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小”“近”“真”,构建“三实”课堂

2017-05-18 08:08郭淑雅
教师·上 2017年4期
关键词:品德课堂小学课堂

郭淑雅

摘 要:生活是儿童赖以生长发展的土壤,是品德培养最直接的抓手。因此,品德教学要贴近儿童的现实生活,立足“小”“近”“真”,构建实效课堂,让扎实、真实、朴实的“三实”课堂成为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根基。

关键词:小学;品德课堂;“三实”课堂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品德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而实效课堂是建立在和谐、平等、自由的氛围之上,它切入小,学生触手可及;它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它很真实,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立足于“小”“近”“真”这样“实在”的课堂,学生才能充分发挥自主性,“三实”课堂才能成为师生平等互动的舞台,师生也才能在这“三实”课堂尽情演绎生活的精彩。

一、切入“小”,打造品德“扎实”的课堂

细节决定成败。越小的东西,人们更容易接受。教学也是如此,宜从小处入手,做细做透,让课堂扎实有效。

1.化大为小,做好充实的课前准备

课堂能否顺畅,很多时候来源于课前的准备。一定的课前知识储备能加大学生的课堂思考力度;学生对资料的二次加工,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得到提高,探究的热情也能得到激发。

如在教学《民风民俗知多少》时,教师指明一个学生,让其分享资料。只见这个学生拿出一小本资料,照本宣科地念了起来,花了两分钟,只念了两小页。教师不禁皱起了眉头,看了看表,就打断了这个学生。接着老师又指名第二个学生交流。这个学生又重复了第一个同学的表现。在这两个学生“分享”资料的过程中,其他学生各忙各的,不是看自己的资料,就是窃窃私语,倾听效果极差,互动性也不强。一堂课就在这种没有实效性的汇报中过去了。

类似这样走过场,看似热闹却没有效果的场面在如今的课堂上还继续着。课前教师没有指导好,导致学生一片茫然,不知从哪儿下手,泛泛而谈。因此,课前准备应化大为小,从小处入手,就目标着眼,加以方法指导。如以上案例可进行分组,就某一小方面进行分组搜集,相互协调。这样切入点小,学生搜集的材料也相对集中,汇报起来就会更扎实、更有效。

2.小处指导,召开丰实的交流汇报

课堂中的分享来源于充分的课前准备,但40分钟里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发言。新的学习方式的转变更加让我们明确了小组交流的重要性,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前置性学习,让他们在小组里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

如在教学《走近五缘,爱我五缘》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及课前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组学习:畲族社区——重在习俗、文化 ;五缘学村——介绍楼群、道路名、校园文化;游艇俱乐部——罗列大事记;上古艺术馆——讲解文化;湿地公园——分享植被和黑天鹅;五缘大桥——告之颜色、寓意。从本地的文化切入,通过多种方式的观察、访问、体验,指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多层面、多角度地交流,从中感受和了解五缘的来历及其文化,从而让学生产生“热爱五缘、愿为家乡的明天做出贡献”的积极态度。

但教师也不能忽视小组交流时的冷场,所以交流前要指导学生明确小组里成员的分工及职责,交流时应注意的事项,让学生在小组交流时做到人人参与,资源共享;学会倾听,学会捕捉生活中的事件,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这样,思维互相碰撞,智慧火花蔓延,课堂的实效性就非常明显了。

3.留心小处,做好平实的总结延伸

好课总是让人意犹未尽。一堂成功的品德课,其完美的课堂延伸如画龙点睛。而这意犹未尽的延伸应是一个有效的,能促使学生观察、探索、创造、提升的生活舞台,学生在这舞台上能尽情展示他们有意义的生活建构。

如在教学《健康、安全要牢记》时,教师可在课后开展“我是小小宣传员”的活动,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获得的信息制作成一张张宣传卡,向家人和身边的同学宣传健康、安全的相关内容。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而且能达到“小手拉大手”的宣傳效果,能让规则意识在儿童生活中悄然开花结果。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留心小处,结合课堂上所学知识,对学生生活中适用的常识、经验等进行适当的拓展,学生就能触类旁通,整合新旧信息,达到新认识,从而促进知与行的有机结合。

二、生活“近”,还原“真实”的课堂

生活为学生的德性成长提供了一个巨大的舞台,只有在真实的生活世界里,儿童的道德体验和道德感受才是最鲜活、最有生命力的。[1]

1.走进生活,创设情境巧导入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而这导火索就掌握在教师手里,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符合他们年龄特点、喜闻乐见的形式,结合教学的设计和资源的整合,引导学生借助这些原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走进生活,开启他们通往生活世界的大门。

如《保护牙齿》一课的谜语导入,课未始,趣已生;如《合作力量大》一课的游戏“编花篮”导入,贴近生活,易于引发学生的兴趣。比较常见的导入法还有谈话导入、故事导入……不管是哪种导入,都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背景、不同家庭学生的需求,借助他们原有的生活经验建构知识,促使学生实现有意义的学习和生活。

2.再现生活,身临其境重感悟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的主体,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再现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倾听、参与、思考、感知、体验、感悟,从而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实现生活的再创造。[2]

如《走进残疾人》一课的“体验残疾人”环节,可设置“闭眼感受”“闭眼走路”“互助体验”和“单人体验”来体验残疾人的活动,让每一位学生感同身受,并在互动交流中激起浪花,将他们对残疾人的同情、理解、尊重与关爱化作自己的行为。

生活化的品德教学应创造让学生身临其境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参与、互动、体验、感悟,达到“道德是被感染的,而不是被教导”的境界。

3.回归生活,激发精彩巧生成

生活是学习的舞台。学生的学习取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时时都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影响。

如在《为他人喝彩》一课中,六年级学生正处于转折期,他们对于嫉妒是很敏感的。他们既有讲不清的说法,也有道不明的想法。那么,教师如何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让他们面对自己的想法能敞开心扉去调整呢?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回归生活中体验,让他们设身处地进行“角色扮演”:现场采访集优点于一身的学生,让夸者与被夸者都来谈一谈感受;把教材中的四幅图串成视频,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理解嫉妒的危害;进行心理小测试“嫉妒心有多强”,让学生能真正面对自己说说真心话……这样巧妙地让学生处于真实的生活之中,能让他们的内心认知受到冲击。学生们通过思考交流提升认识,懂得了嫉妒的危害,找到了克服的办法,也学会了真心为他人喝彩,促进了自我反思与成长。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教师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营造真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积极探索知识,把思维调动起来转化为个人的能力,并用以指导自己有意义的生活,这样的教学才有价值。

三、感情“真”,形成“朴实”的课堂

真情实感最能打动人心的。朴实的课堂易于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融入儿童的心田。儿童在纯朴自然的生活中、社会中、活动中愉快地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感受着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才能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创设真诚的情境,让学生感受真情实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品德课的根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付出真心,摒弃空洞的说教,用自身的真情实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宽松、自由、平等的氛围中学习、感悟,提高道德品质。

如在教学《我爱我的家》一课时,教师可播放学生个人成长集,并介绍家庭,最后在《让爱驻我家》的音乐中把个人成长系列照片或全家福粘贴到“家”的展板中。这样的课堂洋溢着浓浓的温馨亲情,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激动地述说着家的温馨,能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家庭带给他们的温暖。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充分挖掘调动学生情感的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丰富。

2.展示真实的课堂,让学生直面生活意境

真实的课堂是最有生命力的课堂。学生的成长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试图通过各种形式与同伴、家长、老师交流。课堂中,教师应营造一个动态生成、充满灵性的课堂,利用课堂中的真实情境和教育契机,根据学生的需要,倾听学生的想法,关注学生的表现,让学生在一种和谐、互助、无拘无束的氛围中思绪飞扬,吐露心声,进行心与心的互动。

如在教学《学会感恩》一课时,教师请家长进课堂,在课堂上营造了一个真实、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与家长在这种宽松的氛围中互动,从而把课堂推向高潮,学生了解了家长的辛苦与付出,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有序、真实的课堂預设、学生及家长的真情互动,使教学更具灵性。“课堂是涌动着的生命”这句话在此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面对丰富、多变、复杂的生命个性,教师也应有不同的解读。只有让学生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快乐地探究着、享受着、成长着,我们的课堂才能显得更有活力。

3.开展真正的活动,让学生人人参与实践

课堂是师生教与学、沟通和交流的多维活动场地,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每个学生的活动。

如在教学《人人有长处》一课时,教师首先创设情境,展示自己的长处,引导学生接受挑战;接着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优点或长处,让学生了解自己和同学均有许多的长处,同学之间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后畅谈如何用自己的优点或长处帮助他人。人人动手,人人实践,在让别人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得到快乐。

“告诉我,我会忘记;让我看,我会记得;让我动手参加,我会理解。”这句话告诉我们学生亲身实践的重要性。而立足于“小”“近”“真”的课堂,是学生能真正发挥主体性、能融入生活中去实践和感受的课堂,也是“求真务实”的课堂,学生在扎实、真实、朴实的状态中经历蜕变,并且完成生命的升华。

参考文献:

[1]高德胜.用“生活德育”引领儿童的成长——苏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评介[J].基础教育课程,2006(9).

[2]鲁 洁.再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4(4).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五缘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品德课堂小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品德课堂“动态生成”资源的运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