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会云
在我国的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课程。小学语文课程为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语文成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知识水平。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好的学习习惯可以让小学生在学习语文课程当中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形成。以下我就教师在教学教研中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进行简单的阐述。
一、教研中要求教师教会小学生从细微处着手,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美,看你是否拥有发现美的眼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从细微处着手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孩子去大自然观察春天花开的过程、秋天丰收的景象、冬天下雪的情景,让他们通过观察写出自己的感想。比如,有描写“秋天的果园”:美丽的果园是五彩缤纷的,红灯笼一般的苹果挂满了枝头,金彩彩的梨挂在枝头,水晶球一般的葡萄挤满了枝丫,它们熙熙攘攘地装扮着热闹的果园。教师也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带领学生去动物园看看动物,当学生看到小动物时,试着启发他们将一个个小动物与其他小动物进行相互比较。在动物园内引导学生应该注意了解动物的形状、声音等,并通过观察用笔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以培养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二、教研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学习课堂知识,养成用笔和纸来记录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习惯
比如《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中,我们想让学生记住拟人的修辞方法,要求他们将“鸣禽,野花要和你们联欢,生活里洋溢着欢乐和温馨,祖国的山水要和你们相聚,请听一听它们心中的声音。青山说:攀登吧,饱览无限的风光,满怀少年的激情。绿水说:前进吧,奔向浩瀚的大海,显示少年的胸襟”这些语句反复朗读,并用笔记录下来以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来翻看。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教会学生碰到课本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子用笔和纸记录下来,从而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三、教研中要求教师培养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习惯
大声朗读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一般都不怎么集中,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课上、课下养成大声朗读课文的习惯,有利于他们上课注意力的集中,也有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大声朗读也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大声朗读可以通过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表达出来,这样有利于学生记忆课文内容、积累语言材料,并且有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比如,《小柳树和小枣树》一课可以让小学生分别扮演“小柳树”“小枣树”以及旁述内容等角色朗读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朗读表现小柳树骄傲的语句“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以及表现羞愧的语句“你怎么不说我”“说我不会结果子呗”。而课文中的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子,比我绿得快,等你长大了,人们在树荫下乘凉,那有多好啊!”还有小柳树在微风中得意地跳舞的样子、小枣树温文尔雅的说话方式都是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神情表现出来。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角色扮演朗读,也教会了学生要像“小枣树”那样多关注别人的优点,真心地称赞别人,“小柳树”起初虽然有些骄傲,不过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错也是值得表扬的。通过分角色朗读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内容,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朗读习惯的养成可以促进教师在教研中引导学生熟悉和记住所学的内容,并通过学习将所学内容用笔记录下来,同时读写相结合既能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研中教师要教会学生通过课外阅读积累词汇,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相应的语言材料,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适当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和课外阅读中发现优美的词汇。在看课外读本的时候,要求学生在阅读许多课外读物的基础上反复读同一本读物。让学生自己理解、记忆读物中的优美词汇和语句,这样就可以实现“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同时让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教学生用笔将自己在课外读物中看到的优美词语记录下来,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以便日后在写作中运用。也可以将课外读到的书报中优美的语句剪下来贴在相应的读书笔记上。这样学生通过搜集、整理、记录自己课外阅读积累的词句形成自主学习语文的习惯,同时学生在翻阅读书笔记时会获得成就感,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素材及写作素材,还使学生克服了写作内容没有材料的困难,使学生的学习和写作一举两得。
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研工作者针对小学语文学习的浅薄之见。小学阶段是学生各种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小学语文在小学各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作为教研工作者,我认为学生的习惯养成刻不容缓,希望我的浅薄之见对同仁以及学生今后的工作学习有所帮助。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