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的婚礼及女性婚礼服饰

2017-05-19 17:33刘喆
牡丹 2017年6期
关键词:头面裕固族哈达

刘喆

裕固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的一个,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河西走廊的中部、雄伟的祁连山北麓。裕固族人口大约有1.4万人,其中90%的人口聚居在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其余居住在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和青海省祁连县境内。

婚姻在任何一个民族都是一件大事,裕固族也不例外,其婚礼非常隆重。当然,随着时代的变迁,裕固族人民不再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了,很多习俗也就不再沿袭了,现在的裕固族年轻人也是一夫一妻、自由恋爱。可是解放前并不是这样,当时大部分牧民家庭是结不起婚的,因为解放前裕固族的婚姻基本都是包办买卖婚姻,男方需要负担非常重的彩礼和各种婚礼仪式的庞大开支。这样的风俗造成裕固族中只有很少的人才能举行正式婚礼。裕固族传统婚礼是有正式婚和非正式婚的区别的,而且要求门当户对,严禁同姓同户族之间通婚,即使不同姓,辈分不同也是不能通婚的,有很多非常严格的要求,一旦有人违反规定,是要被驱逐出去的。

裕固族青年的正式婚姻仪式繁多,非常隆重,一般要经过求亲、许亲、说亲、订婚、选人、带头、送亲、打尖、踏房、让客、洗尘、交新娘、入新房、生新火、回门、串亲、出牧、站娘家等过程。这是比较古老、比较传统的正式婚姻流程,现在已经简化了,解放前的正式婚姻,仅求亲这一项,女方要的彩礼就有一百二十样,当然这也是可以商量的,但商量到最后,少则也要三四十样,多则也有七八十样的。求親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男方请两个媒婆上女方家求亲,需要拿上一瓶系上红头绳的酒,还要根据女方家里面长辈的人数而带上相应数量的哈达,如果女方家收下礼酒和哈达,那这门亲事就算订下了。男方家长再去女方家商量彩礼的事情,婚礼吉日需要双方家长请来本部落的喇嘛来商定,待吉日选定后,男方就要下聘礼,双方家庭就可以筹备婚礼了。婚礼一般举行三天,这三天之内所有仪式流程需要耗费多少时间,也需要喇嘛提前推算出来。待时间定好后,婚礼时不论刮风下雨,都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来完成婚礼,不然就是对上天的不敬。

婚礼第一天为“开龙”,这是在女方家举行的仪式;第二天为答谢,是在男方家,第二天都比第一天要隆重、热闹许多;第三天为“的尔更”,就是新娘回门的意思。裕固族不同于汉族,是一个尊崇“舅权、母系”的民族,子女的婚姻嫁娶大事由舅舅一手操办,嫁妆也大都是舅舅所赠。举办婚礼时,双方需得提前献哈达、请一些总管、司仪,“总东”、“副总东”各一人,各请一名“巴东”,还需请“东家”若干名,少则八人,多则十八人不等。除却这些,还需要各请几名歌手在婚礼上献唱,游牧民族的婚礼,唱歌跳舞是少不了的,一般新娘还会请两位伴娘,新郎则会请一位伴郎。婚礼第一天,亲朋好友会带上礼物去女方家表示祝贺,献哈达、敬茶、唱歌跳舞等,非常热闹,婚宴从黄昏开始,大家会说一些祝福的话语,相互敬酒,当天晚上唱歌的主要是新娘这边的歌手,演唱的歌曲也主要是《新娘之歌》和《艾特恩》,男方家的歌手主要负责劝酒,所以唱的歌曲也多是劝酒歌和向客人表示感谢的歌。第二天天刚露白时,两位伴娘会扶着着盛装的新娘去挂着头面的墙那边,背对着客人坐下,开始改头换面。这时,舅舅需带头唱起《戴头面歌》,这主要是赞美新娘的美貌,也唱出了亲人的不舍之情。

说到头面,它是裕固族女性独有的一种头饰,是一种非常昂贵、精美的手工艺品,是女方父母给女儿的陪嫁,是裕固族妇女已婚的证明,在婚礼当天戴上这头面起就意味着女儿出嫁了,是男方家的人了。每个裕固族女性都有一套自己独一无二的头面,视女方家的经济条件而定,用料相当讲究,做工非常精细,头面共分三条,胸前两条背后一条,均为上尖下圆或下方的长条,地域不同款式不同,每条带子又分为三段,上面那一段要和辫子系在一起,中间那段与腰带系在一起,下面那一段长度垂至脚面。上面镶嵌的有珍珠、玛瑙、银牌、海贝,还有特制的珊瑚及孔雀石等各种饰品,每段连接处也都是金银饰品,前面两条的图案款式是对称统一的,后面那条略窄一些,前面的两条与前面的两条辫子系在一起,同样地,后面的一条与后面的辫子系在一起。做底的面料通常都是布、毡或皮,还要准备各色的丝线和花边,工艺繁复,精美异常,头面属于财富的象征。

裕固族的新娘礼服是非常精美和昂贵的,它是绿色的,代表草原,象征着生机盎然。款式与常服一样,都是高领、大襟、右衽长袍,做工却更为精细,女儿出嫁前家里会请能工巧匠精心绣制女儿的嫁衣,衣领袖口等地都会绣上寓意好且样式精美的图案,比如各种花草鸟兽、日月山川等。做一套嫁衣也是一件非常耗时耗材的事情,这样一套嫁衣包含了很高的经济价值,最重要的是父母满满的爱和对女儿未来生活美好的期盼。

除却头面外,裕固族妇女的红缨帽也是极有特色的。裕固族妇女的帽子是姑娘和已婚妇女区别的标志,婚礼当天戴上头面的同时就要戴上帽子了。裕固族妇女的红缨帽非常有特点,白底黑边,高顶红缨,西部裕固族的帽顶是尖顶,东部裕固族则是大圆顶,都是用羊毛擀制而成,边沿镶一道黑边,后面微微卷起,也有一些刺绣和花边之类的差别,但无论是东部还是西部,尖顶还是圆顶,帽子的顶部都要有一圈红线缝制而成的帽缨,在民歌中这样唱到:“帽无缨子不好看,衣无领子不能穿。”可见裕固族人民对这种代代相传下来的审美标准是非常有感情的。

戴头仪式结束后,新娘便要饮了“上马酒”,告别母亲,由舅舅带头唱起“送亲歌”,在一众亲友团的欢歌笑语声中向新郎家进发,告别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向着美好的新生活前进。送亲、迎亲的仪式非常复杂,也很隆重,在去新郎家的途中,男方家的人早早就会铺好休息的毡毯,准备好羊肉、酒水和饭,送亲的队伍来到之时,迎亲的人们会向女方的客人献上哈达表示敬意,请他们吃肉喝酒休息一下,这个环节称为“打尖”,这时新娘是不能下骆驼或者马的,“打尖”过后,一群人就浩浩荡荡地再次出发了。快到新郎家门口时,新娘家的善骑马者会向门前给新娘准备的小帐篷冲去,有一种要踏平帐篷的感觉,连着冲三次,新郎这边的人就要护好小帐篷,让马匹不敢近前,会敲打帐篷,大声呼喊,好像双方在打仗一样,骑马的人冲完之后骑骆驼的人再冲,最后他们一起冲过去再绕着帐篷转三圈就离开了,这也是一个形式,意思是看新郎有没有保护新娘的能力。

裕固族婚礼中最有意思的传统习俗便是向新郎赠送羊小腿和向新娘射无镞箭的仪式,送羊小腿的意思就是以后婆家和娘家要好得分不开了,而新郎向新娘射无镞箭的意思则是象征着新娘有善射的丈夫保护,不怕妖魔鬼怪兴风作浪,新娘新郎相亲相爱,白头偕老。两名歌手唱着歌曲,端着酥油和缠着羊毛的羊小腿向新郎走去,歌唱完后,将酥油点一些涂抹在新郎的额头上,并将羊小腿挂在新郎的腰带上,接着新郎便要出门迎接新娘进门,大门前面会生两堆火,新娘需从两堆火中间走向大门,这时新郎会用三支无镞箭射向新娘,新娘会趁机将面纱扔掉,新郎则会折断弓箭扔进火堆里面,箭射完后新娘便可以进门了,在伴娘的陪同下,带着礼物去拜见婆婆,伴娘会代表娘家人说一些以后请多多关照之类的话,婆婆也会说一些祝福的话。

这些仪式结束后,婚宴就算正式开始了,婚宴的菜品也是非常丰富的,通常都是八个凉菜,十四个热菜,因人而异,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新郎、新娘要向宾客挨个敬酒,以感谢大家来参加他们的婚礼,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大家热闹过后,婚礼也就算落幕了,新人还要向客人们献哈达,并准备一些礼物让客人带走,还要准备一些酒肉来感谢这些帮助操持他们婚礼的亲朋好友。婚礼结束后,新人就开始过和和美美的新生活了。这就是裕固族传统婚礼流程习俗的一些简单介绍,饱含了裕固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西安工程大学)

猜你喜欢
头面裕固族哈达
草原的哈达
浅谈裕固族民歌传承现状
谈裕固族传统文化教育——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幼儿园教育教学为例
双语教学中裕固族原生态民歌的价值及应用
洁白的哈达
京剧旦角头面的程式化探析
蓝色的哈达
圣洁的哈达献给你
京剧演员晒天价点翠头面被骂残忍
头面颈部深度创伤行皮瓣整形修复的价值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