业社交、工作范畴和营销的工具,将原本的强关系网络扩展到了弱关系网络,或者二者的交叉网络之中,这些人际关系可以不依托感情来维系,目的是满足工作、职业社交、营销等需求,但同时也存在着强弱关系互换的可能。[2]

二、微信

在关于微信与人际交往的研究中,学者们常着眼于微信自身的定义和特性研究。如以其功能性归类,微信常被归类为即时通讯工具,又被称作聊天软件,指能够通过有线或者无线设备登陆互联网,实现用户间文字、语音或者视频等实时沟通方式的软件。[3]

同时,也有学者将微信归类为“社交性工具”。微信的诞生源自社交,较之其媒体属性和服务属性而言,社交属性是其本质属性,也是微信能在与其他社会化媒体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的根本原因。[4]但它又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与国内近年来另一热门社交平台“微博”以及同为即时通讯工具的QQ相区别,即强关系网络在微信社会网络中的主导地位。正是这一特点,微信将原来只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强关系转移到了虚拟的移动互联网上,现实人际交往与虚拟人际交往二者间的碰撞,引起了许多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与反思。

微信用户的“好友”主要有三个来源:一部分来自于QQ好友,这一来源结合了强弱两种关系;还有一部分由手机通讯录导入,多为现实关系中的熟人,偏重强关系网络;第三部分则通过“摇一摇”等功能与陌生人结识,为弱关系网络。2014年相关调查表示,微信联系人中,现实生活中的朋友、同学、亲人、同事,占比在70%-90%之间,现实中未接触过的网友和陌生人,占10%-30%,微信主要还是以强关系为主。但随着微信的普及与功能的不断增多,微信里的强弱关系比重以及二者间的转换也产生了新的变化。

微信功能设置的多样性导致了用户关系网络的复杂性,詹恂认为微信中除了强弱两种关系外,还存在一部分忽强忽弱的关系,称之为“弹性关系”。弹性社交网络(Elastic Network)这一概念源于美国,在此概念下可将微信区别于基于强关系下的人人网类社交媒介和基于弱关系下的微博类社交媒介。弹性社交改进了传统的社交体验,人们可以打破时空,仅用相同的兴趣话题连接,打破了过往处于稳固状态下的人际交流,赋予其更多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而它的产生依赖于社交网络和移动终端的发展。微信虽以强关系“立命”,但细观功能设置可发现其在“弹性社交”里的众多布局,如“摇一摇”。用户可通过这些功能与周边的人建立起一个临时的交流网络,而这一网络总是处于流动状态,其中的每一个用户都会随着位置的移动而变更,弹性社交网络使得微信在强关系基础之外的社交变得更即时、便利、广泛和活跃。

三、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一般指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各种关系, 或个体与他人间的心理距离或行为倾向。[5]互联网的出现,尤其是社交网络,使得人际交往有了新的空间,产生了不同于真实人际关系的虚拟人际关系。并且随着社交网络的进一步发展,原先具有匿名等特性的,与真实人际关系有较大区分的虚拟人际关系逐渐同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相重合。

在对人际关系的研究中,学者提出了社会网络理论,其内涵包括了弱关系理论和强关系理论两个方面。格兰诺维特(Granovetter)基于对美国社会中的求职过程的研究提出了“弱关系假设”,他认为相较于强关系,弱关系在求职过程中更具成效,因为弱关系有着更广阔的社会关系网络,能跨越团体和阶层,帮助求职者增加获得关键信息的可能性,这一假说引发了不同领域学者对强弱关系理论的研究。

如何区分强弱关系?格兰诺维特指出,弱关系指两个行为者之间短暂的社会接触。强关系理论是在格兰诺维特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由边燕杰、罗斯玛丽、韦尔曼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并以此将强关系定义为两个行为者通过长期合作建立起来的社会关系。其次,在特点上,弱关系发生的时间短暂、接触的频率较低、互惠交换少,同时亲密度和情感强度也较低,例如工作上跨公司的业务伙伴,居住小区里点头之交的熟人。强关系与弱关系正好相反,接触频率高、亲密度高、情感强度高、互惠交换多,此类关系常建立在家庭、亲密的朋友和同事关系之上,给人以情感的支持和归属感。

四、微信与人际关系间的相互影响

许多研究对微信推动人际关系发展的积极作用给予了肯定。微信的发展与互联网产品社会粘性化与人性化的发展趋势相契合,已成为人际沟通的重要工具,并在行为者沟通与交流的过程中逐渐推动弱关系向强关系转变。

(一)微信对于个人社会网络构建的正向推动

1、构建个体情感交流与表达空间

殷洪艳归纳了用户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首先,情感交流,它是以人们的强关系为纽带而确立的关系网络,对于维护人际关系、增强人际关系的信任度有重要意义;其次,自我展示与满足,朋友圈的设置让用户拥有一个面向强关系网络的社交媒体,将微博等平台中的自我展示功能带入到微信中来;最后还有缓解焦虑等辅助功能。

2、丰富个体人脉资源

常宁提出微信是基于强关系的社交平台,它可以迅速将真实人际关系中的圈子拉入微信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圈子,彼此间又有所重叠,正如“六度理论”描述的那样,通过这种交集个人原有的关系网络向其他圈子渗透和扩张,并且因为平台的真实关系属性,可使用户更有安全感,会更放心大胆的去建立新的关系,并更可能转变为新朋友。

3、为个体积累丰富的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概念因学者普特南而广为流传,其将此概念定义为产生社会网络、互惠规范和信任的个体之间的连结。微信朋友圈将强关系与弱关系有机结合,人们使用微信将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关系转换为线上关系,并为此建立新的社会规范,这些规范使人们更易于知晓如何在线表现以及如何获得一种社区归属感。聂磊在其研究中指出,正是这一行为使微信成为社会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

(二)微信在个人社会网络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众多研究表明,微信可以通过弱关系扩大用户的交友圈,但弱关系向强关系的转换存在难度,即便通过微信结识了新的朋友,大多数用户会选择将这样的联系停留在网络中,许多临时社交关系活跃度逐渐下降、淡化,最终成为令人不舒服的“僵尸关系”。此外,王欢等指出人情文化是中国社会网络的主要特征,也因此导致了弱关系在中国现实生活中缺乏信任。

微信交流为线上交流,以语音和文字为主,对于两个处于弱关系中的个体,微信的信息传播缺乏非语音表达的环境,这将可能导致一方面用户对作为真实个体的彼此失去兴趣,另一方面削弱了表达与沟通的情绪性与描述性,最终限制个体人际关系的发展。[6]

(三)微信与个人社会网络构建未来发展探讨

聂磊等人在研究微信朋友圈对社会资本的培育时得出结论,通过微信线上交流可以促进线下关系社会资本的积累和增长,但完全脱离线下关系的虚拟社区不会减弱也不会增加社会资本,朋友圈不能完全取代真实社区的作用,如果人们想从虚拟社区中获益,线下面对面的沟通依然十分重要。

弱关系常常以“摇一摇”、“附近的人”等功能得以实现,但随着微信的发展,微信的通讯功能不断完善、朋友圈的流行以及利用朋友圈专司产品销售的微商兴起等,人们使用微信的目的越发多样化,微信人际网络的组成也变得日益复杂。常宁基于微信平台社交圈子的特性,将其归类为两种关系:一种是真实的强关系社交圈子;另一种是基于某种利益需求临时搭建的弱关系。可以通过在朋友圈寻找“共鸣区”或者创造线下交流的机会等方式将弱关系向强关系转化。

结语

微信的产生与发展,将真实人际关系与虚拟人际关系相结合,提供了新的人际沟通渠道,扩大了人际交往范围,并为社会关系网络中强弱关系的转化提供了更多可能,有助于社会资源的流动以及个人社会资本的培育。对这一课题的研究,有助于人们更好的进行互联网时代下的人际交往,也为以工作、职业社交需求和营销等为目的的个人或组织,更好的通过微信进行传播提供了参考。但微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也并非全然正面的,如何更有效的去利用弱关系,最大化微信人际传播效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注释:

[1]王欢,祝阳.人际沟通视阈下的微信传播解读[J].现代情报,2013(7).

[2]常宁. 微信上有一种关系,叫沉默的“僵尸关系”.http://www.tmtpost.com/222659.html.2015-4.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4年中国社交类应用用户行为研究报告[R].2014-7

[4]常启云.微信朋友圈:一种被建构的熟人关系[J].网友世界,2014(15).

[5]翟学伟.中国人际关系的特质——本土的概念及其模式[J].社会学研究,1993(4).

[6]詹恂,严星.微信使用对人际传播的影响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3(12).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责编:姚少宝

猜你喜欢
社会网络人际交往微信
微信
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与社会网络协同模拟框架研究
社交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旅游目的地合作中网络治理模式研究
被人情绑架的乡村酒席——记忆乡村文化
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企业管理中社会网络的运用及相关问题阐述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