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芳
摘 要:教育改革不仅限于当前的课堂教育形式,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注重学生主体的教育模式也成为热门。如何使初中语文课堂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培养出更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已经成为所有教师共同面对的挑战。
关键词:语文教学;提问;策略
新的时期有新的要求,新的要求有新的目标,新的目标有新的挑战。为了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了新的目标,教师纷纷对课堂提问发起了新的挑战,如何改变教学提问,使课堂教学更有效率。提问的方式关系到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在互动的情境下互相学习,而现在的语文提问面临怎样的问题,应该如何应对呢?
一、加强语文教学提问环节的意义
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提倡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注重学生自身素质多于以往的应试教育,而提问的方式无疑解决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在互动的情境下互相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更是提高学生沟通能力、表达自己、表现自己的一种手段。提问要求面对全体,不针对个人和小部分群体,同时在学生给出答案时又是单个主体的体现,所以提问的教育方式既是对全面发展的呼应更是因材施教注重学生主体的展现。
二、语文课堂提问的现状
1.学生不积极参与、思考、回答问题
在课堂上,教师会发现:当教师把问题抛出来之后,要求学生进行单独思考或多人讨论,很多学生没有什么行动,或者讨论一些无关话题,等到教师要求回答问题时,没有主动愿意说出自己答案的人。
2.教师不重视提问环节
教师的教育方式方法依然无法脱离书本卷面的知识灌输。教师不重视提问这一教学环节,导致在提问改革的情况下,教师依然无意识地提出问题,使用解答的方式向学生教授知识。或者没有特别的准备,临时性地提出一些“对不对” “会没会”等问题。
3.提出的问题不具有目标性
改变了习惯性自述性教学的教师,重视了语文课堂上的提问环节后,“如何提问”依然困扰着教师的教学改革。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会提出一些与教学目标无关的问题,学生参与度有所提高,但是问题一旦抛出,学生的思维就收不回来了,导致教学目标很难实现,这个问题就对抓问题的准确性要求很高。
4.给出的答案单一固化
教学最怕的就是硬性化教学,将所有学生的思维规定化,在课堂提问中,一个学生给出了自己的理解答案,但是没有得到教师的认可,要求其他学生进行回答,最后答案十分接近“标准答案”了,教师就要求学生记下标准答案,这样做一方面会打消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会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单一化。
5.对问题的交流不足
在抛出问题,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到教师给出标准答案的过程中,只有学生或教师单独的见解提出,并没有针对一种答案进行交流讲解,没有在几种答案中进行比较,这样会失去很多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会使提问过程模式化,像是硬性要求进行的必备过程,不能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深刻印象。
三、完善语文课堂提问环节
1.使用不同方式方法提问,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教师需要在提问的方式方法上找突破点,并对提问的技巧多次尝试改进,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在提问、回答的过程中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对于一些没有自信的学生,可以硬性要求他们回答问题,启发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引导他们正确地表述自己的见解,从而为他们树立自信心,同时完成教学目的。
2.认识提问的优点,多尝试提问
正确认识提问的优点与重要性,脱离原本的硬性模式是需要时间的。教师应多与其他教师交流沟通,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长处,规避自己的不足。只要有改变的意识,很快就能看到成效的。
3.提出的问题要与教育目标相结合
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要紧密围绕教学目标,教师在提出问题时要明确问题会让学生掌握哪方面的知识,同时在问题的掌握上可以结合书面或试卷经常出现的问题,即教学大纲上需要掌握的问题。
4.尊重、鼓励每一种答案
在提问环节会得到学生各种各样的答案,这时候切不可急于否定任何人的答案,尊重每一种答案就是尊重每一位学生,教师的尊重也是一种无形的鼓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的思路,这样既尊重学生,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保留学生独立思维的同时达到教学目标。
5.解答问题时多交流沟通
在揭示最后答案之前,教师应该对学生给出的几种答案进行分析讲解,由每一位给出答案的学生,带到所有与这位学生相同答案的学生,以点带面,以面概全。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多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充分展现自我,使學生对问题产生深刻的印象。
总之,提问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强势手段。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对提问的重视,提出具有目标性的问题、多元化答案,充分交流沟通是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教师应该顺应教学改革的步伐,更好地教书育人。
参考文献:
[1]吴珊.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分析[J].亚太教育,2016(23):189.
[2]赵玥.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5(6):62.
[3]谢砚秋.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25):12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