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洲
摘要:本文针对太极拳习练对班集体文化建设情况的影响进行研究,对太极拳文化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理念。
关键词:太极拳文化;班级文化建设;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太极拳文化载体的太极拳,其要求形、神、意、气的统一,修身与技艺的统一,体现了身心和谐、人际和谐、天人和谐的和谐观。太极拳文化的和谐特点决定了其对和谐校园文化的承载能力与整合将起到无可比拟的作用。
一、和谐班级的文化构成
1.环境文化
和谐校园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空间物态的形式,也是校园文化能够形成的重要基础,其包含了人文制度和自然环境,也就是学生所处的环境。
2.精神文化
学校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独立意识包括独立思考、独立实践以及独立应用。另外,精神文化还需要具備人本制度文化环境,也就是校园文化创设出的心理和思想氛围,其中包含价值取向、团体精神,等等。
3.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融入师生行为中的体现,是教书育人最广泛和最直接的一部分。
上述几个层面的文化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它们通过内在融合和外在彰显,体现出校园文化的基本特征。
二、太极拳文化和谐校园文化思路
在思想修为方面,太极拳文化突出的是“中正之道”,在与对手切磋的时候,体现了不紧不懈、不丢不顶、粘连黏随、引进落空、舍己从人、先化后打的思想理念和儒雅对抗。针对这种精神,教师要将学生作为主体,重视人自身的发展,重视潜能的挖掘,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和人格。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真实需要,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其思想道德水平、文化知识;要以法规、道德、政策和舆论的力量,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各方面和谐发展。
三、太极拳习练对个人与集体的作用
太极拳是大脑支配下的意气运动。太极拳的特点是要调心,调息,调身,强调心静体松、意念先行,带动内气运行。
班级开展实践太极拳教学活动,不但可以带动太极拳教学实践活动的发展,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荣誉感,培养其团结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
四、对学生心理分析与培训成果
普及与推广太极拳运动可以向习练者传播健身养生、防身自卫的锻炼方法。随着习练者逐步深入了解太极拳,其必然要接受传统武术理论的教育和指导。
1.分析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年龄在18到24周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青年人身心发展趋于成熟,身体发展基本接近于成人水平,但是心理建设还需要继续加强。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在教学中处于核心地位,直接影响教学质量、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方能促进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太极拳是集体建设的载体,本身就是一个教育的过程。学生亲身去体验比单纯的说教要好,可以增强责任感。首先,教师要提升自己的运动专业素养,要给学生做出规范、标准、优美的动作示范,这样有利于学生太极拳运动兴趣的培养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其次,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运动基础和个性差异。再次,教师要尊重、信任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
3.培养学生太极拳的习练
(1)单人习练(24式太极拳为例)
(2)双人习练(太极推手为例)
综合素质是指班级的凝聚力、班级文化修养等方面的综合素养。班集体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院对班级的要求。太极拳是一项体育运动,也是一项集体项目,需要有多人默契配合、集体合作。这种日积月累的合作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加深友谊。通过太极拳习练,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与协作精神,使其在体育活动中明确自己充当的角色及担负的责任,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从而健全人格。
五、结语
以习练太极拳为载体推进班集体建设,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创新研究。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在学生中推广太极拳运动。
参考文献:
[1]张开文.浅谈高校太极拳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高考(综合版),2015(4).
[2]张法力.普通高校“太极拳”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高校招生(理论研究),2010(5):37.
[3]刘钦龙,宋世响.普通高校太极拳的优化教学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2(4):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