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即将反弹”的观点对改革不利

2017-05-17 07:55许小年
财经界 2017年5期
关键词:供给效率改革

许小年

供给侧效率的提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没有这些制度保障,企业进行创新就非常困难,而企业如果不进行创新,中国经济就无法走出“L型”。

宏观经济有所好转,有人就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见成效,经济反弹在即。对于这样的观点,是误解了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研判。

去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的权威人士讲话非常清楚的阐释道,中国经济既不是“U型”的,更不是“V型”的,而是“L型”的。“L型”是什么意思?就是当经济的增长速度从过去的8%左右的高位,下降到6%左右。这种比较低的速度的增长将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也就是“L型”的这“一横”会有比较长的时间。所以,看到去年下半年的一些局部的暂时好转,我个人的解读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还不足以使中国的经济走出“L型”。

如果认为去年一年的货币和财政的紧缩可以解决中国经济的问题,那么就会使我们在思想上产生松懈。回避、推迟紧迫的供给侧制度改革,怀着侥幸的心理,继续应用传统的方法应对经济的下行,不仅无法使经济走出“L型”,而且还将浪费我们用日益稀少的政策资源换来的时间,耽误进入全面发展新阶段的历史机会。

新经济规律应是“供给决定需求”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我们将放弃拉动需求而转向供给,今后的改革动力是转向供给侧企业效率的提高,因此,供给侧所有的改革措施应该以提高企业的效率为中心,而不是去创造那些虚假的所谓的“需求”。只有企业提高效率才能增加员工的工资,收入的增长才能产生消费需求。只有企业提高效率,才有用于投资的资金,这样,才能够产生投资需求。当然企业也可以从银行借贷来进行投资,但考虑到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负债已经压力很大,继续借债将使金融体系不堪重负,增加债务危机的风险。同样只有企业提高效率,政府才能增加税收。

为什么都从企业的效率出发?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供给决定需求,而不是像很多人过去想象的那样,由需求决定供给。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并不是因为需求疲软,而是因为企业经济的效率长期处于低水平。只有使供给侧的效率提高,才能够带来新的需求。

把过去我们所相信的“需求决定GDP”的逻辑反转过来,就可以发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超越了“需求不足”的解释,从价值创造的本源寻找经济增长的动力。GDP说到底是价值的创造,价值的创造不是由宏观政策完成的,价值的创造是由企业完成的。因此我觉得“供给侧”概念的提出,不仅仅是标志着政策方向的改变,而且也对我们思考中国经济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正确的思路。

什么是增加有效供给?

在产能已经过剩的情况下,有人可能会提出疑问,现在各行各业已经产能过剩,如果还讲提高企业效率,岂非意味着加重供需失衡?供需已经失衡,还要提高供给侧效率不是自相矛盾吗?在供需失衡情况下,在供大于求情况下,似乎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创造需求,为什么不这样呢?因为我们在这里讲的供给是“有效供给”,不是一般的供给能力。有效供给就是有市场需求对应的供给。

中国的钢铁生产能力已经过剩,但是不少特种钢,国内还无法生产,这说明什么?说明在很多的品种上我们依然还是供给不足的,对于这些特种钢我们还需要进口。手机生产能力也已经过剩,但是如果华为和苹果公司推出新一代手机,买不买呢?还是会买,依然有市场需求,这是什么意思?它的意思是产品能够给市场、给客户带来更高的性价比,需求根本不是问题。我们说的产能过剩是指那些没有竞争力的产品,它们的产能过剩,而对于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技术和创新的服务,没有需求不足的问题。所以有效供给的第一个要义,就是企业要向市场提供前所未有的产品、技术和服务。这是我们讲供给侧提高效率的主要含义所在。

当然,企业也可以生产现有的产品,但是必须要用创新的方法降低成本,降低价格,在市场上求得销路。我最近在基层跑得比较多,看到一些企业,在传统行业中调研过一家西服生产企业。虽然全国服装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但是这一家企业订单源源不断,产能不够,最近正在投资扩建产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因为它进行了创新,它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技术,将过去手工生产的定制化西服,把它转换成为流水线的工业化生产,价格降低了一半以上,交货期缩短了近75%。虽然它的产品还是老产品,但是由于它进行了创新,价格低,交货期快,在市场上形成了独特性,需求照样不是问题。增加有效供给的第二个要义就是,用低成本来实现价格的下降。

以上无论是哪一种有效供给都需要企业进行创新,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为企业的创新营造良好的环境,为企业家的创新提供足够的激励。

走出“L型”增长,需要提供四项制度保障

供给侧效率的提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保障,没有这些制度保障,企业进行创新就非常困难,而企业如果不进行创新,中国经济就无法走出“L型”。具体而言,走出“L型”增长需要四项制度保障:

第一项措施,加强对私有产权的保护。良好的产权保护有助于企业建立对未来的稳定预期,鼓励它们进行长期的研发投资,持续地创新产品和技术。产权保护的意义还在于减少和杜绝山寨盗版产品和假货,提高创新的回报。山寨产品大幅度地减少了创新者的回报,使得他们没有激励,没有足够的动力去进行创新。所以产权的保护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关系到中国创新经济的建设,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

第二項措施,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适当地缩小国有经济在竞争性行业中的规模。为什么要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环境?为什么缩小国有经济在竞争性行业中的规模?这是因为创新不同于其他的经济活动,创新是新技术在市场上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创新是一项风险非常高的经济活动。从本质上来讲,鼓励创新是一个激励机制的问题,而不是宏观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问题。

这个激励体现在什么地方?如果创新成功,企业家可以获得超额回报。如果创新滞后,就有可能被市场无情的淘汰出局。对于创新而言,动力和压力缺一不可,而在现行体制下,国有企业缺乏创新的动力,也缺乏创新的压力。国有企业的高管和员工无法分享创新的收益,因此,他们在创新方面是缺乏动力的。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也不承担市场竞争下的倒闭压力,所以他们的创新也是压力不足的。因此创新的主体只能是民营企业,为了鼓励民营企业创新,要创造一个平等的竞争环境。

第三项措施,放松管制,管制是创新的大敌。创新需要一个自由的环境,创新需要资源的自由流动,需要敢于想象、敢于尝试、不以失败为耻辱的企业家精神。一个宽松的思想环境,才使得企业家敢想敢做。在互联网的行业中我们看到,中国产生了世界级的大市值公司,BAT的市值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为什么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产生了世界级的大市值公司,原因之一就是在互联网早期的发展阶段,政府的管制比较少,所以这些公司才能成长出来。

如果要说出一个中国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人们可能都会说深圳。为什么深圳是最具创新能力的城市?我个人认同的一个判断——因为深圳市政府管得少。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各地的优秀人才带着他们的思想到一块新开发出的土地上,比较相对自由地发挥,使得这个城市具备了其他地方所没有的创新能力。所以,创新的关键是什么?政府少管,市场自由,这是创新的关键。

第四项措施,全面的减税。减税的意义不仅在于降低企业的负担,帮助它们渡过经济下行的难关,而且在于将更多的资源从政府部门的行政配置转向市场配置。市场要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的作用,而不是辅助作用,不是重要作用。减税则有助于将更多的资源从政府的行政配置转向企业的市场配置,只有通过企业在市场上进行配置资源,才能够产生创新的产品和创新的技术。

所以总体来讲,供给侧急需我们推行制度改革,在保护产权上,在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上,在放松管制上,在减轻企业负担上,做出制度上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不是变换名词,新瓶装旧酒,也不是可有可无的口号宣传。如果我们能够认真执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思想,就可以完成从政府拉动需求到企业创造有效供给的根本性转变,也就是我们长期以来所说的“实现增长模式的转变”,迎来中国经济由创新驱动的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猜你喜欢
供给效率改革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拉萨市公共就业服务供给现状研究
“供给侧”何以流行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许小年:供给侧改革要清理“三座大山”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