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观芳
摘 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是引发学生数学思维与数学探究的有效载体。有效的问题情境应该是基于数学本位的,本文首先结合教学实例剖析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偏离数学本位的三种现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回归数学重点、回归数学思考、回归数学探究,从而让问题情境具有数学味、思考性与引领性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数学本位
数学课堂的教学改革就是要改知识教育为知识到智慧的教育,从培养“知识人”转变成培养“智慧者”。而对小学生智慧发展的一个有利的办法就是设定“问题情境”,培养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是抛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而点燃火把的是那些有挑战性的问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是对学习方法的一种探究,是对过去“讲授—接受”式学习模式的变革。但是,现在很多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却存在偏离数学本位的现象,从而导致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低效化。在“学为中心”的教学背景下,让“问题情境”回归数学本位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以“问题情境”为起点,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高效化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探究。
■一、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偏离数学本位现象剖析
现在,数学教师都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但是,一些“问题情境”却偏离了数学本位,并没有起到引领学生进行高效数学学习的目的。
1. 过于强调生活原型——“问题情境”偏离数学内容
我们都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在教学中,我们把“问题情境”与日常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亲身感受“问题情境”中的实际问题,这对学生充分理解“问题情境”中的问题是有帮助的,它能够让学生在体验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然而,有些教师没有利用好“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认为把“生活原型”融入教学中是一种时髦,从而导致了创设的问题情境缺乏数学味
例如,在《倒数》的教学中,一位教师举例:“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东西都可以倒过来。比如,人可以倒立,杯子可以倒过来杯口朝下放在桌子上,这样的例子你能举一些吗?”接着,学生们踊跃回答这个问题,列出了很多的例子,就在这时,教师给出了这堂课的主题内容:倒数。“大家猜猜看,什么是倒数?”基于老师的开场白,同学们就简单地认为:“就是把数倒过来”或者“倒着数”。
以上案例中,教师只在“倒”字上做了工夫,用这种与教学内容完全不同性质的问题来引入新课,忽视了“倒数”真实的数学含义,这样的举例无法很好地引导学生掌握“倒数”。
2. 过于强调生动有趣——“问题情境”偏离数学思考
我们创设“问题情境”不仅仅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为了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学习和探索。部分老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忽视了“问题情境”应有的数学思考,只是单纯地追求它能带来生动有趣的教学氛围,追求它的直觀形象。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老师把一个熊猫玩具套在手上进行表演,“小朋友,猜猜我是谁呀?今天我来跟大家一起玩可以吗?我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好玩的东西,请你们在里面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拿在手上,然后告诉大家,你拿的东西是什么形状的?”
以上案例中,虽然小熊猫能勾起学生的兴趣,但问题过多,对瞬间记忆力较差的一年级学生来讲,他们关注得更多的是老师手上的玩具,而不是老师想让学生关注的教学问题,虽然学生的注意力被老师集中起来了,但这只是表面上的活跃,而不是思维的转动。
3. 过于依赖媒体——“问题情境”偏离数学探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的教室大多配备了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在这种教学条件下,部分老师单纯地以为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是很好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利用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在听觉和视觉效果上让学生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然而却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化的数学探究。
例如,一位教师在上《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节课时,先给学生们放了一段动画——曹冲称象,讲述了曹冲用同等重量的石头代替大象的质量,通过一部分一部分地称出石头的重量来得出大象的重量。学生在观看了这一段视频以后,非常感兴趣,都围绕“曹冲称象”的故事进行讨论,但是他们的讨论内容却和该堂课没有什么关系,此时,教师只好直接引入这一堂课的课题。
以上案例中,教师设计这段媒体视频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感悟转化的思想,以在教学生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时候,让学生更好地接受把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其实,这就导致多媒体教学成了一件摆设,并不能够引发学生的数学探究。
■二、让“问题情境”回归数学本位的对策
“问题情境”的设置是否得当,要通过是否对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有帮助来评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运用教材来设置“问题情境”要回归数学本位,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化的数学学习。
1. 回归数学重点,“问题情境”要有数学味
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从教学目标出发,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求学欲,要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习惯,提高学生在自由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因此“问题情境”创设要回归教学重点,要具有数学味。
例如,在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笔者利用大屏幕展示出了小熊的房子,这栋房子是用这种各样的几何图形组成的。
师:小朋友们,这是小熊的房子,你们觉得漂亮吗?
生:漂亮。
师:那么你们看了小熊的房子以后,有什么发现?
生:老师,我发现了小熊家的房子是没有窗户的。
师:你观察得很细致,那我们现在给小熊的房子加一扇窗户好吗?你们喜欢哪种形状的窗户呢?请你动手画一画。
以上案例中,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是基于教学重点的,因此,在问题情境的引导下,学生很快进入了“画窗户”的操作活动中去,从而为认识图形奠定了基础。
2. 回归数学思维,“问题情境”要有思考性
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并且能够轻松愉快地去学,这样他们的学习效率自然而然就高了。一般而言,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丰富,接触到的新事物还不够多,他们对那些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就会特别感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回归数学思维这一重点为学生设计具有思考性的问题情境。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和学生进行猜谜语的游戏,先给出一个钟面:“小朋友,猜猜这是几点?”一些认得的小朋友立马给出了正确答案,这时那些还不会认钟表的小朋友就会很好奇:“他是怎么猜对的呢?”接着老师再给出第二个钟面,这时候,强烈的求知欲就会让学生自发地去寻找正确答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老师再给出第三个钟面,学生再仔细地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并得到了验证。最后,请小朋友来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样就能让学生完全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在这整个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完全在钟面上,很是集中,求知欲变得特别强烈,大家都积极地参与了进来。他们在这堂课上不仅学习得很愉快,还学会了认识钟表上的整点,愉快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堂效率。
3. 回归数学探究,“问题情境”要有引领性
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興趣爱好,以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虽然一个毫无趣味性的“问题情境”一定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只注重有趣而忽略了启发性,那也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时要回归数学探究这个落点,要突显出引领性,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高效化的数学探究。
例如,在教学《8的认识》一课时,笔者为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在北方的一座城市,8位公安准备去抓一个逃犯,但只有两辆汽车,8个人如何分坐这两辆汽车,这就是“8”的组成,学生经过思考分析,认为每辆汽车坐4个人是最好的办法,从而又融进了“平均分”的概念。
这种“问题情境”不仅让学生有兴趣,还能让学生自发地去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能运用到生活中去。需要指出的是,在对“问题情境”进行设计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和教材内容,不能生搬硬套,牵强附会。而且要根据教学年级的不同,“问题情境”的形式和内容应该有所变化。
总之,随着近几年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问题解决越来越受到教育界人士的重视。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上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并且强调学生利用数学独立地思考、探究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越来越推崇学生以“做数学”的方式学习数学。在问题解决上,学生主动地去发现、探究问题,并达到“再创造”数学的目标,这样的过程才是一个良好的问题解决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