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琼玉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在校生人数逐年攀升,高校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保障教育公平、促进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但是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出现了还款违约率较高的问题。本文就如何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的诚信教育,进而建立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保障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
关键词:助学贷款 诚信教育 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3-0003-02
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自1999年开始试行,距今进行了多次探索和改革,目的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因为资金问题而上不了学的现象发生,2015年7月20日,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若干意见》,《意见》将贷款最长期限从14年延长至20年。然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仍存在贷款还款违约率较高的问题,使得此项政策的推行面临一定的困境。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诚信的民族,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三字经作为闻名世界的启蒙读物,其中就提到了“五常”,即“仁、义、礼、智、信”,其中的“信”就是指信任、诚信的意思,由此可见古人历来就重视诚信。而在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诚信已成为社会交往的准则,是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平稳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代大学生肩负着振兴中华的重任,他们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关系着祖国的未来。因此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在高校的开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国家助学贷款自啟动以来为万千家庭困难学子顺利完成学业保驾护航,圆了无数学子到高等学府求学的梦想,促进了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各高校对此项工作均给予高度的重视,并多方面想对策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基本所有高校均成立专门机构即大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并配备了助学贷款专职人员,负责学生资助日常工作的开展,为同学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随着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使相关工作的开展陷入困境。
(一)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突出
助学贷款的还款工作是靠大学生的自身信用和主动还款行为来维系的,但近年来由于来自不良社会风气和部分高校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缺失的影响,助学贷款还款违约率较高,逐渐成为学校及政府部门高度关注和重视的问题。这与助学贷款设立的初衷是相悖的,会直接影响到助学贷款政策的开展和运行。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对大学生开展行之有效的诚信教育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肩负着为国家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培育后备军的重任,因此,对广大同学进行德育教育和诚信教育,为未来培育可靠人才是大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
(二)部分大学生对助学贷款的认识存在偏差
部分学生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了解得不够全面,涌现了一系列问题,例如:个别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未主动申请贷款,高额的学费极大地加重了家里的经济负担;家庭有经济能力支付学费的学生也申请贷款,家里的钱却存到银行赚取利息;申请到助学贷款的同学,却不及时还款,有甚者竟然错误地以为助学贷款是一种福利政策,不用考虑还款问题,更有甚者故意逃避债务。
(三)助学贷款的还款情况未列入个人征信,贷款的后续管理缺乏抓手
在开展落实助学贷款的工作过程中,常常因一些主观或客观原因导致大学生还款违约时有发生,对助学贷款工作的平稳有序开展造成一定的障碍,不利于工作健康、良性循环。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有多个方面,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因便是,助学贷款的还款约束力不够强,未能与个人征信相联系,导致学生对还款工作不够重视,从而影响工作的良性开展。
二、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诚信是立身之本,大学教育更应该将诚信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助学贷款政策的推行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促进教育的公平,并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助力国家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当前,国家助学贷款基本采用无经济担保的形式,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诚信水平以及整体素质的认可。因此,大学生必须树立良好的贷款求学意识和如期还款意识。
(一)高素质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从宏观角度来讲,我国高校教育的平稳发展离不开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支持,国家助学贷款对促进教育的公平、公正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广大同学们之中进行推广是全国高等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任务,而其中的诚信教育工作,更是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基本要求。从微观角度来讲,做好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工作中的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是推动高校人才建设、素质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各部门领导、教师的基本工作。因此,每位从事高等教育工作的领导、教师和员工都有责任对这一工作加以重视,推进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大学生诚信教育工作的开展。
(二)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也决定了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必要性
诚信是立身之本,是大学生内在发展的需要,诚信更是公民自身道德需要,它是建立在高度自觉、自律的基础之上的,是当代大学生对他人和对社会所履行的义务的体现。而国家助学贷款作为一种先使用后偿还的贷款政策,是需要以诚信作为支撑的。作为先进青年代表的大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同时还肩负着家庭乃至国家的期许,但由于当前大学生还未具备成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一些不正确的思潮面前没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因此需要对其应有的品质进行培养与发掘,提高当代大学生的诚信意识与思想觉悟,使其真正地被当今社会所认可。
(三) 提升大学生诚信意识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而契约的基础就是诚信。当前市场的秩序是以诚信为基础,而大学生作为日后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如果诚信方面有缺失,就会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社会主义经济,既是法治经济,同时也是信用经济,而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代表者,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胜,除了需要掌握大量的专业知识、拥有更强的实践能力外,还必须有诚实守信的道德情操,否则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败下阵来。
三、建立诚信教育长效机制的探索
诚信教育是一项需要顶层设计和长期坚持的工作,需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并注重将相关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和整合,方能形成合力,实现诚信教育长效机制的有效探索,并最终实现育人的目的。具体的设计理念如下图:
(一)通过制度对诚信教育的长效开展予以保障
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应首先考虑制度的建立问题,应结合诚信教育的实行需具体化、经常化和终身化的特点,完善诚信教育制度,发挥制度约束和个人约束的双重作用。第一,将学生的诚信表现与各类评奖评优相结合,使同学们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对诚实守信的同学,给予一定的激励。第二,相对于智育学分制,建立相应的德育学分制,对德育学分的取得进行详细的说明,引导同学们重视德育方面的积累。其中突显诚信行为的比重,对德育学分不达标者,减少或免除评奖评优的机会。第三,建立大学生的诚信档案,档案应是动态的、开放的、内容全面的并真实记录每位同学在大学期间的表现,包括工作、学习、生活和家庭等方面。定期翻调档案了解学生的各方面表现,从中选出优秀的典型,为广大同学树立榜样。除此之外,研究开发个人诚信管理系统,每个人通过自己独有的账号可以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德育学分的获得情况,并将此系统与诚信档案相结合,定期将诚信档案中的数据输入到系统里面。一方面,可以使学校从宏观的层面上了解学生整体的诚信状况;另一方面,对于学生个体可以根据系统提示,查缺补漏,提升自身不足。
(二)从环境角度营造全方位的诚信氛围
学校应利用校内的各级媒体和渠道,定期弘扬社会正气,营造人人诚信的校园氛围,举全校之力,支持大学生诚信教育。可以通过校园广播台、校园网等,进行典型诚信人物专访,可以开辟专栏,定期宣传国家的、省的关于资助的最新政策,并挖掘优秀事迹和诚信榜样,号召广大同学向其学习;定期举办优秀人物事迹宣讲会,寻找校园里的诚信标兵,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广大同学感受到诚信的力量。除此之外,可通过设立校园标语,宣传牌等宣传诚信的必要性,使同学们处处受到这方面的影响。
(三)通过诚信教育实践活动,促进诚信教育的开展
在大学生中开展实践教育应从日常点滴行为抓起,应将诚信教育纳入到教育的整个过程中去。第一,可以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号召同学们向社会上的诚信标兵学习,并对诚信的力量开展大讨论,让同学们积极争当诚信代言人。第二,可以通过举办演讲比赛、征文比赛、辩论赛、海报设计大赛、微电影等赛事,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校园风气,全校形成一个倡导诚信守信的良好氛围。第三,利用学校重要的教学活动,加强诚信教育,如每个学期都要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英语四、六级考试及期末考试,可利用各类考试,号召同学们诚实应考,讲究诚信,让同学们在各项实践活动中体验诚信的价值。
(四)诚信教育的开展应从总体上进行规划
诚信教育的开展应从总体和全局上进行规划,在学年伊始应制定全年的诚信教育规划,包括时间进度、重大活动、日常工作,针对重要结点和重点人群应开设的专项教育,注重与日常的课堂教学进行结合等。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制定诚信教育年度规划,并考虑规划的连续性和时效性,应结合本校的年度大事、社会时事进行规划,并将具体的安排落实到月份,从而实现对教育的开展进行督导。第二,规划的制定应与日常的课堂教育相结合,高校老师作为与同学们接触最紧密的人群,其一言一行对学生有重要影响。如果一线教师都认真对待学术和教学,那他们的言传身教一定会对同学们有良好的示范和榜样作用。第三,在一些重要的结点如大学生党课学习、选拔入党积极分子、党员推优等重要的结点,应强调诚信教育,举一些优秀的党员坚守诚信的案例,加强对其进行教育引导,让广大同学明确,未来如果继续要求进步,讲诚信是最基本的要求。
四、结语
大学生诚信教育是一个长期工作,学校诚信道德教育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诚信环境,事关整个民族的诚信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长期发展。因此需要高校通过各种载体和渠道,创设各种机会和平台,努力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诚信教育长效机制,在教师的指導下,主动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诚信实践活动,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提高他们诚实守信的道德素质,通过诚信自律教育,将诚信培养成为大学生的自律意识和自觉行为。从而在国家助学贷款或其他各种活动中坚持诚信原则,保障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良性循环和平稳发展。
责任编辑:杨国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