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更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 教授
儒家养生仁德者得其寿
文刘更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 教授
编者按:在中华民族数千年思想史上,儒家思想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它提倡『仁者爱人』『温良恭俭让』等品德以教化百姓,也潜移默化地孕育出古人重视修身养性的养生观。当代社会,我们依旧有必要回归传统,学习这种潜心静气。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有这样一段养生名言:
这段话从上古先民经验出发,告诫人们养生应注意的事项。首先谈了两个问题:一是在外要防止四时邪气的侵犯,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二是在内要保持内心安闲而没有杂念,即“恬淡虚无” “精神内守”。能够做到以上两点,则内外安和、真气调顺,就可避免疾病。没有疾病的困扰,人们就能够神志安闲而少嗜欲,心情安逸而不焦虑,身体虽劳而不致疲倦,气调意顺,每个人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每个人的愿望都可以实现。内心安适,恬淡少欲,自然就会吃得甘美(美其食),穿得舒适(任其服),大家都喜爱自己的风俗(乐其俗),人与人之间不相倾慕和攀比,所以这些人称得上朴实无华。因而各种嗜欲不会引起注目,淫乱邪僻不会惑乱心志。无论愚笨、聪明与能力大小,都不会因外物所动,这些完全符合“道”的要求。正是由于上古之人的修为合乎“道”,所以他们能够“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
那么,上古所推崇的“道”是什么呢?最后一句就是答案:德!养德是长寿的根本,也是养生的关键,德全则不危!
道德修养,是中国传统观念中最为看中的大事,是做人的基本点和出发点。尤其是儒家,最重视品德的修养,孔子还直接将道德修养与人的寿命联系在一起,明确提出“仁者寿”(《论语·雍也》)的观点,《礼记·中庸》也说,大德“必得其寿”。《黄帝内经》中的“德全不危”与之一脉相承。明代的王文禄在《医先》中则更明确地提出“养生、养德无二术”。
在儒家看来,仁是人类崇高的美德,其基本内容就是“爱人”,就是“孝悌”。仁是品德的根本,也是做人的根本。孔子说:“仁,人也,亲亲为大。”认为仁是最崇高、最根本的道德准则。具有仁之美德者,堪称“仁者”。
那么仁者何以长寿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仁者爱人,心地善良,心怀坦荡,乐于助人,身心健康,自然长寿。《孟子·离娄下》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仁者思想高尚,追求道德上的高境界,热爱自然,热爱生活,不被物欲缠身,不被物欲伤身,恬淡虚无,知足常乐,心态平和,自然有利于健康长寿。汉代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说:“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和平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清代的养生家石天基说:“善养生者,当以德为主,而以调养为佐,二者并行不悖,体自健而寿命自可延年。”
仁者通过道德修养充实一身正气,可以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心怀仁德之人,心境高远,不谋私利,不患得患失,心境平静,精神内守,气血调畅,五脏安和。这样的人自然就能长寿。正如孙思邈所说:“百行周备,虽绝药饵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道德日全,不祈善而有福,不求寿而自延,此养生之大旨也。”纵观古今,凡德高望重者,均为长寿之人。
仁者爱人,心地善良,心怀坦荡,乐于助人,身心健康,自然长寿。《孟子·离娄下》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中国人向来讲究与人为善。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养性序》中说:“夫养性者,欲所习以成性,性自为善,习无不利也。性既自善,内外百病皆悉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性善之人,性情善良,百病不生,灾害不加,是养生最好的途径。
美国密西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曾对2700人进行长达14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善恶会影响人的寿命长短。助人为乐,与他人相处融洽的人,预期寿命显著延长;而心怀恶意,损人利己,与他人不能融洽相处的人,死亡率是正常人的1.5倍。这正与儒家古训相应合:“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仁者的另一特征是宽容,心底无私,心胸宽广,淡泊名利,安分守己,不与世争,不计人过,心宽则神宁气畅,故能长寿。宽容之人,心境欣慰、宽松,内心温暖,能缓解内心的浮躁和焦虑,有助于气血通利、脏腑和调。
“容忍”虽多连用,但容与忍境界大不相同。容指宽容、包容,是指胸襟广阔,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容是一种气度,是对他人的真诚与公平。容是主动的,是无限的。容者,内心豁达开朗,有利于身心健康。忍即忍受、忍耐,是压抑的,是被动的,是有限的。忍者,是对他人的抗拒与不满,是计较和不服。总之,容则养身,忍易伤身。
所谓“仁者寿”,是因为仁者所达到的境界正是中医对健康的要求和标准。仁者以道德至上,有宽广的心胸、良好的心境、平稳的心态,内心充满美意,则自能延年。
总之,养生之本在于养德,养生之首在于养德,学会做人是养生的关键。(作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