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杆透镜检测

2017-05-19 03:10:14王清
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7年9期
关键词:测者视标马氏

马氏杆透镜检测

文/王清

马氏杆透镜背面为平面,前表面为呈平行排列的细条状等面的三棱镜,马氏杆视标为5m距离或40cm距离白色圆形点状视标,透过马氏杆透镜观察白色点视标时,由于三棱镜可以使光线发生单向传递性折射,使点视标形成与马氏杆三棱镜排列轴向相垂直的线条。

1 远水平眼位检查

右眼加水平马氏杆(H),打开投影仪点状视标,右眼看线、左眼看点,点线重合无水平隐斜(如图1)。

若右眼所看到的红色纵向线条在右,左眼看到的白色点状视标在左,双眼显示同侧性复视,由于被测者所感受到的影像经过空间反向投射恰与视网膜所接收到的像位置颠倒,故此时右眼所接收到的目标像在视网膜黄斑左侧,左眼所接收的目标像在视网膜右侧,证实被测双眼为内隐斜视。总结规律为:点线散开为内隐斜、加底向外(BO)棱镜至视标重合,记录添加棱镜度为内隐斜量(如图2)。

图1

图2

图3

若右眼所看到的红色纵向线条在左,左眼看到的白色点状视标在右,双眼显示交叉性复视,由于被测者所感受到的影像经过空间反向投射恰与视网膜所接收到的像位置颠倒,故此时右眼所接收到的目标像在视网膜黄斑右侧,左眼所接收的目标像在视网膜左侧,证实被测双眼为外隐斜视。总结规律为:点线交叉为外隐斜、加底向内(BI)棱镜至视标重合,记录添加棱镜度为外隐斜量(如图3)。

2 远垂直眼位检查

右眼加垂直马氏杆(V),右眼看线,左眼看点,点线重合无垂直隐斜(如图4)。

线在上点在下为左上隐斜、左眼递加底向下(BD)棱镜至视标重合,记录添加棱镜度为左眼上隐斜量(如图5);

线在下点在上为右上隐斜、左眼递加底向上(BU)棱镜至视标重合,记录添加棱镜度为右眼上隐斜量(如图6)。

图4

图5

图6

3 近水平眼位检查

右眼置6ΔBU、投单行近视标、左眼置旋转棱镜12ΔBI,确认单行视标垂直、水平分离。递减水平棱镜度至视表垂直对齐,剩余水平棱镜度为被检眼水平隐斜量(如图7)。

图7

4 近垂直眼位检查

右眼置旋转棱镜6ΔBU、左眼置内辅镜10ΔBI、投近单列视标。确认视标水平、垂直分离,递减右垂直眼棱镜度至视标水平对齐,剩余垂直棱镜度为被检查眼近垂直隐斜量(如图8)。

图8

5 旋转斜视检测

由于综合验光仪多不设钟形盘视标,可采用较为简单的方法检测隐性旋转性斜视。被测者配戴合适试镜架,事先将右侧后镜槽置入2Δ底向下的三棱镜,在右侧前镜槽置入垂直向红色马氏杆透镜,在左侧前镜槽置入垂直向无色马氏杆透镜,让被测者双眼注视5m距离点状马氏杆视标。

图9

图10

图11

图12

图13

此时被测者应该看见上红下白两两条横向的线状视标,若两线条平行,诊断为无隐性旋转斜视(如图9),若两条线条不平行,则诊断为有隐性旋转性斜视。红线右高左低,诊断为右隐性外旋转斜视(如图10);红线右低左高,诊断为右隐性内旋转斜视(如图11);白线右低左高,诊断为左隐性外旋转斜视(如图12);白线右高左低,诊断为隐性内旋转斜视(如图13)。❏

作者单位:安徽涡阳县人民医院医学验光配镜中心

猜你喜欢
测者视标马氏
一类时间变换的强马氏过程
有环的可逆马氏链的统计确认
关于树指标非齐次马氏链的广义熵遍历定理
视功能检查辅助视标与辅助镜片的联合应用(三)
一致可数可加马氏链不变测度的存在性
宽恕与宽恕干预在高校学生恋爱受挫中的运用
裂隙灯检查的个性化应用(上)
视近最大辐辏力及开散力检测
远方及近方水平斜位量的检测
视力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