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对教师心理调控、幸福人生与专业成熟三者间的些许体会

2017-05-18 09:39刘学龙
教师·上 2017年4期
关键词:五感职业倦怠讲座

刘学龙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教师心理健康网络培训,主要听了王晓平、高明书、刘晓明、肖川四位教授的讲座。他们所讲的内容各有侧重点,又互有内在联系,可以相互参考领悟,让人茅塞顿开,醍醐灌顶。

第一堂是王晓平副教授和高明书教授主讲的以《教师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为题的课。他们认为世事纷繁,扰人之至。生命个体很容易导致性格解体,尤其对地位“处江湖之远”,然精神“居庙堂之高”,却高处不胜寒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而言。在压力剧增的当今社会,教师要解决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就要克服性格上的情绪化,注意自身的心理保健,学会缓解压力,寻求社会支持,学会适度休闲,张弛有度,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多养成积极健康的业余爱好,学会自己破解心理压力,善于遗忘生活中的烦恼,静心修身养性,积极与他人、外界进行交流。这些观点与方法,对从事近30年教育教学的我来说是很有感触的。一个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年复一年,或多或少会遇到自己不顺心的事、不顺眼的学生、不地道的领导,如果不注意心理调控,日复一日,由量变引起质变,出现心理问题,很容易情绪化、极端化,往往会把一些完全可以协调解决好的问题搞得一团糟,甚至不可调和。

第二堂课是《教师的职业倦怠心理调控》,由刘晓明教授主讲。他在讲课中说,一名教师如果长期在“三点一线”的有限空间行走,没有积极健康的心态,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他主要分享了教学过程中的心理疲劳与对策,其中有针对性地讲了心理调控的基本方法,让我感同身受。面对职业倦怠,教师要变压力为动力,就要及时有效调整自己的心态,及时察觉并主动调节不良情绪,正视现实,合理给自己定位,要制订明确的奋斗目标并在实践中不断获得成就感,保持阳光心态。刘教授认为压力就是兴奋剂,人没有压力则不会前进。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学会管理压力,驾驭班级管理,有效管理时间,要建立正常的同事关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注意运用社交技巧,优化社交技能,争取学生、家长、领导、同事和社会的广泛支持。刘教授的讲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通俗易懂,有理论、有数据、有针对性和实效性,令人口服心服,极有力度地穿破我们职业倦怠的乌云!

第三堂由肖川教授主讲《教师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在讲座中,他概括了幸福人生必须具备“五感四有”。“五感”指:安全感、归属感、成就感、自豪感、优越感;“四有”指:心中有盼头、手中有事做、身边有亲友、家中有积蓄。我认为他这个“五感四有”,浓缩了幸福人生的基本内涵,幸福其实很简单,心在哪,幸福就在哪!幸福就是一种愉悦的感悟与体验,小草有“春风吹又生”的成长幸福,鸟类有“天高任我飞”的自由幸福,教师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成就幸福,关键是如何去看,从哪一个角度去看。肖川教授在课堂中用八句话引导我们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对待教师职业、如何做人:一是快乐是一种美德;二是微笑是一种力量;三是优秀是一种习惯,要注意平时点点滴滴的知识积累;四是成功是一种心态,要做最好的自我,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五是歌唱是心灵的阳光,学校应该歌声绕梁、书声琅琅、笑声充斥,教师要有书卷气,像个秀才;六是简单就是享受,享受生活就要少一点不必要的应酬,不要把简单的事复杂化;七是清白是温柔的枕头,心底无私天地宽,身正不怕影子歪,对于个人财产能自豪地说“我挣得每一分钱都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因为它的背后只有智慧和汗水”;八是幸福是灵魂的香味,散发出信、望、爱的味道。

肖川教授在课堂中特意谈到了教师专业成长与教师心理健康的关系,他说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两者之间有必然的联系,互相影响,相得益彰。教师的专业成熟要求教师首先做一个有思想的人,让教育充满思想,讓思想充满智慧,让生活充满人性的光辉。而学习与思考是我们做教师变得有思想的不二法门。这在肖教授的《读书与成长》一书中也体现了这种思想,书中有这么一段话: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高品质的教育,教师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读书是最为重要的学习途径……读书的过程就是与世界进行交往的过程。读什么,怎么读,后者更重要,书不必读得很多,但一定要读透,“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之言说的也是这个理。

总而言之,四位教授的讲座如春风化雨,滋润心田,让我在满满的收获中也享受了快乐,增强了我做一名优秀教育者的信心。肖川教授在课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有心的地方就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欣赏,有欣赏的地方就会有爱!”请让我套用它对我的本次培训进行总结:有爱的地方就有阳光,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成长,有成长的地方就有幸福。让我们播下阳光的种子,做幸福的育花人!

(作者单位:湖南省隆回县七江镇中心学校)

猜你喜欢
五感职业倦怠讲座
基于五感疗法的疗养花园景观设计
——以惠州市惠城区惠环医院为例
五感之下的艺术家手制书拓展研究
职业倦怠,别“倦怠”了家
书法史讲座(十二)
书法史讲座(五)
扩展阅读之职业倦怠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