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梅花
【内容摘要】学校文化是指以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为核心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文化。语文课程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使学生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课程对学校文化建设的作用有语文与学校文化互相促进、课堂教学充实学校文化、课外阅读扩展学校文化、语文活动践行学校文化、语文助力学校环境文化建设等。
【关键词】语文课程 学校文化 作用
学校与学校的不同是靠学校文化进行区别。学校文化是指以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为核心而形成的一种教育文化。其本质意义在于影响和促进学校中人的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在特色发展、品牌发展中,学校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
课标对“课程基本理念”的相关表述:“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应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语文课程因其学科特点必然应承担起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下面就以笔者所在学校的“敦品励学”学校文化建设为例,浅谈语文课程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一、语文与学校文化互相促进
语文教材有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革命传统教育、建设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在最新的人教版教材中都有整体规划、有机融入、自然渗透。
学校文化也是一种文化传承。可以传承自己学校的文化,也可以对区域文化加以传承,甚至也可以對民族文化、世界上其他优秀文化进行传承。“敦品励学”学校文化就是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语文课程与学校文化都承担着传承文化的重任。在学校生活中,两者互相促进。语文学科可以帮助学校文化的推广,学校文化又促进着语文学科的学习。
二、课堂教学充实学校文化
语文课程的内容是十分广泛,涉及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等。课堂教学是语文学习的主阵地,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实学校文化建设。
梳理现使用初中六册人教版教材,与“敦品励学”相关的课文有许多。个人成长方面的有《走一步,再走一步》、《我的第一本书》、《我的童年》、《〈傅雷家书〉两则》、《孤独之旅》、《心声》等;榜样人物方面的有《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音乐巨人贝多芬》、《愚公移山》等;生活感悟方面的有《贝壳》、《蝉》、《紫藤萝瀑布》、《谈生命》、《地下森林断想》、《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人类探索方面的有《月亮上的足迹》、《伟大的悲剧》、《在沙漠中心》、《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等。这些课文在思想内容上都可以找到与“敦品励学”相关的契合点,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主人公成长历程、榜样人物优秀品质、作者对生活感悟时,在无形中强化了学生对“敦品励学”学校文化的认识,充实学校文化的内涵。
三、课外阅读扩展学校文化
语文课程不仅停留在课堂上,还会延伸至课外阅读。课外阅读能扩展学校文化。
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包括语文书上推荐名著阅读、作者的其他作品、课文同主题作品、教师个人推荐、学生自由阅读等。课外阅读的开展形式有很多,市区读书比赛、学校阅读活动、阅读课、读书笔记、名著推荐演讲等。
现使用的人教版教材推荐阅读的课外名著《童年》、《鲁滨孙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简·爱》、《傅雷家书》等,都能找到落实“敦品励学”学校文化的情节、人物品质等,让学校文化不再局限于狭小的校园中。
在教学课文时教师推荐的作者其他作品、课文同主题作品也能扩展学校文化。如教学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作者回忆第一本书,回忆与书相关的人和事,凝聚难忘的人间温情,含时代苦难。作者对苦难有着独特的理解,推荐阅读牛汉的《我仍在苦苦跋涉》、周国平的《苦难的价值》。对苦难的理解,加深了对敦品励学的理解。
四、语文活动践行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学校的各类活动,学校活动又践行着学校文化。语文活动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他活动又往往依托于语文课程。
创办各类文化社团。例书法小组,书法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书法小组中还介绍在南京生活过的书法家、与南京相关的书法作品,这也是对地域文化的传承。
五、语文助力学校环境文化建设
以上几点主要侧重于学校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建设方面。语文课程还可以为学校物质文化中的环境文化建设方面助力。
学校的环境文化应与建筑文化、装饰文化、标识文化等渗透融合,每种文化都有语文课程的助力。学校的建筑物的命名除了按功能,还可以与学校文化相结合。学校外墙显示屏、校旗、班旗、黑板报、文化栏上都带上学校文化的标识。如“敦石”、励志林、激励亭等,在命名中体现“敦品励学”的学校文化,营造环境文化、学习运用语文。学校文化墙是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学校文化的展示。围绕“敦品励学”可以设置美德故事、美德人物、勤奋故事、励志人物等,既丰富了校园环境文化又宣传了学校文化。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 ——基于“敦品励学”价值观的民办初中学校文化建设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立项号:E-c/2013/046。】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秦淮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