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梅 颖
远视性弱视:框架镜矫正还是RGP?
文/梅 颖
笔者最近遇到一个12岁的男孩,睫状肌麻痹,验光双眼高度远视+15.00D——0.12(如图1),重度弱视,眼轴测量显示双眼眼轴在17.3mm左右(如图2)。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给家长推荐做RGP+遮盖+弱视训练的方案,家长未接受(可能是价格原因)。当然了,家长对弱视的认识以及治疗的价格问题不是本文的探讨重点,本文旨在讨论RGP和框架眼镜矫正远视性弱视有什么不同,各有什么优缺点。
图1 电脑验光单
图2 眼球生物测量单(角膜曲率、眼轴)
注意看上述眼球生物测量单中WTW(白蛋白)测量值是12.41mm,裂隙灯下也未见真性小眼球表现,眼压也正常。可排除器质性病变。
先做一个小调查:这样的远视性弱视,如果是您来处理,您会用框架眼镜还是RGP来矫正呢?
为方便阅读和表达,笔者把RGP与框架镜矫正远视性弱视的效果比较(17个方面)总结整理为表1。
表1中1~8项是RGP优于框架镜的特点;9~17项是RGP不如框架镜的特点。简而言之,安全、方便还便宜,治疗效果又好的弱视治疗手段是没有的,临床经验让笔者更倾向于应用RGP做弱视治疗。
另外,有人说戴软镜也可以……但是,请注意软镜无法做这么高度数的远视镜。即使能做,中央的厚度很厚(正镜是中央厚周边薄),会影响DK/ L,戴这样的软镜,角膜很容易缺氧。以本例为例,框架镜是+15.00D,换算镜眼距离后正度数会更高,+18.30D——所以,软镜也不合适。
图3
戴正镜片后视野缩小,周边产生环形盲区,度数越高越明显;而戴接触镜时,视野与裸眼视野基本相同(如图3)。
表1 RGP与框架镜矫正远视性弱视的效果比较
图4 正镜片产生BO的棱镜效果
中、高度远视常常伴随内隐斜、内斜视、高AC/ A,对于这类内隐斜/内斜眼位患者,戴正镜框架镜看近时,可以产生BO的棱镜效果,减少负融像性聚散的需求,缓解视觉疲劳。戴时RGP与角膜相贴附并跟随眼球运动,其光学中心与视轴基本保持一致,棱镜效应非常小,看近物时几乎与裸眼相同,对会聚几无影响(如图4)。 ❏
PS:笔者的新书《视光医生门诊笔记》现已结集出版,欢迎大家来COOC签售。本书是笔者的第3本视光学专著,6年来积累的资料基本都“变现”成书,希望能给视光同行们提供一点微小的帮助,共同探讨视光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