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红
摘 要:从小学到初中,学生的语文阅读进行了大量训练,到了高中阶段,每个学生都具备了基本的阅读能力。但是由于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性,在高效阅读或者优化阅读方面的基础不同,如何引导学生借助信息时代的互联网来展开高效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师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已经進入了全面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时代的突出特点就是信息的共享性。在信息化背景下,要求学生只按照课本来学习,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趋势。
一、阅读是我们不断从外界获取知识的最有效手段
阅读作为我们从外界获取知识的最有效手段,一直以来都是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标实施以来,阅读教学以更加全面的要求和更加具体的理念深入语文课堂,教师要指导学生从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丰富阅读题材等多个方面着手,切实将阅读教学保质保量地贯彻执行,既要让他们完成量的规定,更要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受益,努力使每一次阅读都成为丰富语言和精神的有效阅读。
阅读是获取语言知识最有效的途径,也是现代教学中提高学生信息检索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语言归纳能力等多种技能的重要手段。语文课本在指导学生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但是课本内容毕竟有限,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的便捷方式,搜集阅读材料充实知识。
二、信息化时代为阅读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多种可能
1.更新了课本阅读的方式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课内阅读教学一般采用领读、泛读、讲读、朗读、默读等方式,这种阅读教学对于学生理解文章内容而言可能有很大帮助,但是却有一个非常大的缺陷就是阅读的品质非常低。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者精心选择的文章,不管是用词、造句、写景、抒情,还是论断用词都非常优美。可是单纯的阅读很难将学生的情感信息进行带入与升华,更难以引起他们对于人生的深度思考。史铁生老师的《我与地坛》是一篇感情真挚的叙事散文,每次读来都会令人眼眶湿润。单纯播放朗读我总觉得缺少些什么,于是我将《我与地坛》的电视视频引进了语文课堂,通过视频的播放学生对作品的整个背景信息、写作基调有了全面掌握,后来再让学生阅读课文他们自然带了更多感情进去,比单纯阅读带来的效果都要好,再后来学生自己改编了一个小品,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对自我的剖析都展示给了大家,教学效果非常好。
2.拓宽学生课外阅读的渠道
目前来看,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参与度较低。除了在教师要求下阅读一些推荐书目之外,很少有学生会自主搜集一些精品文章进行阅读和学习,学生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一次偶然的尝试让我对拓宽学生课外阅读的知识面有了新的感悟,余光中老师是我国的散文大家,他的很多作品我甚至不知该用何种方式来给学生讲解才可以把里面的内容讲出来。在教学《沙田山居》一课时,我让学生自己去网上搜集资料先了解一些余老师的信息,然后在课堂上采用茶话会的方式展开教学,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我没有参考教参也没有带教案去按部就班地讲解。我发现,在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百度的相关索引给了学生很多启示,有人在搜索过程中顺便阅读了汪国真老师的《热爱生命》,“既然目标是地平线,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当这句诗从学生口中说出时,我很庆幸我没有按照教参先分析人物生平再讲解课本,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搜索,去理解,借助互联网来阅读和学习,比教师讲授生动得多,深刻得多。
3.便捷的互联网让阅读更具色彩
阅读的开展方式并不是只有读书这一种方式,聆听也是阅读的一项重要展开方式,在聆听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感知文字的魅力,还有助于调动更多的器官:耳朵、大脑、手等,都参与到阅读的过程之中。《读者》是多年来一直伴随我身边的心灵读物,里面的很多文章温暖朴实且涉及面非常广,高考中也有好多次都是节选《读者》的文章来作为考试题目,足见其巨大影响力。《读者》的微信公众号也创办得非常好,里面有一个功能是文字聆听,每天都会推送一些美文让电台主播为大家阅读,我们既可以自己看,也可以在音乐背景下静静聆听。于是在我的鼓励之下,学生都爱上了这个公众号,有时候没有那么多时间阅读他们就在路上边走边听,还有很多学生的小随笔就是针对里面的文章有感而发的。有声阅读不仅使学生获取了更多的知识,也为他们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素材,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既可以对素材多一分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练笔的良好习惯。
随着信息化教学的不断实施,相信还有更多惊喜等着我们去发现和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多观察和引导学生,根据学生的需求去安排更多的阅读素材和阅读方式,让他们自己去发掘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参考文献:
[1]陈银.如何培养中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5(23).
[2]周志明.语文教学中现代文阅读教学提升途径略谈[J].文理导航(上旬),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