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萍
(福州第七中学,福建 福州 350012)
初中英语文学作品阅读“为思而教”实践研究
——以Project English八年级Unit 3 Topic 3 Section C为例
石青萍
(福州第七中学,福建 福州 350012)
文章提出了初中英语文学作品“为思而教”的阅读教学模式,该模式通过understanding培养学生的理解力,通过exploring培养学生的解释力,通过expressing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文章以初中英语文学作品The Little Match Girl的阅读教学为例,阐述了“为思而教”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文学作品;为思而教;教学实践
语言是是思维的工具,更是文化的载体,英语教学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课程应成为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拓展视野、活跃思维、展现个性的过程。
长期以来,初中英语教学都处于知识型课堂的层面,至于阅读课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重词汇语法讲解,忽视语言的感受与领悟;重阅读结果检测,缺乏思维与情感的互动;重模仿记忆,忽略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2012年北京仁爱英语研究所出版的Project English引入了文学作品的题材,为学生输入与输出语言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的教学设计并没有根据文学作品题材的特点,而是采用一般的阅读教学模式,将注意力集中在了字词的学习和对文本浅层的理解,以冷冰冰和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和表格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这样的处理使文学作品未发挥其应有的价值。随着学科素养的提出,英语课堂应慢慢由知识型理解型课堂向思维型课堂迈进。对于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应做到“为思而教”。
“为思而教”的思维型课堂,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在提取文本信息中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在探究环节中培养学生的解释力,在表达环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的理解,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
文学阅读是所有阅读的核心,具有发展语言和思维的特殊功能。[1]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曾说:“知识对于任何一种思维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没有知识,一个人无法思维;反之,没有思维,知识又是空洞的,是没有活力的。”[2]
英语文学名著简易读物故事精彩,蕴含丰富的人文内涵,充满奇特的想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为思而教”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既有利于发展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发展思维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也与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要求培养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相一致。
“为思而教”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而且要让学生自我构建知识,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审美乐趣以及文化积淀,实现对文本的超越。[3]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对于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关键时期的中学生来说,是一道精神大餐。教师们要引导学生独立阅读,培养理解力;思索文本背后所隐含的意义,培养解释力;激发表达的欲望和冲动,培养想象力。据此,文章试图构建“为思而读”的文学作品阅读“Understanding-Exploring-Expressing”教学模式。
该模式的“Understanding-Exploring-Expressing”结构要素体现了文学作品阅读教学的三大环节。Understanding,即理解,采用整体教学模式,强调对文章进行宏观整体把握,了解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整体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常见的信息转化方式,如图片、表格、流程图、时间线等将文学作品生动、清晰地呈现给学生。此环节是浅层的思维激活,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力。Exploring,即探究,落点在思维。包括个人独立的探究和小组的交流,从而挖掘作品中文字背后隐含的含义,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所传达的信息,此环节是较高层次的思维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解释力。Expressing,即表达,包含说和写两种语言表达的技能。根据文学作品的特点,可以是文本“补白”活动、文本的赏析、依据文本的仿编、文本的续写等。此环节是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该节以仁爱版英语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话题Section C,文学作品The LittleMatch Girl为例,介绍了“为思而教”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即“Understanding-Exploring-Expressing”的阅读教学模式的应用。
(一)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该节课为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缩写版,是仁爱版教材第一篇文学作品,也是该教材2012年新增的一篇童话题材,选材符合《英语课程标准》“教材的选材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要有一定的趣味性和教育性,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精华和中外文化的异同”的要求。学生虽然第一次接触到英语简写的童话故事,但在母语阅读中可能读过相关翻译故事,学习的正迁移作用有利于该课教学。
设计思路:根据“为思而教”文学作品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围绕学生的理解力、解释力和想象力铺开:首先,整体理解文本内容,然后解读隐含文字背后的信息,最后展开想象的翅膀进入童话世界。做到以问题促理解,以导图促思维,以活动促生成,完成读者与文本、读者与故事主人公之间的对话。
以cold一词作为切入点,让学生根据插图和文本内容思考文本内涵和背景,引导学生理解cold的本义(寒冷)和引申义(冷漠),从而让学生思考作品的表层意思和深层涵义;以warm一词作为诱导词,让学生从小女孩的幻想中查找并说明为什么这些幻想能让她暖和与温暖;最后引导学生想象奶奶带小女孩过上的幸福生活,带学生一起真正走进童话世界。
教学中组织一系列阅读活动,让学生在“理解→探究→表达”中把握文本核心内容,走进小女孩的内心世界,走进自己想象的童话世界。学生在“为思而读”的活动中完成了文本的理解、内化和输出。
(二)教学过程
Step 1:Preparing(5’)
1.Match the name of the story written by Andersen with the rightpicture;
呈现安徒生四个经典童话故事的图片,让学生进行匹配。
2.Get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Andersen;
【设计意图】学生第一次接触英语文学作品,首先通过图片呈现安徒生的四个经典童话作品,接着简要介绍安徒生的生平,一是检测学生对安徒生所写童话及其个人了解的情况,同时也让学生走进了安徒生童话世界。
3.Learn new words according toWord Bank.
图片1学生通过单词银行预测
图片2通过单词银行学习单词
【设计意图】通过单词银行,首先让学生猜测今天要学的是哪一篇童话故事,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图片及教师的肢体动作学习该节课中影响学生阅读的词汇,为阅读扫清阅读的障碍。
Step 2:Understanding(12’)
1.Reading for 4W questions:
图片3表格呈现故事大概内容
2.Reading for correct order and describe each picture;(见1c)
【设计意图】根据文本特征,采用整体教学模式,通过4W问题表格,让学生对文章进行宏观整体把握,了解文本大概内容;接着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对图片排序并简要介绍这个童话故事,让学生了解故事主要情节。此环节完成了对文本的理解,学生的思维被激活,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Step 3.Exploring(12’)
1.Guide students to get the key word“cold”according to the picture and thematerial;
Then read and find out some facts to prove“Cold”;
图片4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以问题How did the girl feel?引出cold关键词,让学生根据插图和文本内容思考:为什么小女孩很冷?什么使得小女孩很冷?从而导出weather,passer-by以及father,并让学生从文章中找出事实来证明其观点,引导学生理解cold的本义(寒冷)和引申义(冷漠),探究了文本背后蕴含的意义。
2.Read and find out some imaginations and talk about why she has such imaginations;
图片5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以问题What did the girlwant?引出关键词warm,导出roast goose,Christmas tree,grandmother,接着让学生思考并解释:为什么她想要这些?让学生解释warm的本义(温饱、温暖)和引申义(温情)。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先独立思索文本背后的含义,然后在小组内交流,通过探究,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解释力。
Step 4:Expressing(15’)
Group work:Imagine a happy lifewith her grandma;
图片6学生借助图片想象小女孩美好的生活
【设计意图】拓展文本,提升思维,就要从作者的写作目的进行探索。该童话故事是以小女孩微笑着死去作为文章的结尾,因此,该节课最后设计的活动为小组合作“续写”。续写是将语言学习和语言运用重要途径之一,它具有凸显语境作用、激发表达动机、借力互动促学等功能。该课续写是根据上文cold和warm的内容,要求描写小女孩和奶奶在一起开心生活的情景。经过理解和探究两个环节后,学生知道小女孩想要的幸福生活是什么,基于故事的想象很贴近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通过小组活动完成任务,充分挖掘了学生不同潜能,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与分享,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为思而教”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模式注重引导学生对文学阅读的理解,对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真善美的探究,对读后的思考和表达。该模式注重通过understanding培养学生的理解力,通过exploring培养学生的解释力和通过expressing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该模式环节相扣、层层递进,学生的思维也从浅层思维往深层思维推进。
教材选编的文学作品都是经典的文学名著,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内涵,会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们只有采取正确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模式,才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文学作品,感知阅读的快乐,领悟真善美。正如《谛听教育的春天》一书中所说,“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的发生,只有当它让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4]
[1]黄远振,兰春寿,黄睿.为思而教:英语教育价值取向及实施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14(4).
[2]李宗元.思维课堂才是真教学[EB/OL].[2013-0-07].ht tp: //www.xzbu.com/7/view-4095387.htm.
[3]杨宏丽,陈旭远.阅读中阅读期待的独特性及其教学意义[J].课程·教材·教法,2013(11).
[4]郭思乐.谛听教育的春天[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周大明)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常规课题“普通中学高质量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项目编号:FJJK1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