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乾坤
摘要:国家的繁荣强大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成就显著,但孩子的精神世界却让我们担忧。无论是在学校里还是在现实生活中,青少年的种种日益泛滥的极端行为无不映射出他们的内心世界。自私冷漠、奢侈浪费、低级趣味等思想越来越多地在青少年群体中滋生蔓延。本文试探讨青少年品德现状及政治课教学中实施品德养成教育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美德 政治课堂 优秀品德
中图分类号:G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190-01
一切向钱看的价值观和不择手段唯利是图行为一再冲击我们的道德底线,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在悄然发生变化。与同行交流,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感叹学生越来越难教越来越难管,学生的道德水平日益下滑。那些在网络中被曝光的青少年学生的恶劣行为已经非常直白地告诉了我们一个非常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当今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品德已经到了需要严厉监管的时候了!
一、当今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现状
作为一名政治课教师,特别关心网络中那些与法律道德相关的热点报道,并深切体会到加强品德教育的迫切性。日常教学中与学生的接触也比较多,通过对他们的课堂表现及日常言行的分析,可以很清晰地看到学生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粗略归纳如下。
(一)自私冷漠
计划生育造就了独生子女,特殊的社会环境造就了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独特公民,自私自利非常突出地表现在当今许多孩子身上。家庭中的土皇帝,班级中的小霸王,除了天大地大就是我大,目空一切,唯我独尊。对他人的不幸遭遇没有丝毫同情心,更谈不上去关心帮助。
(二)不懂感恩
養育子女是父母的义务,但现在的孩子对父母的关心养育之恩不懂回报,甚至以为一切都是那么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可以问下那些自以为已经长大成人的孩子,他们有几个知道父母的生日?有几个曾经哪怕口头上表达过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但如今的孩子,在他们大脑中根本就没有感恩这个词语。电视里虽然经常出现孩子给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但能够付诸行动的孩子有几个?
(三)奢侈浪费
优越的生活环境让孩子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节俭,他们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爱吃的东西一定要得到,不想吃的东西随手就扔,衣服一定要名牌,手机最好是苹果。父母对他们有求必应,如若稍有不称心如意,轻则恶语相向,重则离家出走甚至以死相逼。
(四)缺乏追求
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可谓极其丰富,但精神上却非常贫乏。他们也许知道好多歌星影星球星,但不一定知道雷锋,不一定知道岳飞,不一定知道杨利伟。好多孩子不喜欢学习,沉溺于网络游戏,对将来的生活没有任何规划,得过且过,玩世不恭,更不知道理想为何物。
二、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品德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
政治课堂是对青少年实施品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主阵地,但长期以来,学校往往单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道德水平的标尺,忽略了学生的真实自我,导致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日常行为形成天壤之别。加强品行教育,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每位政治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日常教育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点拨引申
政治课堂不能单纯灌输说教背诵,而要把教材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多补充真实生活中的一些案例辅助课堂教学。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学会关心同学,尊敬老师,勤俭节约,爱护花木,在点点滴滴的进步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社会热点拓展,渗透正能量
政治教材大多枯燥无趣,照本宣科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可以把生活中的热点人物或热点事件与教学内容结合,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在思考争辩中明事理、懂是非,提升自己的人生体验和道德水平。
(三)参加实践活动,促进品德形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良好的品德不仅体现在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应该做的,更应该把正确的认知付诸行动,用行动回报社会,促进正能量的积聚。可以给学生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践作业,如慰问孤独老人,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用实际言行表达对父母的爱等。
(四)加强家校互动,强化监督落实
形成良好的品德需要自律,也需要他律,尤其是要改变孩子身上一些已经养成的不好认识和言行,更需要家长、学校密切合作,共同跟进。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老师要及时与家长沟通,以表扬鼓励为主,孩子在家里的表现也要及时汇报老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达成应对共识。对孩子转化过程中的反复曲折,教师要肯定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让孩子充满信心。
三、结语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坏习惯的养成也许只需要几天,但改变这些习惯可能要几个月甚至是几年。因此,良好品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需要耐心、需要等待、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配合引导。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更是祖国的未来,大力实施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孩子的高尚的精神世界,才能让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踏实前行。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